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历来是理念与技术交锋的江湖。本届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提到,数字化时代的新商业文明是以合作为基石的发展模式,并逐渐以共赢发展的正和博弈取代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

近期,阿里巴巴1688与东莞的战略合作似乎便积极响应了这一理念,即通过打造数字化产业带助力东莞描绘新的增长曲线,而在实现货通天下之后,1688也得以进一步提高全球化市场的渗透率,由此达到双赢目的。

一、世界工厂称号几次易主,传统制造何以活力永续

从18世纪英国工业称霸、19世纪后期美国取而代之,再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崛起,伴随几次工业革命,世界工厂头衔几经更替。当下,中国也有不少工业品已然位列世界第一,并由此接过世界工厂的圣火。但世界工厂并非终局,对于传统制造而言,世界市场才意味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对于处在“微笑曲线”谷底的中国制造业,若想进一步打开世界市场、拥抱长期主义,必然需要经历从产业链低端到高端的跃迁,实现向“武藏曲线”的倒U型反转。

台湾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曾在提出“微笑曲线”时表示,U型曲线朝上的两端代表着研发、销售,中间较低的部分则对应着制造业的生产、组装环节。国内在薄弱的工业基础上,依托人口红利、成本优势聚焦“外包”等模式,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完善的工业基础初具雏形。

然而,这种捷径并不意味着国内制造业不用为工业工程、精益生产等阶段补课,因此,受核心技术缺乏、品牌塑造能力低等因素掣肘,国内制造业厂商普遍难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因而被迫处于曲线谷底。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看似困局之下,实则也为传统制造业指明了变革方向。虽然行业痛点频频,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有望让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生产、组装环节出发,辅以更多数字化、智能化工具提高技术含量与品牌溢价,由此推动企业实现中间高、两端低的“武藏曲线”也未尝不可。从生产窗式空调起家,凭借自主创新能力逐渐跻身中国制造业代表性企业的格力,便是一个典型例证。

然而传统制造业饱受市场洞察难、渠道分销难、电商运营难三大痛点的掣肘,此类进阶并不能一蹴而就。

《尚书·说命中》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从“微笑曲线”向“武藏曲线”的反转可谓知易行难,而传统制造业受制于三大痛点,在转型过程中更是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制造业基本属于订单模式,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要么凭借经验,要么通过层层代理商反馈,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缺乏精准的数据参考。”正如阿里巴巴中国内贸事业部运营总经理陈意明所言,传统制造业往往缺乏对市场需求的高效洞察,与此同时,渠道单一带来的分销效率低下、数字化工具的研发与运用存在较高门槛等,也加剧了其扩大市场边界的难度。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尤其在国内人力成本抬高,低附加值、人力密集型的制造厂商的成本优势正日益被东南亚地区追平,如何积极适应内需的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以柔性生产满足小批量、多品类、定制化的市场需求,成了国内制造厂商乃至国内制造业转型的必答题。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诉求,1688开启了对产业带深度赋能的设想,而这辆通往“世界市场”的列车,第一站停靠在了拥有强大制造业基础的东莞。


二、首个数字化产业带落地东莞,1688助力传统制造货通天下

此次1688牵手东莞,可以说是有备而来。其不仅将轻经营方案、自主经营方案、源头厂货、数字通路、数字服务、产地IP化、本地基础服务设施7大能力融为一体,打造了一站式产业带数字化解决方案,更是直接下沉到当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多管齐下,也有望助力东莞快速达成所提出的“千亿目标”。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借由“厂货通”项目,1688能从市场洞察、渠道分销、电商运营多个维度切入,全方位助力东莞传统制造业转型;同时,这种“术业有专攻”的姿态也将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降低后者的试错成本与数字化转型门槛。

其一,依托阿里“大数据银行”洞察市场,实现C2M精准开发商品与备货。在近期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张勇表示,经过20年的发展,阿里已经形成了涵盖商业、金融支付、物流、云计算、大数据在内极为广泛的数字经济生态,仅在中国市场就服务了超7亿的消费者。尤其在商业维度沉淀的海量大数据资源,也使其能从渠道表现、消费者接受程度出发作出相对准确的预测,并以数字化产品同步给传统制造业,推动产业上下游的高效协同中,以产供销一体化的转型帮助中小企业反向定制、满足市场所需,加速开拓内需市场。

其二,建立数字通路,借由线上线下融合提高流通效率、打通全球分销网络。1688为全球百万商家提供服务,能够帮助国内厂商开拓海外市场,例如国内箱包产地白沟便通过平台获取来自斯里兰卡透明书包的特别订单,莞企同样能借此获益。正如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朝东所言:“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商品供应链平台之一,阿里巴巴是东莞企业拓展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而针对传统制造业的薄弱处,1688还根据供应需求,提供包含“商品企划”“智能定价”“品效管理”“通路集单(分销拼团、预售等)”四大核心能力在内的专属智能商品服务解决方案,从而改变传统的盲目销售方式,以更强大的产品力、渠道力实现“卖全球”。

其三,以轻经营方案赋能电商运营,通过强化IP认知助力传统制造业实现品牌化转型。据了解,1688平台运营服务商将对企业店铺运营进行专业托管,不仅入选商品会由1688官方扶持分发线上分销,其还整合了站内及阿里系的多通路、多场景,进一步实现确定性订单。此外,“超级产地日”“商人节”等平台营销IP也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树立品牌,打造线上影响力。

不难理解,在双方的合作中,1688将“简单留给客户,复杂留给自己”,通过输出一站式产业带数字化方案,给到7大能力的助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少传统制造业于技术研发、品牌升级层面的试错,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也能让其更多聚焦生产本身,寻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1688的深度下沉战略能让数字化渗透更为彻底,也将在进一步了解当地传统制造业环境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优化方案,由此赋予“千亿目标”更高的可行性。

在数字化产业带进程中,本地化服务赋能必不可少。因而除“厂货通”项目外,1688更是联合阿里商学院在东莞本地落户分校,为当地企业输出电商人才;其还将设立东莞数字化产地仓,完善本地基础设施,助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货通天下的物流枢纽;而伴随“千亿目标”而来的还有“真金白银”,即1688联合网商银行在未来两年内为东莞制造企业提供200亿金融支持,以极速到账、备货贷、采购专款三项普惠金融服务,满足传统制造业于金融维度的各类需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以说,1688的深度下沉战略不仅贯彻了“中小企业家门口的生意管家”的使命,也有利于全面了解当地产业带环境,从而结合东莞特色“因地制宜”提供方案,利用各自资源、能力优势共同挖掘市场增量。


三、以东莞为星火,1688数字化产业带的燎原之势

张勇认为,“所有的To B服务,都应以是否获得市场增量来检验。” 整个产业带的数字化,也能够借助产业集聚效应获得更大势能和增量,由此推动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经济发展。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且相关产业的企业于地理上的集中也能促进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属于密集型产业的传统制造业便是如此,目前,东莞已然形成紧密结合、高度分工的产业生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超过1万家。因而1688以产业带的方式开展数字化转型,也将高效辐射大片企业,从而更快窥见共建效果。

此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作用广深核心的东莞,已然是珠三角1小时都市圈的产业之城,承担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市场地位下,随着此次产业带数字化的落地,其也有望成为大湾区数字化货通天下的线上窗口,促进整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质增速。

作为试点城市,在东莞的落地有望为数字化产业带乃至为产业互联网打造范本,提高全行业的服务标准。而随着此类模式的快速验证,1688也能将其应用于更多中枢城市,从而助力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腾飞。


阿里发力数字化产业带,To B战事再升级


不难理解,此次1688数字化产业带之所以落地东莞,不仅考虑到其传统制造业所存在的几大行业通病,基建、制造、政策多个维度的优势也将让此类转型升级如顺水推舟,堪称典型的传统制造业阵地,颇具代表性。所以无论是7大能力还是深度下沉战略,在东莞试点打磨成熟后,解决方案能够迁移至更多地区用于构建数字化产业带,并以更高的行业标准引领未来的to B服务方向。

因此,东莞也只是1688在数字化产业带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对于将“内需”、“全球化”视为战略的阿里而言,优化产销协同实现优质供给是其必要征途。伴随未来其在产业带数字化上的持续突破,携手10个枢纽城市,其将赋能国内145个百亿级核心产业带数字化,辐射周围的卫星基地,在推进“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建设的同时,通过与一带一路串联,实现货通天下,打开世界市场的更大想象空间。

四、结语

“1688能够帮助东莞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我们的订单可能会减少80%。”

不同的声音,却印证了同一个结论:1688已然在东莞燃起了货通天下的希望火苗。那么伴随下一股数字化之风,其又将燎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