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電臺聊雙創,“因地施策、量體裁衣”助力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政風行風 | 走進電臺聊雙創,“因地施策、量體裁衣”助力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關注上海科技,領略科技精彩

政風行風熱線

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10月26日上午,市科委總工程師陸敏、市科技創業中心主任朱正紅、上海贊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子強共同走進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就市科委圍繞促進科技創業、培育科技企業,著力打造科技企業孵化服務體系、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工作與主持人展開交流和溝通,並接聽市民來電,聽取意見和建議。

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陸敏總工程師首先介紹了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基本情況。科創中心建設五年來,上海搭框架、打基礎,積極搶佔科技制高點、培育經濟增長點、服務民生關注點,著力在規劃部署、基礎前瞻、支撐發展、環境營造、體制改革上下功夫,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突破,重大成果不斷湧現。同時,緊緊圍繞人民切身利益和緊迫需求,上海推進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撐。

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在促進科技創業和培育科技企業方面,上海科技創新工作聚焦科技企業創新發展要求,積極破除科技創新發展體制機制瓶頸制約,推進以科技創新企業培育為主線的孵化培育、雙創服務、成果轉化、區域創新“兩線、兩面”等工作內容,不斷優化創新生態環境,為上海科技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孵化培育,加快科技企業創新發展,圍繞科技企業成長全生命週期創新需求,不斷建立完善“創業團隊→小微科技企業→高新技術入庫培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卓越創新企業”的政策扶持與服務鏈,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主體需求,“因地施策”,“量體裁衣”。對於初創及小微科技企業,上海市設有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近年來調整優化企業支持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十三五以來扶持企業數量近7000家,而今年企業參與更為高漲,申報突破7000家。在支持本市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出臺了《關於加快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及相關實施細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對入庫培育企業給予資金支持。

二是助力提升,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通過培育門類齊全、專業方向明晰、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創業載體,使其資源集聚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產業引領能力及單位面積產出貢獻率能進一步提升。三是夯實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步伐,上海科技成果轉化提速、增效、擴能顯著。四是協同發展,推動長三角區域創新一體化,圍繞貫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研究科技創新協同具體實施舉措,開展一體化示範區產業創新板塊有關專題調研。

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在節目中,三位嘉賓與聽眾們交流、分享了大學科技園、科技創新券、以及創新創業大賽相關熱點問題。

前兩天新聞中提及市裡在研究制定大學科技園相關政策,可否介紹下這些雙創載體的具體情況,會有哪些支持舉措?

@主持人 雪梅

解答丨大學科技園作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的主要載體,一頭連接著高校、一頭連接著產業,在有效促進產學研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有著更大的優勢。在市領導的指示要求下,市科委會同市教委、市科創辦等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本市大學科技園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經市委深改委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後,近期將正式出臺。《指導意見》從高校創新源頭、大學科技園服務能力、區域配套保障三個層面提出任務要求,並配套完善規劃佈局、管理運行機制,落實組織協調保障,相信將對推進本市大學科技園進一步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指導意見》,將重點支持在楊浦、閔行、嘉定以及臨港新片區、張江科學城、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等佈局建設大學科技園。

想問問企業如何申領創新券,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如何使用?

@聽眾 喬先生

解答丨“科技創新券”是支持企業創新的一種政策工具,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試點使用。2018年出臺《上海市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試行)》,對申領對象、條件、申領使用、兌付等進行了明確規定,科技創新券主要用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團隊向服務機構購買專業服務。支持目的包括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激發創新投入;同時也擴大了科技服務市場、提升科技服務能力,並促成技術交易。具體使用上,創新券以電子券形式發放,你可以登錄上海科技創新券平臺(http://cxq.stcsm.gov.cn/)進行申領,每年科技型中小企業申領的額度不超過30萬,團隊不超過10萬,可以分次使用,每次不超過服務金額的50%,目前已開放的服務內容包括創新戰略規劃、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資源共享等5大類32項服務內容。服務完成後,由服務機構申請兌付。網上平臺常年受理,按季度集中兌付。大家可以通過“上海科技”官網、微信號查看具體政策,今年已有近千家企業申領了科技創新券。

剛剛聽到嘉賓提到了小巨人信用貸,我們很感興趣,但是我們企業的規模、收入還達不到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的標準,想問一下,還有沒有其他的支持內容和方式?想了解一下前段時間推出的“高企貸”具體情況。

@聽眾 丁女士

解答丨近年來,市科委會同金融部門,重點推進了多種科技信貸和科技保險試點。比如說針對小微企業的“微貸通”,還有中小企業的“履約貸”,另外,上個月市科委聯合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了“高新技術企業貸款授信服務方案”,重點支持首貸及中小微型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其提供低息或信用貸款,並建立專門的綠色審批通道,從提高貸款獲得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服務方式等方面支撐和優化高新技術企業信貸環境。此次,“高企貸”首批試點的8家銀行,包括5家全國性大中型銀行上海分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和3家法人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將提供總額505億元的專項授信額度。如果有需要申請的話,可以登錄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進行在線申請。

今天走進直播間的企業代表,上海贊榮醫藥科技的董事長程總,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生物醫藥領域第二名的好成績,請談談感受體會。

@主持人 雪梅

程子強丨這次創新創業大賽對我來說特別難忘,全國生物醫藥行業有3700家公司參加,半決賽時每個小組有27家公司,前3名進入決賽,決賽初創組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最後,贊榮醫藥非常自豪能拿到全國的第二名,我們非常榮幸能夠為上海贏得榮譽。這是一個含金量非常高的大賽,在半決賽和決賽中參賽企業的水平都非常高,我們從六七十個賽點中層層選拔,最後把優選的項目推到了國家的比賽,大家才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通過大賽這個平臺,讓更多行業內外知曉了我們的企業和成果,不光提高了我們的自信心,也提高了我們企業國際知名度和國際的認可度。

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查看詳情

感謝您的“在看”

政风行风 | 走进电台聊双创,“因地施策、量体裁衣”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