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研究」兼收幷蓄:董希文

「寫生研究」兼收幷蓄:董希文

「寫生研究」兼收幷蓄:董希文

【導言】“寫生研究”欄目除了梳理繪畫語言的傳承、演進的歷史脈絡與規律,重要的是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臺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本欄目編選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供大家分享。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1

評論

江豐 | 美術理論家

董希文同志在油畫藝術上的一個最顯著的特色,那就是由於他運用了中國繪畫的若干表現方法,使得他的油畫開始具有民族的風格,這也是作品受觀眾歡迎的原因之一。

從《開國大典》到《春到西藏》和後來的長征路線的寫生畫可以看出,作者越來越深入地在追求油畫中國風的表現,而且越來越有成效。這表現在造型上,董希文同志力求中國繪畫的那種單純、明快的效果。為了獲得這個效果,他主張以“不以可變的光為重,而重不變的形”作為造型的出發點。由於他減弱和簡化了物體上覆雜的明暗變化和物體周圍的氛圍氣,而強調輪廓分明的結果,使分面造型組成的畫面具有了線的造型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在輪廓上和物與物交界的地方顯示出來的。董希文同志在長征路線寫生畫的某些作品中,吸取了水墨畫的某些表現技法,如以皴法畫山,以線紋畫水,畫面有流暢的感覺。這說明了董希文同志中國風的油畫,有的傾向於重彩畫的作風,有的則傾向於水墨畫的趣味,它的途徑並不是只有一條。

劉秉江 |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

在董先生眾多作品中我最愛的還是那些小品畫。三次去西藏的寫生最能顯出先生熾熱赤誠的情感。當一位藝術家不是受人委託,也未遭行政干預而是發自肺腑的自願創作時,往往更能顯露其真正的人格與品性,也更能如實地表達其靈脈的躍動。技巧也來得自然舒暢,筆筆傳神絕無牽強造作之感。凡是看過這批作品的人一定會被畫中迸發出來的熱烈激情所感染,酣暢的筆觸時而大刀闊斧地揮掃;時而以小筆點染勾勒,筆筆提神;時而又以刮刀畫出意外效果,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在揮掃點染之中因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而高於一般油畫家的平庸表現,顯露了大家風度。既有準確無誤的表達,也有筆筆生情的神韻。先生在色彩的運用上也頗獨到。其鮮明爽快一掃當時蘇派灰色調的程式規範,真實、樸素、濃烈而厚重,有極濃的鄉土氣息。尤其是1961年那批西藏寫生,有人貶低為“土油畫”,但那是“純樸鄉土”之“土”,土得那樣親切,那樣厚實有力。那“土”的價值絕不是抄襲而來的洋腔洋調能所相提並論的。

2

作品欣賞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山歌》

木板油畫

53cm×4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抗英老人達瓦頓珠》

布面油畫

81cm×6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翻身奴隸》

木板油畫

53cm×4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翻身奴隸》

木板油畫

53cm×4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農村互助組組長》

木板油畫

53cm×4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毛兒蓋黑水姑娘》

木板油畫

53cm×40cm

年代不詳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牧笛》

木板油畫

55cm×81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村姑》

木板油畫

53cm×4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巡邏》

木板油畫

53cm×40cm

1955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豐收》

木板油畫

81cm×6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亞美尼亞功勳醫生》

木板油畫

53cm×40cm

1957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早課》

木板油畫

尺寸不詳

195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千年土地翻了身》

木板油畫

66cm×115cm

1963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蘆花青稞豐收》

木板油畫

40cm×53cm

1955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邊城亞東》

布面油畫

81cm×60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班佑河畔高草地》

木板油畫

40cm×53cm

1955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班佑河畔高草地》局部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大渡河瀘定鐵索橋》

木板油畫

40cm×53cm

1955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二郎山遠眺大渡河》

木板油畫

24cm×33cm

1955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窗前靜物》

木板油畫

64cm×81cm

1947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日喀則人民市場》

木板油畫

40cm×53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日喀則小景》

木板油畫

40cm×53cm

1961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江孜街頭》

布面油畫

54cm×81cm

1961

3

自 述

“我以為任何古今中外現實主義畫家表現技法的獲得,除了從古代遺產中吸取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和表現技巧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從生活中來汲取智慧和才能。我們古代有許多畫家他們在掌握表現技術和蒐集創作素材時,並不是只坐在家裡由自己臆構出來的,從畫史上的一些記載知道,有不少畫家他們是做了許多對景寫生的功夫的。但是一些不好的畫家,他們並不注意繪畫的表現之與現實生活的關係,只知道師承古人技法,以因襲模仿為能事,使中國繪畫的另一方面走到日趨衰落的路上去。”

——摘自 董希文《素描基本練習對於彩墨畫教學的關係》

“在表現形式上,我們必須勇敢地放開筆來,去突破一些似乎是已經規定了的格式。”

“我們的各種藝術都應該具有自己的民族風格,對於任何風格和形式的追求,不能一律看成是形式主義。”

“中國畫家應該有中國畫家自己的氣質,自己對於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現法。”

——摘自 董希文《從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談到油畫中國風》

4

藝術家簡介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董希文

(1914—1973),浙江紹興人,是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之一。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1932年考入杭州浙江大學土木系,次年考入蘇州美術專科學校。1939年到越南,同年回國。1942年赴重慶,次年去敦煌藝術研究所臨摹壁畫。1946年在蘭州舉辦“董希文敦煌壁畫臨摹創作展覽”,同年到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1952-53年任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起稿組組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逝後在中國美術館及拉薩舉辦遺作展。曾創作過《春到西藏》《哈薩克牧羊女》《苗女趕場》《百萬雄師過大江》等主題性繪畫。出版有《長征路線寫生集》《董希文畫輯》《董希文畫集》等。發表論文《從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談到油畫中國風》《素描基本練習對於彩墨畫教學的關係》等。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董希文給學生講寫生技法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1954年,董希文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給學生講課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董希文藝術研究與紀事”微信公眾號

5

關於寫生研究的學術性推廣計劃

學術形態:“寫生研究”是以開放的學術形態策劃,針對“寫生”這一課題的綜合性學術推廣項目,按照以美術史為脈絡的梳理方法,通過系統地掃描整理當下優秀作者的作品與相關文獻,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臺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

推廣對象:當代油畫家以及具有探索精神的優秀中青年油畫作者。

作品要求:生動的、鮮活的,尤其歡迎具有當代意識的,以及具有東方意蘊或中國人文精神的寫生作品。作品達到選稿標準的即列入線上推廣計劃。優秀作品推薦參與《當代油畫-寫生作品研究專輯》的出版。

投稿要求:①摘編藝術評論文字材料一到三份;②作品圖片20幅左右,儘可能用最新的作品;③作者本人撰寫的關於“寫生”的心得體會、看法、認知等;④肖像照片及作者簡介。

投稿郵箱:

art579@163.com諮詢電話13552642966。

配套活動:“寫生研究”作為“當代油畫”持續性的學術研究項目,除了在線上推廣外,同期配套寫生研究專輯的出版、國內外寫生作品展覽、寫生活動,意在通過多層次的配套活動,真正將寫生研究的學術性課題做得深入、完整、紮實,樹立寫生研究的新標杆,最終推動“寫生”創作的現代化進程。

-END-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聯繫我們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

官網:http://www.art579

.com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