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能从《乡土中国》中获得什么?(温儒敏先生如是说)

语文学习能从《乡土中国》中获得什么?

阅读《乡土中国》是需要一些社会学知识的。不过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也不必在专业知识方面花太多精力,结合语文学习来阅读《乡土中国》,可能是更加必要的。《乡土中国》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但写得很有文采,充满人文关怀。文中渗透着对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是“杂”而化之。能做到科学、严谨而又好读,这种文体风格背后,需要多学科整合的开阔视野,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术论著的一种境界。从语文的角度看,也是一部可圈可点的美文和范文。

这本书论述非常简洁有力,有几点很值得借鉴。一是论点鲜明,每一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尽量把论点凝结为一种“说法”,一个概念;二是论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强调“对话”,和学界不同的看法“对话”,以此凸显自己的观点;三是论证的求实,靠材料说话;四是大量引证传统典籍材料,有些引文是人们所熟悉的,但纳入本书的论述系统,就可能“翻新”出新的涵义。此外,还有许多写作经验也富于启发。比如议论文在论证推理的同时怎样能更生动而且有可读性,观点与材料如何结合,叙述和论说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摆脱从概念到概念的“八股味”,等等。

《乡土中国》其实未必那样遥远。读完了,也许就从中学到如何阅读社科论著,如何分析思考社会现象,如何做一个有头脑、有见识、有担当的青年。

(本文段选自为温儒敏先生为《乡土中国》撰写的导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