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万人空巷的上海滑稽戏,现在发展状况如何?

1930M云开日出


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上海滑稽戏只是一个地方剧种,局限于地域,也只能在本地发扬,不可能对外推广。它不是生活的必须,可有可无,可是,如果作为一个对它很有感情的本地人,回首想想当年,在看看当下,心情不得不沉重。

我是会觉得很遗憾,很可惜。

想当年,真的是可以称得上万人空巷。本地人,自然会喜欢本地剧种,这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就是那会的演员和剧本,那真的是高质量的精品。本地人熟知的“姚周”两位为代表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杨华生、绿杨这样的泰斗人物,几乎就是后辈难以超越的高度。

那时候,据说也有很多安心于剧本创作的优秀编剧。在倾心做幕后英雄。

大概在30多年前,几位名家还率团下乡到我们这样的农村来演出。那会我们这里很偏辟,镇剧院的设施和环境也不太好,但是几位名家还是很认真表演节目,一点也没有缩水。记得那一次来的有吴双艺、翁双杰、童双春、李青、傅子明、张小玲。。。这些都是著名演员,能有这样现场的机会,多不容易。我是记得演出剧院里,都是挤满了人,欢声笑语。本乡本土的剧种,就是这样亲切,就是这样受欢迎。

时光流逝,落魄的北方相声出了个郭德纲,而落魄的上海滑稽戏却每况愈下。

都说滑稽戏在交接上,断层了。几位泰斗级人物去世,双字辈的也有几位去世,元气大伤,后辈们根本无法肩担起这个担子。

中青年级别的滑稽戏演员,现在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说他们不务正业,忙着拍广告赚钱,上电视栏目赚通告费。

几位资深编剧和导演,有的去世,有的改行。像王辉荃,不幸去世。

没有好的编剧,没有好的本子,演员又是不务正业。如今都没有好的剧本和段子出来,一潭死水。也没有像郭德纲那样的领军人物。

以前,剧团都会招收学员,像周立波,就是这样出道的。如今,新闻里说,现在的上海小孩都不会说上海话,剧团想招收会说上海话的小孩,都找不到。滑稽戏本就是局限于方言的限制,连本地话都不会说,更不要说本地话说得好了。你能想像操一口普通话来唱上海滑稽戏么?那真的是够滑稽的了。

作为本地人,对眼下上海滑稽戏的发展状态,只有一声叹息。


云河


谈到上海的滑稽不免想起了曾经辉煌的上海滑稽戏和上海演滑稽戏的一批人马。这些年这些人马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早已被淡忘了,有时虽然在上海电视台出现,给观众的印象都是访谈录、或者就是做广告、烧菜、卖衣服:中山公园龙之梦阿姨妈妈卖衣服....还有就是把爱人,父母都叫上来采访一下,关键时刻秀一下也是一档节目,纯粹是消磨时间....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经济造成的,曾经辉煌的电视节目后面都有膨大的开发商广告商,还记得当年要看一个好的电影或电视剧达到了(上海滩)万人空巷的效果,老百姓按时都会自觉的静候在电视机旁,此时的你,真恨怎么这么多的广告没完没了.......。

一句话就是一切向钱看,所谓的经济效益.....现在市场不景气电视台广告商少了赞助商也少了,制作一档好的节目需要投资.....我想关键人的积极性.......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老章129330722


我是上海人,从小是听滑稽戏长大的一个老上海,记得最早的老艺人主要是姚慕双和周伯春,杨华生,范哈哈,文彬彬,绿杨,张焦农,田丽丽,还有任咪咪、唐笑飞、程笑飞、小刘春山、杨笑峰、徐双飞、上世纪文革前上海挂牌是姚周加二个女性华萍,方艳华,还有是双字辈演员。

蜜蜂滑稽剧团是楊张笑沈,杨华生,张樵农,江笑笑,沈一乐,大众滑稽剧团挂牌是文彬彬,范哈哈,俞祥明,加一女的田丽丽,白相大世界一台戏是他们的精典之作,蜜蜂滑稽剧团是糊塗爷娘和三毛学生意。

以前出名三飞剧团:陈小飞,唐笑飞,包一飞,前辈有小刘春三,小热昏有江笑笑,鲍乐乐,沈笑亭、杨笑峰、朱翔飞,任咪咪,管无灵,张利音、筱快乐、俞祥明、张商勤,袁一灵,姚周双之辈有吴双艺,翁双杰,童双春,王双庆,李青,李九松,新一代后起之秀有;小翁双杰,曹雄,王汝刚,沈荣海,周立波 , 舒悦 ,潘前卫 , 陈靓 ,钱懿 ,钱程,毛猛达,陈国庆,姚祺儿 ,姚勇儿, 计一彪 ,付子明,徐世利 ,蔡噶亮 ,女演员有张小玲和顾竹君,胡倩文,王文丽,方丽英等等.还有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笑(筱)声米和孙明,人民滑稽剧团。有俞荣康、郑国芳、笑嘻嘻,杨笑峰,谭义存、谭先生后来和许多上滑年轻人搭班,上广还有袁一灵弟子黄永生,方艳华,郭明敏,商福生,刘福生。上广里还有个演“北口”的于振寰,某个“名主持人”曾经的师傅,红色娘子军电影里的管家,老庙黄金广告应该家喻户晓,我和于老师认识。事实上,在九十年代后期,上滑已经是七拼八凑的一个单位了!早期的大公,蜜蜂,人民,上广等最后全部“编制”都混到上海滑稽团,最后归于上海SMG电视台。

由于非常喜欢滑稽戏,在七十年代我有幸认识了姚周二位老前辈,还有姚老师二位公子,张商勤是我英文老师,顾竹君是我校友,(求进民办)周立波那个时候大概刚刚养(出生)出来!

说到周立波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上海滑稽戏新一代非常有才华的年轻艺人,我在九十年代就看好他,后来证明我的预测是对的,果然不出所料,周立波在后来舞台上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上海滑稽团里的主要台柱!至于混到今天这个地步是非常可惜的!一个艺人离开了舞台其实艺术生命就宣告结束🔚!非常不值得,他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舞台尺度和宽度,最后把才华全部都浪费自己和他人互相斗法的舌尖上了!

现在上海滑稽团依然存在,但是已经日落西山,连一点余晖和晚霞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原因不是很清楚,大概在商量如何改变或者变革之中吧!

希望上海滑稽戏传承有人,希望有关部门重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营养和环境,作为一个老上海,老观众,出于对上海滑稽戏的一份感情,借头条平台一席之地发出由衷之言!









大提琴心声


现在基本没有整建制的滑稽剧团了,演员们各显神通找饭吃。

或在电视台做节目,或拍广告,客串到其它剧种或电视剧中当演员,或己改行另谋出路。

以前曾经是上海人喜欢看的滑稽戏己基本消失了,辉煌不再。








海岛水仙


老一辈滑稽戏确实能反映人间世间百态,特别是旧上海的各种阶层的市民百态,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然而到第二第三代传人手里却变得肆无忌惮地刻意贬损其他族群,抬高宁波族群,宣扬种族歧视,种族优势的傲慢与偏见,并且极速的腐化坠落,吃喝嫖赌抽,生活糜烂,贪图享乐,舞台创作,无心耕耘,早已脱离时代,被大众所抛弃,只能带着宁波腔的傲慢与偏见,孤芳自赏,日见凋敝。


沪太郎3419


王汝刚作为团长难辞其咎,电视台拉帮结派不务正业,滑稽戏的振兴关键在于既要继承传统,把前辈艺人的精华传承下来,又要结合时代变化开拓创新。可以学习德云社那样,考虑从小剧场开始,慢慢聚拢人心,逐步吸引观众,争取上海滑稽戏的复兴。


用户6610346460346


上海市民何以欢喜上海滑稽?盖此剧种,有都市生长之气息,有传统地域之情结,有聊可解脱之“恹气”,有彼此会心之一笑 ……

现在问题来了,譬如,尽管生活里厢“恹气”多多,哪能“介脱”却路数了了,毕竟堪可奚落、嘲弄、贬损等一干角色,远远不如民国时期滑稽前辈,轻松自如信手拈来。

扬弃了犀利讽刺、辛辣揶揄,那还叫滑稽吗?诚如俗话所谓“世无不变,变无不通”,冀望新一代的滑稽人,走出新一代的惊世骇俗之气魄 —— 敢于街边拍蝇,敢于深山打虎,敢于挑战“传统旧招”,敢于鄙夷“插科打诨”。

不信诺大黄浦江滩,写不出好脚本,编不出好情节,演不出好滑稽。


闻鲁生


姚慕双,周伯春及双子辈的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创作演出了无数经典艺术作品丰富了人们的闲暇业余生活至今念念不忘。然而近来新十大“笑星”真叫人好笑,他们的艺术“才能”都发挥到广告捞金上了,因为广告的舞台更能施展他们的才华,好在上海人知道他们是滑稽“笑星”,非上海人以为他们是广告专业户呢!真滑稽!


天道酬勤虞奕轩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滑稽演员胜过一打庸医。但是上海的滑稽戏虽然可以引人发笑开怀,毕竟深度不够,有时候不免带着市侩气和俗气。卓别林也算这个领域的演员,他的卓越演技致使本土滑稽戏相形见拙了。随着国民的文化程度的提出,人们对于娛乐性的演出🈶️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上海的周立波清囗独脚秀是一个特殊时期特殊的形式的特殊成功范例。一可复制。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我们政治的宽松宽容的,是周立波成功的強大推力。这是一个独特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鼓鼓掌,快乐每一天。


刘声90883005


现在那些演员,只晓得扒分,特别是两只人勿汰长咯,在电视里广告做烂脱,海参啦,冬虫夏草啦。两只赤佬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