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人炒股會虧錢?這個最容易被忽視的錯誤,你也犯過嗎

在學習炒股過程中,有一個大多數人最容易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你比別人有什麼投資優勢?

投資的獲利分為兩種:靠分紅和資本利得

分紅也就是買進並持有股票,隨著企業及整體經濟的長期成長,可以獲取的利潤。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之下,我們賺取的很大一部分來自市場成長的報酬,而不是額外的回報。但是,要想取得市場報酬,其實只要做做定投、可轉債、ETF就可以了,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達成了,長期年化回報率大約是6~10%。

而另外一種方式,是來自人為的因素,想要獲得比市場成長更好的報酬。通常來自選股以及挑選買賣時機。選股是找到表現優於平均報酬的股票,並不是買好公司就會高於平均報酬,因為好公司通常也比較昂貴。而進出時機點則是對未來的走勢做出判斷低買高賣。

無論是選股還是買賣時機,市場上都有很多分析方法的教學,但這裡我要說的是,關於分析方法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許多投資分析方法要想有效,需要一項必要條件:大多數人不知道或做不到

只有在大多數人不知道或做不到的狀況下,你的投資才真正具備額外的優勢,原因是如果別人也知道、做得到,那股價很快就會受到影響,投資策略就很難有額外利潤。就好比公司大家都知道它很好,也因此股價通常都很貴一樣。

但是在投資領域裡面,要找到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其實太難了,很多專業投資人掌管著大資金,他們都有受過完整的金融教育,也掌握了更多消息,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往往只能朝大數據量化交易或是內幕交易這些方向尋找,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別人即使知道,但也做不到的。

舉例來說,在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的時候,很多股票跌到非常不合理的便宜價格,即便如此,大多數人仍然不敢買進,這時如果你的情緒控制能力強,不受市場氛圍影響,並且能夠找到被錯殺的股票,那就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

市場情緒的重點在於:你必須等待別人犯錯

而這等待通常是漫長的,而且過程也並不容易,有時候甚至報酬也不見得很理想,會賺錢跟賺多少錢是兩碼事,但這也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原因。如果投資沒有額外優勢時,那其實使用投資指數並買進持有,這種定投的策略,或者擔心波動的話,大不了再做個股票債券的資產配置,結果通常會比自己亂做股票要好。

為什麼大部分人炒股會虧錢?這個最容易被忽視的錯誤,你也犯過嗎

更多時候人們可能遇到的問題是:誤以為自己有投資優勢

許多人在沒有使用數據驗證的情況下,一但結果不如預期,就會亂了手腳。當然,有一套方法永遠比沒方法來的好,但如果方法不能幫你獲利,那還不如不要進入投資市場。

關於投資優勢判別的重要性,以前我常常被散戶問到:張老師,我有一個策略,當某條線穿過另一條線就買進,你覺得這樣可行嗎?一開始,我還會幫他們做一些數據回測,並告訴他們結果,有些策略長期下來結果是可以賺錢的,大多數基本都沒戲甚至虧損。

但有趣的事情是,人們在看到數據結果之前,往往一直相信自己是對的,就好像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張策略的效果圖一樣,是從左下一直往右上攀升,複利結果可觀至極。但現實是大多數的策略即使能獲利,它的過程常常也是大起大落,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種平穩美好,這種劇烈的波動沒有人能夠做到,這始終是人性的弱點,機器做得到,但是人根本做不到,而相對平穩的策略,通常回報率又很低,沒人看得上。

我當時才意識到:原來大多數人的投資策略,都只存在自己的想像中

許多人的學習方式是通過看書、聽課之後,靠著少數成功案例與感覺來創造的投資報酬。而投資結果也必然是一個隨機分佈而已,永遠都是少數人賺錢,而大多數人虧損,而今天獲利的人,很可能在不遠的未來,也會成為虧損的那一個。

為什麼大部分人炒股會虧錢?這個最容易被忽視的錯誤,你也犯過嗎

這讓我們思考一個很本質的問題:到底我們憑什麼能戰勝市場?

想找到昨天抓到一個漲停板的人市場上比比皆是,但把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到15年、20年以上,最終其實哪怕能夠戰勝大盤指數的人都並不多。股神巴菲特就曾經說過,大部分的基金公司其實都跑不贏標普500指數。

那麼要想戰勝市場就真的沒希望了嗎?事實上也並非如此,過去還是有一些人,使用了某些特定的方法後賺到錢了,但這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人最終還是炮灰,這點一定要清楚,那麼,你想做哪部分人?少數派還是大多數?

怎樣的方法能夠長期戰勝大盤?

事實上戰勝大盤指數的困難點並不在於你判斷正確,如果大多數人都做出正確判斷,這個判斷顯然沒有價值,如同業績好的白馬股,往往都會伴隨著高高的股價,即使買進能佔到便宜的人也不多,畢竟,散戶要想薅機構的羊毛也是沒那麼容易的。

為什麼大部分人炒股會虧錢?這個最容易被忽視的錯誤,你也犯過嗎

戰勝大盤指數的關鍵在於:你判斷正確,而且大多數人判斷錯誤

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你會發現很多投資大師的書中總結的很多重點並非操作技巧,而是統統講到了人性的問題。許多操作策略與選股技巧永遠都圍繞著人性的因素,人性中的貪婪與恐懼是始終揮之不去的,即使經過數百年也從來沒有改變過,當你掌握了人性,你就等於掌握瞭如何從市場長期穩定獲利的關鍵。而這個沒有人能夠教會你,只有你自己領悟,韭菜當得久了,死一次就啥都懂了,遠比你聽一百個故事來得更真實且記憶猶新。

最後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自己比別人有什麼投資優勢?

我認為其實無論是投資、就業還是創業,自己的額外優勢應該都是每個人要思考的問題,只有當你自己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才可能有比別人好的表現。如果沒有額外優勢,我認為也沒關係,因為大多數人其實本來就沒有太多時間研究投資,也不一定具備額外的內幕消息優勢。而即使沒有優勢,單純的賺取市場報酬,做做基金定投、可轉債、ETF之類的,長期平均年化回報率也有 6%~10%,事實上不算太差,只要有基礎的投資概念就能達到這樣的報酬。

反之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炒股是否值得,其實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就像我們平時可以多學習一些醫療保健常識,增進自己健康,但如果沒時間沒興趣,其實並不需要考個藥師證,去要求自己的專業程度成為醫師一樣。

做個小調查,你比別人有什麼投資優勢?

你比別人有哪些優勢? (多選)
0人
0%
資金優勢,手裡面有個幾千萬的閒錢
0人
0%
有內幕消息,我大舅哥在券商
0人
0%
我玩基本面研究,搞價值投資
0人
0%
技術分析我天下無敵
0人
0%
我有時間盯盤,不需要上班
0人
0%
我是職業股民,炒股都二十年了
0人
0%
我有一套能夠戰勝市場的戰法
<button>投票/<button>

歡迎大家踴躍投票,看看大家都選的什麼?也讓你的朋友們來做個測試,討論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