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上班总是在到点前几分钟打卡,下班却是在一分钟内全部打卡离开公司,是管理层的问题吗?

一九玖壹xyD


有幸看到这个问题,之前回答过一个关于打不打开的问题,结果引来了特别大的异议,今天在这里我再次回答,并且这次我从多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 从表面看实质。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第一:我们来看一下表面现在,老板和员工的心理需求,从题目出发。

从题目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种景象其实是跟“加不加班”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一点你赞同吗?

一个企业设立考勤,不是为了惩罚员工,而是为了找到那些刺头员工,和发现那些默默付出的员工。没有哪个企业说,我装一个考勤机的目的:就是为了扣员工钱,这一点钱给企业能发财吗?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装考勤的目的是什么?领导想从中得到什么?

老板想从中看到:“员工的态度”,这跟加不加班没有关系,但是态度是有区别性的,同样的考勤时间,每个人的态度都不一样。

就比如题目中这种问题,如果一百个员工中99个员工都像题主描述的一样,而只有一个员工在下班后十分钟才打卡。

那这个1%比例的员工自然就做出了一个:“态度”,而且是一个被领导认可的态度,而那99%不是你没有态度,而是你的态度是同质化,是没有个人特色的。

综合来说,一个考勤可以看出老板的需求和员工的态度,而员工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你可以选择在不触发规则的情况下准点下班,你可以选择不在乎扣那么一点钱早点下班,你也可以忽视考勤的存在,做完工作再下班。不一样的选择就是不一样的态度,仅此而已。

很多人说,一个企业如果开始用考勤抓人了,说明这个企业就是“不行的”,其实你们都错误的理解了这句话。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曾说过:“当一个企业开始注重考勤的时候,说明这个企业在走下坡路了”,你们注意其中的“要素”和“相互关系”,不是用了考勤导致的公司走下坡路,而是当公司走下坡路的时候考勤是一种管理方法,所以你们理解成:“用考勤管人的企业都会走下坡路,本来就是一种以讹传讹”。

同时白岩松还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不喜欢看书很正常,因为看书多无趣,特别是有准备有目标的阅读,但是你可以选择不看书,去睡觉,那么你就不能不许别人说你知识含量不高”,这就是一个很中立的话,确实“看书”对很多人来说很枯燥很乏味,没看电视剧来的快乐,我们也没有被要求必须看书,所以“看不看书”是你的一种选择行为,就跟你选择看待“打卡”这个事情一样,但是不管你怎么选择,你不能因为自己做的不好、或不想去做,还反过来埋怨别人“看书”和“考勤”是一种错误。

再有道理的话,总有些人贸然不能接受,因为这些人都喜欢“连带性”的想问题,结果最后发现所有连带的事情,自己一个都没做好。

什么是:“连带性”想问题,这样的习惯只会让你正日处在愤愤不平当中

举例:就用这个题目打比喻,本来对于员工来说,这就是个“该不该用考勤机打卡”的问题,但是喜欢“连带性”想问题的人就会连带出下面这些问题:

(1)那么是不是你考核我了,我就应该到点马上下班

(2)你就知道考核我,怎么不说给不给加班费呢

(3)只想我们当牛当马给你做事,还弄个机器监督我

这个三个“连带性”的问题,本身跟用不用考勤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些问题跟什么有关系呢?

仔细思考,慢慢琢磨,你可以发现,这三个问题跟“员工的主观思维”有关系,什么是主观思维。

A : 本身就对工作不满意的员工

B : 原本就存在迟到早退的员工

C : 没有原则喜欢被影响的员工

你会发现,不管有没有考勤这么一回事情,这三类员工的这种主观思维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用了考勤以后才发生这样的想法,只是考勤给了一个他们不得不去完成,还能光明正大的发牢骚的理由而已。

老板加班不给加班费那事老板有问题,你可以选择离开,但是你既不走,又总喜欢把所有的问题都跟考勤连起来,并大呼:“考勤去NDY的,考勤DSB”,那么只能说,你就是一个“刺头员工”,你影响的终究是你自己而已。

员工可以记住一句话,有本事走到天下都不怕,你不满意一个企业你可以潇洒的离开,不要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还一直埋怨,这样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情况反应了两个客观现象:

(1)你所埋怨的东西是行业客观普遍存在的,你找不到突破口。

(2)你不喜欢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要求自己做到,而喜欢逃避,因为逃避很轻松。

企业离开你一个不会垮,但是你离开企业,不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只有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选择企业甚至要求企业。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微信之父张小龙拿着无比高的待遇,但是从不按时上班,经常睡懒觉,甚至比马化腾睡的还多”,为什么可以,不就是因为其拿出了货真价实的产品吗?当你可以的时候,别说考勤了,你不去也没人说你。

考勤打卡这个问题,如果非要跟:“管理层”扯上关系,只能说管理层没有让员工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不得不说,有些企业只会拿制度,不会讲,不会用制度,这就存在一种现象,同样的一个人对不同人的接近,所保持的警惕性都不一样。

令那个人比较放松的接近人,更了解对方的心理,用对方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相处。

令那个人比较警惕的接近人,习惯用制度和措施,强制性产生关系,与对方相处。

这可能就是管理层要思考的范畴,但是“月光再美,总有人喜欢太阳”,管理应该更注重企业文化、员工成长等等的培训。

而作为员工,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自己是龙是虫,你不一定要告诉别人,但是自己心里要有个底线,知道自己怎么做可以让自己变成“真的龙”。

“打卡”问题是从一个现象看本质的问题,而这个本质的问题到底出在哪,我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可以从“行业普遍现象、个人能力优劣、和考勤对自己的直接影响”,三个方面思考,去看清楚这个问题,总结其背后的本质原因,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最合适的。


关注【小熊】,每日分享不同的职场、生活干货;越关注越幸运。

小熊论职场


我在厂里已经工作10年了,说下我的感受。我们厂是个私营企业,三年前也装上了考勤机,开始上下班打卡,开始扣钱,自从开始考勤以后,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开始逐步下滑,现在就是到点就下班打卡走人,至于工作进行的咋样,明天再干。没有考勤机以前,工作剩一点没干完,都会主动加会儿班把活干完才下班,而且还不记加班费。考勤机有些单位适用,有些单位不适用。不适用的单位最好别用,用了起不到好的作用,我认为管理靠得是管人心,人心管得好,员工会不等扬鞭自奋蹄。不适用靠勤机的单位装上考勤机只会让你的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走下坡路。

人看人,累死人。

制度管人,管死人,

文化管人,管住魂。

以上是我本人拙见。


旭日东升8913110428340


哈哈!我有个小公司,二十几个人,这两年效益不好,但对工人上下班没有太严的要求。早上上班要求八点到,有时候九点还没人来,有时晚上六点该下班了,结果干到十点左右!怎么回事呢就是根据当天的订单和活的多少上下班的!比如明天上午没啥大活,一般都是九点多上班,来了大伙一两个小时干完了下班!下午有活了,八点也是他十点也是它。职工有事打个电话就行!全公司谁家有事都是帮忙 !公司活多了都自觉的互相配合加班加点猛干。全公司的管理人员没事就下车间不用指派,就和工人一起干活,热热闹闹就像一个大家庭!所以我的小公司22年了!是全公司的职工帮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我非常感谢他们!记得,公司没活,和资金周转不开,三个月没开工资,但是没有一个工人离开的,和有怨言的!我们公司是私营合伙企业三人合伙,到目前已经合伙22年!当年三人都下岗,山东的北京的湖南的我们仨凑了8000千元创办了这个公司,从第一年春节借了六百元每人200过年,到后来的几百万产值!用了几年时间公司飞速发展!我认为私人企业,要以工人为本,体恤工人的生活!以技术管理为基础,规定是人定的,要灵活实施制度,活少就早点回去,活紧就多干点。多关心和帮助职工的实际困难,有了好职工比啥都强!


春意浓浓50


评论员Linda认为,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做过的一家公司,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每个人工作比较饱和,但是不至于每天加班,上下班从来不用打卡,但是很少会有人迟到,下班也没人管,都是弹性制度的,靠自觉,大家都会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完成后才会离开工作岗位,而且每个人都是非常积极热情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大家的执行力都非常强,领导交代的工作都会努力的推进,所有人都是在为公司越来越好的方向努力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公司在关注于考勤打卡制度的时候,说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我想一个公司想好好发展绝不能靠考勤来限制大家,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家不会有个临时的事情脱不开身,如果你的心思在工作上,也不会为了自己的事情耽误太多的时间,而是时刻都在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不实施打卡制度的公司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优秀员工的公司,你以为打卡,把员工看的死死的,就能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吗?


如果一个员工感受到了公司真正的信任与接纳,你说他能不好好干么?


首席投资官


前不久吧,我们公司要组织机关的人员踏青春游。这样的活动,每年都组织,每年发一身运动服,成为变相一种福利。每次参加的人并不多,但运动服一个人也不能少,因为这已经成为被惯出来的“固定福利”了。有人建议,按照会费管理规定,参加的人才应该有运动服,不参加的就不应该有。道理都如此,但谁也不愿意在自己手上去得罪人。这就是单位文化的问题,与制度与机制关联度并不大。这是社会通病,十几年倡导单位集体文化,现在是个性文化时代,单位集体文化不再受到人们自发地尊重。到底谁对谁错呢?

员工卡着点来,卡着点走,一分钟也不想早来,一分钟也不想多留。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生活角度,生活压力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在忙自己的生活,上班送孩子,下班接孩子,交通阶段性拥堵,等等。从工作角度,工作量人岗匹配,甚至不饱和,没有必要加班加点。从企业文化角度,员工与公司没有很强的归属感、依赖感和幸福感,也可以窥见一斑。如果大多数员工都这样,归根到底,这一定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

我本人不提倡加班加点,只要八小时做完八小时的工作量,八小时之外就不应该再约束人家,因为这个时代要提倡工作与生活兼顾,提倡美好生活,提倡给生活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国内对忠诚文化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加班加点,爱岗敬业,忠诚要体现在行动上,不能埋藏在心里。西方企业认为忠诚是员工不能损害公司利益,哪怕一个私人电话也要用私人手机,至于下班后没人管你。中国老板看见员工卡着点上下班,心里是超级不爽的。我们公司与英国合资的企业,中层休假,把公务手机和邮箱一交就走人了。

两种文化,对这个具体问题,当然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从国内职场角度,我的理解是:

一是,所有员工卡着点上下班、集体活动不参加。只能说明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责任在老板或者管理层,不要抱怨员工没有责任心,先反思你们为什么让员工这样?如果员工不亲近公司,首先不能责怪员工,应该首先反思为什么员工不亲近公司?单纯要求员工爱岗敬业这是愚蠢的行为,员工内心依然是抗拒的,管理层和老板要营造员工关心公司的文化。

二是,公司关心员工,老板关爱员工,让员工有归属感有亲切感,员工就会自发地关心公司,愿意与公司共成长。老板不把员工当作亲人,单纯地用工资关系来维持文化关系,最终的结局,员工也用工资关系来对待公司。我就是一个打工的,干多少活拿多少钱。老板与员工的感情,应该是相互的,而不能单方面要求员工对老板有感情,首先应该是老板要对员工有感情。有时候,员工的要求是很低,哪怕老板关爱他们一点,员工都可能涌泉相报。

三是,最后我的观点,现在职场,既要提倡契约精神,也要提倡企业文化。营造好的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层和老板要下很大的功夫,不能单纯要求员工要热爱公司,而是创造让员工热爱公司的氛围,比如,让员工做到与公司共成长同分享,员工才愿意与公司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员工认为把公司搞好,自己与能一起成长一起受益,就会自发地热爱公司。

也不提倡一些引诱员工“假装热爱公司”的行为。有的公司设置了诱饵,比如,加班到几点有班车之类的,这也是战术技巧,而不是灵魂战略,归根到底让员工成长进步和提职加薪,让员工拥有有尊严有获得感的成就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是坚持契约精神吧,八小时之内要求把工作做好,八小时之外你管员工干什么,让员工享受自己的生活吧。


职场火锅


记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一句话“一个公司开始强调考勤和打卡的时候,说明这个公司已经走下坡路了。”这话说得不无道理!

上班的时候,员工都是卡点到岗,到点前几分钟打卡。下班的时候,一分钟内全部打卡离开公司。如果这只是个别人的个别现象,那这是员工个人职业素养的问题,如果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所有员工都这样做,这就是企业的问题了,也就是管理层的问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个现象可以得知,员工对企业已经没有了归属感。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公司,员工怎么可能爱岗敬业,自动自发地加班呢!为什么踩点上班和到点下班?因为在员工看来,我只是打工而已。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而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员工来说,这只是一个挣钱养家的工作,并不是一种终身付出的事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信任出了问题。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企业70%的问题都是信任问题。企业不信任员工,员工不信任老板。然后就会产生很多的内耗。”比如强调考勤和打卡,肯定是企业不信任员工,认为员工总是迟到早退,拿着我的钱,却不给我好好干活!虽然管理是一种博弈,但是博弈不是防贼。如果公司把自己的员工当贼一样防着,员工能给你奉献付出吗?所以就出现了题主询问的问题!

信任,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管理创新的大问题。国内很多企业都喜欢刷卡刷脸,严肃考勤。可是,并没有起到管理者预期的效果,反而刷出了离心离德。而反观谷歌和微软等公司,他们的管理非常具有人性化,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和个性追求,非但没有考勤一说,谷歌公司甚至允许员工带孩子和宠物上班!而恰恰是这些公司,却成了世界最伟大的公司!这难道不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好好反思吗?

1.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更多职场和管理知识,阅读本号文章!


管理那点事


看到这问题,让我很是怀念当年的老总。公司初期两大部门,市场营销和工程建设,我们上班几乎没有考勤,老总经常不在单位,就是回来开个会也能的像家庭聚餐似的,环境很随意。有餐厅,有冰箱及做饭用具,阳台有两套烤肉设备。冰箱里经常有很多美食,啤酒等,大家随意吃喝,那些好吃的一般都是我们那时的小团队在外边:腐败:自己带来的,米面是综合负责采购。那时候感觉就像给自己家工作一样,自愿加班很正常,没有人感觉那是在加班,只想着把自己的事做的更好一点。谁也不管谁几点来上班,做市场有时好几天不见人,但是一个个的手机就像长在耳朵上一样,笑眯眯打电话,见面也是招招手,笑笑完事。关系都很融洽。经常早上看到综合一个美女自己在阳台上做运动。不管谁的生日到了,综合部就组织活动,各种的酒令经常让人笑得前仰后俯。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大家去了工资,加上总部的奖金,还有我们分公司自己的奖金。为了离老家近些,我离开那个团队,临走的那天的早晨,公司同事自觉的来送行,看到同事那生气的脸,我感动差点掉泪。

从此,再也找不到那个工作的环境了。

怀念那个笑眯眯的胖老总。怀念那群傻呼呼的同事!



视图朗朗


简单聊聊这个问题,不想规规矩矩的列个1234来。前几年上班,做公司中层管理,一家网络科技型公司,创业型公司。起初设立965,冬天时间有变化,因为天黑的快,领导怕大家回去不安全。一天工作8小时,中午有休息时间!我也发现这个问题,首先我是从公司创立开始一步一步做到管理层的,我发现每天上班有个别的很早到公司,会提前半小时左右,公司的钥匙也在他们几个那,因为他们来的早。而我离公司相对是最近的,但是我一般也就提前10分钟左右到公司。其他人大差不差,个别人员会经常迟到,女孩子,家离的挺远的。

我观察了一下,某段时间我也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我在看那几个提前到的在做什么,也没做什么跟工作有关的事情,有个在玩手机看NBA,会计的女孩子在收拾桌面,另外一个老板的亲信在忙自己的事情,无关工作,问他们天天来这么早做什么,会计女孩子回答是醒的早,不想上班点挤电梯,还的等,98年的女孩子,很自立;看比赛那个是睡不着,93年;老板亲信跟我一样大,92年,他也是很规律的。所以来的早的对公司帮助意义不是很大,我说的是来的很早!

重点来了。每天下午6点下班,冬天是5点半,全公司就我们几个管理层在,6点01分其他人全都走了,我就很奇怪,我从来不以来的早作为看人做事的态度,有能力的10点来上班老板都要哄着!为什么大家下班后一分钟内就人去楼空!我就问大家,下班早还要挤电梯,等几分钟再走,哪怕没事,坐电梯也舒服点,基本给我的回答就是都下班了还不赶紧回家,公司又不是我的,没必要拿着3000的工资耗时间,早点回家吃饭,早点睡觉不耽误明天上班,而且我的事情也做完了(公司人员基本是90后,我也是90后,这个说法我赞同)。我个人认为没毛病啊,事情做完了,下班了,为什么我不能走,留下来吃饭?管理层没有走没办法,创业初期经理天天拉着我们开会研究方案,拿的工资比他们又高,不好意思走,除非真有事。这个开会是天天开,人都开皮掉了……

我觉着,公司没必要去纠结考勤的问题,定的9点上班,我9点到公司就是态度问题?6点下班,我6点01就打卡走了,态度问题?扯淡!如果想员工真心为公司付出,少说大话多说实话,不要天天谈理想谈未来,谈上市!这些放在老板心里就行了,说出来就没意义了,现在已经不是九几年创业的时候,人人心里都有点数,现在做实体企业,你能做到上市?几年?那现在最快的就是互联网产业,死的最快的也是互联网产业,不知道的可以上网查数据每天有多少互联网科技型公司注册,每天又会死掉多少这样的公司!

想让员工真的把公司当家一样,那么老板就要有也作为,不要以为每个月按时发拿3000块的工资就是对员工的利好,那员工每天9点打卡,6点下班回馈就平等了,老板不做额外的事情,那员工怎么可能去做额外的事情呢,指望管理层去带领员工怎么样,别闹了,管理层只能把工作合理的分配给合适的人,让大家有序的工作,不出纰漏,反正我说不出口让大家把公司当家,等公司怎么样怎么样了,给大家涨工资,增加福利……对不起,现在谁还吃这一套……

我女朋友(马上是老婆了)是做效果图的,就是家里装修,店铺装修等,你出个方案,他们把效果表现出来。她一个月在合肥的薪资是我的两倍(没办法,创业型公司没有盈利之前没有提成,只有死工资)。女朋友公司做客服的,专门接业务,按底薪或者提成算,业绩多少以内是发工资,不算提成,超过多少没有底薪,全部算提成。女朋友做效果图纯按提成,没有底薪,没有满勤奖等,经常加班,为什么?加班有钱挣,我看他们公司装的考勤机就是个摆设……有人下午2点才上班,10点去公司的一大堆,中午才去公司的也有很多,但是同样的,6点下班就走的很少一部分,时间自由,但是公司规定也是9点上班6点下班,考勤表到结算工资的时候看你的业绩,他们最高能拿到60%的提成,最低也是45%,卧槽……如果我是单身干这行,我能加班到公司倒闭,真的!你看这多实在。

他们公司上下400多号人,老板以前也就是开个小公司做工作室慢慢做到现在的规模的,在合肥行业内还不算小了,天天出去旅游(女朋友说的),公司由他老婆做主会计,聘请了一个经理管理公司。公司人手配的基本是5000到6000的电脑,因为这个行业吃电脑配置,个别的会配上万的,场地自己算,400个人,分3层写字楼,这种类型的管理方式对于90后新一批的工作者来说,可以了。我能接受!干的多,拿的多,不干就没有,除了客服岗位有底薪,其他的都没有底薪,经理也没有。当然他们公司是做到现在的规模了,但是以前经理的位置是老板在做,也相当于没有底薪,提成方案不变。老板是个90年的,懂年轻人的心理,没事跟员工一块打游戏,打电话问几个性格比较好的男同事,手上有事吗,没事就上线,有事就忙完再上线……

有的老板会说了,我们公司性质不一样,不能按照没有底薪这么干,不能管理这么松散,要有企业文化,我们要有目标……没有底薪都招不到人,没人干!是,你给3000的底薪,3到5个点的提成,不给底薪,10个点的提成方案,谁去干?你说我们卖的是飞机,价格高,提成也很大,别看点位低。

不想吐槽,老板都觉得自己难,有没有想过这一批90后为了生存,还不是生活,社会压力也不小于如今的70后老板诶。试问有多少70后在20多岁的时候有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价值的5.6十万,差不多一套首付(一线城市除外),70后在90年代,结婚难嘛?那么现在的社会进步了,变了,观念,人的生活方式也变了,这一代90后大多不是因为真的月光,是没办法就月光了,工资到手3.5千,房租水电干掉1.2千,每个月的生活,谈个女朋友偶尔要出去约个会,吃个饭,看个电影吧。

不说了,字太多了,累。。。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以及看到的事实,觉无杜撰!不夸奖工作者,不喷当代老板,只谈事实。大家都没错,所以不要以自己的认知见解来看待他人!


凉城昔年


很高兴接受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本人有着8年的公司管理培训的经验,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培训重点讲解的问题。

我先说一下解决方法后说思路。

解决方法就是我让员工晚上班,想几点来上班就几点来上班;同时还让他早下班,想几点下班就下班。并且工资照发,奖金照拿。

说到这,大家可能不理解啦,这样的话公司不就乱套了啦,还有几个人来上班呢。不要急,我慢慢跟你说。

我们想想看,要是让员工提前10分钟来上班,员工心理怎么想,他一定恨死领导啦,心理有怨言,那这样,即使早来10分钟,可能20分钟都没办法投入到工作中去。

同理,让员工晚下班10分钟,年轻的想去约会,有孩子的回家接孩子做饭,总之都不情愿。

这样一天下来其实公司员工是没什么热情 没什么工作心态的。

采用我的方式的关键点在于激励,做好员工的激励。管理层先不要去管规定员工一天工作8小时,你应该关心的是员工1小时为我产生8小时的产能。只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利益,才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利益。





凯凯游戏解说


跟大家讲个笑话,真实到爆的故事。

以前一家公司,装了考勤机,上班下班都要打卡。公司有专职小车司机,外出办事必须用车时申请用车,然后专职司机接送。开始有几次小车司机和领导一起在外面百公里以外办事,到晚上都没回来,直到晚上1点才回的公司(陪酒后醒酒去了)。第二天清理考勤时,小车司机没打卡,被扣了50元。此事小车司机争执了,没有结果。当然这种通报是会全公司通报的,大家都知道了。

后面又有领导用车,还不止一个领导,司机把他们送到市里,百公里以外,山区没有公交,只有零星几趟班车的那种,而且天黑就不准班车运营的。到了下午4点,司机打个电话问领导回去不,领导事情没办完肯定不能回去啊!然后,司机就自己回去了,打卡下班。等领导出来喊车子时,司机说他已经下班了,要用车麻烦填申请单,再由办公室重新安排。剩下一群领导在市里骂娘!司机说自己没有错,要求考勤的,5点没赶回来要被扣钱,而且也问了你们不回来的,不能怪他,让他们找办公室去。这群领导回来后就到总经理那里去骂办公室主任的娘了,都是老干部,总经理也只能调查后再处理。然后,考勤机就不针对小车司机了。

又过了几天,其他机关单位人员外出办事或者在车间加班没打考勤又被通报批评扣款了,然后就是所有需要考勤的部门都存在外出办事无法打考勤的情况,所有部门领导开始围攻办公室主任了。没几天,考勤机拆了!

这玩意只适用那些流水线作业固定岗位员工,经常外出办事的人,你用考勤机限制他,就如同要求千里马只能在马圈里跑一样,能有什么成绩?当领导还是要想着收心,也就是企业文化,而不是靠这些辅助工具,就如同开车老是指望不成熟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能不出事那是万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