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劉伯承元帥的班長,立志做"馮如第二",卻被老師殘忍殺害

劉雲,中國共產黨第一位飛行員,黃埔軍校一期學員。

他是劉伯承元帥的班長,立志做

15歲赴法國勤工儉學,加入共產黨,立志做"馮如第二"

劉雲1904年生於宜章縣笆籬鄉,自幼聰明好學,1919年高小畢業後,不顧家人的勸阻,赴法勤工儉學。到達巴黎後,看到"西歐兵器的精巧為中國人未曾夢見,而飛機一物尤為戰鬥所需要",劉雲便開始選修航空,立志要做"馮如第二"。

1922年,經周恩來的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併成為該支部的骨幹成員。1923年,他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法國政府驅逐回國。在此期間,他由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他是劉伯承元帥的班長,立志做

20歲成為黃埔軍校一期學員,刻苦飛行訓練,創新改裝飛機

1924年5月,劉雲受黨組織的委派,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並擔任了第一期學生隊第四分隊隊長。1925年1月,劉雲在軍官教導團見習一個月以後,黨組織委派他到廣州大元帥府航空局工作,擔任航空局軍事飛機學校教務主任兼中共黨代表。

劉雲所在的航空局軍事飛機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中國航空事業的搖籃。他在非常簡陋的條件下,衝破英美帝國主義對廣東革命政府的經濟封鎖和石油壟斷,帶領第一期的10個學員,依靠僅有的兩架教練飛機,進行嚴格的軍事飛行訓練。他經常用馮如製造駕駛第一架飛機回國的愛國事蹟勉勵學員,要做中國航空事業的開拓者。

他是劉伯承元帥的班長,立志做

21歲再出國赴蘇聯學習,未能為母親奔喪,寫出淚下詩句

1925年9月,受國民政府委派,劉雲與航空局軍事飛機學校的畢業生唐鐸等6人,出國到嚮往已久的蘇聯第二飛行學校學習。他如飢似渴的學習飛行技術,期望回國後能駕駛自己的戰鷹,為理想而戰。

正當他滿懷希望之時,他的身體發生病變,不適宜高空飛行。他只好轉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即陸軍大學)中國班,與劉伯承等同班學習,並擔任中國班班長兼黨支部書記。

剛入學不久,劉雲接到母親去世的噩耗,本應回國奔喪。但他以學業為重,只能滿懷深情下了《追悼吾母感言》,寄回家中。他在信中說:

"為國忘家,大義所在,子能以愛父母之心,愛中國世界;痛母死之情,痛社會上被壓迫將死之群眾。犧牲個人身家,一切努力奮鬥,則子雖未盡子職孝養之道於家庭,亦可不負父母所生,為國盡忠之大義也"。

他是劉伯承元帥的班長,立志做

26歲緊急召喚回國,積極投身革命,卻遭校長蔣介石殺害

1930年春,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尚未畢業,劉雲接到共產國際的指令,命令他立即回國參與工農紅軍的軍事指揮工作。他只好中斷學業,告別新婚不久的蘇聯籍妻子,與劉伯承、左權等人取道海參崴、哈爾濱,到達黨中央所在地上海。

周恩來代表中央親自與他談話,委派他到武漢擔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委員兼紅軍總參謀長。同年8月,他接到中央指示,要求他迅速將鄂東南的紅色武裝部隊集結,組建紅二十五軍,準備進攻武漢。為此,他冒著危險,親自到龜山、蛇山等處勘察地形,制定武裝暴動計劃,以便接應紅軍大部隊的到來。

正在此關鍵時刻,他的助手黃浩生被捕叛變,供出了劉雲。9月2日,正當劉雲前往漢口法租界亞洲旅社與有關人員接頭時,被早已埋伏在旅社周圍的武漢稽查處特務逮捕,隨即以鐵鐐手銬押至武漢警備司令部大獄。

蔣介石聞此"抓獲中共軍事大員"的消息,連夜從南京飛到武漢,親自提審劉雲。他先以黃埔軍校校長的身份,對昔日的學生許以高官厚祿,劉雲大義凜然不為所動,並當面痛斥蔣校長"是國民革命的無恥叛徒"。蔣介石氣得拍案瞪眼,以殺頭相威脅。劉雲冷笑著回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他是劉伯承元帥的班長,立志做

28歲壯烈犧牲,周總理高度評價:是真能與革命軍隊共始終者

9月6日,蔣介石終於親自下達第十一號密令,定了劉雲的死刑。年僅28歲的劉雲,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成功萬歲"的口號,告別了他所熱愛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至此,中共首位飛行員慘烈犧牲。

周恩來同志後來在緬懷黃埔軍校學生時,高度評價劉雲:"在一期同學中,湖南人特多,知名者如蔣先雲、劉雲、陳啟科、陳賡、趙自選諸同學","民國十九年畢業歸來,劉、陳兩同志相繼犧牲",他們"是真能與革命軍隊共始終者"。(文/兵者觀察)

更多原創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兵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