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初心使命】雲福祥及白二爺沙壩治沙集體,他們用汗水澆築治沙奇蹟

【身邊的初心使命】雲福祥及白二爺沙壩治沙集體,他們用汗水澆築治沙奇蹟

37年躬耕不息、37年艱苦卓絕、37年接力堅守。從1982年起,一代又一代白二爺沙壩人披星戴月、戰天鬥地,用青春和芳華將昔日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萬畝“魔鬼大三角”改造成如今的北疆林海屏障,成為全國聞名的防沙治沙典範。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白二爺沙壩精神,鍛造了一個又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範例,彰顯了在傳承中堅守綠色林海的紅色使命擔當。【身边的初心使命】云福祥及白二爷沙坝治沙集体,他们用汗水浇筑治沙奇迹

雲福祥

治沙那些年,

專業隊向沙魔挺進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小風難睜眼,大風活埋人……”一段鄉間民謠是對曾經白二爺沙壩的真實寫照,和林格爾人的奮鬥史和白二爺沙壩精神的傳承史從這裡開始。

白二爺沙壩在1980年前,該區域是和林格爾縣境內風沙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每年有約200萬噸泥沙經渾河輸入黃河,沙丘藉助風力每年以3-5米的速度向東西擴展,每年冬春,黃沙滾滾、遮天蔽日,周圍一萬多畝農田被流沙吞沒,村民被迫搬遷他處。

1981年新上任的縣長雲福祥同志認定,和林縣窮就窮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上。和林地下無礦、地上3000餘平方公里土地上,十幾條大小流域,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再不治理,和林就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大沙漠!既然地下無寶,和林唯一的出路就要在地上做文章,向荒沙要財富!“請允許我帶一個專業隊治理白二爺沙壩”。縣委常委會上,雲福祥的話像一聲驚雷,語驚四座!

1958年和1962年兩次飛播種草,沒有成功;1972年國營林場設點治理,收效甚微;1979年200多人開進沙壩造林大會戰,不見成效。到了當時的關頭,雲福祥偏要啃這塊硬骨頭,能行嗎?“白二爺要是能治好,除非炭也能洗白。”懷疑、困惑、不解,眾說紛紜。

“白二爺沙壩能治好咱和林就能治好!治不好白二爺,我就沒臉當這個縣長啦!”雲福祥迎著議論和疑問從容堅毅,斬釘截鐵。1982年6月,雲福祥同志親自帶領由120名青年組成的專業治沙隊,肩負“為黃河阻沙源、為內蒙古山西兩省三縣涵水源”的神聖使命,集結上壩,拉開了“縣太爺大戰白二爺”的序幕。

“我們是專業隊的年輕人,有一顆為革命火熱的心……不怕沙大,不懼日曬,治不住白二爺沙壩的沙,絕不下山……”一首治沙隊員自編的歌謠唱出了這個集體的初心和使命。1982年,32歲的喬義參與到了第一批治沙隊伍中。他幹活賣力,表現優秀,面對沙魔不退反進,主動請纓擔任了第一批治沙隊隊長。按照專業隊的規定,春、夏、秋三季每天早晨4點半起床,晚上8點收工,他帶領120名治沙隊員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這樣沒日沒夜地在白二爺沙壩一干就是3個多月。好不容易可以回趟家,可是沒等在家裡屁股坐熱,天空就開始飄雨。這可是種檸條難得的好時機啊,於是他冒雨頂風趕了幾十裡山路,回了工地,上山點檸條、撒蒿籽。現在年近古稀的喬義同志,閒暇之餘經常會帶著家人回沙壩裡走一走、看一看。喬義老隊長常與身邊的親人、朋友和同志們講,“這裡是我年輕時走過的路、為後人留下的福,有我吃過的苦,我不能忘,更不能讓我的子孫後代忘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當初的另一名治沙隊隊長李俊說:“那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苦和累,就是特別有激情,覺著日子有奔頭,隊裡都是年輕人,每天早上天微微亮,就排著整齊的隊伍、唱著歌去上工,那時候,吃不好、穿不好,但是治沙的勁頭足。”

治沙無歲月,

他們用汗水澆築治沙奇蹟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海。白二爺沙壩治沙隊堅持勞作躬耕在沙壩,用一滴滴汗水換取了大漠裡的綠色,治沙成效得到了上級黨委和政府的肯定,先後獲得了團中央、國家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教育綠化祖國突擊隊”,被自治區婦聯評為“全區三八紅旗集體”,被國家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被自治區黨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20多項含金量較高的榮譽。當年的治沙領頭人云福祥的名字也因此蜚聲海內外,先後獲得了全國林業勞動模範、自治區特級勞模、中央綠化委員會授予的“綠化模範”、國務院授予的“造林模範”等眾多榮譽,同時也湧現出一批優秀青年。

在治沙工作中,雲福祥同志不僅是領導者,更是踐行者。他幹起活來生龍活虎,賽過小夥子,可有誰知道他患有多種疾病,肝病、眼病、腰傷、糖尿病、腳根骨質增生等病痛常常折磨得他睡不著覺。多少次,他暈倒在沙地上,有一次高燒41度,人們哭著喊著掐著人中把他喊醒,他卻只淡淡說了句:“中暑算甚,離心遠著哩,都幹活去吧。”過度的勞累,使他肝病復發,人事不醒,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內蒙古醫院。第四天清早打針來的護士卻不見了病人。雲福祥早已悄悄趕回了白二爺沙壩。

雲福祥同志這種品格和實幹加苦幹的工作作風深刻影響著年輕的治沙隊員。治沙隊員們深知,只有拼命地開展治沙造林種草,才能讓老縣長放心。他們白天干活兒,夜裡挑燈學習,學黨的方針、政策、學植樹造林技能,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信心滿滿,收穫頗豐。經過連續18年的苦戰,肆虐了幾百年的“白二爺”被降服了,昔日的沙漠已被現如今的鳥語花香、林茂草豐取代,多年絕跡的野生動物前來安家落戶,遷徙他鄉的鄉親們又搬回來了,周邊的農田可以不誤農時地播種了。

白二爺沙壩的治理成為當時世界治沙史上的一個奇蹟,英、美、法、日、俄等國的20多名治沙專家都對白二爺沙壩的治理給予了高度評價。一位外國專家感慨到:“沒有這樣的建設,就沒有人類的文明。”

奮鬥18年,

白二爺沙壩迎來盎然生機

1982年7月,治沙隊員們就開始在沙區劃開網眼開展平整土地、開挖樹坑,盛夏的沙區地表溫度高達70攝氏度,嘴唇烤裂了用舌頭舔一舔,受傷血泡重重疊疊全然不顧。雨季到了,是搶抓降雨有利時機,集中力量點種檸條的最好季節。據喬義隊長回憶:有一次連續下了七天雨,治沙隊員們在雨水裡整整泡了七天,衣服從來沒幹過。緊張的勞動換來了綠色生機,幾天後點種的3萬畝檸條綠茵茵、齊刷刷破土而出,一望無邊的沙漠像鑲嵌上了綠色的寶珠。秋季他們又精心栽下了一行行楊柳樹,成功的喜悅掛滿每一名治沙隊員的臉龐。

然而痛心的是經過一個冬季和第二年春季的風沙打擊,第二年喬木成活率只有38%,地埂被流沙掩埋。總結造林失敗原因,主要是由於樹高坑淺所致,治沙隊及時調整造林模式,在網眼中心地帶種植紫穗槐、沙拐柳、沙打旺等,在草的外圍種檸條、沙柳等固沙灌木,在灌木背後又採取截乾坐水深栽楊柳樹的造林模式,苗木成活率達到了90%。成功探索出“造、封、育結合,喬灌草結合,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截幹深埋、前擋後拉、四面包圍、分片控制”的綜合治理技術措施,為科學有效開展防沙治沙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技術依據。

就這樣,他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接續奮鬥18年,使得在自然狀態下不可能修復的白二爺沙壩生態,重現盎然生機。8.5萬畝流動、半流動沙丘和3.5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治理,造林種草保存面積達12萬畝,昔日茫茫沙海,變成了一望無垠的綠洲;過去荒無人煙的沙區,現有40多戶當年的治沙隊員在此安家落戶,產生了很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綠色築夢,

描繪和林格爾大地美麗畫卷

綠色的築夢情懷從來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水滴石穿。從37年前治沙隊員進駐白二爺沙壩那一刻起,就把追夢綠色的種子埋在了這片大漠,也埋在了治沙隊員心中。

1963年出生的治沙女英雄張荷鳳,為了追逐綠色夢,生了孩子才40多天,就放下襁褓中的嬰兒投入到了白二爺沙壩忙碌的治沙種樹工作中,積勞成疾的她患上了重度風溼性關節炎。當初治沙造林的女英雄,如今受病痛折磨行走都艱難,但臉上沒有半點愁苦和陰霾。張荷鳳同志最大的心願就是常回白二爺沙壩看看,看看經過她們治理變了模樣的家鄉……

1984年,年僅13歲的韓美霞已經成為白二爺沙壩治沙專業隊的一員。“那時候上山植樹是兩頭不見太陽,早晨天還沒亮我們就出發了,晚上天黑才能回來。從1984年種樹到1995年之後開始護林,從開始的徒步巡山到現在騎摩托巡查,現在看到的白二爺沙壩可以說是凝聚了治沙隊員大半生的心血。”現如今,負責護林工作的韓美霞每每來到白二爺沙壩,看到這裡的一草一木,親切感就自然而然地在心中湧起。“現在回想起來真的不知道當時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就是憑著心中的那一股勁頭,想跟老天爺爭個高低,改變我們那個漫天黃沙的生活環境。”

造林是基礎,管護才是關鍵。白二爺沙壩治沙隊在傳承白二爺沙壩精神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創新思路,由過去的治沙造林為重點,逐步向營林管護轉變,使該區域的治理成果得到了更好鞏固和發展。

艱苦創業永遠都是中國人的傳家寶,經過白二爺沙壩治沙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白二爺沙壩已經披上了綠裝,而白二爺沙壩精神也在激勵著和林格爾人,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更令人欣喜的是,白二爺沙壩的這片綠色,已在和林大地蔓延開來。

校對:王文豔

審讀:志偉

編委:郝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