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最近江一燕是徹徹底底地“紅了”,一下子成為了各大視頻網站和各大博主“追捧著”要吐槽、調侃的對象,而起源就是江一燕在自己微博上宣佈自己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大獎”

對於江一燕獲獎個事情。小航最初覺得其實算是好事,畢竟是比較“長臉”的事情,而且之前小航一直覺得江一燕算是一個沒太大的黑點、認真對待自己生活的女明星。

真是一個獎引發的血案,還近乎把江一燕苦心維持了那麼多年的“低調知性”的良好形象毀於一旦。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江一燕的知名度雖然並不是那麼高,但始終算是娛樂圈頗有質感的存在。就算不是最風光的存在,但是其低調不爭的作風也贏得了許多路人的好感,至少演員出身的她,至少沒有人對她的業務能力產生過懷疑。

但這一次為什麼就因為獲了一個“權威性有爭議”的建築大獎而導致形象遭遇巨大危機呢?

其實這就是最簡單的生存法則。江一燕並沒有多做對任何人有實質性傷害的事情,但是她的有些舉止卻的的確確地冒犯到了“某些人”。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現在的她並沒有站在娛樂圈話語權的高峰,大眾對她的陌生感多過於對她的認可和尊敬。正因為網民內心沒有充分的信任感和崇敬感,所以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後,就很容易因為一些相對有力的反向言論而出現“牆倒眾人推”的局面。

江一燕出現“翻車”的第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某些行為在她之前一直在公眾中既定的低調不張揚、不爭不搶不湊熱鬧的形象確實有著很大的出入。就是所謂的:低調的人設被一系列高調的“騷操作”所顛覆。

就連江一燕所堅持的、為她贏得不少掌聲的支教現在也被不少網友質疑:明明是“低調支教”怎麼卻回回總有照片和通稿傳出呢?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現在更有言論說其實江一燕每一次去支教的地方都不會超過一個星期,而且她本人教授的課程更是與山區孩子自己生活環境“風馬牛不相及”的攝影課。

支教本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不管是不是做秀,有一個名人能堅持用那麼多年去做這樣的一件事情,確實已經很難得,反正人家真的是在做了。

有著這樣傾向的言論出來,確實讓江一燕長期靠支教累積起來的好感瞬間變成了一種笑話。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其實,想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中去表達、證明自己的小喜悅、小成就其實本沒有什麼。只不過因為她的明星身份,自然所有的言論、一舉一動都被關注。但是,尷尬就尷尬在她的每一次分享都帶著些“炫耀”、“作秀”的意味。

她的更博大多數給人的感覺就是並不是平常生活的記錄,而是刻意地去長篇大論的證明自己的“成就”。這就與她之前一直在公眾面前刻意塑造的“低調”形象產生了錯位。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她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她是否具備了炫耀的資本?這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個法則:你的實力能否支撐得住你的言論。

如果你是實力非凡的人,就算你性格比較“愛現”其實也沒有什麼。雖然大家可能會忍不住調侃一下,但是基於你的實力,可能大家還是會不得不服氣的。

但是當你沒有這個能力,卻還拼命為自己營造這種“至高無上”的假象時。那到時候騙局被拆穿了,就真的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對於江一燕在這個所謂“美國建築師大獎”是付出了多少努力,小航不好評論。或許人家真的是在真心實意地在做些東西、貢獻了自己的想法和設計靈感。

但是畢竟她只是甲方,雖然這個建築是她的,但是設計團隊確實是別人的團隊。雖然在獲獎的名單上,她也是團隊的一份子。但是畢竟主導這個團隊設計主要工作的並不是她。

而她在發表獲獎言論時,最初展現出來的就是把所有的功勞都往自己的身上攬,而且一直在拼命強調自己“第一次參賽就獲獎”的幸運和過人的天賦。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這就真的是惹到了一眾從事建築行業的人。要知道對於建築行業來說,傳統的作業習慣就是團隊運作,這種一人獨斷的風頭確實非常惹眾怒。

而且上來就說自己的“天賦”和“幸運”是想證明什麼?是想否定那些即使有天賦卻一直都在兢兢業業努力付出、等待機會的人嗎?而且你只是一個連圖紙都不會畫,可能只是提供些創意和想法的人。

眾所周知,其實建築行業是一個非常辛苦和殘酷的行業,不僅是在前期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而且還在於你真正從事了這個行業了以後,它的淘汰機制以及對於一個人的嚴苛要求,是容不得半點玩笑。這不是一個可以用幸運來去定義的職業,很有可能你奮鬥了很久,還不一定能被別人看到。

所以,江一燕此舉真的算是把一種建築業的從業者都得罪了。其實那些從業者真的是對江一燕的為人有什麼微詞嗎?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不然。其實更多的是,在建築行業中大多數從業者都是作為“話語的喪失者”,他們更多的是以“乙方”的身份為自己的“甲方”僱主而服務,而很多人可能努力了很多還一直在反反覆覆地被“否認”,難以出頭。

而江一燕作為“甲方”並且自帶著名氣和聲望,就這樣輕易地把所有的功勞都搶走了,對於從業者來說其實就是在對“話語權”的肆意把玩。

這不,就連所謂的“美國建築師大獎”這個獎項都被順帶起底。一深究才發現其實並不是業內多麼權威的獎項,當然也不至於是“野雞將”,頂多就是一個半吊子。

反正無論怎麼樣,在“牆倒眾人推”的趨勢下,江一燕這回確實是“糗大了”。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但是縱觀江一燕的職業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她真的算是“對副業情有獨鍾”、“不務正業”的典型代表。

演員出身的她,雖然在演技上沒有遭受多大的非議,但是她卻一直顯得有點“心不在此”。不知道是不是想刻意與娛樂圈保持距離,還是為了自己“文藝女青”的人設。這些都不好說,畢竟是個人的生活選擇。

江一燕的副業確實是混的風生水起,攝影、出歌、出書、建築一項都沒閒著,但是你說這些副業做得有多好嗎?其實並沒有,

她的文字語言現在被網友們調侃是“江一燕體”,連之前獲得攝影獎項也都被質疑其公示力不夠。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其實,這就到了我們要說的第三個生活法則:主業永遠是自己立腳的根本,而副業只是豐富自己的形象、完整自己的附加價值。

如果一個演員不好好演戲,沒有代表作,以玩票的性質來面對自己的工作,確實是不應該。雖然江一燕對待演戲一直兢兢業業的,但是犧牲自己的主業去追求副業是否值得,我想大家都有答案。

同是發展副業,小航覺得蔡依林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在現在華語樂壇中,蔡依林絕對算得上是超一線巨星了。出道那麼多年的她,歌壇地位鞏固、號召力依然強大。沒有人能質疑她歌手做得不夠格,畢竟她漂亮的成績單就放在那。

江一燕獲獎被群嘲,人設翻車過往被起底?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但主業的成功卻一點都不耽誤她成為一名出色的“蛋糕師”,而且人家的蛋糕師獲得了國際權威的獎項,就算獲獎人家也沒有過分表現出什麼。

這種主業我非常可以,副業來證明我依然有其他價值的做法就非常的討喜。

所以,江一燕因建築師大獎而形象翻車,說明了什麼。就是這些生產法則上可以並沒有完全的參透,而不經意間動了某些群體的奶酪。

你說她為人怎麼樣?我們都沒有辦法去定義。但至少人家沒有實質性地去做出什麼傷害,可是某些行為確實也給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敲響了警鐘。

對於此次江一燕人設翻車的現象,大家又是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