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一,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想要咨询心理老师,却又充满畏惧,我该不该去?

Permanent16


首先:你是如何判定自己心理有问题的?是通过专业的评判,还是自我感觉?如果是自我感觉,那也许就是你自己一个猜测。只有经过专业的评判,才能被认定心理问题。


其次:心理老师都具有职业操守,对于前来咨询者的信息都需要保密,即使你去咨询心理老师,也大可放心,心理老师不会将你的任何信息泄露给你的同学或者老师。


再次:如果真的有心理问题,就是应该去咨询专业人士,万万不能讳疾忌医,如果一味的拖延,反而在心中形成难以抹去的阴影,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


最后:根据中国卫生部疾控中心今年初的统计,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高达7%,总数超过1亿人。所以,即使有心理问题,也大可不必觉得难以启齿,而是要努力的去尝试。


你的畏惧在于对自己可能有心理疾病的害怕和恐惧,而唯一能战胜这恐惧的就只有你自己,愿你勇敢的走出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情感悠选


不用犹豫,直接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咨询。大学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教的是知识,育人育的是心智成熟。你遇到心理问题,是成长路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很多新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老师会给你比较好的建议。


直接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因为:

  • 一个是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都是专业人士,见多了各种大学阶段的心理问题,可以给予你充分的协助,

  • 二来大学阶段就是解决问题的阶段,大学是树立三观的时候,也是允许你犯错的阶段,不懂的问题在大学及时解决,心理有困惑的赶紧找老师去请教,这些都是读大学的福利,等你到了社会上,各种圈子鱼龙混杂,就没那么多便利了。

  • 三来班主任或辅导员也会给予你协助。



大学阶段是从书呆子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阶段,有各种心理问题太正常了。

  • 大学四年是你生命中最后一块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学习的阶段,大一才刚刚18岁,才刚接触社会,你还年轻,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所有问题,出现学习、交往、情感等方面心理问题,太正常了。

  • 心理问题跟学习问题,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你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掉。这就跟你做数学题一样,遇到问题了,自己解答不出来,或者不知道如何解答,请教老师是很好的途径;心理问题也一样,请教老师也是很好的途径;老师可以协助你认识到你以前可能忽略的误区,告诉你如何尽快调整到正常频道上来。

  • 有心理问题并不代表你这个人有毛病,智慧的增长就是在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逐渐积累的。遇到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智慧就会增长一些。今天你遇到心理问题,解决了,以后面对类似的问题,你就学会了如何处理,这就是智慧。


大学的心理老师是学校给学生提供的福利

大学里的心理咨询老师,有丰富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经验,而且是免费的,这其实是大学提供给学生的福利,学习生活中遇到困惑,你完全可以多去找老师聊聊,以后出了大学,再想找老师聊,机会可就不多了。

所以,你现在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惑,不要犹豫,直接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就可以。


千禧计划


做为心理学行业从业者,我建议你还是去咨询下比较好。

在这里,我只说两点。

第一,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因为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与知识的人来说,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精神疾病的范畴。所以,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可能就是承受自己有精神病。不管是于你而言,还是在你的同学们面前,这好像都是不太容易接受的。但是,我想告诉你,在我们师范类院校,心理学是全校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压力、焦虑、紧张。

第二,不是所有的病症百度都会有答案的。举个真实的例子,当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有某种疾病时,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医院,而是百度。同寝室有个姑娘有点洁癖,学了几天心理学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是强迫症,于是她就开始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觉得自己是。后来,洁癖越来越厉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比如强迫症)深信不疑的时候,自己的一些行为就会像着强迫症的标准去靠近。直至,真的成为强迫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和她一样。但是,上网查询、确认病症却是一些人的共性。所以,我建议你尽早去。最后,祝好。


四月琼思


有病不避医,心理疾病也是病。建议积极找心理医生咨询治疗。

心里健康的重要性:

一、稳定社会、家庭的和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让我们发现青少年的犯罪率在逐年提高。有些学生产生厌学离家出走事件,偷窃,抢劫。更有甚者杀死自己的亲生父母。从当年的马加爵事件到最近的杀害父母事件,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与他们不健康的心理有直接关系。都是由于他们从小到大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缺失与偏移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我想不管是对家庭也好、对社会也好是保持其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能提高学习效率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大量都是心理活动的,每个活动中还包括更细的分支,例如感觉里还包括注意等,这些都有科学研究成果,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们在这些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的实践活动。认识这些规律不仅可以避免日常的误区,而且,可以运用这些规律更大程度开发学习效能。另外,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身心特点,比如青春期的高中生普遍情绪产生的频率和幅度都较大,如果不认识到这点,部分会极端的想是不是自己突然不正常了 ,还有部分可能会转为言行,引起冲突,造成人际困难,最终由于很大程度影响学习心境而影响学习效率。

三、能促进人们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是人们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也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丸子杂谈


心理有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心里纠结,难以自我解开的心理烦恼。一种是心理压抑严重影响了学习与生活的正常化。第一种找自己信任的人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心理老师,都可以解决问题,不属于心理疾病。第二种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属于心理疾病。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的认识心理问题,积极的与人交流沟通,不要心存芥蒂、犹豫不决、在乎别人的眼光而影响了自己心情的明朗!



元之创客


现在,接受心理咨询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本人在人生低谷时,就是寻求心理治疗才慢慢走出来的,没有什么可恐惧的,咨询师不会对你的事件做任何评判,是决对保密的。

很多人一说到心理问题就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病,其实不然,不知道自己有病的人其实比自认有病的人要需要治疗。寻求心理帮助的人不是有病,而是选择要觉醒。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想获取更多自我成长的小知识,请关注我。


雨芝兰


按理说,有了心理问题应该及时找心理老师。但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心理老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好。所以,有了心理问题,要找到优秀的有实效的心理老师。当然,学校的心理老师往往是免费的,这个也不妨试试看,也好做个对比。


心理问题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想错了或做错了,心理老师给你分析,指导你如何改正错误,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没那么困难,也不用太长时间,不要心生畏惧。你畏惧一定有畏惧的原因,不妨细细思考一下为什么,再根据为什么进行合理的疏导。


我们这里可以进行网络的语音交流,对于能正常语言交流的人,都可以进行网络语音远程咨询交流,方便又快捷,也省去了来回的路费。


飞扬心理王老师


你要清楚一点,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只是在不同环境下显现的程度不同而已,不要有任何担心和顾虑,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说出来。在欧洲,人们可以坦然地与人讨论自杀与死亡的事情,也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工作室去和咨询师沟通自己的想法。所以,不要有思想负担和压力。感觉心理不适,求助于专业人员来解决问题,说明你很智慧。你可以在进行干预/疗愈的过程中,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助于你对自己的了解,尤其是情绪和感受的认知。进行心理咨询,不等于有心理疾病,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你会发现更多乐趣。


慧语曰


立刻马上,哈哈哈

我在抑郁症最难的时候,也没有敢开口告诉任何人,所以多余承担了很多身边人说我这这那那的话

所以,当你觉得你自己不好了,那就去看看,如果不是就再好不过,如果是,就请正面面对它,这只是心理上生病了而已,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大一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全新环境,会有情绪问题很正常

很多事情就算是害怕也还是要去做的,这也是长大的一部分哦,加油


桃大猫TT


当然是要去的,如果太畏惧的话,你可以尝试这样做:第一次走到一半就回来,第二次走到心理老师门口,第三次可以直接走到老师面前做咨询。其实心理咨询师是很善良温和包容的。向善是咨询师的职业基本要求,所以你大可放心,勇敢面对。祝你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