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如何挽回在中东颜面?制造商趁机推销反无人机装备

9月14日,中东石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的消息引发全球震动,外界在慨叹“战争性质就此改变”的同时,也质疑当地大量部署的“爱国者”导弹为何没有发挥作用。“爱国者”导弹系统的制造商雷神公司解释称,发动袭击的无人机太小、飞行高度太低,而且用“爱国者”这种大型防空装备来防御数量大、目标小、造价低的无人机也不划算。英国《独立报》认为,鉴于雷神及其中东客户曾自豪地夸耀该武器系统的有效性,“这种解释听起来很可悲”。尽管一些防务专家以及美国政府也配合雷神公司做了大量解释工作,但是似乎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媒体依旧嘲讽“爱国者”可能“只爱美国”。

近一段时间雷神改变了策略,提高调门宣传其数款新型的反无人机装备,间接解释“爱国者”导弹系统“术业有专攻”的同时,也希望把“坏事变好事”,趁机推销一下自家反无人机装备。

美国军事网站近日披露了“咆哮者”反无人机系统最新的研制进展,该系统旨在保护重要地面设施免遭中小型无人机袭击,而“爱国者”导弹系统即是其保护对象之一。雷神公司对“郊狼”自杀无人机系统进行改造,并将其与KRFS雷达(可精确跟踪各种尺寸无人机)组合,重新命名为“咆哮者”系统。

“爱国者”如何挽回在中东颜面?制造商趁机推销反无人机装备

“郊狼”自杀无人机。(雷神公司网站)

雷神公司负责防御系统的高管表示,9月的石油设施遇袭事件,凸显了对远程防空系统进行短程防空能力改造的迫切性。“咆哮者”将整合到现有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中,目标是防范针对“爱国者”的无人机袭击,而“爱国者”将专心对付“更难缠的重要目标”,整合后的系统将更具成本效益,从而编织起一张更完善的防空网络。

据介绍,“咆哮者”系统在今年6月具备初始作战能力,雷神公司已经完成第2批次“郊狼”无人机的验收工作,改造后的无人机配备了新型的传感器和发动机,机动性以及防御范围都获得提升,预计“咆哮者”系统从明年2月或3月开始交付。至于外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媒预计需求强烈的中东国家最快可以在2021年获得这种反无人机系统。

除“咆哮者”系统外,雷神公司近日也披露了其研发另外一款反无人机装备的进展。10月初,雷神公司正式向美空军交付了第一套高能激光反无人机系统,该系统可安装在轻型装甲车(曾安装在小型全地形车上进行演示)上,能用220V电源充电,可在数秒内击毁小型无人机。

“爱国者”如何挽回在中东颜面?制造商趁机推销反无人机装备

反无人机激光炮安装在轻型装甲车上。(雷神公司网站)

传统的反导系统就是一场“烧钱游戏”,而激光武器作为解决反导经济性问题的答案,很早就受到了各军事大国和防务公司的重视。当然研制可用于摧毁导弹、战机甚至卫星的大型激光武器,技术难题不少,也非常昂贵。

但是反观近些年全球各地的局部冲突,迫击炮、火炮、火箭以及无人机等威胁仍是最重要的课题,尤其是无人机,已成为主要的袭击武器。于是各国开始将激光武器计划用于提升本国军队的“间接火力防护能力”。由于此前各国及主要防务公司在激光武器技术上的积累,以及激光反无人机相对于反导来说的技术难度降级,近些年各类反无人机激光武器计划甚至装备成品接连问世。

雷神公司负责太空与机载系统的高管表示,在5年前,无人机袭击还是新鲜事,但是如今,无人机已经变成局部冲突中的主要攻击武器,并在冲突中不断展示其影响战局的巨大潜力。美国空军要求雷神依托现有技术,尽快开发出一款反无人机激光炮,而受益于早前的技术储备,雷神公司的激光炮从图纸到成品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

雷神在介绍反无人机激光武器的特点时表示,这款激光炮非常小,部署非常容易,可以护卫商业机场、军事基地、体育场馆、重大活动现场等。前者宣称,任何不希望被无人机“打扰”的环境,这款激光系统都能胜任。

今年3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曾以《全球武器制造商们向无人机宣战》为题,介绍了反无人机市场的前景,以及全球重要的防务企业在该领域的努力和成果。中东石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令“爱国者”导弹系统的能力备受质疑,但或许有助于雷神借助这波热度推介自己的反无人机装备,毕竟快速增长、利润丰厚的反无人机市场正成为各个防务公司的重要“战场”。(文/董磊)

“爱国者”如何挽回在中东颜面?制造商趁机推销反无人机装备

“爱国者”导弹发射。(五角大楼网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