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荒山埋婴、“封针治疗”,谁来保护少年的你?

校园霸凌、荒山埋婴、“封针治疗”,谁来保护少年的你?| 七日谈

本周,《未成年人保护法》或将迎来大幅修订,本次修订草案将着力解决未成年人校园安全、性侵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等问题。

正在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深度直观地展示给观众。

本周也发生了几起骇人听闻的案件,其中山东荒山埋婴案令人痛心,今年8月山东一座荒山上挖出了“活男婴”,据山东省公安局警情通报,经初步调查,其祖父刘某增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三甲医院开设针对脑瘫患儿的“封针疗法”引起巨大争议,多位专家表示号称往穴位里打药就能治疗脑瘫的疗法缺少医学根据且让患儿遭受巨大痛苦。

本周七日谈的关键词是“未成年人保护”。

《少年的你》,校园霸凌几时休?

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已经上画,好评如潮,除了对两位主演演技的褒奖之外,这部电影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校园霸凌现象直观、深入地展现,让观众看到了校园霸凌的残酷与压抑。

故事的主角陈念(周冬雨饰)在好友胡小蝶自杀后成为被霸凌的对象,她被殴打、谩骂、威胁、侮辱、威胁、推下楼梯……但是她为了不影响高考,选择了沉默和忍耐。

校园霸凌、荒山埋婴、“封针治疗”,谁来保护少年的你?| 七日谈

校园霸凌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日益严重的现象,据媒体报道,日本2018年度校园霸凌事件超54万起,创历史新高,超7成涉及小学。国外很多电影也曾表现“校园霸凌”这一主题,如日本的《告白》、韩国的《蚯蚓》、墨西哥的《露西亚之后》……

何谓霸凌?霸凌是一种由于权力不平等导致的攻击性行为,会对被霸凌者带来身体、心理的创伤,霸凌者甚至会无缘无故地对受害者进行长期的反复伤害。在中国,校园暴力频发,不容忽视,几乎每个人在上学的时候都曾目睹或者见证过校园霸凌,甚至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018年对外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超八成校园暴力案件为无预谋突发性冲突犯罪,近六成校园暴力案件涉故意伤害,五成校园暴力因琐事引起。

面对校园霸凌,学校、家庭、社会都需要直面问题的严重性,不要把未成年人发生在校园中的霸凌当成孩童间的打闹和玩笑。相关部门出台法律法规,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家长也要做好管理和教育,切勿让校园霸凌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

“封针疗法”全称“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据媒体报道,医生用装满药物的注射器,在脑瘫患儿的头部、四肢等特定穴位扎入、拔出,3—5秒注射一针,一次需要扎几针到十几针不等,患儿非常痛苦。

在医学界,脑瘫是公认的无法治愈的疾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神经损伤一般是先天发育或后天损伤造成。如果是在胚胎中神经发育不好导致的脑瘫,即使后天有一些生长代偿,还是很难完全治愈。

校园霸凌、荒山埋婴、“封针治疗”,谁来保护少年的你?| 七日谈

据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官网介绍,万国兰教授“1992年在国内创制‘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小儿脑瘫、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迎来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批患儿前来就诊,其中包括美籍华人、加拿大华人、英籍华人、俄罗斯、台湾省等患儿,非常有效,有‘神术’之称。”

“封针疗法”是创举还是骗术,医学界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将未经充分验证和足够科学支撑的所谓“中西医结合”的粗暴疗法,广泛地使用在脑瘫患儿身上,让患儿和家长遭受极大的痛苦和创伤,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将患者当作了医学实验的小白鼠。

据南方周末报道,目前“封针疗法”已经暂停。

山东“荒山埋婴案”婴儿出院,爷爷被刑拘

今年8月,一位上山挖蘑菇的农民听到了响亮的婴儿啼哭,没想到竟然从地里挖出一名男婴,立即送到医院救治。

10月25日,山东省新泰市公安局发布通报,2019年8月21日9时52分许,新泰市公安局接报警:羊流镇上柳杭村附近山上有一被埋婴儿。接警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被埋男婴系2019年8月13日出生,羊流镇苇池村人。经初步调查,其祖父刘某增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

男婴的爷爷刘某某称,孩子出生时肺部严重感染,家人以为已经死亡,就将孩子埋了。看到新闻后,他才知道孩子还活着,便主动到派出所投案。

校园霸凌、荒山埋婴、“封针治疗”,谁来保护少年的你?| 七日谈

男婴刚被挖出时,装在一个纸箱中。图源:新闻视频截图

一个患病的新生儿在医院尚未开具死亡证明时就将其活埋,是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事发至今只有孩子的爷爷出面,作为监护人的父母身在何方?此案疑点重重,有待警方调查。

据媒体报道,婴儿目前已经出院,但

之后孩子是否要回归这个曾经遗弃他的家庭吗?他的父母能否履行作为监护人的职责?还需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和评估。

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这是该法13年后的一次大幅度修订,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加强家庭保护,细化家庭监护职责,新增监护人的报告义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监护缺失问题,完善了委托照护制度,并增设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实现了司法环节的全覆盖。

敬畏生命,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