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各位剧小院的听友们大家周末好!又到了我们涨知识的“艺堂课”时间啦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10月30、31日,国家大剧院一年一度的“醇萃古典”系列演出将迎来又一支重磅阵容——享誉世界的钢琴大师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将以“钢琴家+指挥家”的双重身份亮相,携手自己创立的安德烈亚·巴尔卡室内乐团带来涵盖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巨匠杰作的精彩音乐会。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本期艺堂课,我们与三联中读的小伙伴们一道,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段召旭副教授为大家导赏席夫大师的演奏特点,了解他为何被称作“不可错过”的艺术大家!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点击收听音频)

主讲老师:段召旭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三联中读《古典音乐说明书》专栏主讲人。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2018年10月,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凌风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课程亮点金句梳理

1、席夫在音乐会现场对弱音的控制非常厉害,他弹出来的声音不管多轻,都一定能传到音乐厅的后排,同时还充满感染力,我认为这是非常精妙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有些人认为席夫的演奏有点学究气,过于平淡,但我认为他其实就是不喜欢那种哗众取宠,肤浅卖弄的音乐表现,他所有的音乐都是经过了深入思考和研究之后的一种乐感表达。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选段

2、席夫对于作曲家在乐谱上标注的要求绝对忠实,他曾经在北京弹全套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自始至终右脚都收回到琴凳下面,他对此的解释是:“弹巴赫我没有看见用踏板的优势,但是却清楚看到了用踏板的危险。”巴赫时代的钢琴没有踏板,所以他就不踩。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演奏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选段

3、席夫演奏的另一特点在于对乐谱上的反复记号特别重视,并且还会加上很多变化以及装饰音,他说这些装饰音都是即兴的,并非事先精确设计。所以他有时加,有时不加,有时多,有时少,永远都在变化,这其实是在追求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失去的那种具有个性的理解和变化的能力,难能可贵。

4、席夫对贝多芬极为推崇,他认为是贝多芬把奏鸣曲这个音乐体裁的伟大创造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贝多芬的32部奏鸣曲各有各的性格,而他从贝多芬那里窥见了人性的光辉与不朽。贝多芬的32部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音乐中的“新约圣经”,而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被称为“旧约圣经”,这两部“圣经”席夫都已经有多次的成套演绎了。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演奏贝多芬《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一乐章

5、作为指挥,席夫表示只指挥感觉亲近的作曲家,他会去指挥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但不指挥马勒、瓦格纳等人的音乐。但是席夫表示,钢琴在自己心中是第一位的,钢琴演奏需要用心去琢磨,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必须每天坚持,而指挥最吸引他的是“心理学上的挑战”,也就是怎么和乐手沟通,让他们按照某种方式来演奏。

6、席夫说“音乐的内涵没有限度,总存在更深一步理解的问题。不管走了多远,还是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对于多年前的录音,席夫不会去否定它们,因为它们像是自己的孩子。但他认为这些录音只代表他艺术生涯的一个特定阶段,他从来都不把录音当做是创造永恒,只有作品才是永恒的。他更喜欢现场的音乐表演,因为音乐会是一种不可复制的体验。虽然音乐会也很危险,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但如果一切都在掌控中,它就有一种录音达不到的巨大魔力。

听完段召旭老师精彩生动的讲解,你是否更加期待10月30、31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亲历席夫大师的艺术魅力了呢?点击文章《曾经被巴赫爷爷折磨过的琴童,你现在还好么?》,进入文末一键购票吧!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 ◆ ◆

微信号:

incpa66550000

发送好友请求的时候,介绍一下自己哟!


2、私信剧小院申请入群


3、关注群内信息,参与群内互动

不定期放送福利哟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