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公务员不能报考公务员,遴选考试机会又寥寥无几,对现在的岗位又不满意,该怎么办?

时尚达人ly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制度化,已经进入体制内的公务员是不能再报考公务员的。也有部分省份还未完全禁止。但是在职公务员不能报考公务员应该是趋势。

为什么要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公务员呢?因为在职公务员如果在报考公务员的话,第一会影响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人员的频繁变动,不利于健康的推动工作。第二在职公务员因为已经在体制内工作了,比应届大学生的经验多,在考公务员的时候有比较大的优势,有不公平竞争的嫌疑。第三如果在职公务员能报考的话,那么基层的公务员应该没得多少人有心思安心工作,只想考去更好的单位。

虽然这条路堵死了,但是针对在职公务员还有遴选这条路。

遴选考试各个地区不一样,有些招考范围广,有些招考岗位多。但是也有很多地方,遴选的机会也是很少的。

那么体制内的公务员在不能继续报考,遴选机会不多,对现在的岗位又不大满意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1.学的专业冷门,没有专业技能和经验,无一技之长不好就业。这就限制死了你——你不能辞职,只能继续呆在公务员队伍中,再在日后谋求发展。

体制内个别单位,特别需要高精尖人才的,会附加招考条件。招进来的人做的都是技术活。但是绝大部分的公务员做的都是杂事。比如说办公室日常管理、写材料、报表等等。做的事情大多和你的专业毫无关系。时间越长,你学的专业知识遗忘的就越多,到最后,会的就那么多。

但是不管你对现在的岗位满不满意,你肯定不能辞职。为什么?

  • 经济压力:本人无热门专业技术,不好就业。辞职之后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会有经济压力。
  • 心里压力:在长期找工作的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是很煎熬的。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 责任压力:你要负责的可能是整个家庭,妻儿老小都需要你。

工作找的好,没压力;工作没找到或者找的不好,那么你就有可能后悔或者压力更大。所以讲按照你现在的情况,不辞职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2.在不能辞职的前提条件下,你需要充实自己,然后抓住机会,谋求变化。

既然不能辞职,那么你就应该充实自己,把自己变的优秀起来。变得让领导认可你的能力,喜欢你的为人等。让你的能力决定你的价值,让你的价值决定你的地位。

  • 干一行爱一行,不能消极怠工。工作时间内,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

  • 多学习。人各有所爱,也有喜欢的领域。多学习你感兴趣的领域知识或者你想从事的岗位技能知识等。等以后有机会调动岗位了,你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

  • 保持健康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得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

  • 和领导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人捧人,都在台上;人踩人,都在台下。在一个单位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品性端正,不背后谈论是非,和各位领导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

你不能改变环境,那么你就要适应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不谋求变化,不从自身开始改变,一切都是空谈。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3.岗位调动

如果想在单位内调动岗位,建议直接和领导沟通,诚恳的讲出你自己的想法。相信领导会考虑的。

如果想跨单位调动,那估计有一点难度,自己足够优秀的前提下,还要有机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因为自己专业的缘故,辞职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继续在体制内工作,建议兢兢业业,求真务实,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谋定而后动。


G哼哼哈哈


我和你有着同样的困惑,但是很快我也就想明白了,以生活为主,活出精彩。

我是2016年考的乡镇公务员,干了一年我就不想在基层干了,好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图一时安逸,而降低标准。所以一直就想再考出去,但是五年的服务期限,让人什么也不能考,无论国考、省考还是遴选。就想着慢慢熬吧,这几年好好准备,一有机会就考走。但是今年的省考公告给我当头一棒,在职公务员不能报考!我勒个去,怎么就这么突然???不能考,难道还要老死乡镇了?

这二十多天过去了,我也慢慢想开了,干嘛要一味追求仕途?工作又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可以无聊无趣无味,但是生活可以多姿多彩多乐!我现在想的就是,以生活为主,工作次之,以兴趣为辅!

首先,要好好生活!照顾好家庭,养育好子女,定期旅游,多回家做饭吃饭。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挣点零花钱。其次,做好本质工作,尽量在单位里面出类拔萃,不放弃本单位内的提拔机会。再次,不完全放弃学习,多写多看,如果有遴选机会,也要去尝试。(我想着以后的肯定比以前难多了,考的人也是成倍的增加,还都是有实力的)。最后,培养一种兴趣,提高生活品质。拿起放下多年的吉他,自娱自乐。

曾经看过一句话“家庭幸福,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现在想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改变不了现实,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现实了!

希望我的想法对你能有所参考!


机关小院


讲个真实的故事。

2004年,A和B同时考入某乡镇公务员。

在乡镇上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繁杂,“白加黑”、“5+2”是常态,最郁闷的是工资还低,一个月两千多累成狗,A就抱怨不值,时常像个祥林嫂似的嚷着要走,重新考到更好的单位。领导见他这样,起初还劝他安心工作,以后有机会再调动,后来见他无动于衷,也不劝了,任由自生自灭。

B则相反,话语很少,但做事很勤快,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执行效率非常高,几件事办下来,深得书记信任,把他调到党政办当秘书使用,天天带在身边。几年下来,书记提拔到县里当常委,把他带到县里,后来随着领导一路高升,又去了市里省里,前两年被下放到某县任县委书记。而A仍还在他们最初的乡镇,只是提了个副主任科员而已。

两个人起点,也都没关系没背景,为何十多年后一个天一个地,差距会这么大?原因在于自身观念认识。我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工作恰恰相反,能动手,最好别用口。正所谓落实就是能力,实干才是水平。在体制内工作,正确的三观就是:干事。只有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领导才会欣赏,机会才会降临。而抱怨和牢骚,只会将原本可能属于你的机会,拱手让于他人。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在一个岗位待久了,难免心生厌倦。加上一些主客观因素,就会产生改变的想法。这无可厚非。在体制内,有太多公务员因为对工作不满而想辞职。可真正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因为无论怎么来看,公务员这份工作仍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所以哪怕再不满意,也不敢轻易言辞。

知足点吧!已经上岸就不要瞎折腾了。与其这样把时间浪费在抱怨、左右摇摆上,不如收拾心情多去干点实事。真正把事情干好,把人做好,机会自然而然就会来。


80后小公


现在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只有做好了准备,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是你的机会,否则就是别人的机会。

说说我的经历吧。

11年前,我从1000多个报名者中,杀进前十名,成为了一名乡镇公务员。进去了之后我才发现,里面只有两三个外地人,像我这种没关系没背景的女孩子,只有我自己,因为另外两个嫁了本地人,而我的老公,跟我一样,都是外地穷人家的孩子。

工作了两三年之后,我发现,当初一起考进来的10个人,只有两个人还在乡镇,一个是我,另一个女孩找了同单位的老公,这个男孩的爸爸是我同事,夫妻俩在一个单位,感觉挺好,没有调动的打算。其他的人都已经去了市里的某某局,虽然也要求了五年服务期,可大多数人都知道,规则约束的是没有权力的人。

五年服务期满,我就开始考试,刚开始,公务员是可以再考公务员的,但很不幸,我考了两次,都没考上。那时候已经是2015年了(因为五年服务期满就已经到了第六年)。但我不甘心,这两年虽然考试没过,但我自学了心理学,通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又获得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些一共花了有5000多块钱吧。

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他们觉得我脑子进水了,花这么多钱去学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没用。其实我是给自己做了打算,因为那时候的工作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我想的是,如果自己走不出去,就在第十年辞职,不要再浪费时间,而这些证书,是我未来工作的入门砖。

到了2016年,政策变了,公务员不能再考公务员,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报了上级市的事业编。同事们更说我傻了,放着公务员不干去干事业编,甚至我的事迹在整个市都传遍了。一个30多岁的女人,孩子有了,家也稳定了,为什么还要折腾?而且,事业编是需要职称的,而我当时已经拿的是副科工资了(研究生毕业直接副科工资),这意味着工资也要减少很多。

可我没在乎别人说什么,我认真备考,将近100人报名,我得了第一。巧合的是,考试题里竟然有我之前自学到的知识,还有一些关于运动的知识,而在此之前,我坚持运动一年了,瘦了15斤。当时坐在考场里,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笔试面试之后,我选择了投奔新的单位。因为,新的单位是我喜欢的,有很多很多的书可以看。现在,是我在新单位的第三年,第一年,被调动到上级机关锻炼,工作也很忙,但我仍然开始了写作,一直到现在,每天不间断。

读书写作让我的生活充实了好多,也让我远离了单位的是是非非。以前的同事问我后悔离开吗,我说从来没有后悔过。倒是他们,一个个地开始羡慕我了,而我,也成了他们嘴里最励志的人。

说了我的经历,我想说的是,在你觉得工作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记得充实自己,读书、写作、运动,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不是某个工作,而是你的能力。不喜欢现在的环境,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忍,要么滚。在滚不了的时候,那就忍,但忍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默默地准备,准备厚积薄发。

遴选的机会是不多,但是每次来的时候,你都能抓的住吗?你提前准备了吗?而且,现在这个时代,斜杠青年几乎成了标配,你有没有除了工作以外的其他能力?这些能力你掌握得又如何呢?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多读书、多运动,这些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的事情,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帮到你,一定会的。

加油吧,年轻人。


跳跳妈03


看见这个问答,估计是我最想回答的一个问题了,因为,大多数的基层公务员都经历过这样的“灵魂拷问”。

先说说我自己的例子,因为家庭原因(异地),我放弃了原有工作岗位,考到了老婆单位所在地的一个二级参公单位,当时还是13年,国家还允许在职公务员参加公招考试,当时因为自己原因,迫切需要回来,所以,就没有报更高的单位,而选择了一个更容易上岸的单位。这一切都为以后的不满意埋下了伏笔。

说实话,我当时那个二级参公执法单位真的是很无聊,学不到任何东西,单位基本都是老同志(很多军转,没有歧视的意思),要么就是很多关系户纯事业编制,每天沉溺于老同志收新同志,要专业没专业,要成就感没有成就感。13、14年,因为没满两年,不能参加考试,15年等可以参加考试了,国家又不准许了,命运就是如此的捉弄人。

因为不满意,有一段时间我总是满腹牢骚,造成领导很不喜欢,也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不过后来我也是想通了,工作就是为了生活,现在待遇也还可以,不要过多纠结于现实的不满意,多学习一些知识,多让自己充实起来会好一些。

1、为了让自己忙起来,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通过司法考试,16年一年时间,我认真复习,又找到了当年学习的感觉,很充实,也通过了考试;

2、不在领导同事面前抱怨,因为真的抱怨没有任何用处,相反有心人会给领导打报告,造成困扰,一般我们这种单位都不是很忙,事不多,领导交办的事积极完成,我不巴结谁,也不主动得罪谁。

3.利用单位时间多学习一些技能(因为下班反而没时间了,带小孩),比如说办公软件(其实很多人都不会,只会简单的)PS技术这些,以后工作有很大用处,写一写文章。

4.不放松遴选考试的学习,特别是对策题和作文的学习,因为这些东西都看积累,有时我们没遇到好的机会,但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去年,因为一次机会,我通过遴选离开了原来的单位,机会很少,但有时命运还是会眷顾你。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国家加大了遴选的力度,以后市级机关原则上都是从基层遴选,从目前来看,机会真的是越来越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直击公考


讲个真实的故事。

A和B是小学同学,A以优异的成绩考起重点高中,99年考上重点大学。B从小爱玩电子游戏,初中毕业后读了家附近的五年制大专。2004年,A和B同时考试,A上千人里笔试面试第一名考入某乡镇公务员,而B没有考上。几年后B家里通过种种关系,参加事业编制考试,笔试入围考生中倒数第二,面试第一的成绩,刷下十多个人,进入了某乡镇卫生院。

A在乡镇上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繁杂,“白加黑”、“5+2”是常态,最郁闷的是工资还低,一个月900多累成狗,但A话语很少,做事勤快,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执行效率非常高,几件事办下来,深得书记信任,把他调到综治办、党政办、计生办使用,天天带在身边。几年下来,书记提拔到县里之前给他提拔成了部门负责人(不是主任),他想想,反正科员也是股级,也就无所谓了。而B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一年半之后就被提拔成了卫生院院长,又过了三年,B那在市里当局长的舅舅给县里的拜把兄弟打了个招呼,他就被提拔到A所在的乡镇当了纪委书记,而A仍还在他最初的岗位,还成了B的手下。

一次酒后A像过去做哥们时一样搂了搂B的肩膀,引起了B的反感,没多久就被班子随便找了个借口移交纪委诫勉谈话,吓得A从此看到B都是战战兢兢。又过去十来年,B已经成了县委常委,而A还在盼个副科待遇,眼看着年限快到了,结果职级并行来了,得了个一级科员。

两个人起点不同,A明显更高,为何十多年后一个天一个地,差距会这么大?原因在于自身观念认识。我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工作恰恰一样,做的越多,错得越多,越是能干的,越把你当奴隶使唤。至于提拔,与除关系外的一切无关。在体制内工作,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领导才会欣赏,但提拔的永远是能与他利益交换的。要不你身后的人能给他仕途添砖加瓦,要不你的能量能给他的生活带来改善,要不你的情商高,外表能让他身心愉悦,机会才会降临。

人往往是越缺少什么,越呼喊什么,在高呼公平正义的今天,你就想开点,好好为人民服务才是真的。在体制内,有太多公务员因为对现实不满而想辞职。可真正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因为无论怎么来看,公务员这份工作仍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所以哪怕再不满意,也不敢轻易言辞。

知足点吧!已经上岸就不要瞎折腾了。与其这样把时间浪费在抱怨、左右摇摆上,不如收拾心情多去干点实事。真正把事情干好,把人做好,退休的那天自然而然就会来。



用户63102095838


基层公务员,参加遴选,进入上级机关,是非常好的出路,也是普通公务员最值得努力的方向。因此,当前的你,要坚定参加遴选考试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准备遴选,争取早日考进上级机关。


题主和我有同样的心情和遭遇。在乡镇基层,工作累,看不到晋升的前途和希望。虽然我们不是为了晋升而晋升,但是,没有职务的提升,就没有工资待遇的提高。作为乡镇公务员,不渴望成为领导干部,只是希望工资能够提高一些。但是,乡镇,最大的领导是乡镇党委书记,最高的级别一般是正科。而大部分人都是在科员级别工作着。工作多年,我依然是科员,一直在为4000元的工资奋斗着。



普通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要想改变现状,唯一的捷径就是参加遴选,争取考入市直、省市机关。在这些机关里,职务晋升非常容易。很多市直机关,都是编多人少。我了解的,我们市的某个局,公务员编制很多,但是人很少,尤其是领导干部少,单位里工龄达到提拔的年轻公务员,都已成成为了副主任科员,有的甚至已经走到了副科实职岗位。工龄稍微长一些的,达到提拔主任科员条件的,也已经有的晋升了主任科员。这就是基层和市直部门的差距。基层,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仍然解决不了副科职务,市直部门,年纪轻轻的就能到主任科员。


题主对自己的现状分析的很到位。按照规定,在编在岗的公务员是不允许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遴选是唯一的途径。但是,自己又是冷门专业,该怎么办呢?


一是认真学习。遴选,也是考察你的个人政治理论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想改变现状, 先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的学习,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围绕着遴选考试相关的内容,重点复习。


我有一个同事,也是在乡镇,他顺利的考入了市直部门。跟他请教经验时,他唯一告诉我的就是,你把乡镇订阅的《党员干部之友》《支部生活》里面的文章全部学习一编,重要文章熟记于心。可见,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二是端正态度。题主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充满着比较大的担忧和迷茫。这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溺于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我们要重拾信心,找回自我,相信自己,端正自己地态度,做一个积极阳光的人民公仆。


三是未雨绸缪。近期,我们市的遴选也在报名。透过招考公告和职位表,我发现,现在的遴选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公文写作类岗位,要求2年以上的文字工作经历,或者是在市级以上的主流媒体上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文章。再如法学类岗位,现在要求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当前,你不仅要准备遴选,还要为自己增加一些筹码,比如多发表一些文章,多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等等,丰富自己,让自己更加的优秀。



作为年轻的公务员,遴选是自己进入上级部门的唯一途径。我们年轻,我们有知识,我们有精力,但是, 我们更要有汗水,更要有付出,背水一战,努力准备,争取早日上岸,成功晋级。


职场百灵鸟


在基层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岗位上工作几十年,不敢说有什么成就和体会,那就谈一下个人看法吧。

—、从题主的问题看,对现在的工作岗位很是不满意。

经过奋力冲杀、过五关、斩六将才成功上岸者,正式入职工作之后,发现千辛万苦奋斗得手的工作岗位,和同学们相比或者机构层次太低,或者工作条件不好,或者工资待遇又不高,或者工作上又多是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小事,失望、挫败感油然而生。满腔热诚而来,一看实际情况无比失望,这大概就是围城效应吧。刚入职场之人,有这个想法是十分正常的。可人生环境变了,工作任务变了,心理上、习惯上的转换还未完成,当学生时不甘心、不死心、不服输的心理尚存,不适应也是自然而然的。

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考研、调动、辞职这类念头时不时浮上心头,午夜辗转反侧于一张小小的单人床,坐卧难宁,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愰如昨日。人生一世,看似有无限可能性,但如果认真考虑一下个人的条件、家庭的期望、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其实能走的路仅仅只有几条而已。好多好多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太正常了。

二、不论什么人,绝大多数人注定会一辈子默默无闻,平庸之人往往占了绝大多数。

年轻的时侯爱幻想,爱设计自己的人生之路。走上工作岗位,无疑就必须面对现实了。几十年过去一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你不得不承认,任何行业,任何工作,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施展人生才华和抱负者,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是普通人,做普通人,干普通事。即使你在行政机关工作也毫不例外。

想当年我们几十个人走出校门,奔赴工作岗位,何等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现在再看:竞然有好几位己经重回大地母亲怀抱了,令人痛感人生苦短,生死无常。政界打拼的,地厅级的有好几位,正副处级的一大堆;专业方向打拼的,有院士、有大学校长、有博导教授、有高工,但人数还真不算多,多数还是在基层守着小位子苦苦挣扎;蹦出体制的,有大老板、小富豪,可仅仅只有两位而已。

成功固然令人神往,但必须有一个过程,一定的历炼。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自身很高的综合素质做为基础,还要有合适的平台、适宜的环境条件。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因此,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要保持一份平常心,切不可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至于公务员遴选考试,有符合自身条件的机会,就认真准备认真考,冲刺一把。没有机会,就继续干自己的工作。毕竟,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行政工作看似高大上,但对年轻人来说,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其实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考试,机关工作人员的必经之路。否则,得到的只能是一路失望、一生失意,陷入颓废之中不能自拔。

三、公务员应该怎么做呢?

那么,对一个走上社会、并被多数人羡慕嫉妒恨的工作岗位的公务员来说,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降低心理预期,保持一份平常心。做为公务员本人,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是一份工作,我就靠这份工作挣得一份工资,养家糊口,和农民种地、工人车间劳作、科研人员做实验并无本质的不同。公务员也仅仅是360行之一。而工作岗位就是我们饭桌上的菜,就是孩子的奶粉钱,就是商品房的首付款。有道是:人生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皆来源于此。从这个角度说,工作岗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饭碗而已。因此,我们也必须对得起这份工资,对得起自已的良心。

2、面对现实,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的行政单位,一般情况下人不是太多。经过公考新进的年轻人,是毫无疑问是高素质的有生力量,单位领导、同事们都对年轻人寄予了无限希望。因此,在工作上一定脚踏实地好好干,并力求干出一番成绩,在平平常常的工作中实现人生的追求。力求做到即不负自己所学,不又负组织的期望。我想,这应该是正确的态度。至于说职务提拔,有机会了,决不放过机会。毕竟常言说:不想当将军的土兵不是好士兵。即使不顺利,也不要气馁,人生之路顺风顺水、畅行无阻的又有多少呢?任何事情的成功必然伴随着千般辛劳,万般追求,成功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毕竟,真正当上将军的士兵往往是寥若星尘。看开了,想开了,就多了一份从容,一分平常心。任何时侯决不能随波逐流,只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推日子下山,那就彻底废了。

3、心中有敬畏,不做违纪乱纪的事。现在走入职场的年轻人,大多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没吃过苦、受过罪,也没受过委曲,一般的要求也大多会得到满足。工作了,无论个人怎么想,在他人眼中,你首先是个工作人员。因此,千万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即干好自身工作,又要尽快融入机关环境之中。另外,行政机关的工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级(职务),都有一定的权利,诱惑无处不在,陷阱如影随形。切记:绝不干违法乱纪之事,这是底线,任何时侯都不能突破,心中要时刻绷紧这根弦。这是老话、套话,没人喜欢听。可一旦守不住,轻则追究责任受处分,重则判刑进监狱,一辈子就鸡飞蛋打了。现在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坦率地说:在目前普遍从严治党、切实加强监督的条件下,行政工作己经是一个高危行业。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万万不可粗心大意,马虎从事。

5、重视家庭,重视妻子,重视孩子,重视父母,珍视兄弟姐妹们情份,追求小家庭幸福和睦,大家庭和谐平安。工作上事业上的成功固然可喜,家庭、亲情的平安幸福更值得追求。为此,要努力打理好自己人生的根据地、加油站,让全家人在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中,奏出华美的乐章。


水波不兴3291


小李是一名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乡镇政府上班已经将近有5年的时间了,在这5年时间里边自己没有得到任何晋升,长年累月千篇一律的生活的作以及乡镇艰苦的环境,让他对乡镇公务员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

苦于自己也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什么人际关系,想要获得升迁也是前路渺茫。每年公务员招考公告发布出来以后,小李都会第一时间关注,但是他发现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以及市级公务员对学历要求的提高,自己能报考的岗位基本上寥寥无几。

几年前自己对报考公务员信心不高,最后报考了乡镇公务员,但是最现在市级部门的公务员和自己专业相符的都需要研究生学历,省级和中央级的更不用说了,而自己能报考的公务员岗位基本上都是乡镇的,自己从一个乡镇跑到另外一个乡镇没有多大的意义。而遴选考试也寥寥无几,自己参加了一次都没有考上。对于自己的前途该何去何从,小李现在很是郁闷。

其实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在乡镇上很是普遍,有很多人想着第一步先到乡镇工作,然后再出去考省市的公务员,然而等到了工作单位以后才发现,由于乡镇在职公务员报考条件限制以及专业等各种原因自己不能报考,同时对工作以后,自己学习方面跟不上,本身也没有多大的信心。想离开乡镇,但却又无能为力。如果你是这样的公务员那么请你看看下面几点意见。

一、认真复习,随时准备参加遴选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利用工作业余的时间,学习遴选考试有关知识。可以在网上买一些课件,也可以参加一些遴选的网络培训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应试能力。我们不知道遴选考试公告什么时候出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间突然间省市就会发布遴选公告。如果到那个时候临阵抱佛脚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工作,那参加遴选考试也是徒劳无功的。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去参加遴选,就比较有信心,成功的几率也比较大。

二、认真工作,随时准备获得晋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一行为准则。既然我们占用的是乡镇公务员的编制,承担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就要立足本职工作,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干好。尤其作为年轻的乡镇公务员来说,要向前辈请教,向领导请教去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理论知识,把自己锻炼成一个非常打硬的乡镇干部,让领导和群众都为你竖起大拇指,这样当我们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回想起这一段经历的时候,你才会不后悔在乡镇这几年没有白呆,并且是问心无愧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实事的。

总之,对于已经有工作并且有晋升机会的年轻公务员来说,你至少是安稳的,和很多没有找到工作的同龄人相比,自己幸运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立足当前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当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这对于你以后的职场生涯,更高岗位也是非常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职场成长都是益处良多。


四为公务员


你是在职的公务员,你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我认为你应该拿出积极的心态去主动面对当下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照你表述的情况,你现在的工作还是不错的,是气象局的工程师,是在职的公务员,然后你还想遴考,只不过是没赶上遴考的机会。我感觉是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是你目前的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

那么,我们下步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拿出积极的心态,等待遴考的机会。既然你已经说了遴选考试的机会寥寥无几,这就说明在你的心态中,你是想准备通过遴选考试的方式走出这个单位去新的更好的岗位,这是你自己认为的方式方法。那么我想说的是,你做好遴选考试的准备了吗?参加遴选考试也不是你说考就能考上的,如果你有这个方面的想法,你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做好相应的准备。要多看书,多学习,多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多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多学习和同事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能够正常的参加比试和面试。能够在笔试和面试中得高分,这样你才有机会有把握在遴选考试中胜出。

第二,你要积极面对现在的岗位,而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你说你还没有其他的经验,还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你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的稳扎稳打呢,去学习现在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措施,积累工作经验,那么时间长了之后,你自然能成为这个方面的行家里手。但是,你不婆安心工作,老不喜欢这个岗位,你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专家能手呢。你想出去考试,然而你去考试的岗位,你就能保证下一步工作中就一定能够喜欢吗?如果再碰不到喜欢的工作岗位,那么你该如何是好呢?



第三,狠心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按照你的想法,你可能真的不适合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你现在是气象局的工程师,然后还说不喜欢现在的岗位,还想通过遴选考去其他的岗位。那么考取其他的岗位你再不喜欢怎么办?我想就是还有一个最坏的方法,那就是你真正的辞去公务员的职务,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事业去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这应该总没问题了吧?但是,你要想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可能挣不到工资,挣不到很高的收入啊!



基于以上的分析,如果你不想辞去公务员岗位的话,那么你就安安心心在此岗位,努力学习业务,相信有一天你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喜欢上自己的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