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故事中的陈真,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

岁月都江堰


陈真这个人物被多次搬入大荧幕,先有李小龙的《精武门》中的陈真,后有《大侠霍元甲》中梁小龙饰演的陈真。《大侠霍元甲》中霍元甲在力挫俄国大力士、日本武术高手后被人毒死,后来陈真得知噩耗后,一人为师傅报仇,杀死了元凶。我们开始注意到底有没有陈真这样一个人,他是不是真如影视剧中描绘的那样,是霍元甲最得意的弟子,是不是最后得知师傅被人毒死后,奋力为师傅报仇,但影视剧毕竟是影视剧,现实中并不像影视剧那样武艺高强,最后替师傅报仇,大快人心。

历史上真的有陈真这个人,但也只是霍元甲众多弟子中的一员,不是影视剧中的那个形象。影视剧中武艺高强深得霍元甲真传,最后替师傅报仇都是虚构的。霍元甲在被人毒死后,在他的治丧名单上确实有陈真这个名字。

有人说影视剧中陈真的事迹都是以霍元甲的大弟子刘振声为原型的,刘振声这个人历史上确实有记载。所以说陈真这个人历史上确实有,但也只是霍元甲众多弟子中的一员,并不是影视剧中描绘的那种形象。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飞喆电影


清末民国时期确实有陈真这个人,而且这位名叫陈真的人既然能出现在霍元甲的治丧名单中,说明霍元甲生前与他是有交集的,至于说陈真是霍元甲的徒弟还是朋友或者是其他的关系,这点大概很难考证了,但不管陈真与霍元甲是何种关系,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陈真在霍元甲时代是真实存在过的。

如今能看到的关于陈真的记载少之又少,只提到他祖籍山东,后来去上海谋生,甚至连生卒年都没有很明确的交代。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这位名叫陈真的人不可能是像影视剧中演绎的如同霍元甲那般伟大又出名的历史人物,假如他当时真的如霍元甲那么有影响力,那么肯定会留下不少记载的,至少说生卒年是不应该没有明确记载的。由此可见我们现在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陈真的事迹和清末民国时期的那位陈真是不一样的,那么影视剧中的那位陈真又是怎么来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在拍一部名为《精武门》的电影时,曾经请“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为其设计剧本,陈真这个影视角色也正是在倪匡的塑造下才得以家喻户晓的。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电影《精武门》中陈真的形象和历史上真实的陈真相去甚远,但是电影里陈真的那些事迹倒不是虚构的,而是将当时和霍元甲有关的几个人物的事迹集中在陈真这个电影角色身上。比如电影中的陈真是霍元甲的得意弟子,并且曾经打败过日本武士,这点其实是以霍元甲的大弟子武术家刘振声为原型设计的;至于留学日本的经历则是以当时的同盟会成员陈其美为原型设计的,陈其美曾创办精武武术学校,聘请霍元甲为总教头。

通过上文的描述,可以得出陈真是清末民国时期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且是和霍元甲有交集的人;而影视剧中的陈真则是倪匡为电影《精武门》而虚构的一个角色,但是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事迹却是真实存在的,是集当时几位人物的事迹于一身而成的。事实上在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这类“集多人于一身”的角色塑造方法,比如电影《一代宗师》中宫宝森这个角色是虚构的,但是这个角色又是以历史人物宫宝田和李存义这两人的事迹为基础塑造的,简单说就是集宫宝田和李存义二人于一身而塑造了宫宝森这个电影角色。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如能认同请点个赞或关注下,如有错漏之处也请指正。

<strong>


历史守望者


电视剧《大侠霍元甲》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导演徐小明邀请黄元申扮演霍元甲,黄元申的形象很符合霍元甲这个角色,本片上映后,万人空巷,尤其是片尾陈真回来为师傅报仇,当年看的真是大呼过瘾,好多人看完这部电视剧后,都觉得陈真很能打,梁小龙扮演的陈真,一身中山装很有气派,他也是公认的最经典的陈真。


陈真这个人物第一次出现在电影《精武门》的剧情中,李小龙是第一个塑造陈真的人,本片是编剧倪匡根据民间英雄霍元甲的故事改编,虚构了陈真这个角色,其实霍元甲有几个徒弟,历史上真是存在的就是刘振声这个人,很多人都以为刘振声是陈真的原型,编剧主要是想塑造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陈真只是个代表。


影视剧里面扮演陈真的演员非常多,大多都是受李小龙的影响,梁小龙也是一身中山装一招一式都在模仿李小龙,甄子丹更是超级致敬,拍摄电视剧《精武门》简直就是把李小龙的经典片段演了一遍,李连杰的《精武英雄》也是致敬李小龙的《精武门》总之陈真是虚构的民族英雄,历史上是没有此人的。



香港老片迷


首先我告诉你,在历史上的的确确有陈真这么一个人。



在很多有关于霍元甲和精武们的影视剧当中,都有陈真的相关事迹。他武功高强,不怕邪恶,铮铮铁骨,与外来侵略者不断抗争。弘扬了民族正气。在陈真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屈和豪迈。

其实在影视作品当中,陈真是以三个霍元甲当年所认识的三个姓陈的为原型。然后再把其他人的一些事情也发生在陈真身上,使人物形象更加的饱满鲜明。那三个姓陈的人分别是陈公哲,陈铁生和陈其美。其中在虹口道场踢馆的场景,其实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真的。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李小龙的师傅叶问身上。可能真实事件和陈真有一定的出入。但总体来说,基本符合事实。他们三个都是姓陈的都是和霍元甲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陈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霍元甲认识一个叫陈真的人都可能性也非常的大。


其实在那个年代,陈真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中国人被侵略者欺负,国家贫弱,中国人由于长期吸食鸦片,精神萎靡不振,堕落。陈真和霍元甲所代表的精武门身上有一种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精神。中国人的脊梁才能够挺立起来。中国才能够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那个时候中国就像一头昏睡百年的雄狮。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陈真这样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沉睡的国人。在外来势力面前勇于抗争,不为艰险。只要在那个年代,具有这种精神的人都叫陈真。正是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陈真。中国人才能够最终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所以在历史上真的有陈真这么一个人。不仅有,而且有千千万万个陈真。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陈真。中华民族才能够再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忍之龟


关于陈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于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陈真其实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霍元甲的徒弟自始至终只有刘振声一个人。”;另一种说法来自著名小说家倪匡,字亦明,与金庸、黄沾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1972年他创作了电影剧本《精武门》,坦承“陈真是他创作的虚构人物,写着‘东亚病夫’的块匾同样出自他笔下”,陈真这个人物,是专为功夫巨星李小龙打造出来的一个英雄人物。陈真这个名字是如何虚构出来的?

据电影人陈嘉上称:倪匡当年翻查了霍元甲的讣告,发现其中有一个弟子名叫陈真,结果写进了《精武门》之内。按陈嘉上的说法,陈真这个人,人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也是霍元甲弟子,该陈真祖籍山东泰安,生于湖北襄阳,后居上海。但其影视剧中的故事,完全是小说家创作的。创作原型来自四个人,一是霍元甲的大弟子刘振声,带艺拜师;二来自精武门弟子陈其美,其性格敢想敢做不择手段,且有留日背景;三来自精武门弟子陈公哲和陈铁生,这二人武功高强,着实的武术大家。陈真是倪匡创作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综合多人的故事于一体。在那种面临国破家亡的情况下,陈真这样的英雄应运而生。中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实际上是从霍元甲、陈真这样的民族英雄开始的。


历史春秋网


历史上霍元甲的弟子中并没一个叫陈真的,但陈真是有原型的:其身世取材于刘振声,霍元甲的首席弟子;其性格取自陈其美,敢作敢当;其武功取自陈公哲和陈铁生。文学创作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作者把当时挺身赴国难的各位英雄豪杰的事迹浓缩在了陈真一人身上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这个问题答过不止一次,阁下可以参考。


龙吟148119260


①历史上确有陈真其人。陈真是湖北襄阳人,后居于上海徐汇区,曾被霍元甲收为弟子,但名气不大,不大到陈真都不曾记载于霍元甲的文献资料中;

②我们脑海里的陈真其人,只是通过影视剧的观看才有的陈真,但这只是剧本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形象;

③我们所认识的陈真虽说是虚构的,但也并非剧作家们胡编乱造,陈真的形象是有历史原型的,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这个“原型”包括四个人:●一是刘振声。他是霍元甲收的第一个外姓徒弟。他自幼武艺超群,出招迅速,胳膊粗壮有力,江湖人称“闪电手飞燕子刘”,“铁胳膊刘”,他是霍元甲最得意的弟子。●二是陈其美。他出身富商人家,但家道中落,十几岁就只身闯荡上海滩,后来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还跟蒋介石结为拜把兄弟。回到上海后,陈其美就联络各方势力,组织武装起义,成为辛亥革命元勋。他遇刺身亡后,其葬礼规格在国民党大员中,仅次于孙中山和蒋介石。●三是陈公哲,●四是陈铁生,此二人都是同盟会会员,都武艺高强,参与创办上海精武体育会,成为武术理论和实践的名家。
陈真的形象,综合了刘振声的徒弟身份,陈其美的担当精神,以及陈公哲、陈铁生的高超武艺。

陈真的影视形象最早出现在1972年拍摄的电影《精武门》里,陈真如雷贯耳的大名,甚至在影视剧中比霍元甲还要出名,来源于大家熟悉的电视剧《霍元甲》和《陈真》。李小龙、粱小龙二人,不仅塑造了经典的陈真的英雄形象,而且给陈真这个角色树立了标杆,赋予了这个角色独特的人格魅力。
《霍元甲》,《陈真》剧中的陈真近照,梁小龙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


斯之尔文


历史上没有有陈真这个人,据霍元甲的后人说,霍元甲并没有一个叫陈真的徒弟,陆大安和刘震声是有的,在电影里风光无限的陈真,他的名头甚至大过了霍元甲。陈真的身世,应取自刘振声,带艺拜师;其性格应取自陈其美,敢想敢做不择手段,且有留日背景;其武功一定是取自陈公哲和陈铁生,着实的

武术

大家。最让人感慨的还是“陈真”这样的电影真实如今差不多成了影迷们公认的历史真实,电影的力量有多大,看看这里就知了。
那么李小龙应该是虚构陈真的第一人,1972由嘉禾出品的精武门中,第一次在电影中出现了陈真这个人,李小龙也把陈真塑造成了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个绝对经典的角色。片中的李小龙扛着那块写着东亚病夫的牌子独闯日本

武馆

的片段也成了观众看的最为过瘾的一段,以后出的各版精武门中也都使用了这个片段,虽然有些差别,但对于陈真痛打日本人的镜头都还是一样的。对于李小龙来说,这部电影是他的辉煌的开始,唐山大兄帮他打出了名头,紧接的这部精武门使他成了全世界华人心目中的英雄,影片中的陈真固然是英雄,而李小龙也凭借他出色的功夫成了最出名的中国

武术

家。李小龙还为以后的陈真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陈真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心,李小龙在影片中也把这种责任心表现的淋漓尽致。毛主席当年就喜欢李小龙的电影,称其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为中国人争了光。也可以说李小龙自己强烈的民族责任心才造就了陈真的爱国心。

80年代前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段的的

香港电视剧经典

数不胜数。黄元申担纲主演的霍元甲就是其中一部,这部电视剧留给国人的的最为深刻的回忆应该是那首由徐小明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了,一首雄壮激昂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时,都会对我们的祖国更添一份敬意,20年了,这首歌的热度依然不减,万里长城永不倒也还将继续他的辉煌。这部电视剧中也有陈真,这个陈真是梁小龙演的,在一段时间以内,他也是国人心目的经典之一。与李小龙的陈真不同的是,这个陈真喜欢上了一个日本女人,这也成为后来几部陈真系列的一个套数。对于梁小龙的陈真,因为是在霍元甲的阴影下,所以没有什么太让人记得的经典,但对于最后几集霍凶甲死后的陈真的戏,也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为经典了,这也是我记住梁小龙的陈真的理由之一。后来梁小龙自己还另开炉灶,自拍陈真传,这个笔者没看过,但据听说反映并不是很好,远不如霍元甲中的陈真吸引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再接着就应该是1994年的,许多影迷心中的经典功夫片,由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了。这部电影加重了对动作的刻画,李连杰,钱小豪,仓田保昭,周比利等一些实力派功夫演员,加上袁和平的动作设计,使这部电影的动作看起来赏心悦目,也着实经典,可以这样说,这部电影完全就是香港功夫片的参照物,能达到此标准的的动作片肯定都会是经典,但遗憾的是,又能有几部超过他的呢?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标志,霍元甲的遗像用的确是霍元甲先生的遗照。李连杰的陈真可以说在形象上还算很不错的,对于李连杰,这个

功夫少年

出身的演员的演技也颇为不错,很多电影形象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黄飞鸿明显是其最好的。陈真也不错,只是这部电影对于陈真的描写过重,太强调他了,对于钱小豪演的霍元甲的儿子甚至有点带过的意思,有点厚此薄比。还有最后用周比利和李连杰对打看起来太不像回事,周比利和李连杰的身材对比相差太大了,对于最后能把周比利打倒,想是也着实花了袁和平不少心思罢?还有,这部电影对于武打刻画太多,没有太过于说明陈真的民族责任心,这一点笔者并不喜欢。

1997年的精武门,由甄子丹全面打造,对于这个李小龙的超级FANS来说,模仿李小龙是肯定的,而且这是一部电视剧,用三十集的长度来说明陈真的一生,可以更加精妙的刻画了,片中的主题曲也由甄子丹主唱,其中有一句:你们听着,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听的很是荡气回肠,甄子丹在片中也完全模仿了李小龙的形象,最形象的就是在对打中的尖叫声,李小龙独创的东西在甄子丹的不少作品中都有体现,但甄子丹也不是一味的模仿,他也有自己独倒的东西。三十集电视剧里,把陈真从一个乡村野夫逐渐成长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着想的人物,从心里刻画的就很到位,而且可以保证细节的描写,事实上,这一点,做为导演的甄子丹做的很是出色。片中还有甄子丹对的国术的理解,他并没有像李连杰那样注重于动作的美感,他更倾向于李小龙的实战性,这也是甄式动作片与李式动作片的根本区别之一,做为华人现今的最出色的两位武打演员,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笔者更喜欢甄子丹。对于这部精武门,也是很多

武术

迷的心头肉,而主演甄子丹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在

香港街头

都被人叫为陈真,说明了这部电视剧的成功。

赵文卓的新霍元甲中的陈真,真的不好说什么,这个陈真一心想的就是杀霍元甲报仇,而且吴越的陈真演的实在不好,老是板着脸,看着就有点别扭。听说这个吴越也有陈真传,真的不好说什么,但我肯定不会看了。

对于陈真系列的电影,观众们看的最为出色的可能就是陈真打鬼子的时候了,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中国和日本在近代史上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使的中国人对日本有很强的忿恨心里,而做为日本这个国家,在他们几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对他们犯下的罪行做过任何忏悔,相反,他们百般抵赖,妄图篡改历史的无耻行径,不光是中国人,在全亚洲,曾经受过其侵略的国家都是无比的痛恨的,日本一天不承认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过,就别想得到中国人的宽恕。70年代的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的坟前下跪,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但他们也还是没有得到犹太人的宽恕,原因是他们在二战时犯下的罪行实在太重,日本对中国的罪行比之纳粹德国对犹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日本从未像德国一样真正的忏悔过,但跪下的德国人远比强撑站着的日本人高大。日本,这是我们永远的敌人,他们不会得到我们的原谅,所以我们更喜欢陈真打鬼子。


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不到半年就英年早逝,对精武日后的发扬光大只是起到了象征性作用,但在精武创立之初起到决定作用的人中,有3个人姓陈,可以断言,他们才是日后陈真这一英雄的来源:
其一陈其美,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与孙中山交厚,蒋介石的结义大哥,早年留日,入东京警监学校学法,回国后为同盟会在沪浙联络帮会,是青帮首领,辛亥革命后做到上海督军这样的高职,而蒋介石能有日后执掌国民党,真正为蒋与孙中山搭桥的是陈其美;为了与光复会争夺沪浙一带的领导权,陈其美指派蒋介石暗杀了光复会元老陶成章,他行事果断,心狠手辣,1916年被袁世凯暗杀。
其二陈公哲,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的同乡,早期的“精武四杰”之一,武功出众,为了精武会,不断的捐资散财,以致于家道逐渐败落。在他的努力下,精武会于抗日战争前发展迅速,

从上海到广州

、港澳乃至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建起了分会。是个文武兼备的社会活动家。1920年精武会庆祝建会10周年,孙中山又应陈之邀为精武会题写了“尚武精神”的横匾,还给建会10周年特刊《精武本纪》写序文。
其三陈铁生,名绍枚,字铁生,广东新会人,同盟会会员,精武四杰之一,早年参加过南社。亦任过上海精武体育会编辑,编有《技击丛刊》等。1930年陈铁生曾出过武术专著《达摩剑》,去年还在台湾出过重印本,可见卓有造诣;1919年陈铁生曾因“义和拳”与当时如日中天的鲁迅笔战,又可见在文化界已非一般人物。

蓝颜才子


  ①历史上确有陈真其人。陈真是湖北襄阳人,后居于上海徐汇区,曾被霍元甲收为弟子,但名气不大,不大到陈真都不曾记载于霍元甲的文献资料中;②我们脑海里的陈真其人,只是通过影视剧的观看才有的陈真,但这只是剧本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形象;③我们所认识的陈真虽说是虚构的,但也并非剧作家们胡编乱造,陈真的形象是有历史原型的,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这个“原型”包括四个人:一是刘振声。他是霍元甲收的第一个外姓徒弟。他自幼武艺超群,出招迅速,胳膊粗壮有力,江湖人称“闪电手飞燕子刘”,“铁胳膊刘”,他是霍元甲最得意的弟子。二是陈其美。他出身富商人家,但家道中落,十几岁就只身闯荡上海滩,后来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还跟蒋介石结为拜把兄弟。回到上海后,陈其美就联络各方势力,组织武装起义,成为辛亥革命元勋。他遇刺身亡后,其葬礼规格在国民党大员中,仅次于孙中山和蒋介石。三是陈公哲,四是陈铁生,此二人都是同盟会会员,都武艺高强,参与创办上海精武体育会,成为武术理论和实践的名家。

  

  陈真的形象,综合了刘振声的徒弟身份,陈其美的担当精神,以及陈公哲、陈铁生的高超武艺。

  陈真的影视形象最早出现在1972年拍摄的电影《精武门》里,陈真如雷贯耳的大名,甚至在影视剧中比霍元甲还要出名,来源于大家熟悉的电视剧《霍元甲》和《陈真》。李小龙、粱小龙二人,不仅塑造了经典的陈真的英雄形象,而且给陈真这个角色树立了标杆,赋予了这个角色独特的人格魅力。

  

  《霍元甲》,《陈真》剧中的陈真近照,梁小龙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