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猶太人能流浪世界數千年而不被同化?

逆轉天堂


所謂同化,有兩重含義:其一、文化上被同化;其二,血統上被同化。如果文化與血統皆被同化,那麼這個民族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就消亡了,比如歷史上的鮮卑族、契丹族都被同化為漢族了。猶太民族流浪世界上千年而不被同化,原因只有三個:其一、猶太教一直存在;其二、民族身份認同來源於母系;其三、歐洲的同化能力弱,民族成份十分龐雜。上述三個原因的存在,讓猶太民族流浪兩千餘年,依然堅挺的存在,且在1948年建立了以猶太民族為主體的以色列國。

根據猶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義,一切皈依猶太教的人(宗教意義)以及由猶太母親所生的人(民族意義)都屬於猶太人。正統派猶太教和保守派猶太教界定一個人是否屬猶太人的標準是要看其母親是否是猶太人(母親生下子女),如果其母親是猶太人無論她的子女是否信仰猶太教還是信仰基督教或者是無神論者她的子女也被承認為猶太人。該標準被以色列《迴歸法》所採納。200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約在1600萬人左右,其中54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530萬人居住在美國,其餘則散居在世界各地。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特朗普的丈夫查理斯·庫斯納是猶太人,伊萬卡也就皈依了猶太教,成了一名猶太人。

猶太教是猶太人的特有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發源於猶太教。由於教義包含著對猶太人生活的多方面規範,因此猶太教不僅僅被視為一種宗教信仰,同時已經潛移默化為猶太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很難在猶太教、猶太文化和猶太人身份之間做出清晰的界定。猶太人到世界各地後,語言、風俗逐漸和當地土著居民同化,但他們堅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維持民族的獨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來字母書寫文字。

公元136年,羅馬軍隊再次攻佔耶路撒冷,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所有的猶太人不得進入猶太行省和耶路撒冷,從此猶太人開始在歐洲各地流浪。羅馬帝國統一了歐洲大部分地方,但是不久羅馬帝國就分裂了,歐洲變成大大小小數百個國家,各種民族紛紛進入歐洲。由於歐洲不是大統一的國家,因此國家多,民族多,文化種類多,這樣猶太人就能在歐洲各地保持民族獨立性。有一部分猶太人來到中國定居與生活,但是大部分都被中國同化了。前段時間河南部分中國的猶太人入籍以色列,但是僅僅5名女性得到了以色列的認可,其他大部分都被拒絕了,畢竟他們被同化了,不是猶太人了。


大秦鐵鷹劍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有很多猶太人被同化了。

就比如今天哭喊著要回耶路撒冷認祖宗的開封猶太人。

這些開封猶太人放棄了宗教,不認識希伯來文,放棄民族習慣,吃豬肉,隨便和外族通婚,實際上已經不是猶太人了。

薩沙在以色列的時候,聽當地人說,以色列也不承認他們,只是收了幾個女人過去。

根據宗教,猶太人可以娶非猶太人的妻子(只要後者皈依)。

但猶太婦女不得嫁給外族男人。

同開封的猶太人一樣,很多猶太人在歐洲、亞洲、甚至非洲當地,都被同化掉了。

其實,歐洲的猶太人相對保存較多,主要是歐洲猶太人的地位比較高,還有類似於波蘭這種猶太人的樂土。

大家也許不知道,歐洲的猶太人一度壟斷了很多國家的金融業。

在金融業並不發達的古代,基督徒受到宗教限制不能放高利貸,而猶太人則可以將高利貸放給非猶太人(猶太人自己之間不得放貸)。

對於基督徒來說,用錢放貸賺錢的話,人死之後是要入地獄的。

早期意大利最有名的美第奇家族,創辦了美第奇銀行,在14世紀末、15世紀賺了很多錢。搞笑的事,在死的前幾年,他每天做噩夢,甚至找幾個牧師24小時坐在他的床邊,不停地說你沒有問題,上帝不會讓你入地獄,因為你賺的錢給別人提供了很多幫助。

而高利貸可以說是金融業的雛形,逐步形成了銀行。


在歐洲1500年左右的時間裡,猶太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僅給家庭借貸,也給很多歐洲國王放貸。但這些國王也好、做企業的人也好,還有借錢的個人也好,每到還錢的時候都恨死了猶太人。

即便如此,猶太人還是佔據一定地位,因為他們有錢。

有錢可以收買包括國王在內的各級官員,能夠保證他們的生存。

比如十九世紀歐洲最強大的猶太金融家族,羅思柴爾德。當時,這個家族銀行的總部在維也納,負責人是羅思柴爾德家族第二代五兄弟中的老二,所羅門-羅思柴爾德,他還是奧地利政府的財務顧問。用今天的話說,屬於有權有勢的人物,還有大量的高層關係。

有了生存的基本條件,猶太人自然會堅持自己的信仰,不容易被同化。

相反,如果連活都活不下去,大部分人未必會堅持宗教,而選擇活命。


薩沙


在外人看來,猶太人是個非常特殊、神秘的民族。

在他們自己看來,依據他們信仰的經書預言和印驗,他們是充滿了神蹟的民族。

就人類被同化問題,世界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研究的共同規律結論是:世界上任何民族被同化的時間不超過500年。就是說同化在500年內就完全完成。基本沒有特殊和例外。

但偏偏打破這個規律的是猶太人。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唯一的破例和例外。這讓專家們驚訝、驚奇,也同時充滿疑惑或促使人們進一步思想……

是的,看世界分析世界,往往是世俗化的知識與學問,哲學也好辯證法也好邏輯學也好科學也好,一般都沒問題。但偏偏遇到猶太人的問題時,就不那麼放之四海而皆準了。為何?因為他們往往超出了世俗的範疇,這是不是他們信仰裡的特殊和超能呢?

他們是有神論的民族,產生了猶太教,耶和華就是他們的神。而他們的聖經又衍生了基督教、伊斯蘭教二大教,也即耶和華神是三大教共認的神,三大宗教都發源於他們的聖經(只是教義有歧義),三大宗教的聖地又都在耶路撒冷。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奧妙奇特的事。不研究他們的信仰,確實一些事解釋不通。

如他們的不被同化,他們在流浪二千多年前,他們的經書就有耶和華的曉喻:你們是我揀選的子民。你們與世人分別為聖。

這就是他們的信仰,是不是印驗了?該怎麼解釋?用世俗化無法解釋。

他們的語言是希伯萊語。流浪二千多年,已經失傳。復國後,竟然奇蹟恢復。

還有一些事項奇特,略舉幾例:

比如他們的經書上耶和華說:到時候我又信守與你們祖先立的約,召集你們回來。有國家,有軍隊。

~於是1948年回來復國了。

我即栽種你們,就必不被拔出。那些攻打你們的國,要蒙羞。

~於是在軍隊人數武器裝備數量都處於弱勢情況下,6:0戰勝整個中東阿拉伯世界。戰場上發生很多奇異的不可言狀的事。不利態勢下,發生意外逆轉,幫助他們得勝。

還有,他們復國很晚(至今才71年),卻是中東阿拉伯世界唯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先進發達國。而中東阿拉伯國都有豐厚的石油黑黃金,富得流油。他只有沙漠,無石油財富。卻是農業灌溉技術種植技術先進國,蔬菜水果供應整個歐洲。

這個民族確實有點神秘,奧秘。


光明嶺


猶太人流浪世界各地,並非不能被同化,只是一部分被同化,一部分得以保留下來。河南開封的猶太人實際上已經被同化的差不多了,就連以色列都不認了。開封猶太人向以色列認祖歸宗,以色列最終只承認5個女人是猶太人,批准其加入以色列國籍。而對於開封猶太人的男人,以色列並未承認。

對於大部分猶太人,沒有被同化,最主要的是猶太人所信仰的猶太教。猶太教是維繫猶太人與猶太人關係以及猶太人自身獨特性的最主要的最主要的精神食糧,使他們保持猶太人的傳統,從而與其他民族和宗教割裂開來。一旦猶太人失去猶太教信仰,那麼將會被所在的國家和民族同化。

猶太人保持不被同化的另一個因素是猶太人的從商。猶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他們由於保持了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這就與當地民族格格不入,無法融入當地社會,他們就幹起了商業買賣。猶太人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擇手段的方式,從商業經營中賺取了鉅額利潤,有了充足資本的部分猶太人放起了高利貸,這樣他們又可以賺取鉅額的利潤。歐洲很多最初的銀行就是從高利貸演化而來的。比如,歐洲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猶太人家族,他們控制了歐洲很多國家的銀行等金融機構。

猶太人從經商國獲得資金,這樣使猶太人雖然在社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卻過上富裕的生活,而且猶太人之間相互扶持幫助,這使他們能夠抱團取暖。當然,猶太人的富裕也成為很多國家羨慕嫉妒的對象,所以很多國家對猶太人採取打擊政策,從猶太人身上掠奪財富。但是,從商至少使猶太人獲得了財富,這樣他們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堅定自己的宗教信仰,保持自己的民族習慣和傳統。


銘蘇先生


宗教信仰,古羅馬時代,與猶太人關係比較密切的羅馬人、希臘人、波斯人普遍信仰多神教。只有猶太民族信仰一神教的上帝,羅馬人佔領耶路撒冷以後,開始實施比較寬容的民族融合政策,按照羅馬的說法,羅馬皇帝和羅馬信仰中各位大神都有關係,比如凱撒就和愛情女神阿芙洛狄特有親戚關係,這就與猶太民族只信仰單一神——上帝有了尖銳衝突,於是猶太民族就對羅馬統治者採取的是不參政,不參軍,但經濟上要求平等待遇,這就自動把自己民族降為二等。主動的和其他民族隔離。

商業因素,猶太民族和當時的希臘人在耶路撒冷有著商業利益的衝突,當時希臘人對外殖民往往是去人煙稀少的地方,自己開墾種植,往往要經過很多代的的努力,才能逐漸發展為鄉村城鎮。猶太人因從事借貸融資等等銀行業務,就需要往人員密集的地方發展,所以在希臘人眼中,猶太人是貪婪的寄生蟲。

文化衝突:羅馬人在征服耶路撒冷以後,征服者龐培隻身前往猶太聖殿察看,對信仰多神教的龐培來說並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但對猶太民族來說則是犯了大忌,因為當時猶太教規定只有大祭司才有權利在規定的日期進入神殿。在加上與希臘人平時就互相看不上,為日後發生激烈民族衝突埋下了導火索。

尼祿後期,羅馬爆發內戰,猶太人認為機會來臨,就發動了起義,雖然人數眾多,無奈其軍事能力,組織能力均無法和羅馬職業軍人並肩,最後還是被維斯帕香鎮壓。後來哈德良皇帝時代,耶路撒冷又一次爆發起義,屠殺了大量非猶太裔人,哈德良一怒之下決定流放所有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所有耶路撒冷出去的猶太人不得迴歸,如有發現,必定處死,猶太人自此開始出走全球直到20世紀40年代建國。

猶太民族因其嚴格的教規,商業模式等等因素某種程度上都妨礙了他們和當地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容易被當成當地發生某些事件的替罪羊;但另一方面倒也保持其民族的主體性。


散漫


世界歷史上,有很多民族被其他民族同化直至消失,唯有猶太民族,四處飄零2000年,依然保持民族特性,加之名人輩出,堪稱最堅韌、最聰明的民族。不過猶太人在中國還是被默默地同化了,也被世人淡忘了。

猶太人,人種為歐羅巴人種閃米特·含米特亞種,是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國的一個民族。猶太人這一說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來講,根據猶太教律法《哈拉卡》規定,一切皈依猶太教的人以及由猶太母親所生的人都屬於猶太人。猶太人發源於西亞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狹義上來講則要追溯到在“種族”範疇上的歷史。據統計,200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約在1600萬人左右,其中54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530萬人居住在美國,其餘則散居在世界各地。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猶太人人口雖僅有1600萬人, 佔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但是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獲得概率遠高於其他各個民族, 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 全世界都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就是猶太人的傑作。世界上孕育出科學家最多的民族,也是猶太民族。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民族有多優秀。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空氣動力學、物理學家馮·卡門,控制論之父維納,數學巨人馮·諾伊曼,核科學女傑梅特娜,1914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得主巴拉尼,大生化學家布洛赫,有機硼化合物的開拓者布朗,發現脫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學家阿瑟·科恩伯格,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勒葦,青黴素的發現者之一弗萊明,有機化學創始人馮·拜爾,飛艇的實際發明人大衛·舒華滋,直升飛機的發明人亨利·斐納等等,都來自猶太民族。而且猶太人的經商特別厲害,像羅斯柴爾德家族、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摩根財團、洛克菲勒等超級富豪都是猶太人出生,還可以算上伊萬卡的丈夫、川普的猶太女婿庫什納。

但是猶太民族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可以說,人類三千多年的發展史,也是猶太人的血淚史。歷史上兩次“巴比倫之囚”事件,全是針對猶太人。最嚴重的還是納粹的迫害,當時發生了滅絕約600萬猶太人的大屠殺,幾乎徹底摧毀猶太人在歐洲2000年的文化歷史沉澱。幾千年來,他們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並沒有像突厥人、匈奴人那樣被當地民族所同化,猶太人已成為他們深深的印記,正是依靠他們獨特的宗教信仰、文化教育、語言和樂於團結的精神及善於運用財富的手段。

1.獨立的宗教,堅定的民族信念和獨立的種族意識。他們有自己的精神寄託——猶太教,這是流在血液中的,也許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語言不通了,生活習慣不同了,但是宗教信仰絕不會改變,這就是精神動力,打敗不了他們的精神就打敗不了他們的人。

2.卓越的商業基因和有效傳承。關於猶太人與生俱來的商業基因的起源,簡單的說,在3000多年前,新月沃地是當時世界為數不多的進入文明階段的的地緣板塊之一,而古猶太人生活的迦南地區,位於新月沃地中央,頭尾串聯著尼羅河流域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兩個新月沃地最富庶的地緣板塊。身處兩大文明板塊夾縫的迦南地區,承擔起了二者商業貿易紐帶的功能,而生活在其之上的猶太人,則自然而然的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充分的商業基因。

但這並不是猶太人的商業基因能夠保持下去的理由。中世紀的歐洲,一般都分裂為幾十上百個王國。王國之下還有公國、侯國,乃至騎士。這些封建領主雖然因為實力和地盤的差別,對上一級領主有著一定依附性,但在轄區內部,仍然有著相當強大的自主權。這種權力的極端分散,嚴重削弱了政治對物資交換行為的掌控能力。封建領主要拿到自己想要的物資,只能假商人之手,所以商人有較大的生存空間。這就意味著猶太人雖然流離失所,但依然有憑藉祖傳經商手藝謀生的空間;也有繼續從事商業的動力。同時,經商的猶太人,具有了契約精神,也遊離於政治之外。保持其民族獨立性,才能遊走於歐洲各個勢力。

3.歐洲政治權力和宗教權力的衝突,也使得猶太人保持民族獨立性。中世紀的歐洲,存在嚴重的治權與教權衝突。雖然整體上,教權位於治權之上,但王權依然有相當大的獨立性,並不全受教權擺佈。二者既相互合作,但又彼此戒備,經常爆發衝突,加上天主教與東正教的矛盾,給了猶太人以夾縫求生,甚至左右逢源的空間。


星海知舟


猶太人這個民族真的很神奇,兩千多年前他們就失去了自己的國家,自此開始在全世界流浪。兩千多年啊,中間要經歷多少的磨難?一個沒有國家的流浪民族,居然可以完好的傳承下來,並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實在難得。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最後回到了祖地,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

當今世界估計就這獨一份兒吧。

關於原因的話,個人覺得主要有三點,第一是勤勞,第二是教育,第二是信仰

無論是哪一個民族,只要本身不具備勤勞刻苦的品質,那麼他們的發展就必將落後於他人。比如說現階段依然貧窮的大部分非洲國家,他們發展滯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由於民眾養成了懶惰的“慣性”,而猶太民族卻擁有最本真的勤奮品質。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品質,猶太人無論到了哪裡都能一絲不苟的工作,在自己努力的積累之下,原先的貧瘠之地也會變成沃土,所以流浪對於他們來說是毫無威脅性的,除非有誰將他們趕出地球,不然他們就可以憑藉勤勞品質紮根於任何一個地方。

除了勤勞以外,重視教育也是猶太人最明顯的特點,猶太家庭都會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從小就會讓孩子養成思考的能力,以至於這個民族的孩子能在很早的時候就對科學、哲學、金融、管理等領域有了很深的理解。而且猶太家庭在安排孩子工作的時候,不會讓孩子去幹什麼體力活(體力活都是僱阿拉伯以及其他人來幹),孩子會直接進軍金融、哲學、科學等高端領域,這種“優化”理念讓孩子們確認了自己就是優秀的人,這也是猶太民族一直得以優秀傳承的原因。

這一點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智商。雖然說全球各人種的腦容量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不同人種對於智商的開發還是有差別的。在近代的各種人種智商測試之中,猶太人總是高居榜首。

當然,勤勞和教育是保持民族優秀的特質,而保持自身的獨特傳承,這便得益於他們的信仰了。猶太人都是虔誠的教徒,有著忠實的信仰,他們忠於信仰,便是忠於自己的民族。

在猶太教的日常活動之中,每次到達安息日之時很多人就會聚集在一起,這些人會重新溫習先人們經歷的種種,以此來吸取教訓獲得生存經驗,而且隨著群體交流的進一步深入,猶太群眾對於彼此以及宗教的認同感也變得異常強烈。

所以幾乎每個猶太人都相信自己是“上帝選民”,無論遇到怎樣的困境,他們都認為上帝回來拯救他的子民,而他們自身必須要堅持等待上帝,正是這種堅定的心理狀態,讓猶太一族永存不滅。

綜上所述,無論某些國家對這個民族存在著怎樣的偏見,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們的優秀,而且這種優秀也絕對不是偶然。

當然了,猶太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強盛,能夠擁有自己的國家。離不開美國的鼎力支持。

美國的開放與自由,吸納了許多的猶太人。而這些優秀的猶太人充斥著美國的精英階層。美國的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幾乎被猶太人把持大半,比如說在金融領域“呼風喚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以及後來的愛因斯坦,再加上石油行業的“大佬”哈默,這些人都擁有猶太血統。

而正是由於這樣一層關係,在二戰中幾乎遭受滅頂之災的猶太人得到了美國的幫助,從選地建國到後來與阿拉伯人起衝突,美國都在後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以色列猶太人最為堅實的後盾。


白話歷史君


諸如什麼重視教育,信仰堅定這類的解釋,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咱們另闢蹊徑,從一個比較冷門的領域說說,為什麼猶太人不容易被當地的主流社會同化~那就是他們千年以來堅持的母系傳承規則——從血統上看,媽媽、姥姥是猶太人,才能被劃分成猶太民族,跟他/她爸、爺爺是什麼情況,關係不大。

先舉個例子,以色列建國後,出臺了《迴歸法》,向世界各地招募國民。《迴歸法》就是按母系相傳這個正統的猶太人身份界定方法來斷定猶太人的。

結果呢,咱們早就依從父系傳承的河南猶太人“後裔”們雖然認為自己是猶太人,但開始並不被以色列所承認,折騰了多半個世紀,直到5年前,終於同意接納了五位河南女性。

(哭牆前哈哈笑的五位入籍以色列的河南姑娘)<strong>

所以,希特勒當年那種只要祖上有猶太親屬就算猶太人的劃分方式,是不合理的,也不屬於猶太民族通用的劃分方法。

(納粹強行規定的鑑定猶太人血統圖譜)

除了傳統猶太教是從母系傳承外,皈依猶太教,也可以被接納為猶太人。比如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嫁給了庫什納,皈依了猶太教。但這種情形很罕見,畢竟除了最近這半個世紀,前面的好幾千年裡,主動皈依猶太教等於把自己身份降級,甚至在特定時期,還會有生命危險。

(第一女兒在哭牆前的擺拍)

好了,再回到河南猶太人這個例子上來。最早定居河南猶太人還是在北宋期間,經過絲綢之路來到的中原。因為工作能力強,表現出色,還受到了崇尚“重商主義”的大宋中央政府的表揚,宋天子給其中的一支賜了國姓“趙”,其他人也主動選擇了漢族姓氏。例如,猶太姓氏"列維"演化為“李”姓;"示巴"演化為“石”姓等等,逐漸形成了猶太十七姓。

而他們的漢族鄰居們,也沒太用心細區分過猶太人和回民,畢竟,他們有很多相似性。

比如,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來自西方。他們都信奉一個“神”(耶和華、真主);每天都要數次禮拜,禮拜時都面向西方(猶太教面向耶路撒冷,穆斯林對著麥加);

每隔七天都有一個“禮拜日”(穆過禮拜五的“聚禮日”,猶太人過禮拜六的“安息日”);

還有他們的齋戒、割禮、葬禮,禁食豬肉和血液,宰割牲畜前要念經,宰殺牲畜挑筋等教規習俗也傻傻的分不清,甚至他們信仰的宗教都被崇尚實用主義的漢族老百姓給形象的叫成了“挑筋教”。

所以,時間長了,人們把兩者看作了一回事,最多隻是單純區分了“白帽回回”或“藍帽回回”而已。

結果,到了清末,他們自己都已經分不太清了。因為,這些猶太后裔已經深刻融入到了中國傳統的“父系”傳承模式。

加之,根據他們的宗教、生活習慣,又非常容易被歸成回民。所以,很多猶太后裔都選擇跟回民通婚(起碼吃飯上,矛盾不大),再後來,相似的背景和宗教生活習慣使得人數少的可憐的猶太人淹沒於數量龐大的中國穆斯林群體中,自己拜的神逐漸跟回民信奉的“真主”混淆了。

下圖,開封猶太會堂裡供奉的宗教儀器,到了清末,負責看場子的人都說不清楚具體用法了。

然而,如果是按母系傳承的話,那就是另一種情形了。

大家捋順一下思路,想想,無論哪個家族或者民族,如果按父系來算,早就消亡了;反之,按母系算,隨便追溯,都能統計出來一大摞。

此外,猶太人的母系劃分的好處在於:由於女性習慣於尋找更為優秀的男人作為伴侶(比如,女博士婚嫁選擇面窄,而男博士只要經濟允許,可以搭配任何學歷的女性)。

這種情形下,他們的後代質量自然會越變越好。而那些較差的猶太男性則很容易就自絕了後代,即便是找到了比自己更差的外族女子,在猶太母系傳承的條件下,他的子女也不是血緣意義上的猶太人;反之,猶太女人與更優秀的男人的孩子,無論父系血統和宗教信仰是什麼,他們都是猶太人,這就使得猶太族群既能保質,又能保量。

加之,猶太民族長期遭受排擠和嚴厲的限制,生存環境很艱辛,職業選擇更狹窄,這些“逆境”對族群的智力水平構成了強大的選擇性壓力。此情此景下,更容易生存下來的,自然是那些高智商、能力強,頭腦精明的個體。同時,在母系的劃分原則下,聰明的男人在女性擇偶的淘汰中,留下後代的機會也更大。

猶太男童從小就意識到——不讀書,不聰明就娶不上媳婦。

於是,猶太民族按照這種母系血統定義的模式,加上環境的選擇性壓力,自身就進行了優勝劣汰的篩選和族群的“優化升級”。聰明優秀的民族,自然很難被平庸的民族同化。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世界歷史上,有很多民族被其他民族同化直至消失,唯有猶太民族,四處飄零2000年,依然保持民族特性,加之名人輩出,堪稱最堅韌、最聰明的民族。不過猶太人在中國還是被默默地同化了,也被世人淡忘了。

猶太人,人種為歐羅巴人種閃米特·含米特亞種,是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國的一個民族。猶太人這一說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來講,根據猶太教律法《哈拉卡》規定,一切皈依猶太教的人以及由猶太母親所生的人都屬於猶太人。猶太人發源於西亞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狹義上來講則要追溯到在“種族”範疇上的歷史。據統計,200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約在1600萬人左右,其中54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530萬人居住在美國,其餘則散居在世界各地。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猶太人人口雖僅有1600萬人, 佔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但是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獲得概率遠高於其他各個民族, 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 全世界都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就是猶太人的傑作。世界上孕育出科學家最多的民族,也是猶太民族。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民族有多優秀。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空氣動力學、物理學家馮·卡門,控制論之父維納,數學巨人馮·諾伊曼,核科學女傑梅特娜,1914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得主巴拉尼,大生化學家布洛赫,有機硼化合物的開拓者布朗,發現脫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學家阿瑟·科恩伯格,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勒葦,青黴素的發現者之一弗萊明,有機化學創始人馮·拜爾,飛艇的實際發明人大衛·舒華滋,直升飛機的發明人亨利·斐納等等,都來自猶太民族。而且猶太人的經商特別厲害,像羅斯柴爾德家族、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摩根財團、洛克菲勒等超級富豪都是猶太人出生,還可以算上伊萬卡的丈夫、川普的猶太女婿庫什納。

但是猶太民族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可以說,人類三千多年的發展史,也是猶太人的血淚史。歷史上兩次“巴比倫之囚”事件,全是針對猶太人。最嚴重的還是納粹的迫害,當時發生了滅絕約600萬猶太人的大屠殺,幾乎徹底摧毀猶太人在歐洲2000年的文化歷史沉澱。幾千年來,他們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並沒有像突厥人、匈奴人那樣被當地民族所同化,猶太人已成為他們深深的印記,正是依靠他們獨特的宗教信仰、文化教育、語言和樂於團結的精神及善於運用財富的手段。

1.獨立的宗教,堅定的民族信念和獨立的種族意識。他們有自己的精神寄託——猶太教,這是流在血液中的,也許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語言不通了,生活習慣不同了,但是宗教信仰絕不會改變,這就是精神動力,打敗不了他們的精神就打敗不了他們的人。

2.卓越的商業基因和有效傳承。關於猶太人與生俱來的商業基因的起源,簡單的說,在3000多年前,新月沃地是當時世界為數不多的進入文明階段的的地緣板塊之一,而古猶太人生活的迦南地區,位於新月沃地中央,頭尾串聯著尼羅河流域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兩個新月沃地最富庶的地緣板塊。身處兩大文明板塊夾縫的迦南地區,承擔起了二者商業貿易紐帶的功能,而生活在其之上的猶太人,則自然而然的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充分的商業基因。

但這並不是猶太人的商業基因能夠保持下去的理由。中世紀的歐洲,一般都分裂為幾十上百個王國。王國之下還有公國、侯國,乃至騎士。這些封建領主雖然因為實力和地盤的差別,對上一級領主有著一定依附性,但在轄區內部,仍然有著相當強大的自主權。這種權力的極端分散,嚴重削弱了政治對物資交換行為的掌控能力。封建領主要拿到自己想要的物資,只能假商人之手,所以商人有較大的生存空間。這就意味著猶太人雖然流離失所,但依然有憑藉祖傳經商手藝謀生的空間;也有繼續從事商業的動力。同時,經商的猶太人,具有了契約精神,也遊離於政治之外。保持其民族獨立性,才能遊走於歐洲各個勢力。

3.歐洲政治權力和宗教權力的衝突,也使得猶太人保持民族獨立性。中世紀的歐洲,存在嚴重的治權與教權衝突。雖然整體上,教權位於治權之上,但王權依然有相當大的獨立性,並不全受教權擺佈。二者既相互合作,但又彼此戒備,經常爆發衝突,加上天主教與東正教的矛盾,給了猶太人以夾縫求生,甚至左右逢源的空間。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在世界各民族中,有一個民族以其高超的智慧和經商頭腦,被人們所熟知。但也因此招來了殺身之禍,整個民族被屠殺了大半,而且至今無法在世界上安穩的立足。

這群人就是猶太人。猶太人信奉猶太教,但是在一世紀的時候,由於他們反對羅馬人,結果被羅馬人毀掉了聖殿,而他們也開始在世界各處流浪。但是流亡的猶太人卻並不受到東歐國家的包容,他們經常會受到迫害。



關於猶太人,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在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那次戰爭直接滅掉了600萬的猶太人。數百年來,猶太人流亡到各地,雖然習俗上多被當地同化,但是他們依舊堅持著自己的信仰,以此來維持民族的獨立性。


有人說猶太人之所以被排擠,是因為他們太聰明,聰明的令人可怕。眾所周知,猶太人特別有錢,有人甚至說,雖然全世界的錢都在美國人手中,但是美國人的錢都掌握在猶太人手中。


不僅如此,猶太人智商是出了名的高,諾貝爾得主中,有五分之一都是猶太人。而且出名的也不少,像我們都有耳聞的巴菲特、比爾蓋茨、愛因斯坦、畢加索等等,都是猶太人。


據說有將近一半的猶太母親,會在懷著身孕的時候做極全面的胎教,數學音樂等都可以是胎教內容。而且猶太人普遍受教育的程度要高出常人許多,這就能解釋出為啥猶太人聰明的問題了。


但是智慧又有錢的猶太人被排擠,其實還是宗教的問題。當年之所以被東歐人攆出歐洲,還不是因為宗教信仰不和諧導致的麼。他們與歐洲傳統宗教相沖突,但是還不願意被同化,那不被驅逐才怪呢。


不過雖然被迫流浪,但是猶太人對於本民族的信仰是極為尊崇的,他們信奉的猶太教較為獨特,可以說是民族性宗教,一般人是不會信奉的。所以雖然那時沒有自己的國家,但不論流浪到哪裡,他們依舊會宣揚自己的宗教,一些地區的猶太人還在堅持寫他們的文字,保證自己不被同化。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一直在西方國家中保持良好民族獨立性的猶太人,卻在中國摔了跤。當年逃到中國的那一部分猶太人,最後幾乎都改信了伊斯蘭教。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就一個原因,中方的高度包容以及西方的堅決排外,才導致猶太人在中西方的不同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