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上初中壓力大怎麼辦?

candy2004


孩子上初中,意味著孩子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階段。跟之前的小學階段比起來,學習負擔陡然增加,加上大部分孩子進入青春發育迅速的時期,自身的各種衝突和學習壓力疊加在一起,其處境可想而知。作為家長,可以做到的是當好孩子的引路人,讓孩子沿著正確的軌跡,順利度過這一人生的多事之秋。



初一孩子來自自身的壓力

做家長的,那都知道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個人的身心的成長髮育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大多數孩子在這一時期都已經啟動了青春發育的按鈕,開始迅速茁壯的成長,但是身體方面的快速成長跟孩子精神方面的提升,還不能完全相適應相配套,由此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身心壓力。

孩子不光要處理好自身的各種矛盾和衝突,還要面對來自學校,老師,同學家長等方方面面的壓力,一方面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儘快獨立,獨自面對學習和生活,但另一方面孩子的人生經驗,經濟條件等很多原因都決定了他們在很多時候必須受制於人。

初一的孩子真是處在內憂外患的酷幣時光啊。


初一孩子必須面對的學習壓力有哪些?

這一時期孩子由小學階段深入初中。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強度都有了本質的變化。

1.學習內容增多

家裡有初一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小學階段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有語數英三門課程,只要孩子能夠跟上老師的節奏,基本上成績就不會太差。

進入初中後,功課內容一下子變得豐富起來,除了基本的語數英之外,還要學習其他理科和文科的課程。由三門主課一下子變成五六門主課,很多學生都會覺得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一時失了方寸亂了心思。頓時覺得壓力山大。

2.學習方式轉化

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自主程度不高,基本上都是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引導下來學習。進入初中以後,隨著知識的深度,傢俱知識面越來越廣,學習的方式也會發生很大的轉變,以前老師耳提面命三令五申的很多東西,可能老師現在只會簡單的提醒,甚至於不提醒。每天有大量的知識,需要消化吸收。

這些都考驗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多孩子一時不能適宜,難免也會覺得非常有壓力。

3.學習強度加大

小學階段只要孩子接受能力尚可。做事不算很拖拉,一般作業到7點多都可以完成,還有一些時間可以休息,可以練習樂器,體育鍛煉,課外閱讀等等。

到了初中階段,陡然增加的學習負擔。讓很多孩子應接不暇。我辦公室同事的女兒在小學時一直是學霸級別的存在,上了初中以後,班級裡面強中更有強中手,發現自己並不是最優秀的那一個。加上每天的作業量也增加了很多,所以他經常寫作業要到10點多,比起小學多了兩三個小時。


如何快速適應,化解壓力

每個孩子的個性,學習習慣不同,面對學習壓力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從孩子自身的角度而言,要想盡快的減輕壓力,應對深入初中以後所面臨的困境,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坦然面對和接受初中學習的具體問題和困難。

如果一味的採取逃避,恐慌的態度,那麼壓力會依然存在,甚至會越來越大,反之,如果變壓力為動力,即使調整好心態,以樂觀的心情面對每天的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也許就能從小學時的學習狀態快速的走出來,進入到一種全新的學習狀態當中。

從孩子家長來說,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迅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解決新的學習問題。

面對孩子學習上的壓力,沒有哪個家長能夠完全做到冷靜客觀,置身事外。

家長首先要自己放鬆心態,不能因為孩子某一次作業完成的晚某一次,錯誤率高或者某一次,單元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充滿焦慮情緒。更不能把自身的焦慮傳遞給面臨壓力的孩子。

其次,家長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幫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能夠做到,不打擾他們不給孩子忙中添亂。

家長要做到跟孩子一條心,共同進退,一起面對全新的挑戰。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包容和理解。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是家長首先應該做到的。

結語

孩子升入初一後,面臨學習方面的各種壓力,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正常現象。家長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用平常心來面對這一切。

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共進共退,把克服學習壓力,當做家裡的共同大事。不能因為孩子學習出現反覆,產生焦慮,進而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孩子。

祝願每位初一學子都能平安度過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期!


西有喬木



我女兒今年上初一,開學到現在幾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很多科目不及格,跟小學90分以上的成績完全沒法比,孩子自己也感覺到壓力很大,突然不會學習了,作為家長我們要了解這個階段的特殊性,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自我調節適應初中學習節奏

孩子在小學階段主要只學習語文、數學兩門主課,可一到初中之後,馬上主科就從2門變成了很多門,多了生物、歷史、地理學科。英語也從小學一週只上兩三節的副科,變成了與數學和語文一樣的主科。老師上課速度加快,自己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自然跟不上。因此,上初一後要改變原來的學習方法,課前要認真預習,課上才能有針對性的聽!上課做好筆記,自己要學會歸納總結,遇到不懂的知識點課後趕緊找老師問清楚。做作業之前先把老師上課的知識梳理一遍,在開始做。



二、認清自己 重新定位

很多孩子在小學都是高分的“優秀生”,上初中後班上都是由很多的“優秀生”組成,這時候自己就顯得很普通,也不像從前得到老師那麼多的關注,於是很多孩子就產生了憂鬱、沮喪、痛苦的情緒也就是所謂的失落感。這個時候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就顯得尤為重要。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環境的改變讓自身的缺點暴露出來,也是太正常的事。只有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正視不足,通過努力改正,才能獲得進步。


三、方法永遠比努力更重要

看過一則讓人痛心的新聞:雲博今年15歲,一個學習努力的男孩。上午,雲博在突然昏迷,搶救無效死亡。頭天晚上他寫作業寫到12點多,早上6點20起床。父親寫道:願天下父母別再給孩子加壓了!娃啊!每天睡那麼少,爸爸知道你累了,從此從此再也沒有壓力了。

努力並不等於成功,只有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比別人更早一步到達終點。用蠻力去拼,體力總有用光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在學習上“放養”。只有放開思維,推陳出新,養成總結失敗,汲取經驗的習慣,吃別人之塹,長自已之智,不斷改進方法,才能成為他人眼中的學霸和能人。

我是伊沅二次方,用媽媽和教師的雙重眼光看教育,關注我瞭解更多教育諮詢!


伊沅二次方


孩子剛上初中壓力大怎麼辦?

這個問題是許多初中生及其家長特別關心的,它可以分成兩個小問題予以解答。

一、剛上初中的孩子壓力來自哪裡?

1,壓力來自自身

1)設置了較高的目標,甚至可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比如明明只是20名左右的水平,非要想著考到前3名,這就夠不著了,怎麼努力都無法實現目標,自然很累。

2)選錯了競爭對手。這與前一點比較相似,不同的是這一點更具體,落在具體的對象身上。學習需要競爭對手,能激勵自己,但若是與競爭對手差距懸殊,那就是找虐,導致自信心喪失。

2,壓力來自他人

1)首先是家長,給了孩子過高的期望。讓孩子揹負著沉重的包祔來學習。為了家長的面子而學,孩子找不到學習的樂趣。

2)其次是老師,對孩子提出了過嚴的要求。從小學到初中,一開始有一個過渡期,有的孩子轉化快,而有的很慢。老師若不能針對性地幫助調整適應,而是一陣往前趕,就會造成一部分孩子跌跌撞撞、踉踉蹌蹌。如果逐漸站穩了還好,若是站不穩甚至還會就此摔倒,再也跟不上大部隊了。

二、怎樣化解孩子的學習壓力?

根據壓力產生的原因,可以針對施策:

1,降低學習目標,與自己能力相當;

2,選擇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

3,家長給孩子減負,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壓到孩子身上;

4,適當補缺補差,幫孩子更快適應老師的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