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中日關係正發生歷史性鉅變!“三越三不”提法內涵豐富

關鍵時刻,中日關係正發生歷史性鉅變!“三越三不”提法內涵豐富


有一種感覺:中日關係正發生歷史性的鉅變,王毅10月26日的一番話很是意味深長!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時代正在發生鉅變,對中日關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更要看到王毅的特殊身份:他現在是國委兼外長,而且,他還長期擔任駐日大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日本通”。

他的話,應該更別有分量,尤其是那個“三越三不”的提法。

按照外交部網站公佈的信息,在10月26日的第15屆“北京—東京”論壇開幕式上,王毅致辭一開始,就說了兩句頗帶感情的話:

第一句:我本人也是當時論壇成立的倡議者和推動者之一。回憶15年前中日關係面臨的挑戰,讓人感慨系之。

過去15年,中日關係風風雨雨,作為親歷者的王毅,也很感慨啊!

第二句: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新期待——中日在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應當承擔的責任”。這一主題切合最新時代需求,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談中日責任,切合最新時代需求,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思考者中,包含王毅,應該也包含日本決策者。

這次論壇,國務院新聞辦主任徐麟、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等重量級嘉賓也出席。王毅的整個演講不長,但警句不斷,確實發人深省。

幾個看點吧:

關鍵時刻,中日關係正發生歷史性鉅變!“三越三不”提法內涵豐富


第一,中日關係的重要性。

重要,非常重要,而且,重要性更勝於往昔。

王毅先舉了幾個數據:

中日兩國雙邊貿易已超過3000億美元,人員往來達到1200萬人次,每週直飛的航班超過1000班,結交的友城也超過了250對


然後,就是三句別有分量的話:

1,中日兩國的利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廣泛而深入融合,中日兩國的發展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直接而緊密相聯。

2,在中日關係經歷重要和積極變化的同時,國際形勢也在發生重大和深刻調整,人類再次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3,作為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和擁有重要地區國際影響的大國,中日之間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和關切,承擔著越來越重的共同責任和使命。

人類再次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中日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和關切,承擔著越來越重的共同責任和使命。

類似的表述,感覺以往也有,但沒有像這次說得這麼明確。

中日必須合作,不僅僅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亞洲和世界。

關鍵時刻,中日關係正發生歷史性鉅變!“三越三不”提法內涵豐富


第二,中日怎麼合作。

王國委一口氣提了六個方面:

1,中日兩國應當建立更高水平的政治互信。

2,中日兩國應當開展更高質量的互利合作。

3,中日兩國應當推進更為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

4,中日兩國應當發揮更為積極的地區引領作用。

5,中日兩國應當構建更為建設性的安全關係。

6,中日兩國應當加強更具戰略性的多邊合作。

“六個更”,反正,每個方面,都要更上一層樓。

這六個方面,他還有展開,一些話語是很有內涵的。

比如,“中方歡迎日本更加積極參與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

日本,我們是歡迎你的,你也要更加積極一點。

還有,“要使兩國民眾心靈相通,相互好感度不斷提升。要讓中日關係更有溫度、更暖人心。”

這就說到關鍵處了,要更有溫度,更暖人心,這更考驗外交功夫了。

還有,“應更加積極地回應地區各國期待,加快推進RCEP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引領亞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

這些自貿談判,大家都有期待,我們真要抓緊啊!

還有,“要著力增進安全互信,以對話交流取代猜忌防範……反對任何一方為自身安全損害他人安全……”

大家以誠相待,還猜忌防範那就是拆臺了,而且,不能為自身安全損害他人安全,日本,應該也聽懂了吧。

還有,“旗幟鮮明地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旗幟鮮明地捍衛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

兩個“旗幟鮮明”,熟悉國際政治的朋友,應該能明白其中的針對性和深刻內涵吧。

第三,最要防範的事情。

中日關係起起伏伏,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日本對待歷史和臺灣問題。

日本和韓國,都算是美國的盟友,最近還鬧得一地雞毛,也是因為在歷史問題上,雙方又出現了激烈的鬥爭。

中日關係終於走出了歷史的低谷,但不排除哪一天因為某個日本政客的刺激性動作,又讓兩國關係急轉直下。

這就需要兩國,尤其是日本,更要未雨綢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敏感性。

所以,王國委也發出了明確預警:

(中日)互信首先體現在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尤其是在正確對待歷史和臺灣問題上所做的承諾。我想強調的是,越是開創新時代,越要夯實好基礎。越是要在有關歷史和臺灣問題上重信守諾,不能含糊,不能懈怠,更不能倒退。


其中,嶄新的“三越三不”

是開創新時代,要夯實好基礎。是要在有關歷史和臺灣問題上重信守諾,能含糊,能懈怠,更能倒退。


很王毅特色,但也說得很清楚。

作為明年中日關係最重大事件,按照王國委的透露,最高領導人明年春天將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

如果此訪能夠成行,將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2年正式訪問日本。12年來才第一次,這也充分說明了中日關係的風風雨雨,但終於,大家要向前看了。

但畢竟,這離成行還有幾個月,王國委也叮囑: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應當共同努力,為此次重要訪問營造應有的氛圍,積累必要的條件。

千萬,別又出么蛾子啊。

關鍵時刻,中日關係正發生歷史性鉅變!“三越三不”提法內涵豐富


最後,簡單兩點,總結一下:

1,中日關係正發生歷史性鉅變。

所以,我們看到,日本一改以往的反對態度,也在積極加入亞投行、“一帶一路”;安倍去年對中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一再熱情歡迎我領導人訪日;不久前日本天皇即位,我們派去了重量級的老王同志……

如果雙方處理得好,甚至相當於中日第二次建交。恩恩怨怨還會有,歷史創傷還會隱隱作痛,但政治家就是要冷靜、剋制,推動兩國關係朝最希望的方向走。

當然,我們也有言在先。畢竟,作為近代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日本某些人的言行,也是我們無法接受的。不然,韓國也不會反應那麼強烈。所以,王國委提出了“三越三不”,尤其是那句“越是開創新時代,越要夯實好基礎”,我看到外交部網站直接把這句話做成了標題。

日本,你看到了吧!

2,這更是新時代的要求。

王國委這次就說得很明確:人類再次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中日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和關切,承擔著越來越重的共同責任和使命。

未來的國際競爭,我總認為,不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更是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歐洲有歐盟,北美有美加墨,東亞呢?東盟畢竟體量太小,中日韓完全可以攜手合作。

作為兩個淵源深厚的鄰國,中日應該成為朋友,最好也成為朋友。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但高超的大國外交,就是將強敵化為朋友!實現這一點,對中國對日本的整體國家利益,超越100個諾貝爾和平獎。

這是一盤大棋,下棋的都是高人。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