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很多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孩子的成績總在一本線上下波動,應該怎麼去填報志願呢?還有家長會說,考生成績剛壓二本線又該怎麼報志願?孩子的成績在本科和專科之間應該怎樣報才能穩走本科等等問題。這些問題我們在今天的講座中都會講到。

實際上,我們習慣上把成績在一本二本,二本和三本,本科和專科之間的考生,叫做邊緣考生,邊緣考生的志願填報起來是相當困惑的,如果選報上一個批次的學校很難保證被錄取,選擇下一個批次的學校呢,家長和學生往往又不太甘心,可謂是進亦憂、退亦憂。

那麼怎樣才能使邊緣考生考上理想的院校呢?

在這裡我給邊緣考生提供一個策略:成績在一本和二本之間的考生通常會有兩種選擇,想進一本的院校就必須選擇一本院校中競爭力比較弱的學校,反映在錄取的結果上,也就是那些年年都完不成招生計劃,或者每一年都參加補錄的學校,這些學校在我們的高考GPS中是可以很快的找到並作出選擇的。這樣的好處是報得恰當,可以進入一本的院校,提高一個層次。當然,凡事都是有兩面性,不好的地方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學校的整體實力可能相對較差,或者地理位置變偏僻。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建議你要選擇這種競爭力較弱的學校呢?因為邊緣考生的成績剛剛上一本線,這樣的考生考好了我能夠進入一本,考的不好就可能差一本幾分,這樣就是標準的一本的邊緣考生,因為成績的問題,所以在一本院校中,往往是不能去選擇那些比較有競爭力的院校的,所以我們就會建議學生去選擇一些在往年錄取並不是很理想的學校,也有家長會問,這些院校怎麼樣才能夠查到呢?如果有我們GPS的家長,可以在GPS裡面很快的查到。如果沒有的話,你可以在填報志願之前翻一翻學校會頒發一本有關歷史數據的書。您仔細分析一下歷史數據就可以發現有一些學校是沒有完成招生計劃的,也就是說它實際錄取的人數是低於招生計劃人數的,那麼這樣的學校,就是我們所說的沒有夠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

我剛才說的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參考補錄的學校,每一年招辦,比如說一本,一本錄取結束以後可能家長會說後面直接進入了錄取二本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絕大多數省份會在一本錄取結束後,進行一次補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徵集志願,家長通過補錄通知就可以知道,所以去報考一些在一本中沒有錄取滿的學校。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首先,家長要明白什麼是補錄?

補錄就是我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學校錄不滿,省招辦會有一個補錄或徵集志願的機會。沒有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可以向省招辦提交需要補錄的招生計劃份額,這個計劃就包括哪些專業,要招多少人,然後可以順便提到補錄的要求是什麼,比如可能他會說要求某某科目是多少分以上,或者說高於一本線多少分才能報考哪個專業等等。但一般來說,有要求的院校相對來說比較少。所以,這樣一些沒有專門招生計劃通過省招辦徵集志願,增加一次錄取的機會來完成自己的招生計劃。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補錄。如果有的院校每年或者說在最近的三年當中,有兩年參加過補錄,那麼就說明這個院校的競爭力不太強,作為邊緣考生,你最好多考慮報考這類院校。 那為什麼我會說有不好的地方呢?就是說這些學校整體實力較差,或者地理位置偏遠。因為家長可以想想,一本沒有錄滿的學校和參加補錄的院校,是不是一般都是大家不願意去學校?大家不願意去的學校,是不是相對來說它的整體實力會弱一些,或者說是因為地理位置並不是那麼讓人滿意,或者說學校實力還不錯,但是並不是位於一個家長比較滿意的地方,所以這樣的學校,可能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家長不會選擇報考它,所以它當然就會很容易完不成招生計劃了。

大家在一本選擇競爭力較弱的學校這一個方法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我們會建議考生索性放棄一本中那些食之無味的雞肋學校,當然我們說雞肋學校並沒有貶低學校的意思,只不過用這個比喻來反映這些學校在當地的招生計劃中的一個尷尬處境,這要求我們放棄一本,選擇二本中比較好的學校。我們就可以通過我們的GPS或者往年招生的歷史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二本有些學校某些專業錄取學生的分數和一本院校錄取的分數是不相上下的。我們說過了,這些學校在二本中是比較好的學校,雖然我們自己的成績可能像是邊緣考生,但是你不能忽略掉的一點就是一本高分落榜的考生,他也會報考二本院校的,為什麼我們會說一本高分落榜的考生呢,因為在實際的錄取中有些學生可能分數比較高,但是填報志願失誤了,那麼就導致在一本中沒有被錄取,而這些學生往往是不願意接受補錄學校的,因為我前面說過,補錄學校一般都是實力比較弱的,或者說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的學校,那麼這時候,可能很多學生會放棄掉這樣一些補錄的機會,又覺得自己在二本當中是很有競爭優勢的,可以選擇二本當中比較好的院校。比如我們拿北京舉例,北京大學醫學部在05、06年中,在二本中錄取的考生都是3千名左右的,這是在二本當中,你要知道,在北京市一本的劃線是劃在1萬7千名到1萬8千名之間,而北大醫學部在二本的錄取的時候,每一年的招生的最低排名都會在北京市前一萬名左右,那麼也就等於說,所有的被錄取的考生,都是高於一本線,而且是高很多的,那麼這個情況下,如果說我是二本的學生,那麼我在報考二本的時候,是不能夠考慮這樣一所院校來填報的對不對?

當然,像這個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了,包括邊緣考生也是不能報考這個學校的,因為相對來說,報考這個院校,北京市1萬7千名到1萬8千名,然後他錄取的如果說是3000名左右,那麼就等於說在北京市他理科是考到了600分以上的,那麼這樣的考生肯定是不屬於邊緣考生的。但是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呢?就是想讓大家知道,在二本中我們一定要仔細地看歷史數據,並不要覺得這個學校很爛,我本來是可以上一本的,我高一本線一兩分,我就能在二本所有學校都能選,並不是這樣的。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當然,除了這個學校之外,比如說還是以北京舉例,中國民航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的最低錄取排名,基本上都是在一本線下幾分,或者說學校錄取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可能剛剛到一本線或者一本線上一兩分,這樣的兩所院校呢,在二本當中也是那些真正的二本學生所不能夠去報考的。那麼二本中我們真正的邊緣考生能夠去考慮什麼樣的院校呢?其實有很多的學校在一本和二本都是有招生計劃的,填報這些學校都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在二本當中,招生的專業與一本不同,但是畢業證書上是沒有一本和二本的區別的,看的還是考生的畢業院校,也就是說我們在一本和二本之間,雖然專業不一樣,但是最後我們拿到的畢業證書是一模一樣的,所以邊緣考生考慮這類院校還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那麼,哪些學校是在一本和二本都招生的呢?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在本省錄取人數比較多的一些院校,比如說在北京的家長可以考慮一下,比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方工業大寫學、北京信息工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都是可以參考下的。

我重新講一遍,在二本中有些學校也是在一本中錄取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同一個省份裡面,有些學校在一本和二本都是同樣有招生計劃的,這些學校是我們邊緣考生在二本當中比較不錯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學校,在二本中招生的專業和一本中是不同的,但是畢業證書上是沒有一本和二本的區別的,看的還是考生的畢業院校。也就是說雖然這些學校在一本和二本當中,招生專業是不一樣的,但是最終拿到的畢業證書是一模一樣的,所以這些二本學校,對於一本邊緣考生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一些選擇。

哪些學校是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呢?家長可以詳細的翻閱一下招生計劃,關注一下本省的一些非重點院校,這些院校往往在一本和二本同都有招生計劃,在北京的家長比如說就可以考慮一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天津的家長可以考慮一下,比如天津科技大學、天津財經大學這一些,也就是當地的一些非重點類的院校,他們往往是會在一本、二本同時招生的。詳細的數據當然還是你去查閱一下,就是你們本省今年的招生計劃。

那麼講完了一本和二本的學校怎麼錄取,我們來看一下,二本和三本之間的邊緣考生該怎麼進行志願填報。

我建議你還是儘量選擇二本的院校。為什麼呢?這個建議在一本當中是沒有的,因為三本畢業的考生,在今後的就業中,還是會受到一定歧視的,二本壓線考生的報考策略,在二本當中去篩選一些競爭力弱的學校。因為相對來說,三本的院校都是一些民辦大學或者獨立院校,眾所周知,民辦院校在國內的認可程度是沒有公辦院校高的,很多用人單位會比較重視這一點。另外一個就是除了民辦大學以外,還有的都是一些獨立院校,比如像某某大學某某學院,比如說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天津大學仁愛學院這一類的,這些都是我們所謂的獨立院校。這些獨立院校在畢業拿畢業證的時候,它拿的都是和本校畢業證不一樣的,都是在本校的名字後面加上某某學院。所以從畢業證上很容易發現這個學生是三本錄取的,這個時候往往在二本和三本之間選擇的時候,用人單位是不會選擇三本學生的,家長和考生對這點都應該比較瞭解。所以在三本的學生比較容易被分辨出來的時候,我們建議學生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二本的院校,因為這個對於將來的就業,還是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那麼三本和專科之間的邊緣考生,報考志願的時候需要衡量的是什麼呢?衡量的就是我是讀好一點的大專還是選擇三本,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中心的老師都覺得這個是要結合一下考生將來的發展趨勢的,如果說想要繼續深造的,比如說報考研究生或者出國這一類的,那麼建議考生儘量讀三本院校,因為報考研究生的學歷要求必須是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畢業生或者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畢業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歷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相關報考。簡單來說就是三本畢業之後,是可以直接考研究生的,專科畢業就得虛本,而且要兩年後才能報考。有些知名的大學也是招一些專科考生的,這個是需要家長注意的。比如北京科技大學、河北大學等,它們都是在本科中非常不錯的院校,而且它們還有一些專科的招生計劃,這樣一些學校都是在專科中考生更願意去一些的,也就是說我可能以後不考研了也可能就直接就業了,這些學校對這些學生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家長應該都知道,很多情況下,專科畢業的學生比三本的學生更好就業一些。因為大家翻一下往年招生計劃可以發現,在整個招生計劃當中,我們專科的一些招生專業有很多是非常實用的專業,比如像最近比較熱的會計電算化這一類非常實用的一些專業,在專科當中是招生的,同時你可以看一下三本,三本和本科的課程設置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招生專業和一本二本是一樣的,但是它的教學實力是比不上一本、二本的。

所以相對來說,在整個就業環境當中,可能大多數單位都會更願意去招收專科一些學的動手能力和實用性比較強的專科畢業的學生,也不會選擇三本這樣一類教學實力可能並不是太強的專業畢業的學生。所以如果說考生不考慮繼續深造,而考慮畢業之後就就業的話,其實選擇一些好的專科,選擇專科當中比較好的專業,都是一些將來就業比較不錯選擇。 像專科選擇學校的話,我們建議,如果說能夠選擇一些好的學校,還是選擇一些好的學校,當然在選擇學校的同時,選擇專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專科都是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畢業之後通過這種專業來就業的,相對來說在專科當中是比本科更強調專科選擇的。所以如果說專科和本科之間的邊緣考生,在考慮整個填報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的注意專業的選擇。

說完填報的規則技巧和一些原則性的東西外,其實說到底填報志願是一場博弈,就是說在填報的時候,家長和學生既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也要有田忌賽馬的智慧,考生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屬於你自己的一個策略,因為我們這邊介紹方法只是大範圍的和針對大部分學生的,並且每一個學生是不同的個體,如果你真的是這樣的邊緣考生,那麼我今天給你講的這些一些原則,是給你一個大的參考範圍和參考方向,具體的選擇還是需要你和學生和家長一起共同商量之後,作出一個正確的判斷,來究竟考慮是報考上一個批次院校,還是著重於在下一個批次去報一個更好的學校或者更好的專業。

很多家長都會問,在實際填報志願的過程當中,我們邊緣考生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家長應該判斷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屬於邊緣考生,怎麼判斷呢?如果說是我們GPS卡的用戶,你可以在我們整個填報輸入你選擇自己的趨勢之後,然後選擇好文理科,你可以直接看到我們進入模擬填報模塊,然後輸入分數之後,我們有一個專家推薦,我們專家推薦當中,就會合理的告訴你,哪一個批次對你來說是更需要報考的,比如如果說你是在北京市,可能排名在1600到1900之間,那麼我們可能會給你這樣一個建議,也就是說提前錄取是你可以考慮填報的批次,不管你是邊緣考生還是什麼非邊緣考生,我們提前批都是可以作為一個選擇的,那麼提前批也是我們在所有的批次當中,唯一建議家長可以高報的批次,記住我說是可以高報,也就是說原則上你可以高報,但是需要自己的一個詳細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判斷。比如如果說你是非常想要去提前批的某一所院校,那麼這個時候你一定要看一看自己的成績是不是合理的,如果說剛剛夠這個學校的,因為你特別想去這個學校,比一本更想去,那麼或者說比二本更想去,那麼你在提前批選擇這個學校,可以不高報的,所以需要按照實際的情況來做了。如果說考生覺得我提前批那個學校,我可以報,當然一本的學校我也很喜歡,這個時候你可以把提前批的院校去報考的排名,網上再找一些,去夠一個更高的學校,那麼這樣就可以合力拉開一個梯度,也就等於說,如果說我運氣好,或者說我今年這個提前批是個小年,我就直接被這個更好的學校給錄取了,如果沒有錄取也不影響我一本的正常報考,其實這也是一個我們覺得梯度比較合理的原則,也就是說提前批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校來選擇高報或者去穩妥的去把握考到一個心怡的院校了。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那麼提前批是我們推薦的所有學生都可以報考批次之外,比如你是一本的邊緣考生,我們會建議你,本科第一批錄取,對於你來說有些困難,我們仍建議你填報這一批次,建議你選擇本批次中競爭力弱的學校,然而在本科第二批的時候,我們會告訴你,這個批次是你最有可能進入的批次,本科第三批錄取的是你次要填報的批次,專科批次建議你不用填報這一批次了,因為這一批次對你來說太容易了。大家聽到我講這個我們對於各個批次不同的建議之後,可以發現有些批次我們是不建議家長報的,家長說我整個志願報難道不應該填滿嗎?其實我們在這兒告訴家長,並不是這樣的,就像很多家長要知道,提前批並不一定是非要報考的,如果提前批沒有自己比較合適的院校,提前批是可以不報考,可以空在那的。這個是很多家長的誤區,一定要知道提前批是可以不報考的。為什麼我們今天要強調這件事情,因為每一年有很多提前批的院校,會錄取到非常高分的考生,比如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這一類的,他會因為有些老師就會告訴家長,提前批不能在那空著,要報一個學校,然後家長就選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學校報上去了,報上了之後最後就錄進去了,那麼這個就導致最終提前批的院校會錄到很多高分的考生,因為提前批在一本之前錄取,所以這一塊非常跟家長強調一下,並不一定提前批一定要報考的。

我們就回到這一塊來講,現在考生特別是對於邊緣考生來說,孩子成績特別不穩定,考地好的上一本,考地不好就上不了一本了,在這一邊緣上家長怎樣選擇呢?這種邊緣考生對於上一個批次來說,特別是一本和二本之間的考生,家長很難去判斷學生是不是高考能不能上一本,特別是對於北京這種,還沒有高考之前就填報志願的這樣一些家長來說是非常頭痛的事情。針對一本二本邊緣考生,對於第一批我們會給家長說,一批你報了就有機會,不報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所以我們還是建議家長,儘量還是報一批的。那麼就像我前面說的,報了一批之後,家長就會問學什麼學校把握更大呢?那麼我們就會給你說了,選擇本批次競爭力較弱的學校,我們在整個歷史數據當中,你會發現很多學校都是像我前面說的,一定要注意去查它往年的招生計劃和之後的實際錄取人數,只要是實際錄取人數低於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是這個學校沒有錄滿,那麼這個學校就真的是邊緣考生在一本的時候,應該選擇的院校。還有就是查詢每一年的補錄的招生計劃,因為補錄招生計劃是單獨列起來的,也是每年一本結束之後,單列出來的一個計劃,所以你找到這個計劃之後就能知道,這些學校都是在當年參加過補錄的,家長如果找了兩三年的數據,有些學校是在每一年的補錄計劃中都會出現的,那麼這樣一些經常出現的熟面孔的院校,就是家長在整個一本的時候可以選擇非常好的選擇了。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講到這裡,家長就會發現,我們邊緣考生在填報的時候,就是說我現在講的都是一志願的報考,是不是沒有二志願?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說你現在填報的是平行志願,因為每個省是不一樣的,如果說你是平行志願省份的考生,那麼你就需要去考慮這樣一件事情,也就是說我在平行志願的時候,我們是因為有一個ABCD,或者有的地區還有E四個或者五個一志願的,這個時候邊緣考生本來會去選競爭力較弱的學校,那是不是我就沒有梯度可以拉了?在這個時候我要強調一下,在我們整個平行志願的填報當中,我們跟家長說,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最喜歡的學校放在最前面,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說平行志願是一定要拉開梯度的,比如我這麼報考可不可以,我第一個學校衝一衝,我第二個學校也衝,我第三個學校穩一穩,第四個學校保一保,這個走向家長說的穩衝保這三個字,我就這樣安排可不可以?當然是可以了,如果家長說我前三個學校都衝,我最後一個學校報一個特別低一點的,保證我能在這個批次能夠錄進去可不可以?然而你自己承受這個風險度,這樣報考也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說其實梯度具體怎麼拉,是否每個志願都要拉梯度,並不一定是這樣的,家長如果在報的時候,就像我們說的,你只用注意一點,那就是我報考的在第一順序的學校,一定是我最喜歡的學校,你只要遵循到這樣一個原則,然後後面順序下來都是我其次喜歡的,我再次喜歡的,我最後能夠接受這樣一個學校,你只要按照這樣一個順序報考就沒有問題了。當然你在報考的時候,如果說在考慮到這樣一個梯度的合理問題,那麼是更好的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平行志願,雖然每個志願每一個志願,都是平行的,但是實際檢索的時候,是從你報考的第一順序學校開始檢索,然後A學校錄滿了,你進不去了,那麼就會看B學校,B學校錄滿了你進不去然後再看C學校,C學校如果沒滿你就進去了,C學校錄滿了你當然是看最後一個D志願了。雖然說對每一個學校是平行的,但是對於你來說,它在實際錄取的時候,還是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這樣的順序排下來的。

平行志願邊緣考生呢,家長說我這沒得衝了,其實我可以告訴你,你可以衝一衝,衝一個什麼?衝一個今年是小年的院校。這位家長說了,什麼是小年?很多家長應該聽過我們講座很多次了,大小年這樣是我們在填報志願當中不可規避的問題,大年就是說今年我們實際上報考的人數很多,報靠人數多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個學校選擇餘地很大,那麼這個情況下,往往報考的人數就多了,這個學校分數線就上來了,錄取的分數上來之後,這個學校今年是不是錄取的整個情況就會比往年更好一些?這個學校叫做大年。小年就是說我今年實際上報的人比經常情況下要少,那麼報的少學校選擇餘地就小,那麼他的分數線和錄取的情況就會沒有那麼理想,錄取的學生可能成績就會比較偏低,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所謂的小年。邊緣考生可以合理的把握小年和大年的規律,來報考這樣一個學校。如果說你是平行志願的,那麼我建議你可以在前面第一順序志願或者第二順序志願的時候,如果說願意承受更高的風險,那麼前兩個順序是都可以衝一個大小年的,如果說你不能承受這樣一個風險,那麼我建議你可能衝一個小年的,但是這塊需要注意的就是,是不是平行志願報了學校,我就沒有退檔的風險了?並不是,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承諾,平行志願的省份提檔不退檔的,這個是家長一定要詳細注意的,特別是平行志願省份的家長,你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如果說發現這個學校在招生計劃裡面,沒有明確的表示平行志願提檔之後不退檔,建議你打電話給該校招辦,記住不是打給省招辦,而是打給你選擇學校的招辦,詳細的詢問這個招辦,如果說我平行志願被提檔了,最後可能因為錄取的專業沒有填的特別合理,我服從調劑了,我會不會被退檔。這一塊我有個前提就是服從調劑,我們這邊建議所有的學生都要慎重的選擇,具體的我後面把這個問題講完再講。就是說你一定要詳細的問一下學校會不會退檔,就是平行志願退檔之後,我專業沒有被錄取,但是我服從調劑了,會不會被退檔。如果學校承諾不退檔,那麼你可能退檔的風險就會降低很多了,基本上不會被退檔。但如果學校不承諾這一點,這個學校你如果當作衝的學校,你一定要合理的把握這件事情,也就是說如果你最後變成了低分退檔的考生,你被退檔之後,平行志願後面的學校會不會錄取你?不會的,因為學校在整個平行志願錄取的過程當中,是電腦投檔,電腦投檔是一個很快的過程,在你檔案被投到學校之後,學校不是直接就可以錄取的,是這個學校比如我學校錄取100個學生,等到100個學生全部檔案投進來之後,我再來 學校內部進行錄取排序,也就是專業的錄取排序,這個整個的專業錄取過程當中,可能會有半天到一天的時間,這個家長應該知道,電腦投檔是很快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在這個時間段是有個時間差的,等到你被這個學校專業沒有錄取,被退檔了,這個時候整個你報考批次的平行志願投檔已經結束了,比如你後面報了B、C、D院校,其實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進行錄取,也就是說他的招生計劃,這個投檔已經結束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是不能夠再參加這個批次的錄取的,那麼你的機會是什麼?你只能通過補錄或者是等到下一批次的錄取完。所以說我就強調一下,對於去衝的這樣一個志願,家長一定要詳細的把握這個學校會不會提檔退檔,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我再回到前面沒有講的一個東西,就是服從調劑。為什麼跟家長說要慎重選擇不服從調劑呢,第一就像我剛剛說的,平行志願家長一定要選擇服從調劑,除非你說平行志願的最後一個,為什麼說平行志願最後一個可以呢?因為你想想,如果我最後一個學校,我服從調劑,這個學校還是退檔,那麼其實我也是最後的結果也是進入補錄,或者說進入下一個批次,我不服從調劑結果是一樣的,我進入補錄或者進入下一個批次,最後一個院校的時候,如果你對這個批次並不是說一定要進這個批次,覺得下一個批次我也有很好選擇,那麼你在第一批次最後的平行志願的時候,可以選擇不服從調劑。但如果說不是這樣情況下,那麼我就建議你一定要選擇服從調劑。

因為在學校錄取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說,對於考生在專業錄取的時候,專業計劃沒有被滿足的,也就是說專業志願沒有被滿足的學生,是可以進行一個調劑的這樣一個過程的,也就是等於說,學校在專業錄取之後,會做到這樣一件事情,就是專業的錄取,一專業、二專業、三專業、四專業,有的地方會有五專業,這些專業錄取之後,會有一部分的考生是沒有被專業錄取的,那麼這個時候,學校就會從這些學生當中篩選,篩選服從專業調劑的學生,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學生就會退檔,就會把檔案退回到考試院或者招生辦去,那麼這個時候,服從專業調劑的這樣一些學生,就會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排下來,然後開始進行專業匹配,也就是沒有被錄滿的專業進行匹配。所以說如果說考生在選擇服從調劑的時候,沒有選擇服從調劑,那麼大大的增加了這個學生被退檔的幾率。所以說我們就一直在奉勸所有的家長,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的選擇不服從調劑這樣一個選項。

那麼平行志願的時候是這麼報的,順序志願的時候怎麼做呢?

順序志願也是我們所謂的有一志願和二志願的情況,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就是我要穩妥,我的穩妥就是我第一志願就進去,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有順序志願的時候,什麼樣學校招收二志願呢?就是我們一志願沒有招滿的學校,或者我們在二志願有預留的學校,那麼我一志願為了要求我要一定進入這個批次,那麼我在一志願的時候,我就一定要力求讓我能夠進去。為什麼說一定要力求讓我進去,不進入二志願呢?因為要記住我前面說的話,第一,二志願是一志願沒有錄滿的學校,第二,二志願是有預留的這樣一些,就這兩所學校才會進行二志願的錄取。因為在整個錄取的節奏中,先是一志願錄取,錄取結束之後進行二志願,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只有沒有錄滿的學校,才會進行二志願和一些有預留的志願錄取。

什麼樣的學生來競爭二志願院校呢?就是所有沒有被一志願錄取的學生。那麼這個時候就會有什麼情況?有考了640分沒有被錄取的學生,有考了600分沒有被一志願錄取的學生,當然也有剛剛過批次線而沒有被錄取的學生,那麼這個時候,二志願怎麼錄呢?二志願的時候,就會從高分到低分,把這些學生全排下來,然後根據它的志願再來投檔。要知道,在二志願的時候,能夠剩下計劃是比較少的部分的,而且好的學校,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預留二志願的學校,它肯定是優先錄取分數高的學生,那麼對於邊緣考生來說,你在二志願的時候,還有的選擇會比較少。所以家長如果說為了穩妥起見,我就直接報一志願的時候,就報考那些競爭力較弱的學校了。

當然有些家長說,在二志願填報的時候,報考的學校其實也有很大機會能夠進去的,那麼在一志願的時候,可不可以衝一個學校呢?其實這麼做是可以的,只要你願意承受這個風險,這個風險是什麼?風險就是寧可能在二志願的時候,因為到了二志願,你前面高分的考生比較多,你報考了這樣的一些學校,在前面錄取的時候,已經完成了招生計劃,到你這已經不能再被錄取了,那麼這個時候,你可能就只能補錄或者下一個批次了,這個就是你需要在一志願衝之後,在二志願需要承擔的這樣一個風險。但是如果說你願意承擔這樣一個風險,就想我如果考的更好一些,或者我賭一下一志願,跟我平行志願衝的時候一樣的,我賭一下這個一志願是不是有小年的情況,那麼你是可以去在一志願的時候,衝一個比較好的學校的。你當然就要為之付出一定的風險了。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講完各種邊緣考生的報考的原則,然後講了我們邊緣考生在順序志願和平行志願報考中的注意事項,那我們下面可以講一個例子,就是我們有一個學生家長,他孩子是天津的某個中學的,一模的成績是614分,學校當時一摸估的一本線大概是515分,二模的成績在635分,估的一本線是540分。這個小孩可能是學校成績比較好的,但是家長要知道,天津是怎麼回事呢?天津是考後知分報志願,那麼他前面成績特別好,學生在整個前面成績都一直很好,家長考慮都是前面特別好的學校,那麼高考分數出來之後,學生可能因為某些失誤,最後成績剛剛過一本線2分,這個時候家長和學生就會非常的茫然了,他找到我們,就是說他們之前一直考慮的都是特別好的學校,因為學生成績特別好,到了這一次高考出來之後,他又不能夠去報考他們想的學校了,現在特別茫然,因為最後高考出分到填報志時間非常短,然後家長就過來找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就跟家長說,你現在就必須要考慮的是,你進一本去一個可能競爭力特別不好,像去一個外地的,可能報一個211的大學,或者說在二本選擇天津比較好的,比如天財這一類的,或者天津科技大學等在一本也招生的學校。再或者你不甘心,你就進行復讀,或者你在大學選一個學校讀一年然後出國,這就是我們當時給他提供的所有的一個可以報考的方向,那麼最後這個學生錄取了什麼呢?這個學生選擇了二本考入了天津財經大學,學一個相對來說還比較可以的專業。據我們所知今年他準備出國了。因為他覺得在這樣一個二本的學校,因為畢竟他之前成績特別好,高一本線一般都是高100分左右的學生,他說在這樣一個學校覺得特別沒有積極性,因為這個學校畢竟是二本,因為二本和一本的專業是不一樣的,二本收的學生的成績還是比一本學生差一些,他覺得在這邊沒有什麼太多的環境的優勢,就是周圍學生這樣一個學習環境的優勢,所以還是決定選擇出國。

這個講的就是告訴所有家長,邊緣考生在實際報考的時候可以選擇的報考方向。那麼相對來說,就有很多今天可能聽的家長會說,邊緣考生聽你這麼一說,聽起來也不是特別難,但是也有家長說,真的是很難去把握這樣一個問題,其實相對於成績上游的中等生來說,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可能邊緣考生會比很多批次的學生會更勞神一些,因為這個勞神就是說,家長和學生很難去把握我到底應該是去上一個批次的學校還是下一個批次的學校。其實他們這些學生就是等於說,我是在一本,或者說我在上一個批次,就是弱的,我在下一個批次就是強的,然後這個位置,就是特別的不舒服,報高了不能被錄取,志願報低了又怕吃虧,就感覺上一批我報不了特別好的,下一批我就覺得特別不甘心。其實真正的邊緣考生報考難度就出現在,家長這樣一個心理和學生這樣一個心理狀態,這個心理狀態是增加了這樣一個學校的報考難度,因為家長特別的猶豫特別的徘徊。

其實我們比較建議家長,在整個報考的時候,第一個是我們需要去好好的定位這個學生,然後我們縮小一定的範圍,考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分數和排名嗎?更清楚自己的實際水平是怎麼樣的,結合個人的一個潛能和志向興趣,揚長避短,然後在更多的院校中去檢索出適合自己報考的學校,一定不要眼花繚亂,然後不要左右搖擺,舉棋不定,這樣是非常不好的,因為這樣會增加了很多報考和最後決策的難度。第二個是高度重視立足於本批,又在實際報考的時候,我們一般建議學生,除非像三本和專科這樣一種可能,根據各地的發展方式不一樣,需要做出可能更多去三本或者專科這一類,尤其是本科和專科區間,其他批次特別是一本二本這樣的邊緣考生,我們會建議你,立足於自己能夠報考這樣一個批次,因為大多數學校還是出分之後報考的,出分之後其實你已經知道你自己過了一本線沒有,或者過了二本線沒有,這個時候我們建議你,還是立足於把自己所過的批次線的這樣一個批次,進行一個報考。因為相對來說像我前面說的,報了還有機會,不報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相對來說學生在報的時候,一定要高度重視這樣一個,去好好的選擇,在開設相同專業的時候,你根據自己的估分,根據自己的分數和這個學校、這個專業的這樣一個受眾的程度,儘可能的選擇相對來說開設同等專業裡面,更有實力的這樣一個學校,當然很多家長說,我以前是邊緣考生,這一塊我不知道怎麼選了,其實是這樣的,邊緣考生在報考的時候,我們往往通過我們這麼多年經驗來看,你在可以選擇的一般都是在當地的,也就是說你本省的招生計劃,非常多的這樣一些非重點的院校,或者是外地的一些地區比較偏遠的,相對來說算是211的學校,比如像農業、林業這一些,可能大多數很多學生不太喜歡的這樣一些學校,但是這些學校,其實有很多都是211工程大學,其實如果說家長能夠慎重的去考慮的話,可以應該知道,就是去想想應該知道,現在211的重要性是越來越被強調了,所以如果說我們建議家長,如果在一本的邊緣考生,在實際的選擇的時候,如果不排斥外地的話,儘量的去選擇一個211的大學,對於將來的發展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在二本報考的時候,就像我前面說的,二本和三本之間,畢竟是在整個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上面是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的,二批的優勢確實比三本要大很多,所以如果說考生過了二本,那麼我們就建議考生一定要在二本,把二本慎重的報考了。

還有一點就是,對於順序志願的這樣一些省份,第二志願一定要慎重去選擇,要特別特別的去重視二志願,因為對於邊緣考生來說,我們一本本來就是,因為我可能剛剛過線,或者我剛剛過一本線幾分,這種情況下,其實我們是被低分退檔的高几率學生,就是說我們被低分退檔的幾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你在填報二志願的時候,是給你多增加在這個批次被錄取的機會,所以一定要慎重的去選擇。

相對來說我們還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實際上在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所謂的報考原則性的問題,就像我前面強調過的,比如我們要合理的去選擇是不是服從專業調劑,當然我們在這兒還是強調一下,我們這一次選擇服從專業調劑,比如我們在合理的去填報平行志願,我們要合理的去選擇這樣一個一志願、二志願的專業,這個時候很多家長說,為什麼我選的專業也很重要。像我前面說的,我們在填報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我們進入學校之後,我們很大程度上會不會被退檔,其實取決於我們在專業選擇的一個合理度,如果我們能夠在我們所報的專業志願裡面,就能夠被該專業給錄取,那麼我們其實就已經是不用再考慮到最後調劑的問題了,因為如果進入到調劑,極有可能被退檔,這個是很多家長都知道的,因為調劑只是退檔前一個步驟,它會在調劑的時候,更大程度的去滿足他的招生計劃,如果招生計劃都滿額了,學校不擴招的話,那麼多下來的考生都會被退檔的,今天就有家長打電話問我,他說鄭老師,我就不明白了,學校為什麼非要100,120%的提檔,這個學生是北京的一個家長,他說為什麼一定要120提檔,他說不擴招,那20個學生就被退掉了,對那20個學生來說多不公平。他說為什麼要這樣,這樣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其實家長沒有考慮到這樣一點,我就跟家長說,首先第一,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120%提檔的,這個家長可以詳細的看一下招生章程,招生章程裡有明確的標明,我到底是百分之多少比例提檔。第二個就是我們在整個實際錄取的時候,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有些學生是不服從專業調劑的,那麼他在所有的專業志願錄取結束之後,他還沒有被錄取,那麼就會進入到什麼?就是調劑就直接被退檔了。還有一部分是什麼?就是我身體受到限制了,這樣一部分學生是學校專業錄取結束之後是不能被錄取的,這樣一些學校,如果說學校只有100個人退檔,那麼這樣的學生有幾個的話,那是不是這個學校就不能完成招生計劃了呢,所以他就不會是百分之百投檔,而且105%、110%或者更多的是120%。但家長要注意的就是,學校不會無故的去退學生檔案,因為畢竟他要把這個學生退還給考試院或者招生辦的時候,是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在的。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是不會輕易的去把學生檔案給退掉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就是不要太過於擔心退檔這個問題,但是退檔確實是實際存在的,就是需要家長合理的去把握這樣一個程度了。

一本線二十分上下填報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