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之間,竟也會爭風吃醋?》

《母女之間,竟也會爭風吃醋?》

《母女之間,竟也會爭風吃醋?》
《母女之間,竟也會爭風吃醋?》

名著《亂世佳人》為人熟知,女主角郝思嘉把所有女性看做競爭男人的對象,對愛情畸形競爭意識是極端而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性格。說到女主角性格由來,不得不提到她與父母間的關係。從小郝思嘉就在幾姐妹中長得最漂亮,最受父親寵愛。父女倆從小就很有默契,父親有些事不想讓妻子知道,而女兒有些事不想讓母親知道,他們也便形成一種愉快的父女聯盟,逃避慈嚴兼備的母親的管理。除了把母親排除在外的同盟,郝思嘉還處處排擠兩個妹妹,讓自己能獨享父親的寵愛。

《母女之间,竟也会争风吃醋?》

文學是對現實生活的誇大,但必定來源於生活。父女在家庭中的同盟關係比比皆是,中國文化裡也有許多詞彙來描述這種父女間的關係,如“女兒是父親的貼心棉襖”、“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等。心理學上把女兒喜歡與父親黏在一起,敬佩或者依靠父親的感覺稱為埃勒克特拉情結,又叫戀父情結。這種情結的產生很自然,大部分女性都多少有這種傾向或在成長中曾經歷過這個階段。但如果過度發展,那麼勢必導致母親與父女兩人的關係疏離,使母親感到自己像個局外人。其實母女作為同性別的親子,潛在的競爭從孩子三歲的時候就開始了。女孩從小就把母親當做自己的性別榜樣,曾一度想成為母親那樣的女人,這裡就蘊含了對母親潛在的羨慕和嫉妒。特別在父女關係融洽的前提下,孩子更會嫉妒母親與父親的關係,就像媽媽分了爸爸的一份寵愛。在心理的健康發展下,女孩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意識到父母之間的愛與親子之愛的差異,並體會到父母良性互動所帶來的家庭溫暖。而在一些家庭問題的影響下,比如母親的失職缺席,父親的過度溺愛等,可能帶來這種心理狀態的扭曲發展,孩子會通過建立過分緊密的父女聯盟,形成戀父嫌母的心態。甚至通過生病、逆反等極端方式爭取到父親更多的

關注

母親,這個父親的“真正情人”是如何面對這種潛在的母女競爭呢?曾有女性來訪者在諮詢中向我坦言,自己難以接受孩子出生後自己那種“失寵”的感覺,感到彷徨失落。對於年輕的妻子,看到丈夫疼愛孩子的程度超過自己,或許多少也有些吃醋。但一般而言,在孩子嬰幼兒期時,母親會傾向於把孩子看成與自己是一體的。這時母親對自己的關注減少,更多地投注於孩子身上。正因為這種母子心連心的感覺,丈夫對女兒的疼愛也被感知為對自己愛的一種表現。這種“一體”的感覺會促使母親成為一個更好的照顧者,直到孩子的成熟獨立才慢慢變淡。但有些母親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比如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從孩子出生就把他看做與自己相互獨立的個體,無法體驗到與孩子極其親密的感覺。這樣的母親更容易體會到孩子與自己的競爭關係:競爭愛、競爭本該由自己獨享的資源,包括丈夫、父母、家中其他長輩的關注。程度較輕者會產生對孩子的嫉妒,重者甚至覺得孩子改變了自己整個生活而在產後出現抑鬱和厭惡孩子的情緒。

《母女之间,竟也会争风吃醋?》《母女之间,竟也会争风吃醋?》

隨著女兒的成長,會越來越表現出女性化的特質,特別是外形出眾的少女更惹人喜歡。心態正常的母親潛意識裡會認為這是自己基因的一種延續,為女兒的婷婷玉立而感到由衷的欣慰。習慣將女兒看做“獨立個體”的母親,潛意識裡把逐漸走向性成熟過程中的女兒視作“另一個異性”,會感到嫉妒與危機感,甚至抵制女兒與丈夫太過親密。在內心深處她們也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表現得太搶眼,以各種看似正當的理由阻止女兒打扮自己。特別是當女兒受到他人讚賞時,她表現得不會十分開心,並較少予以正面回應。這種潛意識裡對女兒的嫉妒,如果沒有被意識並得到良性的轉化,便成為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重大阻礙。

母女,這對同性別的親子,存在有趣的潛在競爭。然而這種競爭最終是良性發展,還是走向惡化,其性質取決於母親的人格特質、心理健康狀況。良性的發展最終將演化為母女間的彼此認同,不健康的發展卻使母女漸漸變得疏離。父母的人格健全程度對家庭關係、子女成長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從今天起,多學點心理學,以更瞭解自己。

《母女之间,竟也会争风吃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