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田忠華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筆者認為,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可以從企業自身、金融機構以及民間資本投資偏好等幾方面來分析。

小微企業缺少資信,難以滿足銀行放貸條件。小微企業通常具備成立時間短、基礎差、底子薄等特點,獲得貸款一般需通過以下3個途徑:由小微企業的固定資產、機械設備、提貨單等具備抵押條件的物品作抵押獲得貸款;由有擔保資質的企業、個人和擔保公司提供擔保;藉助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專項項目資金獲得資金支持,但企業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符合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方向,資信、經營狀況、資金用途等符合支持的條件。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小微企業貸款很難找到擔保單位。由於自身的實力較弱、抗風險能力不強,很難找到其他機構提供擔保。即便能找到實力相當、規模相同的小微企業提供擔保,獲得的貸款額度,也無法滿足小微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而這一過程產生的擔保費用,也增加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金融機構服務創新不夠。為了做好信貸資產的風控,商業銀行目前提供的金融服務品種相對單一。不論貸款企業的所屬行業和資金用途,貸款方式一般實行抵押、質押擔保,沒有根據小微企業的生產類別和區域等特點,打造出符合小微企業實際需求的信貸產品和風險防範措施。

小微企業民間融資基本沒有出路。近年來,個別小微企業聯合民間融資者打著高息(利率是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3倍等)組織的旗號募集資金,而企業負責人最終跑路的現象,讓相當一部分群眾不再相信民間融資的安全性,不願把錢投向小微企業。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通過實行定向降準等,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政府、監管部門及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同攜手,搭建小微企業資金組織平臺,從而切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

首先,創新融資擔保模式,消除商業銀行的心理恐慌。要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作用,由地方政府牽頭,吸收企業和社會資金入股,建立集政府、企業、社會資金和保險機構於一體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出臺相關政策,減免小微企業貸款應繳納的稅費,並對形成風險類貸款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財政貼補,實現政府+保險+銀行的風險共擔機制,為小微企業融資,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研發新的金融產品,服務小微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做好企業化經營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突破口,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小微企業專項服務貸款品種。在拓寬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抵押及質押的前提下,推進產權抵押、應收賬款抵押等貸款品種。同時,藉助政府信用、政府搭建的信用平臺,增加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提高信用貸款佔比,進一步擴大信用貸款規模,切實解決小微企業擔保難問題。

再次,建立小微企業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平臺。以人民銀行個人徵信系統為模板,在全國範圍內搭建一個集小微企業信息、徵信、貸款需求信息發佈於一體的平臺,對於小微企業信息實現互聯共享,讓小微企業多渠道獲得貸款支持,滿足融資的需求。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