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戒不掉?说明孩子不懂“客体永恒”,三招化解粘人现象

约翰 鲍比尔认为,分离焦虑主要指孩子和亲近人分开时,产生的不愉快情绪。

例如,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时会不停地哭闹,在现实中我们也是常常见到这个场景。大多数家长面对这种情况都显得手足无措,且没有意识到引起孩子的根本原因。

莉莉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家的孩子叫小佳,现在8个月了,前几天莉莉讲了一件让我觉得很新鲜的事情。放假她陪小佳玩积木,想藏在被子里逗逗孩子,于是趁他在专心搭积木的时候偷偷的溜走了。小佳发现妈妈不见了之后只会在原地哭,完全没有到处寻找莉莉。最后莉莉不舍得他哭自己出来了,孩子见到她才露出了笑容。她问我:“你说我家孩子真的这么笨吗?怎么不知道找我呢?”我无奈地笑了笑说:“他还太小,还搞不懂客体永恒呢。”

很多家长不理解什么是“客体永恒”,更不知道年龄小的孩子不会玩捉迷藏的游戏。在孩子眼中父母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只要看不见父母就会觉得他们消失了,所以会很伤心,像小佳一样只会坐在地上哭泣。

“客体永恒”这个概念是皮亚杰最先提出来的,主要指的是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

。即把孩子喜欢的玩具藏起来,他会有找玩具的举动,因为他知道玩具是永远存在的物体。不过此概念需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知晓,各年龄阶段对“客体永恒”的感知不同,所以分离焦虑轻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分离焦虑戒不掉?说明孩子不懂“客体永恒”,三招化解粘人现象

各年龄段对“客体永恒”的感知与分离焦虑的关系。

0到8个月的孩子对客体永恒的感知:

不明白“客体永恒”的概念,从眼前拿走的物品,就单纯地认为从他的世界消失了。就算自己心爱的玩具没有了,也不会去寻找。

如果孩子看不到父母就会显得非常焦虑,他们认为看不到就是消失了,所以只要与父母分开又会认为是“生离死别”。 分开时孩子会有激烈的反应,比如,大哭、踢打、摔东西。此阶段是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关键时期,父母突然消失必然会给孩子带来紧张、不安的情绪。如果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会让孩子难以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对以后的个格形成、智力发展、性格形成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皮亚杰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其对象是八个月以下的孩子。实验时把孩子的玩具藏在木板后面,孩子便不会主动去寻找,不开心也只会在原地哭泣。

分离焦虑戒不掉?说明孩子不懂“客体永恒”,三招化解粘人现象

9到12个月的孩子对客体永恒的感知:

已经有了客体永久性的认知,从孩子眼前拿走物品时,他会出现寻找的动作,他已经明确的知道此物品在世界上是永远存在的。

当父母从孩子身边离开时,他仍然会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不过此时的反应并不是因为不明白“客体永恒” 导致的,而是单纯的分离焦虑。而且此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没有建立,时常会认为“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 只有父母在身边才能感受到安全感,如果突然离开就会因为周围没有熟悉的人产生分离焦虑,不过这时期的反应会比0到8个月的时候减弱一些,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

当孩子不明白“客体永恒”时,会出现剧烈的分离焦虑反应。平时家长应该注重帮助孩子了解客体永恒的概念,让他明白父母会永远在他身边。分离时也可以运用一些仪式感,比如,临走和孩子说再见、回家说:我回来了。使他知晓父母会按时回家,继续陪伴他。

分离焦虑戒不掉?说明孩子不懂“客体永恒”,三招化解粘人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小技巧,帮助孩子理解客体永恒的概念,让孩子不再那么粘人,摆脱“小尾巴”。

妈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了解“客体永恒”摆脱依赖粘人?

1. 通过小游戏让孩子明白“客体永恒”。

孩子在一岁左右就可以有客体永恒的概念,家长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和他一起玩捉迷藏、找东西等游戏,让孩子明白眼睛所看到的身边的物体都是永远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强化孩子客体永恒的认知,延缓他分离焦虑时难过的情绪。

同事是个爱学习的妈妈,她时常和她家一岁的孩子玩“妈妈出去几分钟”的游戏。刚开始孩子会因为妈妈的突然消失显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但是再玩过几次之后就会开始逐渐适应,慢慢明白了妈妈永恒存在的事实。

分离焦虑戒不掉?说明孩子不懂“客体永恒”,三招化解粘人现象

2. 帮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足够的安全感减缓分离焦虑。

在孩子三岁之前需要有一个稳定,而且细心地看护者,此角色一般都有母亲来承担。陪伴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及时回应孩子。这样细心的看护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同时能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不要因为工作忙,过早地让孩子去上幼儿园。这样会因为没有接收到足够的关心,降低内心的安全感,也会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平时应该注重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有爱的家新环境,父母的关爱能使孩子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内心也会因为父母的爱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安全感。

同事自从生了宝宝之后就辞去了工作,在家专心带孩子。前不久我碰见她夫妻俩正好带着儿子出来逛街,他家孩子非常有礼貌。才三岁见到陌生人也没有任何胆怯,无论是神情还是举止都落落大方,充满着自信。他们夫妻俩手挽着手显得非常恩爱,一看平时的家庭氛围就非常和谐。从那以后我也深信原生家庭的和谐,确实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

分离焦虑戒不掉?说明孩子不懂“客体永恒”,三招化解粘人现象

​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包办他生活中的琐事。

孩子三岁以后自我意识就逐渐建立,此时是培养他独立意识最好的时期。完全可以让他自己负责生活中的琐事,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饭、洗袜子。刚开始孩子行动会比较缓慢,但是随着练习动作就可以慢慢的熟练起来。家长再次过程中应该耐心一些,给他们充分练习的时间。不要因为孩子刚开始做的不好,就大发脾气,应该多一些鼓励和宽容。

(1)分房间睡觉

也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不错方法,但是实施过程中父母应该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先在一个房间分床睡,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分房间睡。分房间睡之后,每晚可以给孩子讲一个他喜欢的小故事。也要提前与孩子沟通,双方意见达成一致,让他有心理准备之后再逐步实行。不要强制逼迫他独立睡觉,更不要用恐吓的方法达到目的。

(2)启迪孩子智慧,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的前提,是独立的思想。孩子虽然还小,不太懂独立思考是什么,那家长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来引导他学会思考。说起来感觉很难,其实做起来很容易。讲个小故事,问孩子几个故事里的问题,比如:狼外婆为什么没有骗成小红帽呢?多问多想才能多思考,智慧的启迪是需要过程的。

独立思考是开启智慧的前置条件。

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会有粘人的阶段,家长要耐心地教导。让孩子知晓客体永恒的概念,能够帮助他减轻分离焦虑变得更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