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的飯局一:一碗羊羹亡國

君王的飯局一:一碗羊羹亡國

《戰國策 中山》載:中山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於楚,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 而隨其後者。中山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二人對曰:“臣有父,嘗餓且死,君下壺餐餌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古來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嘆曰:“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餐得士二人。”

君王的飯局一:一碗羊羹亡國

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飯局應該是國人比較喜歡的事情,從古到今,大到國家政治戰略,小到生意合作,很多都是在一場飯局上達成,觥籌交錯,酒酣耳熱之際,很多的交易,交換就這麼成功的達成了。同時,在國人眼裡,飯局已不是一個單單吃飯交流的事情了,飯局已經變成一個社會縮影,一場飯局誰組織,座位怎麼安排,菜式怎麼設計,酒水要上哪些,都已經變成了一種地位和麵子的象徵。《戰國策》這個記載應該是歷史上比較早的一個君王請客的故事。中山國君請客的時候,不知道是人數統計失誤,還是故意要落司馬子期的面子,飯局上羊羹不夠分,就司馬子期沒有分到,他覺得中山君在侮辱他,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了面子,氣的甩袖就走。他直奔楚國,勸楚王出兵滅了中山國。中山國只是一個小諸侯國,怎麼抵得住楚國的進攻呢?中山君只好亡國出逃了。但在這裡,有個問題出現了。中山國應該在現在的河北保定一帶,而楚國在現在的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怎麼出兵穿過魏國和趙國的國境去滅了中山國呢?同為戰國七雄,魏國和趙國沒那麼大方的開放邊境讓楚軍過路吧?先不論這個,就因為請客時一碗羊羹沒分到位,而導致一個國家滅亡,中山君請的這頓飯代價也是夠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