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行业排头兵丨上汽集团:加快“新四化”进程 储备粮草布局未来

日前,证券时报“壮丽70年·行业排头兵”采访团走进上汽集团,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周一与上汽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卫勇、上汽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展开了深度对话,就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路径、现状、未来预测,上汽集团的成长轨迹、新能源布局,上汽集团“新四化”的内涵变化、进展情况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汽集团认为,汽车行业去年出现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行业里叫“多年一遇”,未来2-3年则可能是“一遇多年”,因此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壮丽70年 行业排头兵丨上汽集团:加快“新四化”进程 储备粮草布局未来

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左)对话上汽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卫勇(中)、上汽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

新阶段推进“新四化”

周一:上汽现在是中国最大车企、行业一哥,从市场份额来说,中国每卖出四辆车就有一辆是上汽的。回过头来看,上汽过去是抓住哪些机会,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卫勇:上汽能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是几代上汽人怀着“产业报国”的初心使命,奋斗了60多年。

上汽的第一个阶段,我们打造了凤凰牌,就是后来的上海牌轿车,当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在国内汽车行业,算是行业当当响。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汽车行业是改革开放比较早的一个行业,从早期谈判到1984年合资成立了上汽大众(注:1984年10月正式签署《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很重要阶段,通过合资合作,我们开始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而且建立了完整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我们从制造向研发、销售、金融等拓展,逐步建立了全产业链。

第三个阶段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轿车消费进入家庭,汽车行业迎来又一轮的开放机遇。上汽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轿车进入家庭的机遇,从一个地方性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年销量超过700万辆的汽车集团。

目前上汽又进入了新的阶段。从以前的快速增长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的目标很清晰,结合时代特点、消费趋势、技术变革机遇,从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开放,成为为消费者提供移动出行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我们的抓手是“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

“新四化”内涵嬗变

周一:上汽最早提出“新四化”,这几年“新四化”的内涵也有过变化,“新四化”出现变化的背景是什么?

祖似杰:“新四化”是我们在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提出的,在中国汽车行业也是第一个提出的,当时叫“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我们做的“十三五规划”和历来的规划都不一样,从董事长、总裁到整个领导班子,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做这个规划,做得非常充分。实际上,中国汽车行业过去28年基本上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中间虽然有一两个小波折,但很快有刺激政策出来,第二年行业又好了。我们在做“十三五”规划时会做这么悲观的预测,一方面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占了24%,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点,能够保持这样一个规模,更多的追求应该是高质量发展,所以,在“十三五”要集中精力解决的问题是创新转型,这是我们“十三五规划”的基调。

但是,转型意味着跨界,这里面有一些东西不是我们擅长的。比如说,我们的能力过去还是偏硬件为主,像5G、芯片以及互联网模式等等,就不是我们擅长的,本身我们要有一个学习过程。所以,上汽的创新有两条路,一是自主创新,二是开放创新。

到2018年的时候,上汽集团把“新四化”重新做调整,把智能化和网联化并到一起。我们发现,这两者不能分,要做智能一定是网联的,所以把它们并到了一块。另外,“新四化”里加了一个国际化,为什么提出国际化?因为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到了我们走出去的时候了。

“新四化”是一个整体,不是单独的,比如,电动化是一个基础,能满足智能网联化的条件,也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电动化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变道超车。在传统燃油车里面,从客观来讲,中国的内燃机技术还是落后于世界的,哪怕是95分和98分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很难。在内燃机方面,世界汽车巨头投入都非常大,大到出现柴油门事件,这意味着这些汽车集团不愿意放弃;而在电动化方面,我们有调头优势,也符合未来趋势。

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

周一:为什么在“新四化”里增加国际化?

祖似杰:上汽作为汽车头部企业,有产业报国和走出去的责任和担当。一般来说,所有的新技术最后都会落实到汽车产品上面,比如5G、电动技术、芯片技术、操作系统等,也包括人工智能,这些技术都会在汽车里应用,汽车是最能完美体现新技术的产品。我们做的是产业报国,把汽车产品做好,把中国最新的技术体现在汽车上,走出去。实际上,上汽的电动车卖到泰国、印度、英国,卖得都很好。价格甚至比国内贵,突出了我们的优势,比如续航能力强、技术成熟。

另外,国际化有个积累的过程,中国汽车行业到了这个阶段,市场在倒逼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倒逼企业向市场增长快的地方拓展。中国汽车过去有一些产品走出去,但是口碑没做好,国外对一款中国汽车产品失望,就会影响后来者,中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化方面需要补漏。

我们做“国际化”的时候,做过一个调研,比如在越南,中国的摩托车原来是能够打败日本的,但是几乎一夜之间,日系摩托车又回来了,什么问题?过去中国摩托车走出去不注重品牌,不注重售后服务,就是执行低价策略,当地人买了车以后没有售后服务,会说中国货不可相信。现在来看,东南亚的摩托车几乎又是日系占主导,而且日系摩托车比我们的贵,汽车也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上汽做“国际化”,强调品牌、强调服务、强调体系,不是简单为了卖几辆车,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在做。近三年我们是中国汽车出口和海外生产的第一名,但其实量还不算大,国际化还在布局阶段,因为我们要树品牌、建网络,把整个体系走出去,这是个投入期。另外,我们要通过电动化、网联化把品牌和议价能力逐步提升。

行业负增长或“一遇多年”

周一:2018年以来,汽车行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产销出现负增长。对于行业形势,上汽怎么看?公司在应对行业形势变化方面,现在有哪些措施?

卫勇:我们近期的干部大会上,董事长陈虹用了八个字——“稳中求进、进中求新”。2018年出现了汽车行业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行业里叫多年一遇,我们觉得可能会是“一遇多年”,后面这段时间里,可能2-3年里都会是“一遇多年”,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我印象很深的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哪怕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也能保持6%以上的增长,去年的负增长是一次比较大的挑战,但我们觉得,中国汽车工业连续28年高速增长之后,应该到了一个调整期。这个调整带来的市场压力很大,但同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机遇。我们的应对措施,一是抓整车销售、拓展市场,在变革期里,更要苦练内功;第二,我们要坚定不移抓长远,推进“新四化”,为我们的未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什么说这个时期也是机遇期呢?一是倒逼,在原来快速增长的时候,很多问题都看不出来,但现在行业出现下降,自主品牌跟合资、外资品牌的差距,就能明显感受到,这个时候,自主品牌在技术等方面要进行反思,到底有哪些问题?另外,自主品牌要拓展新的差异化细分市场,比如,走国际化经营,拓展新的市场领域。这些只要抓住,都会是机遇。

周一:上汽降低今年销量目标的原因是什么?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剧,整个汽车行业集中度未来会是个什么格局?

卫勇:今年还剩一个季度,目前行业回暖的迹象不是很明显,去年下半年汽车行业是负增长,可能第四季度因为基数原因,数字会好看一些,但是现在的实际终端市场,转暖迹象还不是很明显。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想过把希望放在政策刺激方面,更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苦练内功。我们现在也在过苦日子、降本增效、提高质量、抓好服务水平等,我们努力把品牌打造好,这样的话,政策等外部因素来了,对我们会更好;不来,我们也能够坚持下去。

这个背景下,今年我们把年销量目标从710万调到了650万,这也对应了整个市场的下滑。但是,我们对市场占有率还是有追求的,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市场份额。去年上汽的市场占有率是24.1%,就是说,每4辆汽车里面,就有1辆是上汽制造的,我们这个市场份额会努力保持。

另外,我们更加追求在“十三五”,甚至“十四五”,把整个传统结构调过来,比如说,之前的结构可能太重或者太硬,我们会往软的、新的服务方面调整,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转型是高质量发展,不是追求一个绝对数值,我们会保证市场份额,并把内部结构转过来,真正体现高质量发展。

此前很多资本进入汽车行业,目前看来,汽车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比较客观的说,汽车行业是一个大投入,而且需要持续投入,虽然行业蛋糕很大,但进入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社会资本进来后,发现造车实际是一个很苦的活。现在出局的人开始逐步增多,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剧,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汽车业要发力品牌溢价

周一:中国的技术和国际一流企业之间,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中国一直希望造出世界级的自主品牌,自主品牌走在现在,哪些方面有进展,哪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祖似杰:汽车过去叫做工业中的工业,就是说,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其他工业基础之上的。比如说,最初桑塔纳的国产化,所需要的钢铁、玻璃,当时宝钢还造不出汽车用的钢材,车用玻璃中国也造不出来,那时候国内除了收音机可以做,其他都做不了,因为汽车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解决基础工业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基础工业方面,中国传统汽车的造车水平现在已经基本和国际企业接近,或者说差距不大,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品牌。因为汽车是大宗的物件,老百姓品牌意识会非常强,从质量水平、工艺、造型方面来说,中国实际上已经不弱于国际品牌,但是在中国老百姓心里,品牌认同上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品牌溢价方面,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中国汽车企业更加切合年轻人的消费变化,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上汽的“新四化”在汽车产品中加了新的要素,在品牌溢价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自主品牌的质量在老百姓心里已经得到认可,未来要保持这样一个优势,继续做得更好。

储备粮草布局未来

周一:去年公司净利润有360亿元,可以说是“日赚一亿”,从公司角度来讲,去年分红比例下降,近期储架式发行了200亿元债券,是不是在考虑储备粮草、准备过冬?

卫勇:行业下行是大家共同面临的,对我们来说,这时候的现金流管理非常重要。我们在开拓多层次融资渠道,比如银团贷款做储备,发债筹措资金。我们要建立长效、低成本、多层次融资体系,除了这次的储架式发债,还有股权类融资,我们也在做。

另外,上汽旗下创新类公司也在做对外融资,像斑马网络、车享这些商业模式或技术创新的公司,未来会用到更多的社会资本、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这些公司也在进行对外融资。未来也希望这些公司能借助科创板的东风,可以进行分拆上市。这是一个融资体系,我们会做通盘考虑。

周一:上汽对新能源的布局是怎样的?新能源对传统燃油车的颠覆会在什么阶段?

卫勇:纯电、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这三条路我们都在走,目前从市场技术成熟程度和成本因素看,插电和纯电动发展比较快,燃料电池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燃料电池目前属于市场导入期,电动车市场正逐步成熟,几个技术路线处在不同的阶段。对燃料电池来说,整个产业链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实现真正的成本下降,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

欧美国家很多都宣布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我们感觉新能源对传统燃油车的颠覆需要多个条件,一个是技术的进步,目前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电池价格没有下来前,电动车价格比传统车还要贵,当然,价格的下降还要靠规模。第二,目前使用环境不充分,比如充电不方便。我们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车占比不会超过传统车占比,这个比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总的来说,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不会变的。

我们以前的投资,更多的是产能投资、研发中心建设,现在募集资金主要是投入新能源、新产业、新方向。比如上一轮我们在2015年开始做的、2017年完成的定增,那一轮150亿元定增中,有70多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后面还有智能制造、汽车金融的布局,都是新的方向。

我们在半年报里提到要过苦日子,但是涉及到公司重大研发、重大战略的投资,我们不会停。从财务上讲,我们要通过发债、银团贷款或者其他的融资手段来确保这些,因为没有这些,投资就没有未来,我们内部叫“有保有压”,保是面向未来的、战略类的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