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个会议,对全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有明确部署

江西这个会议,对全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有明确部署

10月25日,全省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帮教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会在抚州召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有效补齐“两类人员”基地建设短板,推动全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江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毛保国,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江西这个会议,对全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有明确部署

从会上获悉,受宽严相济等刑事政策影响,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截至目前,江西全省在册社区服刑人员2.2万余人,加上当年入矫、解矫人数,全年管理社区服刑人员总数达4万余人次,再加上10万余名刑满释放人员,全省“两类”人员总数接近13万人,数量十分庞大。

王国强指出

建设“两类人员”示范基地,是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近4年来,江西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改革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内在规律、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建设路子,涌现出一批具有标杆性、引领性、示范性的“两类人员”基地,成为推动“两类人员”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王国强强调

现有的“两类人员”过渡性安置和帮扶政策,涉及很多部门,存在门槛高、配套少、协调难度大、缺少具体操作细则等问题,导致政策落地难,基层执行难。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的基层基础还很薄弱,工作人员少、司法所力量不足,人少事多,专职少、兼职多。

王国强要求

各地要按照省司法厅统一部署,借鉴抚州等地的经验做法,通过资产划拨、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等方式,加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1个省级示范基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 1 个市级示范基地。要在善作善为中加快破解难题、顺应形势变化,不断提高做好“两类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要以示范基地为枢纽,辐射对接安置帮教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两类人员”就业创业。

毛保国强调

各地要坚持宽容有度、严管厚爱的工作方针,对不同的“两类人员”采取不同的服务管理措施。既要完善安置帮扶措施,针对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帮助“两类人员”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谋生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又要加大教育矫正力度,特别是要加大重点对象的管理、帮扶力度,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落实个性化帮教措施,防止他们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毛保国要求

“两类人员”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人群,也是平安建设的节点难点所在。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创新方法理念,着力提升“两类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坚持把治理理念、问题导向、服务管理和法治思维贯穿始终。要强化工作协同,做到组织领导更加到位,协同配合更加顺畅,社会参与更加广泛,宣传引导更加有效,切实加强“两类人员”服务管理的组织保障。

与会人员参观了抚州市东乡区新航驿站、志愿者工作站和安置帮扶企业。抚州市司法局、萍乡市司法局、德兴市司法局、南昌市东湖区司法局、大余县司法局作大会交流发言。

来源:江西司法行政综合法制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江西这个会议,对全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有明确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