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導語:老丈人剛死,女婿就給丈母孃寫情書,呂雉用這一個辦法就智解難題

老丈人剛死,女婿就給丈母孃寫情書,這樣說擱在當今估計又是一個社會新聞。但是在歷史上這個情書,表面看是赤裸裸的挑逗,其實背後卻是政治。

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公元前195年,劉邦死後不久,匈奴冒頓單于就給呂后寫了一封充滿挑逗意味的“情書”,向她“示愛”。劉邦屍骨未寒,為什麼匈奴就有了這麼一個動作?這如果處理不好,是不是會引起兩國大戰呢?

這份情書是這樣寫的:“你死了老公,一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很寂寞吧。我願意用我的長處,彌補你的短板。”

“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50歲的女人剛死了老公,冒頓就發露骨的騷擾書信,任誰都不能理解。

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冒頓單于雖然是遊牧民族,為人殘暴,但是還是有雄才大略的。他通過殺父自立,以強勢手段快速統一北方草原,。短短几年的時間,滅掉東胡,趕走月氏,征服西域諸國,擴大了匈奴的版圖。 所以也不至於沒頭沒腦非要去一個50歲的老婦人把。其實冒頓單于寫這封信,並不是單純的為了耍流氓,而是在搞政治。主要目的有三個:

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一是有恃無恐,試探漢朝

冒頓單于統一了北方大部草原,軍事上處於鼎盛時期。劉邦在全盛時期,曾經和他交過手,但是都沒有成功,後來還靠著和親給錢財換取了暫時的和平。現在大漢朝的皇帝死了,漢朝內部正是出於最亂的時候,要是在外面在給它加點料,看看漢朝要怎麼辦。雖然因為”親戚“關係,一時不能翻臉,直接滅了漢朝(主要是付出的也是很多的),到那時能稍微噁心一下漢朝,還能侮辱一下對方,估計漢朝拿自己沒有辦法。 所以冒頓單于寫這封信,也是想來探探漢朝的底線。

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二是為了討公道

上面說了劉邦和匈奴交手,這就要從“白登之圍”說起。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一帶叛亂,並勾結匈奴準備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因為輕敵冒進,中了匈奴誘兵之計,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後來向冒頓單于的老婆閼氏行賄,才講和脫離險境。還送了女兒(不過是冒牌公主)和親冒頓單于。這事等於糊弄了冒頓,人家好歹也是個匈奴王,收到個“冒牌貨”,心裡當然不高興。

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三是藉口訛詐,趁火打劫

距離上一次和親已經有好多年了,那年因為和親匈奴拿到了那麼多彩禮,草原上的生活有了大大的改善,得想個辦法再讓漢朝送點東西過來。以前公主的陪嫁都那麼豐厚,現在乾脆直接讓太后嫁過來,那彩禮豈不是應該要給更多了?說不定兩個國家就合為一個國家了。

所以這封赤裸裸的情書一送到漢廷,朝堂之上就炸開了鍋。匈奴如此無禮,是可忍孰不可忍,樊噲拍著胸脯說:給我10萬兵馬,我就把匈奴滅了。但是當年劉邦20萬兵都對匈奴沒有辦法,現在再來10萬兵,豈不是去送死。

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呂后雖然沒有當過皇帝,但玩政治還是有一套。經過反覆權衡,國家實力還不壯大,現在還是不能意氣用事。於是給冒頓單于回了一封信,說:“我現在年老色衰,頭髮牙齒都掉了,走路都都走不穩了,實在配不上單于你。但是還是要感謝你對我如此抬愛,所以我派人送你了金銀珠寶,漂亮的馬車,供你使用。”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冒頓故意尋釁,目的主要是為了敲詐。現在見漢朝也服軟了,送了公主過來,還給了一大筆彩禮。敲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假惺惺的回覆:是我不懂中原的禮儀,說話粗魯,太后不要怪罪才好。就這樣看著一場關於兩國的大戰就被呂后四兩撥千斤給撥過去了。由此可見呂雉確實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女性政治家。

劉邦剛死,冒頓單于就給呂雉寫情書,呂雉卻用一封信就結局了困境

小編有話說:不過漢朝的和親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匈奴一旦日子不好過,還是會時不時入境打劫。一直等到武帝朝,綜合國力強盛了,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實在忍無可忍,這才有了漢匈之間的長期戰爭。最後在幾代人的努力下,才終於讓這個匈奴對漢朝真正有了敬畏之心。大家對這件事又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