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漫扬州

​​没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抓住了十一假期的小尾巴,遇到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扬州,美好、静谧,些许寂寥。

扬州慢 漫扬州

烟雨朦胧醉扬州

和同行的小伙伴开玩笑,调侃我们这群“破落户”没有腰缠十万贯,却也敢上扬州。在后来几天的行程中发现,扬州这座城市真的太有包容性,用不徐不慢的态度欢迎着八方来客,不知不觉中抚慰游客工作、生活中的郁结、不快,最后感染着每个人用一种缓慢的脚步穿梭在这座小城,放空、疗愈,感受扬州慢。

扬州巷弄 烟火人间

第一站是东关街,却是误打误撞的看了御马头,游览了天宁禅寺。我的出行总是没有什么计划,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随性。出了天宁禅寺,就被对面一条弯弯曲曲看不着头儿的巷弄吸引了过去,巷子的名字是天宁寺巷。

扬州慢 漫扬州

“家”门口的一条路

从地图上看这条巷子离着扬州热门打卡地“东关街”很近,但却是异常的安静。巷子的头上有几家古玩店,店主坐在摇椅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哼着小调儿,看上去悠闲的紧。这种气氛也感染了我,按下想要挤进人群凑热闹的心,在小巷子里慢悠悠的走了起来。

扬州慢 漫扬州

越往里走越安静,先是出现了小时候才会看见的家庭式“春娟理发馆”,然后是砌在自家门口的砖石花坛,里面开着不知名的小花,却挠的的我心头痒痒,鼻子很酸,因为这就是小时候家门前的情景。

扬州的小巷没有直来直往,都是曲折蜿蜒,据说这些巷弄在扬州城里横竖曲折,密如蛛网,大约有六百多条。扬州的老民居不高,和北方民居很像,青砖垒建,对着小巷各家会开一个小门,门里面或是厨房或是客厅。好多人家是敞着门的,我亦忍不住好奇心往里瞅,竟也能看到院子里的小花或者桌子上的点心,偶尔和主人对上眼,人家也只是友好的笑笑,我却像是犯了错的孩子赶紧把眼睛移开,生怕主人拿着一块点心出来递给我,因为这就是我小时候“吃”遍邻居家的情景。

扬州慢 漫扬州

走上几步就会看到爷爷奶奶们聚在一起聊天,偶尔走过的年轻人会热情的打招呼,这是久居高楼大厦的我们好久没有体验的邻里情、烟火气。

当然,如果说扬州这座城只活在过去,我也是不认可的。因为哪怕是这些老巷子、老街,也会有年轻人们热爱的咖啡馆、书店,这些有着自己调调儿的小店囿于历史感很强的老房子,做着自己喜欢的生意,迎来送往想要搞懂扬州这座城的游客,毫无违和感。我想这便是老巷老街的包容性,包容了所有人对于烟火人间的期待。

活色东关街 声慢皮市街

扬州古城的城墙早已不在,瓮城遗址和孤零零耸立在东关街头上的东门城楼似乎还在向世人诉说扬州的往昔和繁华。曾经一入东关声慢慢,如今的东关街却是热闹繁华、活色生香,是绝大多数游客初识扬州的第一站。


扬州慢 漫扬州

扬州城老东门

与其说扬州的人文景点很集中,不如说东关街附近在历史上是扬州最繁华的地区,这里老字号商铺林立,盐商园林众多,小街小巷四通八达,热闹异常。

旅行的路上需要清净、放空,也需要加入热闹的人群,体验陌生环境里的未知快乐。到了东关街,就不得不敞开肚皮一吃再吃了。

扬州慢 漫扬州

热闹异常的东关街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扬州人”在吃早茶这方面可是究竟的很,皮薄汤汁浓郁的蟹黄汤包,汤美味鲜的煮干丝,鲜美异常的三丁包,肉质紧实却不油腻的狮子头等等,绝对让你爱上扬州的早茶。

东关街上吃东西的地儿挺多,但还是有些实惠又好吃的推荐给大家,彩衣巷头上的蒋家桥饺面,东关街上的粗茶淡饭,东圈巷上的陈家菜馆,或者被人们追捧的“三春”、“四春”等等,不过大家要知道美食是需要等待的。

东关街,长短不过1022米,却是扬州历史的缩影。这里小巷众多,街巷相连,站在街头巷尾,或热闹、或安静,仿佛可以一瞬间追忆百年、千年历史,看到扬州的繁华更替的盛景。

东关街上的个园,中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作,翠竹掩映,房舍成片,朝代更替,几经易主,就是一部了解当时盐商和园林造景的活历史。

扬州慢 漫扬州

个园的挺拔翠竹

皮市街离着东关很近,我是穿过东圈巷走过去的,温馨提示,东圈巷也是一条宝藏小巷,个中惊喜,期待大家拥有自己的答案。

扬州慢 漫扬州

“声声慢”的皮市街

我没有翻什么资料,从字面意义上看皮市街以前应该是买卖皮料的街,正理八经的商业街,所以和东关街一样,直来直往,很是敞亮。不同的是,这里更加安静,老房子大多保留着原样,青砖民居,小店食肆,来往的人多是些老扬州。

扬州慢 漫扬州

上世纪的老厂房

正是这样一条有特色的老街,内里也是另有乾坤。被很多杂志和网友种草的浮生记书店以及开了十一年的边城书店都坐落在此。除此之外,文创店、杂货铺、西餐、港式餐厅同原有的古玩店、音像店、油饼店一起组成了皮市街最新街景,既有老味道也有新血液,何尝不是老街保护的一种探索的方式呢。

扬州慢 漫扬州

“浮生记”书店

所以,游园子、吃小吃、看城门楼子就在东关、东圈走上一走;想坐在老房里来一杯咖啡,看着窗外缓缓而过的居民,体验最真最慢的扬州城,就去皮市街走走,世界很大也很小,追随自己的心了。

烟雨朦胧,醉在瘦西湖

一场秋雨,一场凉。去瘦西湖那日的早上,扬州迎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气温骤降,套上所有能套的衣服,一切都是天意,烟雨朦胧中的瘦西湖应该更是迷人、妖娆不是吗?!

没到扬州前就对瘦西湖有着诸多幻想,西湖十景已经美得不可方物,怎么还会有比西子更清瘦、妖娆的湖景,见了瘦西湖,一切便有了答案。

扬州慢 漫扬州

二十四桥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是经历了唐朝至清朝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湖景观。从景区门票的说明图上也可以看到,湖修长似玉带,人文景点点缀其两岸,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瘦西湖,建议大家单独拿一天游览,半天只能看她二分之一不到的娇颜。

扬州慢 漫扬州

五亭桥

隋唐起,瘦西湖沿岸就陆续有人建造园林。清康乾时期扬州盐业发达,扬州盐商出资沿着瘦西湖修建了一系列的亭台楼阁,挖湖中淤泥堆积造山设景,因此乾隆年间,钱塘诗人汪沆慕名上扬州,游览一番沿岸美景之后,不由得与家乡西湖作比较,遂有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留给了后人对于扬州自然风貌和繁华街景的无限想象。

扬州慢 漫扬州

似“玉带”的瘦西湖

瘦西湖的美在于“一步一景,步步皆为景”。她河道发达且修长,站在“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两边遥望,远可看到平山堂的栖灵塔,然后就是一条碧水和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组成的玉青色带子由远及近映入游人眼帘,与下着雨的石青色天空交映,宛如一幅展开的烟雨朦胧江南山水图。

瘦西湖景区内有好些个亭台楼阁、书院琴室,像是徐园、钓鱼台、藤花书屋等,他们如同一颗颗“明珠”点缀在湖两岸,见证着历代文人墨客对于瘦西湖的偏爱和追捧。


扬州慢 漫扬州

坐画舫于瘦西湖上,近看、远观瘦西湖诸景,水柔似清丽少女,有万种风情,又娇羞柔媚,纯粹疏朗。湖面时宽时窄,蜿蜒曲折,两岸林木郁郁葱葱,园林建筑古朴典雅。大约是明白了杜牧那首“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个中意思,那种对江南风光和友人欢聚的无限向往。

扬州慢 漫扬州

白塔

避雨于五亭桥,可见白塔树木中掩映,一路寻去,看到了那座彰显着扬州盐商财力修建的白塔,听着耳边导游介绍的“一夜建塔”的故事,感慨万千。白塔旁又见一座寺庙,名曰“莲性寺”,廊下听雨落,耳边袅袅佛音,墙上绘有诸多业障对应的诸多苦难,有警醒也有体会,不由得眺望远方,心中祈愿,岁月静好。


扬州慢 漫扬州

一杯让人“思考”的咖啡

在浮生记书店买了一张“古城散策”的扬州半日闲地图,上面有句话吸引我也给了我扬州游的启示,“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但在扬州可以慢上几拍”。那日皮市街上的一杯咖啡,我望着窗外,想着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在苏州,就在想如若我的浮生有六记,我愿一记在扬州,慢慢走,慢慢想,漫扬州,扬州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