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力量對比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力量對比

1 范陽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臨制奚、契丹,治幽州(天寶時為范陽郡),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裴寬、安祿山。

2 平盧節度使

鎮撫室韋、靺鞨,治營州(柳城郡,今遼寧朝陽),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安祿山。

3 河東節度使

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力量對比

防禦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定襄郡,今山西忻州)、代州(雁門郡,今山西代縣)、嵐州(樓煩郡,今山西嵐縣北)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天寶時節度使為田仁琬、王忠嗣、韓休琳、安祿山。

4 朔方節度使

捍禦突厥,治靈州(靈武郡,今寧夏靈武西南),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王忠嗣、張齊丘、安思順。

5 河西節度使

斷隔吐蕃、突厥,治涼州(武威郡,今甘肅武威),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天寶時節度使為王倕、皇甫惟明、王忠嗣、安思順、哥舒翰。

6 安西節度使

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力量對比

安西節度使,又稱四鎮節度使、安西四鎮節度使,撫寧西域,治龜茲城(今新疆庫車),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天寶時節度使為夫蒙靈曜、高仙芝、王正見、封常清。

7 北庭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防制突騎施、堅昆,治北庭都護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天寶時節度使為來曜、王安見、程千里、封常清。

8 隴右節度使

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力量對比

備禦吐蕃,治鄯州(西平郡,治今青海樂都),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天寶十三載又於鄯、廓、洮、河四州西境增置寧邊、威勝、天成、振威(吐蕃雕窠城)、神策、金天、武寧、曜武八軍。天寶時節度使為皇甫惟明、王忠嗣、哥舒翰。

9 劍南節度使

西抗吐蕃,南撫蠻僚,治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松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章仇兼瓊、郭虛己、鮮于仲通、楊國忠。

10 嶺南五府經略使

綏靜夷僚,治廣州(南海郡,今廣東廣州),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天寶時裴敦復為五府經略使。至德元載改為節度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