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艘驅逐艦可以挨幾百發炮彈,卻挨不住一發魚雷?

張雪-妙妙


局座說過,一艘現代驅逐艦需要7枚反艦導彈才能擊沉,但我們在看各種海戰的紀錄片時會發現,雙方艦隊在遠距離用火炮交戰,結果幾個小時打下來,只有很少的艦艇被擊沉,有的艦艇捱了幾十發炮彈還能航行,而驅逐艦,甚至是更強的巡洋艦卻挨不了一枚魚雷,輕則癱瘓失去戰鬥力,重則直接被截成兩段。為什麼魚雷威力這麼大呢?



魚雷戰鬥部重量大

魚雷的口徑在324-655毫米之間,其中大多數為500毫米左右,這樣的一枚魚雷戰鬥部重量超過300公斤,甚至是400公斤,這樣的威力比很多反艦導彈還要大得多。而且,在水下爆炸威力要比空氣中大的多,水的密度是空氣的幾百倍,魚雷爆炸產生的水下衝擊波對艦艇完成了二次強力破壞,直接扭曲甚至折斷艦體鋼板,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傷。


攻擊部位不同

炮彈和導彈攻擊的是艦艇的水面部分,就算威力再大,也只能破壞艦艇上層,不能立即造成艦艇傾覆大量進水,即使大量命中,只要不傷及彈藥庫引發殉爆,艦艇仍然可以依靠自身浮力不沉沒。而魚雷打擊的是艦艇的水下部分,一旦擊中艦艇,就會炸開一個很大的口子,造成大量漏水,進水一旦超出艦艇損管限度,就會造成傾覆沉沒,所以魚雷是打到關鍵點上了。

補充一點,魚雷至今仍然是擊沉大艦數量最多,效率最高的反艦武器,各海軍大國仍然在研發先進的魚雷用於反潛反艦。


止水興波


兔哥回答:驅逐艦挨幾百發炮彈也要看什麼樣的炮彈,小口徑的炮彈挨幾千發都不會沉沒。但不論怎麼說魚雷的威力是遠大於炮彈的,也遠大於反艦導彈,這一點是肯定的,一發魚雷足以把一艘數千噸級別的驅逐艦送入海底。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一個是彈藥威力的大小,另外爆炸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種彈藥對艦船的傷害原理和毀傷效果。


驅逐艦是大型艦船,排水量從數千噸到超萬噸級別,現在的艦船的船體鋼板都是具有防彈作用的高屈服強度剛板,具備很強的抗打擊能力,民用船舶的鋼板的厚度普遍厚于軍用艦船,但強度低。軍用艦船的鋼板都是具備高屈服強度的特種鋼材,軍用鋼材的開發是一個重要領域,也是都捂的嚴嚴實實從不外露的好東西。民用船舶鋼板屈服強度大約有250 MPa,這個就夠用了,普通軍用船隻例如巡邏艇、反潛艇、登陸艦什麼的300 MPa就可以了。驅逐艦這樣的要求就高點,而航母、潛艇用鋼要求就更高一些,其中航母甲板用鋼要求高。我們以美國軍艦用鋼來舉例說明一下,美國軍用鋼板有HY系列,80、100、130等,屈服強度分別為550、690、890Mpa,以上這些鋼材有一個普遍的缺點,焊接難度高,現在美國開發出了HSLA系列,分別為65、80、100、115四個品種,屈服強度為449、549、689、795Mp。HSLA-115鋼屈服強度795Mpa,等於是一平方釐米的鋼板能承受近8噸的衝擊力。美國福特級航母是115型鋼板,美國的驅逐艦、巡洋艦、航母、兩棲攻擊艦、潛艇(部分採用)用的基本都是HSLA-80型鋼板。⬇️魚雷毀傷原理圖




前文兔哥用數據說明了軍艦鋼板厚度低於民用貨船,但鋼板屈服強度高於民船,下面說說炮彈的打擊力度。炮彈打艦船的首先都需要有穿甲能力,美國驅逐艦的用鋼HSLA-80鋼的屈服強度達到了549Mpa,這個相當於一平方釐米承受5.5噸的壓力,炮彈的裝藥都不多,例如美國的127毫米艦炮裝藥13公斤多,這個威力不小,但擊中軍艦鋼板也就是打一個洞洞,半穿甲彈的裝藥要少,能夠將軍艦鋼材擊穿,但毀傷面積有限,軍艦的重要部位都是採用隔層防護,並有裝甲防護層。現在的軍艦說實話主要是針對反艦導彈、魚雷做防護,炮彈之類的它還真沒放在眼裡,打中幾十發只要打不壞要害部位根據奈何不得,要擊沉驅逐艦就必須讓它進水,不進水它就沉不了,而炮彈要想擊中水下部位太難了。現在的驅逐艦的艦體結構、強度要求無法抵抗導彈打擊,主要採取抗損傷措施,減少爆炸的毀傷面積,炮彈的威力太小,外層鋼板即便穿透能量消耗要大,也無法傷及主要部位。

魚雷對驅逐艦的損傷是很大的,對於魚雷的防護驅逐艦不是抗而是防,抗是抗不住的,只要一枚魚雷依然可以重創一艘現在的驅逐艦。魚雷和炮彈比裝藥量大,重型魚雷的裝藥量達半噸左右。現在的魚雷多采用黑索金和TNT混合裝藥提高爆炸能量,採用定向能裝藥的魚雷的爆炸威力更是成倍增加,例如裝藥40公斤的輕型魚雷,所產生的爆炸能量相當於250公斤的TNT爆炸能量。魚雷對於驅逐艦的傷害原理很複雜,它並不像炮彈爆炸那麼直接,魚雷通過都是水線以下,現在的先進魚雷更是講究在軍艦低部爆炸,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以上,具有不可壓縮性,也就是說魚雷爆炸的能量被放大了幾百倍,這個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水的噴射效應可以將數千噸的驅逐艦向上拋起,爆炸點巨大的氣泡壓力足以壓破艦體。這還沒完,爆炸時海水瞬間被擠壓形成爆炸水域氣泡空腔,瞬間海水又填滿空腔形成第二次衝擊波,而軍艦正好回落中被再一次擊中,軍艦等於是被瞬間拋起又瞬間落下,落下時再一次接受水的巨大壓力,等於被衝擊了兩次,而且是一次比一次強。這種衝擊下三四千噸級別的護衛艦基本就是兩截,大型的不變成兩節也基本就掛了。


正是由於炮彈爆炸威力小,並且是空氣中爆炸,軍艦的艦體採用高強度鋼板,具有很好的抗彈性能,炮彈對於現在的軍艦已經不是一個重要的致死因素了,現在的軍艦火炮和戰鬥機上的航炮性質差不多,是一個備用手段,軍艦艦炮主要是攻擊陸地、小型船舶,對於驅逐艦等大型艦船導彈是重要的武器裝備,靠艦炮打沉驅逐艦已經不在適合作戰要求。而魚雷的威力則使它成為打擊驅逐艦的重要武器,魚雷的裝藥也成倍於反艦導彈。但魚雷擊沉驅逐艦的機會未來海戰中並不會多。魚雷的研製難度比原子彈都難,射程是一個重要因素,目前魚雷的技術落後於驅逐艦的交戰距離,都裝備魚雷的情況下驅逐艦都不會進入魚雷打擊範圍,否則只要一枚,一枚就夠了,哪怕你是萬噸驅逐艦、巡航艦也撐不住一枚魚雷的打擊,不沉也殘廢了。



兔哥42928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抬個槓先,題目中說一艘驅逐艦能挨幾百發炮彈,額,下圖中的那玩意是炮彈,給近防炮使用的,口徑通常在20~30毫米之間,對於驅逐艦這樣的大型軍艦來說,這種炮彈別說幾百發,幾千發扛下來也問題不大。

▲小口徑的近防炮炮彈

然後下面這個比人還要大的玩意也是炮彈,沒錯,就是依阿華戰列艦上的406毫米主炮炮彈,所以,我就想知道怎樣的驅逐艦能夠抗幾百發這玩意,別說是驅逐艦了,就算是同級別的戰列艦甚至是體量更大的航母,捱上幾發都夠嗆,而就憑現在的這些排水量還不到1萬噸的驅逐艦,被一發這樣的炮彈擊中可能也就差不多完犢子了。
▲406毫米口徑艦炮炮彈

好吧,拿406毫米口徑的艦炮彈確實有點欺負人了,我再從陸炮中找一個口徑小一點的,就下面那個口徑只有280毫米的“原子安妮”吧,戰鬥部是一個W9小型“槍式”核彈頭,爆炸當量1.5萬噸TNT,跟用來轟炸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威力差不多。一發能給你帶來蘑菇雲的問候,不管你是驅逐艦,還是戰列艦,亦或者是航母,在蘑菇雲下區別都不大,畢竟,核彈面前,眾生平等,若不平等,只說明你當量不夠。
▲280毫米核大炮

槓抬完了,言歸正傳,現代軍艦上的主炮說白了就不是用來打同級別軍艦的,“艦炮對轟”那時戰列艦的活,對於今天的軍艦來說,主炮的作用也就是打打一些小型艦艇,比如武裝快艇這些,或者就是對陸火力支援,畢竟炮彈比導彈便宜,用艦炮來對陸地上進行火力覆蓋比導彈划算得多,真要反艦、反潛艇的話,導彈和魚雷才是主角,而且,你要想想今天的軍艦主炮才多大啊,大的也不過100多毫米,比如俄系的130毫米AK-130艦炮、老美的127毫米Mark 45艦炮,而130毫米口徑的就已經是現在主流艦炮中口徑最大的了,至於“豬母”上面的那155毫米口徑的先進艦炮系統不算。如果是更小一級的護衛艦,主炮口徑可能連100毫米都不到,比如護衛艦上常見的76毫米艦炮。

▲Mark 48重型魚雷

所以,艦炮的口徑小,也就意味著炮彈的裝藥量少,裝藥量小同時威力也就小,要知道陸炮中155毫米口徑炮彈的裝藥量才不過5~6公斤TNT,而目前的艦炮中口徑最大的也才130毫米,裝藥量連155毫米的陸炮都比不上,還想著有多大的威力?就這點裝藥量,連魚雷的零頭都比不上,而且根據魚雷的口徑還有輕型魚雷和重型魚雷之分,常見的輕型魚雷口徑為324毫米,這裡以美國的Mark 54為例,長度2.72米,直徑324毫米,戰鬥部裝藥為43.9千克的PBX N-103炸藥(一種聚合物炸藥),爆炸當量大約相當於108千克TNT,至於530毫米口徑的重型魚雷,比如美國的Mark 48,裝藥量接近150千克,爆炸威力大概在290千克TNT左右,因此,從數據上看,別說艦炮了,就是普通的反艦導彈,威力也遠遠比不上魚雷。

▲Mark 54輕型魚雷

還有一點,就是魚雷對軍艦的打擊位置,跟艦炮和反艦導彈只能打擊目標水線以上的位置不同,魚雷是直接對軍艦水下以下的部位發起攻擊的,而水跟空氣不同,水是不可壓縮的,所以衝擊波能量在水這種介質中的傳遞效率更高,能量更加不容易衰減,能量的集中釋放可以很輕鬆就把軍艦撕裂,同時,在水下爆炸的魚雷還會產生“泡沫噴射”現象,什麼是“泡沫噴射”呢?就是魚雷在集中目標爆炸後,在衝擊波的衝擊作用下會在目標下方產生許多氣泡,衝擊波會先把目標頂起,然後由於被泡沫“稀釋”的海水浮力會下降,目標又會下沉,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把目標“彎折”了幾次,軍艦的龍骨就算再結實,這樣來回折幾下也該斷了,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遭到魚雷打擊後,在魚雷產生“泡沫噴射”作用下上下彎折的軍艦。

▲魚雷對軍艦的“泡沫噴射”

因此,從威力上看,對軍艦威脅最大的不是反艦導彈,更加不是炮彈,而是魚雷,不管是魚雷的裝藥量,還是從水線以下打擊目標的打擊手段,其對軍艦的綜合毀傷效果是最好的,就算是排水量在萬噸以上的大型軍艦,捱上一發重型魚雷也差不多就廢了。


哨兵ZH


你好,我是冬雨AK,我來回答,首先你這個問題太.........!不知道什麼樣的驅逐艦可以挨幾百發炮彈!?只能說,一艘驅逐艦在捱了幾發炮彈後不會沉沒,而被魚雷擊中後,卻很容易沉沒甚至被炸成兩截!(玩《戰艦世界》,最怕驅逐艦近身)。

首先,炮彈攻擊的是艦船的上部建築,例如艦橋 指揮中心 炮塔 船員住倉等,通過爆炸產生的彈片毀傷這些部位和殺傷人員,這些部位被擊毀之後,最多是失去戰鬥能力,不會造成船艙進水,所以不易沉沒!

而魚雷是攻擊的船體水線以下的薄弱部位,在船體水線以下部位撕開一個巨大的口子,海水在短時間內大量湧入,戰艦的命運只能是沉沒。

第二,魚類的裝藥量一般都比較大,以美國主力魚雷MK48魚雷為例,全重1.5噸,戰鬥部重達300kg,在一次演習中,MK48將8000多噸排水量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約翰·楊“號,直接炸成兩截瞬間沉沒!

第三,魚雷在水中爆炸,會產生氣泡脈動。在空氣中的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能量會很快擴散傳遞出去,因為空氣是可壓縮的,而水的密度很大,是空氣的835倍,幾乎是不可壓縮的,所以,水下爆炸產生的能量衝擊波幾乎很難向四周擴散,具體可以看下圖

爆炸氣體迅速膨脹,當膨脹到極限,球內氣壓小於周圍的水壓時,周圍的水壓會將其壓回原來的大小,當氣體球被壓縮到最小時,球內的氣壓再次達到另一個巔峰,接下來,它還會繼續膨脹。這種爆炸氣體在水下膨脹-壓縮-膨脹的現象叫做氣泡脈動,上面講到的MK48魚雷將8000噸的驅逐艦擊沉,原理和過程就是這樣,具體看下張圖

綜上所述,驅逐艦被魚雷命中後,有很大的幾率會直接沉沒,威力不是炮彈所能比擬的!


冬雨AK


其實縱觀過去的兩次世界大戰,萬噸級的戰艦被一枚重型魚雷要了老命的不在少數,比如曾經的俾斯麥號重型戰列艦在捱了幾百發炮彈都沒能沉沒的情況下,幾枚魚雷就直接將其送回來老家--海底。從這就可以看出魚雷的威力有多大?那麼為什麼軍艦可以挨幾十上百發炮彈而不沉,但是往往遇到幾枚魚雷就直接粉身碎骨了呢?

首先軍艦能捱上百發炮彈不沉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炮彈擊中的位置基本都在軍艦的水線以上位置,所以對於很多水密性設計較高的軍艦來說,就算是炮彈摧毀了整個上層建築也不一定會沉沒,因關乎到軍艦抗沉的內部水密隔艙等並沒有遭到破壞,所以也就不至於沉沒了。比如美軍曾經在一場軍事演習中,對一艘已經退役的航母進行魚雷、反艦導彈等各種摧毀試驗,該航母在捱了幾十枚反艦導彈、巡航導彈後並沒有徹底沉沒,還是殘存與水線之上多達十幾天,最後美軍直接發射了好幾枚MK48重型魚雷才將其徹底擊沉。

其次相比炮彈的爆炸燬傷力而言,魚雷因為爆炸位置基本都在防護較為薄弱的水下之下,所以其發生爆炸後,巨大的衝擊波會產生巨大的水泡,直到外界水壓大於水泡的壓力時,這個巨大的水泡才會收縮,收縮後的水泡內部被積壓後又會迅速擴大,擴大後又會被水壓壓縮,所以整個過程週而復始直到最後魚雷爆炸產生的威力被水壓香消殆盡。再加之水的密度很大,也被認為是不可壓縮的,所以就算魚雷在沒有接觸軍艦的情況下爆炸,巨大的衝擊波也會幾乎毫無損失的傳遞到軍艦的底部將其拱起。所以對於身處魚雷爆炸上方的軍艦來說,在第一次魚雷爆炸時,受巨大的衝擊波而產生傷害,後面再在不斷輪迴的水泡擠壓下反覆折騰,最後就算是鋼鐵建造的軍艦也會被折斷破壞,最後軍艦輕則失去動力重則因為水密性被破壞而沉沒。

而且為了追求更大的毀傷力,魚雷往往裝藥量都比較大,一般都要佔整個魚雷內部容積的將近一半之多,再加之其口徑都比較大,比如輕型魚雷的直徑都達到了324毫米,更別說重型魚雷的533毫米和650毫米直徑下巨大的裝藥量了,同時因為魚雷航行於水下之下,所以水的浮力剛好也能減輕魚雷的重力,這樣就算魚雷有一半容積裝的是炸藥,只用很少的燃料依然能夠產生很大的航行速度和航程,所以在巨大的裝藥量下其爆炸產生的破壞力絕對是巨大的。


魑魅涅槃


無論是二戰還是現在的驅逐艦,都不能扛住幾百發炮彈帶來的傷害,哪怕是76毫米口徑的炮彈,但是無論是驅逐艦還是巡洋艦都肯定抗不住一發重型魚雷的傷害,特別是去不見這種小身板的軍艦更加扛不住重型魚雷攻擊。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魚雷都是海戰裡一等一的殺手,像現在的航母寧願挨一發重型反艦導彈的攻擊也不願挨一發魚雷的傷害,因為一發反艦導彈,肯定打不沉一艘軍艦,但是一發重型魚雷能帶走一艘軍艦的可能性非常大。
英國巴勒姆號戰列艦


捱了3發魚雷後側翻,最後引發殉爆

魚雷之所以擁有這樣大的威力是因為它的傷害是來自於水下,巨大的攻擊可以破壞了軍艦的水密結構,一旦軍艦的水密結構被破壞軍艦大量進水那麼沉沒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反艦導彈攻擊都是在水線以上,對軍艦水面結構的破壞並不大,只要軍艦還浮在水面上哪怕是著火都可以撲救,但是軍艦大量進水補救的困難非常大,軍艦損害管理控制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大大難題,第一是救火、第二是抽水、第三是堵漏。而抽水和堵漏就是為了應付魚雷帶來的傷害,而這兩個也是損管難度最大的。
水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炸彈的衝擊波可以將一艘4000噸級的軍艦的龍骨給震段


軍艦水下部位一旦破損大量進水最直接的威脅就是容易側翻,為了保持軍艦平衡就得抽水,這包括將湧入軍艦內多餘的水排出去,也包括為保持平衡在沒有遭受攻擊的一邊,注入水以保持軍艦的平衡。接下來就是堵漏,如果是炮彈打出來的幾十平方釐米大小的彈孔還可以堵上,但是魚雷的爆炸可以將軍艦撕開十幾平方米的大口子,海水幾噸幾噸的湧入根本無法堵上,這時只能依靠水密隔艙來保護軍艦不沉,但是驅逐艦身上根本沒有幾個水密隔艙,一旦捱上一發魚雷,真的只有沉沒的份了。


感受一下來自水下的攻擊的衝擊波,這是水雷爆炸的結果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怎麼說呢?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時代變了,大人!

驅逐艦發生炮戰,而或者我們這樣想,在哪個時代還可能發生驅逐艦與驅逐艦之間,大炮與大炮的對決?現代海戰這不可能的事情。

我其實很難理解這驅逐艦哎得幾百發炮彈是誰打的?我想應該是飛機打的吧,講真的驅逐艦與驅逐艦之間就算髮生炮戰,說是幾百發了打個幾十發都受不了,捱了幾百發炮彈,沒沉默的驅逐艦還真是少,更多的驅逐艦在戰場上面只是炮灰一般的角色。

現代戰爭裡面驅逐艦承擔的更多的地位,尤其是美國開發出了宙斯盾級驅逐艦之後,驅逐艦在現代海戰中的地位可以說一升在升,所以對於現代驅逐艦菜蘸上上面所能承擔的角色以及他的防禦力,很多人都提出自己的遐想,但是對我們就是要說到,但是現代的驅逐艦用四個字來形容恰到好處。薄皮大餡。

前幾年有一艘美國的驅逐艦和當時的商船撞在一起,結果後來聘請其他國家的那種專門運輸艦隻的運輸船,把那驅逐艦運到美國的時候,人家發現那驅逐艦撞的裂開了一條縫,When we are you,那商船一點兒事情都沒有,現在的驅逐艦真正的問題也就在此,你別說打幾百發炮彈,(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你一發炮彈打上去他都受不了。

而現如今的驅逐艦很少會遇到敵人炮彈危險更多的是敵方的導彈,敵方的導彈對於驅逐艦的危害也挺大的,詳情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馬島戰爭裡面英國人的菲爾德號驅逐艦。

這件事情。捱了幾百發炮彈的驅逐艦,只有可能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乃至於之前的情況,可那個時候戰列艦才是主流。那個驅逐艦也只是負責給戰略艦做炮灰用的,來了幾百號炮彈,不沉默的驅逐艦,對不起,不存在這樣的件,有可能捱了幾百發炮彈不沉默那也得分情況,必須要在當時中日甲午海戰那個時候,那個時候戰列艦的防禦和火力可以說進入到一個平靜期,此時矛攻不透頓,這是當時的很多驅逐艦或者是戰列艦遭受了重大的創傷,以後還能夠活著走出戰場呢,比如說黃海海戰裡面當時的日方的多艘戰艦是重傷,但是就是沒沉默,結果一個一個脫離戰場之後,維修了以後又可以重新開出來使用。

那個時候都不分驅逐艦和戰列艦,統一都是鐵甲艦,至於說戰列艦驅逐艦的劃分得要劃撥到在這之後無畏艦的時代。

可以說時代變了,大人這個東西真的是按照時代來估算一艘戰列艦的戰鬥力和驅逐艦的戰鬥力。

至於說魚雷對於艦艇的威脅確實挺大的,無論在哪個時代,一遍是在以防禦著稱的鐵甲鉅艦時帶,也就是戰列艦的時代戰略艦隊魚雷的防禦力也可以說弱的可憐,很多戰列艦都會在自己的水下放置水密隔艙,但是這個東西按照設計人員的說法就是為了圖一個心安理得,你要真愛上一發育來,你即便是幾萬噸的戰列艦你仍然還是受不了。

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戰略將很多重要的設施,尤其是武器彈藥是放置在艦船底部的,即便是到了如今的航空母艦這一點仍然通用,在水下的傳播,再通過水這個介質的時候會更加的有效,而且中途的損失會更少,所以戰略艦一旦在水下發生爆炸產生的鉅額窗紗面會更大,而由於這個窗紗位於水下,所以當海水灌進來的時候,你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阻止的話,會造成重大的後果。

對於現如今的艦艇來講,最好是能夠把這些威脅全部扼殺於幾百公里之外,也就是通過圍繞著航空母艦,通過航空母艦這個天眼,然後將敵人全部搜索出來,接著依靠著導彈等一系列的防空火力網,將敵人隔絕在數百公里之外,最好不要和敵人短兵相接,否則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