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近日在看一本《十万个当什么》,主要讲在厨房游历的经历。小小的厨房犹如一个神奇大世界,可以问无数个为什么。而答案却是我们所不知的。尽管我们这些家庭煮妇们,一日有好长时间要呆在厨房里,一心一意想着用什么菜做什么饭,却从来没问过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面会发酵膨胀?当为什么牛奶不煮沸会坏掉,为什么表面会起一层浮皮?醋是怎么来的?酱油呢?切葱会辣眼睛,为什么在刀上洒点水就不辣了?切好土豆丝要泡在水里,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参于到生活当中,参于到生活琐事当中,做家务也会变的十分有趣。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正巧在《做个最棒的男孩》一书中,看到第九章《学习让你拥有第一竞争力》,其中有一篇写到小知识的重要性,讲到一个俄国的物理学之父卡皮察,他擅长观察,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发现各种物理现象,发明创作了很多科学设备。

有一次,卡皮察被一个工厂请去检查一台生产机器。急着完成生产任务的厂长承诺,只要修好机器,就给他一千英镑。卡皮察仔细检查了一下机器,拿了一把榔头,对着主轴承的位置敲了一下,机器马上正常运转起来。这时厂长有了悔意,讨价还价,想降低修理费。卡皮察回应道:敲一下,付一英镑即可,九百九十九镑是付应该敲在什么地方的。这个经验我尝试了几百次。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是呵!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专家的手下就是一榔头的事,举手就可以在解决。在心焦如焚的厂长心里却举足轻重的大事,事关产值事关销售合同,一点马虎不得。

专家之所以从普通人成为某一个行业的专家,就是因为从小注意留心生活中的小知识,通过细心揣摩有了新奇的想法,由此不断地尝试,从一次次小小的成功的喜悦当中,收获了更多的知识面。小知识累加,日益胜过一日,逐渐在某一个领域成为绝对的权威,专家。就像一只啄木鸟,能准确认准病灶,一嘴一个准。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在培养下一代的时,一门心思要求孩子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课本上,考试成绩上,不许孩子左盼右盼,关心闲事。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回答五化八门:地里长的。

垃圾堆上捡的。

风刮来的。

天上掉下来的。

有孩子把妹妹种在了地里,他让妹妹再长几

个出来。这不是因为无知惹的祸吗?

有孩子好奇心重,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老妈被问得心烦,把孩子一顿猛呛:没看见我忙,你闲得无聊怎么着,快学习去,这次考试考不上满分,看我怎么收拾你。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有一次带着一群孩子来到蔬菜基地,几个大棚里种着菠菜、芹菜、芫荽、胡萝卜。问孩子们这些是什么蔬菜。可惜蔬菜认识孩子,孩子不认识蔬菜,一个个开始猜谜语。

更有一个学校,早餐有煮鸡蛋。有一大半学生会把鸡蛋剩下了,最后老师问起原由。孩子们说在家吃的鸡蛋全部是已经剥好皮的,没剥过鸡蛋,不会吃。

曾经看过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芬兰的孩子们大多课程都在野外,他们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让知识为生活服务。而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考个博士,然后过上等人的生活。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同样都是为了生活,殊途同归。走得路却大相径庭,我们的孩子与转动磨盘的毛驴无二,头顶永远吊着一把青草,引诱得毛驴趋之若鹜;而芬兰等一些国家的孩子,是一群跟着牧童在草原上自由呼吸的驴,他们会随着自己的嗅觉找到丰沛的水源,最嫩的青草,无拘无束大快朵颐。

同样是活着,同样是吃草。被圈养的和散养的,感觉自是大不同。难怪芬兰被评为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大人小孩都在按照自己的心愿走自己的路获得想要的生活。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因此自由放弃努力,放弃学业,学业不佳。相反,芬兰孩子的学习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这就又说明了一个真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和被迫学习,过程不一样,心理不一样,结果有些一样,也学业有成,更多却是不一样的。

教育,从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始

学海无涯苦作舟,甜作舟也能到达彼岸。学习本不是一件苦差事,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开始,让孩子一个个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回答问题,以这样启迪式的教育让孩子一步步收获拥有知识的快乐。不再灌鸭式强逼硬迫,孩子自发主动学习,那苦从何来?何愁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改变,从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开始,这何尝不是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