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结束后,为何要放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他们那时候会聊什么?

侃聊天下


说起《新闻联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从小到大,身边的人和事都在不断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每晚七点央视的《新闻联播》。虽然主持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唯一不变的就是半小时的相守。相信观看过《新闻联播》的朋友都会发现,在《新闻联播》结束前,都会有几十秒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听听有书君的分析。

1.为了更好的掌控时间

央视是面向全国的一档节目,在制作上必然精益求精,自然时间上也会把控的十分准确,一秒钟不能多,一秒钟不能少,19:00准时开始,19:30准时结束。

主持人虽然都经过一定的训练,都有丰富的经验,但在时间的掌控上,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分秒不差,为了减少这个差距,便预留了十几秒的时间,于是就有了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

2.为了画面感更好

如果主持人播报完了,两眼看着镜头,一动不动,要是一两秒还成,如果时间久了就会让人感觉很不自然,有怪怪的感觉。如果直接转身就走,又感觉有点不舒服。而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给人感觉既专业又有亲和力,给感觉结束的也很自然,毫无违和感。

3.为了不可控因素准备

《新闻联播》都是现场直播,中间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可控的因素,比如主持人的语速,或者新闻内容的增减需要中途调整的时候。为了避免发生尴尬,起到缓冲的作用,便在最后的时间以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结束,业内称这段时间为“松紧带”。

所以,有书君认为,之所以在节目结束的时候放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一个是为了画面效果,一个是为了更好的把控时间。那他们那时候会聊什么?

很多网友猜,他们一定在说“一会去吃什么”、“终于下班了”、等一些跟工作无关的事。对此,《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在做客《鲁豫有约》时,说出了真相!

他说,结束以后,偶尔会聊一些跟工作无关的,比如说“一会去哪吃饭”,但基本上还是跟工作有关的话题,比如“今天还挺顺利的”“或者突发状况处理的还不错啊”之类的话题。

在现在这个开放的舆论环境中,《新闻联播》不光是人们获取重要信息的有效渠道,更是一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用心之作,每一分每一秒每个动作都拿捏的那么准确。

有书君语:有书君送福利啦!!董卿说:“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以快乐”。私信回复有书君,回复“福利”即可【免费领取52本】高分好书,限时福利,不容错过哦~


有书共读


不好意思,恰巧认识一个地方台的播音主持,还真跟她聊过这个话题。

当然,她不是央视的,所以这个答案仅供参考。

其实,说起来也没那么复杂,放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拖时间,或者说是凑时间。

《新闻联播》节目都有固定时长,特别是央视的《新闻联播》,每天晚上19:00:00正式开始,19:30:00正式结束,特殊情况除外。

但是做节目时谁也不能保证新闻内容恰好到19:30:00结束,那就得预留出十几秒甚至半分钟时间,方便对时长进行调节,业内称此为"松紧带"。

而这十几秒时间里,主持人不能离开席位,否则便会变得空荡荡,但又不能正襟危坐一动不动,那样就会显得特别死板,所以就需要他们做点动作,比如收拾稿子,以使画面显得活泛。

二是走滚屏,以字幕形式向幕后工作人员表示敬意。

《新闻联播》观众看到的只是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但这背后其实有大量工作人员,如台里的相关领导,还有导播、灯光、特效、合成、策划、采编……短短三十分钟的节目,凝聚了大量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精力和心血,他们没有露脸的机会,但总得给个露名的机会吧。

这些人的名字需要用滚屏的形式来呈现,大概需要十多秒的时间,同前述一样,需要主持人来做些动作或进行语言交流来体现画面感。

关键问题来了,主持人私下里在说些什么呢?

认识的那位主持说,其实很多时候话题都与当天播报的新闻内容有关,因为毕竟刚从那里面回过神来,有时候也感叹一下,比如“今天还好,挺顺利的”、“好累,终于结束了”等等诸如此类,这一点其实央视主持人康辉有一次做客其他节目时曾透露过。

有时候最后十几秒时间主持人也会说一段固定格式的台词,根据剩余时间分长短两种。

长的是:“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您也可以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xx新闻联播》公众号或登陆xx网络电视台以及掌上xx客户端了解更多新闻资讯,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感谢收看,再见。”

短的是:“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这些台词说完后,正好卡到《新闻联播》结束时间,镜头随即被切换,变成了广告。


以下内容为番外:

尽管《新闻联播》各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但也不是安排的天衣无缝,还是会有出现差错的时候。

有一年王宁在《新闻联播》结束后整理稿子,电视里竟然传出旁边人的说话声音,有个人问他:“王宁下班接孩子去啊?”这应该是有人忘记了导播还没喊停,以为节目已经结束。

还有一次,是某地方电视台,画面切换到主持人时,她正在拿一个小镜子照着梳理头发,这个画面足足停留了三四秒时间,后来应该是有人提醒,主持人才赶紧收起镜子,正襟危坐开始播报新闻。

您的记忆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新闻失误画面?


红枫文史娱


其实是在为最后的字幕磨时间;

自1978年1月1日至今,每晚19:00《新闻联播》都会准时和大家见面,在这41年期间,除了几次有数的时间延长,每次的播出时间都不多不少30分钟,但总看《新闻联播》的人也不难发现,每到直播结束的最后二十秒左右的时间,都会放映出节目主播二人在收拾桌子上的稿件、在互相闲聊,那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给最后的字幕争取时间;

无论是影视还是综艺,节目结束后都会有一个出字幕的时间,字幕上会打出如导演、编剧、后期等一系列工作人员的名字,《新闻联播》也不例外,最后的二十几秒的时间,就是为了争取出字幕的时间,而这个时候,画面是不能切走的,可不切画面让主播二人直面镜头坐着又显的太过死板,所以就有了他们互相闲聊的画面,那他们在聊什么呢?

聊工作;

曾经康辉参加过一个节目,在节目上,尼格买提问康辉“你们在整理稿子的时候,一般都在说什么”

康辉回答说“只要是交流的话,99.9%都是合工作有关”;

这也就说明了,在大家看来最后的二十几秒的时间主播二人在闲聊,实际上他们聊的也是工作,并非大家想象的他们在说“一会吃什么”;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


影视巨能聊


后面的十几秒钟如果只让观众看一个画面显得呆板,而播放主持人收拾稿件的画片反而显得自然,在这种聊天的氛围中结束今天的《新闻联播》倒显得更顺其自然。

康辉曾经做客《鲁豫有约》,当时鲁豫问他:《新闻联播》直播最后的十几秒他们都在聊什么?

康辉说一般也都是会聊跟当天工作有关的内容,比如直播顺不顺利,今天哪个地方播的好一点,哪个地方不太好,也没有网友想的这么神秘。

所以《新闻联播》的播放是精确到秒的,如果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画面就成了事故。

《新闻联播》随时都有可能插播当日发生的实时新闻,所以都会预留时间,如果没有需要插播的,但是时间并不是这么好把控的。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新闻联播》结束后,主持人收拾稿件的或者交流的画面,呈现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等到30分钟整的时候再导入别的画面。



乐娱新视界


很多人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大家在看到新闻的最后,主持人都开始整理稿件了,字幕也出来了,这个时候主持人之间会稍微聊上几句,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为什么《新闻联播》结束后还要放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呢?他们到底在聊什么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者聊天的画面?

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电视行业的专业问题。

首先我们都知道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直播的,很多突发的情况,而且是全国所有的卫星电视台都会转播的,所以《新闻联播》的节目时长是要严格控制好的,否则就会出现下面这些情况!

1:《新闻联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全国其他地方电视台的广告遭到压缩。

2:《新闻联播》时间过短很可能就会导致全国其他地方电视台在某一个时间点出现黑屏,没有任何画面的情况出现!

基于这些情况,其实《新闻联播》就是想用最后主持人收拾稿件和聊天的时间来解决,如果过长了,那么就可以在最后字幕时间缩短时间,如果过短,那么就可以在最后的字母时间放长一点,真的是太机智了!


那么主持人之间到底在聊什么呢?

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一定都非常想知道《新闻联播》结束之后,主持人究竟在聊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被《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郎永淳和张泉灵在微博上面揭秘了,当时有网友问到:《新闻联播》结束后,荧屏上会播放你们收稿的画面,同时两位主播经常在交流,大部分都在唠什么?

郎永淳则回答说:“今天没播错。”“终于可以不紧张了。”“你也可以继续猜,反正不是讨论今天在哪里吃饭。”

没想到吧?其实他们讨论的还是工作,而不是下班去哪里吃饭,哈哈!真的是敬业,点个赞!


另外再跟大家说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为什么《新闻联播》的主持人的位置总是“男右女左”呢?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是因为电视角标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央电视台的角标是在左边的,而且尺寸也不小,所以就安排了女主持人坐在左边,毕竟总体来说,女性的身材还是没有男性那么高大。这样看上去就会比较和谐了,而不会出现主持人顶着角标的情况!

关注头条号“查娱小二”,看更多娱乐精彩点评!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查娱小二


其实想明白一点,大家就知道为什么要放主持人收拾东西聊天的画面了。


大家都知道,新闻联播是整点整分整秒播放的,每天晚上的7点整,十年如一日的雷打不动,一秒不带差的。


那大家是否注意过,新闻联播也是整点整分整秒结束的呢?每天晚上7点30分00秒,准时结束。


当然也会有延期的时候


基本上都是有重大事件发生,主持人会提前告诉你今晚会延时几分钟几秒,让转播的各个地方台做好准备


卫视广告一秒上万,推迟广告还是延时播放后边的节目,都需要提前准备,央视有责任告知延时时间。


2017年10月25日《新闻联播》更是播过一个140分钟版的,大家可以看看。


说远了,还是谈谈这个30分钟准时吧。


怎么保证这精确到秒的30分钟的时间正好完美的把节目完整压缩好,不多不少,正好刚刚够时间呢。


如果光靠主持人自己掌握时间,能精确到10秒内,那就是大神级别了,还得是精神高度紧张集中,烧了高香别失误的。



看春晚直播就知道,这么多年来,也是分秒必争的节目


为了12点整点报时,几百个幕后策划+几个主持人没少费功夫,就这样,主持人也就把节奏控制个差不离,最后的十几秒还是大家一块数数三二一切画面。


新闻联播同样是直播节目,主持人尽最大努力也就控制在时间误差十秒钟之内


当然,这十秒钟是宁可富裕,也不能不够,富裕了还有办法补救,多出来的,就直接延时了。


补救办法,就是在结尾剩下个十几秒时间缓冲。


前边也有专人士说了,这个时间叫什么“松紧带”



这个时间,就是用来给主持人挥霍的,说快了,说慢了,只要不是差太多,都能在这十几秒的画面中找补回来。


画面在直播间,主持人肯定不能说完再见就起身离开,太不美观,也不能嬉皮笑脸或者一本正经的盯着屏幕啥也不干,观众看了心里膈应。


那既然要做点什么,就收拾收拾桌子吧


经常开会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每当大家收拾稿子合上笔记本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代表着结束会议了


而主持人收拾稿子也正好契合《新闻联播》节目播放完的感觉,要是再乱翻稿子或者阅读笔记,给人的感觉就是未完待续的意思。


所以尽管收拾,低头整理,反正桌子也是乱。


至于最后两个人会说什么,我看过一个央视主持人的互动


当时是主持人郎永淳和张泉回答观众问题,当时就提到他们结束的时候交头接耳说了什么,郎永淳回答的是他会说“今天没播错”,“终于可以不紧张了”等等一些简单感觉,和普通人忙完工作下班一样。

当然也会有主持人说唠一些家常,比如说今晚吃的什么饭,今天直播间空调冻腿,下班去哪玩一会等等,这种情况地方台居多,央视主持很少说私事,毕竟规定管得严。


但无论说什么,应该都不会让你听到,万一说错一句话,那就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事故了。


四斤


在新闻联播播出结束之后,这个画面不会切换,但是话筒什么的都切掉了,因此主持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听不到,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7点半,要么是说说工作,要么就是聊聊家长里短,一男一女还能说什么呢?

国内没有这种关于主主持人私生活的影视剧,但是韩剧有,《迷雾》,讲的就是黄金档新闻联播主持人高慧兰的工作和生活。这部电视剧完美还原了韩国主持人工作的状态,自然就会涉及到一些不那么专业的专业播音知识。

主持人在上台之前,稿子可能换了5/6遍,就连上台前一秒可能也会换稿子;旁边围着很多人在看你的表演;演播室也有控制的,演播室的编导会对主持人的现场进行操控,假如中间要插进来一个稿子,会提前跟主持人说的。

在新闻播出结束之后,主持人多数情况下是整理稿子,毕竟那个画面也就10秒钟的样子,很快就过去了,就算有些不合时宜的话,他们又不傻,不会再镜头面前说的。编导要发脾气,一般都是下了直播说,或者在直播间,或者走出去。

直播间对这些主持人来说是很庄严的,他们也把直播间看的很重要,不会做什么过分的事。这些天联播播出的内容有些让大家相当爽,估计下了直播以后的他们,也会互相夸奖对方说的好吧。


入行娱乐


最近《新闻联播》正变得越来越亲民,主持人康辉和海霞也开始录小视频发表观点,顺便为《新闻联播》做宣传。这个老牌节目过去总是正襟危坐,能够放下身段吸引观众也是好事。而节目结束后两位主持人聊天的画面,也是前些年《新闻联播》开始放低身段的具体表现之一。

《新闻联播》应该是央视甚至中国电视史上截至目前最为长寿的节目,没有之一。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40多年来每天播出半小时或者更长一点时间,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不过,最早的版本是20分钟,当时也不提供国际新闻。后来加入国际新闻内容,时长延长到30分钟。

最开始这个节目只是央视播出,从1981年开始有关方面下发文件,要求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必须在同时时间进行转播。这就是最早有些老外来中国,一到晚上7点看到各台节目一样,就认为电视剧坏了。

这个节目最早是由一个主持人主持的,确切说应该不算主持算播音,播音员就是赵忠祥。从八十年代起,节目开始安排一男一女两个人主持,但当时的形式都是事先录好,到晚上7点按时播出。后来由录播改为直播。

2003年开始,比照境外一些电视台的做法,《新闻联播》的背景换成了央视新闻部的机房。那时的观众会发现,两位主持人身后就是紧张有序的办公室,这多少有点儿电视剧花絮的意思,让人感觉很新鲜,一下子有了亲近感。

而且由于这时节目形式已是直播,因此在编排上也会有意安排节目结束前变得轻松一些,两位主持人整理一下手头的稿子,低头说两句话,只不过这些话不会外放,不会被观众听到。这种形式也使得观众亲近感多了一些,会感觉到主持人也是人。

总之,这些年《新闻联播》开始变得有一些好看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老干部才会关注,从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上,也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但也有人担心,《新闻联播》如果也变得娱乐化,难免会损伤原来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所以还是把握好尺度,适可而止吧。



郑捕头


爱豆有话说!

哈哈哈这个问题如果不明白的人应该会觉得这是一个世界级的疑问吧!在中国,就算你什么都知道,可能也对新闻联播里的秘密知之甚少,同样的就算你不经常看电视也会对新闻联播多少看过一些。作为每天都雷打不动的19:00播出的新闻联播每天结束时主持人都在干啥?

作为每天都雷打不动的19:00播出的新闻联播每天结束时主持人都在干啥?,为什么要在结束的时候,播出他们整理东西的画面呢?其实原因是这样的!

作为全国最为严禁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时间一般都会比30分钟略短,那少于30分钟的空白时间播放什么也不好掌握,索性就播放他们收拾稿子的片段,可长可短,十分方便。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一直以为最后收拾稿件的他们看起来很神秘很专业,原来真的只是为了拖时间。

说到这啊,我就有些不严谨了,脑海里浮现出了各种新闻主持们的搞笑瞬间。

比如像一些男主持,上半身穿的是西装衬衫,而下半身却是穿着十分休闲的短裤,比如像一些女主持人上半身虽然穿的是职业装,下半身却是穿着超短裙。

是不是很搞笑!


青春的爱豆


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档稳定性最高的节目,《新闻联播》估计是很多人的不二之选,风雨无阻的晚上七点到七点半,全国大部分电视台都会播《新闻联播》,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秒不差。


因为是直播,开始时间保证在19:00,但要让节目正好结束在19:30,分秒不差则必须有一个缓冲,否则直播中想每次都让主持人精准在秒上是不可能的。

播报结束后留下这二十秒左右时间,就安排了播放字幕,两个主持人收拾稿子并交流几句,让这个结束的过度很自然,同时还能保证结束精准在秒。


同时,主持人最后收拾稿子画面还有交流,还会让《新闻联播》显得生动一些。他们估计会聊点播报情况或者一些正常的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