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月賺過萬、大學逃課照拿第一,他的變態學習法你肯定沒試過

在很多父母和孩子眼中就是天才一般的存在,但學霸並非天生練就,

而是他們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付出了別人看不到的努力。

有人說,沒有不想成為學霸的孩子,只有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

到底學霸們是如何練成的?他們都有哪些“獨家學習秘籍”呢?

今天我們整理了國外問答網站Quora上的幾個高贊回答,一起來學習下吧。

1

我在印度理工學院(IIT)認識了一個朋友,他叫Akash Bhardwaj。

在大學的第一個學期,這位哥們的CGPA(入學起計修讀所有科目的平均分)就拿到了令人髮指的10!到了第二個學期,他的CGPA超過了9.5!!

身邊有這麼一位大神,我忍不住向他請教有什麼“學習秘籍”。

沒想到,他這樣回答了我:

“我不認為自己很聰明,我的IQ也就達到平均水平。

但從備考JEE(IIT入學考試,被譽為全球最難考試之一)那天開始,我就知道一件事——

如果今天我沒搞懂一個知識點,我會一次又一次地練習;這樣到了明天,不會有人比我更懂它了。”

@Sidharath Jindal

2

去公共場所學習。

你是否曾經嘗試在公共圖書館或咖啡館溫書、並發現自己其實有著極強的專注力?那些從你身邊走過的人以及遠處的小動靜都干擾不到你?除非上廁所,你甚至都不想離開你的座位?

16歲月賺過萬、大學逃課照拿第一,他的變態學習法你肯定沒試過

讓我告訴你原因吧:

原因如下:

·那張舒適的床沒有機會誘惑你了。

·潛意識中你總覺得有人在看著你,因此你想要表現良好,而埋頭苦讀就是唯一的選擇。

·你花了5美元買了一小杯拿鐵咖啡,你想證明這個錢付得值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這一天結束時能夠完成一些事情。

·你走了20分鐘才到咖啡館/圖書館,你不想因為浪費時間而感到羞愧,因此高效工作是唯一的選擇。

·你現在離家很遠,你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家務活沒做完。別無它法的你只能在這裡做應該做的事,然後等到晚上回去或者明天再幹家務。雖然聽起來很荒謬,但它確實奏效,你會在一天結束時很有成績感。

·我曾經逼自己一個人呆在房間,想要藉此提高學習效率,但沒什麼效果。當我強迫自己離開房間、到公共場所學習時,我的效率反而倍增了。

·你知道J.K.羅琳早期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一家咖啡館、最後完成了幾部小說嗎?去注意一下吧,很多人真的喜歡在公共場所學習工作,因為這對他們來說非常有效。

所以,訣竅就是走出你的舒適區。

@Ken Tey

3

不要“抹黑”休息的意義。

當下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成功人士是多麼地“努力”,比如伊隆·馬斯克每天工作14小時、瑪麗莎·梅耶爾每週工作130小時。

但我想問,這就是我們現在宣揚的觀點?通過夜以繼日的工作造成身體上的極度疲倦,然後自我精神逐漸毀滅,最後患上抑鬱症?

以我自己為例吧。

我出生在希臘,很小的時候就移民了,所以我壓根就不懂怎麼說、讀和寫希臘文。

今年8月,我開始了自學希臘語,每天晚上我都會花1小時在網站上學習短語、基本語法、單詞和對話等。

到了10月份,我已經能夠用希臘語和我的父母(他們精通但從未教過我)進行交流了,沒有明顯的結巴、用詞或語法錯誤。

我只學習了希臘語兩個月半的時間,每天1小時,總共75-80學時。

沒錯,我可以選擇在一週內集中完成這些學時,這樣一來我每天就要學習10-12小時。

但問題是,我會學得像現在這麼熟練嗎?當然不可能!

16歲月賺過萬、大學逃課照拿第一,他的變態學習法你肯定沒試過

大腦具備可塑性,它們獲取知識並完全吸收是需要時間的。

因此,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每天一點一點地攻破知識的壁壘。

學習過程就像吃飯,你應該把食物分成若干一小塊,然後一口一個慢慢咀嚼,一旦你一股腦地全吞進嘴裡,你可能會噎死。

@Athanasios Canko

4

我想說一個我好朋友的故事。

他在秘魯利馬一所不知名的大學讀完了全額獎學金博士學位,曾和哈佛、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洛克菲勒大學生物學和計算生物學的領域專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一起共事。

他還有一點不為人所知的就是,當年在MIT、哈佛、加州理工、斯坦福、耶魯和其它頂尖大學研究生院面試申請時,他打敗了其他候選人,但最後他沒去這些學校。

我想,是身上的這些特質幫他實現了成功。

1.自律:讀大學期間他沒有臉書和其它社交賬號,可能只是為了做作業而偶爾上網,這大大減少了他的分心。

2.自制:他非常擅於和不同文化群體的人打交道,但他知道在大學期間交一個女朋友會分散他的注意力,因此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慾望和衝動。

我經常說他週末從不出去玩簡直是在浪費生命,他也反駁說我太在乎外在、派對和自我推銷。可能有些人會說他是一個書呆子,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成熟的人,任何事情都能夠侃侃而談。

3.積極樂觀:我們都來自一個流浪狗可以走進教室、蟑螂會爬進我們書包的地方,但他從不自怨自艾,他把糟糕的求學環境當做一種“走出去”的動力,同時他也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

4.學習熱情:大學第一學期我知道他獲得了全班最高的GPA,我立即打電話第一時間告訴他。結果信號太差,我沒聽清他說了什麼。

隔天他才告訴我他的祖父去世了,祖父在他生命中一直擔當著父親的角色,他悲傷地說道,他再也沒有機會告訴祖父他的工程專業拿了第一名。

幾周後,我們才發現他不單是班級第一,他的GPA還是整個學校最高的。

兩年前他以最優異學業成績(summa cum laude)畢業,並刷新了我們學校近30年來最高的GPA分數記錄,此前的記錄保持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弦理論家和教授Barton Zwiebach。

16歲月賺過萬、大學逃課照拿第一,他的變態學習法你肯定沒試過

5. 努力拼搏:他會為了多學一小時而不去吃午飯,每週至少5天裡只睡4-5個小時,他會在公共汽車上補覺,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很少去上課!

他會待在圖書館自學,所學內容的進度都比教授提前2-3周。就算他來上課,他也很少投入注意力,他只會不停地翻著自己的書,找找其他作者有什麼更好的觀點或者方法論。

他會為每個科目購買和下載至少5本不同的材料書籍,他會為了學習和備考看完所有書。

他會翻閱所有論據去檢視和實踐它們,有時候他還會找出新的論據來證明書中的觀點。

6.交友原則:他不在乎我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富家子弟,還是一個工人家庭的兒子。他交朋友,從來只看重對方的想法和品行,而不關心他們的家庭背景和外表。

7.良師益友:只要有人詢問,他從不吝於賜教。這對於我們這些朋友來說算得上是一大好處,因為我們能夠學到不同的方法,他會幫我們檢視知識點,共同討論心中的疑問。

8.上進心:他似乎對身邊的一切都遊刃有餘。

進入工程學院之前,他每個月就可以通過萬智牌(Magic The Gathering)比賽賺到3000左右美元,他曾是秘魯的頭號種子選手,能夠在全球排到前10名,要知道當時他只有16歲。

9.動手能力:修讀機器人工程專業的他,學過數位控制、傅里葉分析法、三重積分,微分方程等,但我們沒有計算機進行程序測試,最後所有的過程都是他通過筆和本子來演練完成的。

10.他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

他22歲開始讀研究生院。

@Arturo Deza

5

曾經有一個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在我家租房。

他到達我家的第一天,我父親就熱情款待,還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他能指導我的學習(共同備考劍橋A-level考試),作為回報我家不會收他的租房錢。

就這樣,苦讀開始了。

我發現他一般是早上8點左右起床,然後一直學習到晚上9點。凌晨1點到3點之間,他會醒來一小段時間重新回顧前一天所學的知識。

我還發現他的一個小秘密,如果有女生想和他約會,只要約會時間超過半小時,他都會無情地拒絕掉。

我被要求遵循他的時間表來學習,但兩個月後,我的身體漸漸扛不住了,加上我本身偏瘦,期間我發燒了兩次。

看到他的計劃對我不起作用,我決定每晚9點睡覺,以重建我對元素的抵抗。一天晚上,他來敲我的門,

於是,我決定每晚9點睡覺來重拾健康,並放棄遵循他的日程表。

一天晚上,他來敲我的門,輕輕地問道“你為什麼要放棄呢”,聽上去好像要哭了。

那時候我才知道這位天之驕子是真正地在關心我,他希望我能像他一樣拼命向前衝,但遺憾的是我無法面對自己的學習倦怠。

16歲月賺過萬、大學逃課照拿第一,他的變態學習法你肯定沒試過

最終,劍橋A-level考試來了,他不負眾望地拿下了令人豔羨的高分數。

而我的分數只是中等偏上,但我已經非常知足,因為這讓我意識到我不需做出和他同樣(不情願)的犧牲。

如今,我們都在不同的學校攻讀STEM博士學位。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很多人都會對“優秀學生”這個身份心生嚮往,但你有沒有想過,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你能做到怎樣的犧牲?

對我來說,如果這個代價是我的健康,甚至是我的生活,我會明確地拒絕。

因為,選擇權永遠在你手上。

@Peng Peng Zheng

16歲月賺過萬、大學逃課照拿第一,他的變態學習法你肯定沒試過

關於成功,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答案,而人們往往只傾向於關注別人的閃光點,而忽視了他們成績背後無人知曉的勤奮。

成功的人生可能類似,方法論也有可能相同,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你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或者習慣分享一下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