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建筑别具一格,山水赏心悦目江西吉安文石村

文石古村,位于江西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距吉安市城区20公里。是唐朝名将李晟(西平郡王)的后裔聚居地,村中皆姓李,至今仍保留着纪念李晟的标志性建筑“西平第”,虽历经沧桑,仍屹然挺立。

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建筑别具一格,山水赏心悦目江西吉安文石村


村子位于赣江之滨,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为河水冲击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文石李氏始祖名常春公,自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到文石开基,至今已近800年历史。其主要赣派建筑有:西平第、忠武第(亦称李氏宗祠,是文石李氏的总祠),大夫第(含文德堂、九栋屋、两栋屋、三栋屋)。文石村村落的山水格局和整体环境特色体现了我国古代村落选址、择地而居的传统形制,是研究古村落环境学、生态学的重要样本。同时,文石村落内部格局肌理清晰,布局严谨,功能合理,较好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古村规划建设的发展,其民居结构也是江右庐陵古村落的典型代表。

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建筑别具一格,山水赏心悦目江西吉安文石村


该村值得称道的景观、文物手迹主要有:李氏宗祠(忠武第)、九栋屋、大夫第、李彩章公祠、如画山水和清宰相刘墉手书木刻楹联等。

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建筑别具一格,山水赏心悦目江西吉安文石村


李氏宗祠又名“忠武第”,面积970多平方米,面阔五间,二井三进,门廊三开,前驻红石蹲狮,庄严威武,大门悬匾“西平第”,古朴端庄。正殿“叙伦堂”是古村的形象标志,也是文石人敬祖睦族的神圣殿堂。祠内雕梁画栋,六根直径约50公分的红半石石柱直连瓦楞,有武将上通天子、直顶乾坤之说。廊柱上有石刻楹联6对;大殿上方摆有长225公分、高126公分、宽60公分的红石刻花条案;同治六年木制的长160公分、高81公分、厚2公分的李氏族规匾额,至今仍高悬堂上,让人叫绝的是“叙伦堂”前石柱上的嵌字联(嵌字联是文石楹联的一大特色)。上联:“叙渊源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根基牢固”,下联:“伦大小子孝孙贤事业有成人才辈出”,横批“满堂”。上联嵌“叙”字,下联嵌“伦”字。总祠外部虽无磅礴气势,却巍峨高大;内部虽无富丽堂皇,却工艺精湛。即使历经岁月磨砺,至今仍焕发光彩,彰显家族荣耀无限。

九栋屋是文石村人引以为豪的又一组清代建筑。这是村里富商李彩章为后人留下的财富。李彩章,生在清乾隆末期,在四川重庆、湖北武汉、沙市等地以经商、开钱庄致富。九栋大屋分成三组,每组三栋,呈“三”字排列,庄重典雅,整个院落面积约6400余平方米,九栋屋子一样大小,都是114平方米,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江南硬山式建筑风格,整个院落布局规范,整齐划一,古色古香。院子有前门、腰门和后门,后门上方有同治丙寅五年春月,江西巡抚彭世昌敬题并书的石刻门额:“望重龙门”。另一重要建筑“大夫第”就位在“九栋屋”内。

李彩章公祠位于村子中央,始建于道光二十五年,面阔三间,四进、二天井,高大雄伟,气势不凡。

文石古村,文风鼎盛。这从村中古建中的楹联和门额中可见一斑。“大夫第”有一楹联“杰栋霭丹霞江山萃秀,祥光腾紫气门闾含辉”;“忠武第”有一楹联:“仙李盘根开田地,篁竹劲节盛文明”;“九栋屋”后门有一石刻联:“峰耸螺山迎爽气,门环鹭水引薰风”,还有“书可读田可耕我祖考曾遗传家之训,凤斯鸣马斯倚汝子孙莫负报国之忱”华美俊朗的联语,让我们品味着文石引以为豪的古代文风。

文石古村山水更让人赏心悦目。出得村落,来到码头,一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画映入眼帘,古朴之风扑面袭来,仿佛置身于百年前。村民岸边洗衣、挑水,点点船帆把赣江点缀得更具江南风韵,而古码头的往昔繁华此时跃然“水”上:天蓝、山青、水绿,还有对岸桃花,交融于古村朦胧与透明、奇特如梦的瑰美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