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開家長會時,有哪些事情是要和老師交流的?情商高的父母有方法

自從離開校園以後,身邊不少朋友都紛紛結婚生子。彷彿眼前還是那些天真無邪少年少女,莘莘學子。一轉眼卻是身份轉變,為人父母,要去參加家長會了。

去開家長會時,有哪些事情是要和老師交流的?情商高的父母有方法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去開家長會的時候有哪些事情是要和老師交流,有些問題又該如何提出才能贏來老師的好感。

去開家長會時,有哪些事情是要和老師交流的?情商高的父母有方法

第1, 師資力量。一般來說,家長會都是由班主任召開。而要接手班主任這個重任,自然是學校裡教學成績不錯,經驗老成的教師。但是學校有老教師退休就必然會有新教師的加入,相信家長都能理解新教師可能教學質量不盡如意,但是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遇到的是相對較差的老師。那麼像班主任詢問其餘任課老師的情況自然很重要的。但是畢竟都是同事,班主任自然不會直截了當的評判他人,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有技巧的詢問。比如說:"我家孩子比較皮,想問問班主任某某老師平時兇不兇,能不能鎮得住我家孩子。"

去開家長會時,有哪些事情是要和老師交流的?情商高的父母有方法

第2, 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的。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和老師交流的有三點,第一是孩子的成績到底如何,家長畢竟不是老師,離開了校園許久,光看紙面上的數字一般很難了解到孩子的具體排名等,這個時候就需要詳細詢問老師。第二是孩子成績為何會如此,以後應該怎麼做。

一般看到自己家孩子不理想的時候,家長們都會開始著急,有的直接開始逼問老師為何會如此,有的開始阿諛奉承求老師給自己加孩子開小灶。但是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作為老師,他們在教育方面肯定是人人平等的,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孩子的成績出了什麼問題老師也並不一定知道。這個時候就算再著急,我們也要先冷靜下來。先問老師知不知道原因在哪裡,如果知道那麼如何去改。

去開家長會時,有哪些事情是要和老師交流的?情商高的父母有方法

如果不知道,那麼根據老師的經驗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去怎麼做。最後當然是希望老師多關注自己家孩子一點,但是我們需要委婉的說,一般都是以退為進,先說自己家孩子頑皮麻煩老師,然後說自己一定會配合老師,平時多和老師交流讓老師只管吩咐。這個時候看到這麼願意配合的家長,老師自然也開心,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能更上心。

總之,在家長會時,和老師交流之時,首先要切記老師並不是自己孩子一個人的老師,而是大家的老師。我們家長照顧一個孩子就夠麻煩的了,老師確實照顧著一大班子人。所以我們儘量不要去麻煩老師,耽誤老師太多的時間。其次教育並不只是學校的責任,應該是家長和學校共同教育。因此我們要配合老師,而不是一味的把責任推給老師,認為自己只要賺錢就夠了。最後就算對於老師某些意見不同,也不要生氣更不要當面指責。畢竟人無完人。無關緊要的事我們就一笑了之,重要的事可以放在過後和老師私下交流自己的意見,儘量做到心平氣和。因為平心而論,在教育方面老師比你更有發言權,更何況老師對家長的印象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

編寫:周波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