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间威力弹被小口径步枪弹取代,但俄罗斯为什么还抱着中间威力弹不撒手呢?

三只萌新工作室


俄罗斯制式弹药是5.45x39啊,主力还是小口径

但不难发现7.62x39的那批AK家族还是存在,即便是最新的AK12依旧有个762版本的AK15,而且俄罗斯特种部队中,7.62x39的武器还是有装备

这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继续开发7.62x39的枪械有利于出口创汇,毕竟这批子弹全世界的保有量以及生产线到处都是,这得益于当年AK47的流行。

另一方面,小口径虽然初速高、弹道平,对肉体杀伤力优秀,携弹量也更大,但它主要的优点都来自于较高的初速,一旦没速度了,那它就很悲剧了。

没速度会有哪几种情况呢?

1、距离太远,一般小口径在400米之后的初速已经很难造成弹头入体之后的翻滚碎裂,而且弹头质量低,存能较弱。然并卵的是这个距离中间威力弹也很鶸,而且压根命中率非常感人,所以不管。

2、穿透薄掩体之后,小口径武器由于弹头质量低,穿透掩体之后会失去大部分速度和动能,而这时候中间威力弹就有优势了,穿透掩体后,造成的伤害比小口径来的大。这也是俄罗斯特战还会用7.62x39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特战的作战更复杂,需要更多面。

3、消音武器,由于消音武器需要配合亚音速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这方面小口径就彻底蒙圈了,一旦子弹低于亚音速,小口径那种质量的弹头威力就和64小砸炮差不多。因此需要更重的中口径甚至大口径枪弹来用质量弥补动能的缺失


所以,咱们现在还是能看到毛子还在用7.62x39,而反观美国那边由于当年没有中间威力弹,现在也不是捣鼓了.300AAC(7.62x35)之类的亚音速弹用来摸哨。

而在穿透后效方面他们倒是捣鼓过其他的中口径弹,比如6.8、6.5mm的一批,但现在看来都凉凉。反倒是在5.56的弹头构型上花了更多功夫


疯狗的轻武


你好,我是冬雨AK ,我来回答!俄罗斯并没有抱着中间威力弹药不撒手,ak-74使用的就是5.45mm口径的小口径弹药

(苏联M74步枪弹,5.45×39mm)

上世纪60年代,美国M16自动步枪的出现,使用5.56mm口径弹药,开启了小口径步枪的浪潮,随后,前苏联开发了5.45mm口径弹药。

(5.45mm 5.56mm 5.8mm)

和之前的7.62mm步枪弹弹相比,小口径弹药虽然在弹头重量上有所不足,但可以通过增加弹头长度来增加重量,使用钢芯或钨辛来提高穿透力。而且当时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进入机械化,各种远程火器的出现,使得步兵的交战距离进一步压缩到200米范围内,尤其是越南战争中的丛林战,双方士兵往往是突然遭遇,在如此近的距离交战,7.62口径的弹药和小口径弹药相比,穿透力相差并不大。而且,小口径弹药在击中人体之后,会在人体内失衡发生翻滚,产生严重的空腔效应,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威力反而比7.62的大一些。此外小口径弹药还有重量轻携弹量高的优点,同等重量,士兵可以携带更多小口径弹药

但现在战场环境又发生了变化,伊拉克 阿富汗战争表明,在中远距离上,小孔径弹药的威力有限,无法有效穿透防弹衣,甚至出现反美武装分子身中数枪仍然没有丧失作战能力,小孔径弹药在远距离上表现出精度下降 贯彻力不足的情况。

目前,美俄对新型枪支的研发,一般是多种口径并行的方式,例如俄罗斯的AK-12突击步枪,就出现了5.45mm 5.56和7.62mm三种口径。


冬雨AK


虽然书小口径弹确实有很多优点,但中口径步枪弹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毛子的7.62mmM43弹在穿透轻型掩体这方面的表现就较为不错。中口径弹虽然初速要低一些(AK-47打M43的出膛速度是715m/s,而5.56的SS109+M4是900m/s),但是,弹头飞行速度慢一些,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小,远距离的弹道表现并不差,并且弹头更重,结果就是存能好上那么一些。虽然中间威力弹存能都不是太好,基本是半斤八两,但是某些特定情况下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并且,现在中东地区到处都是AK系的步枪,当年苏联时代生产的M43弹也还剩很多,为了省钱,毛子一时半会还淘汰不了老旧的M43弹,这就跟中国现在还能见到木柄手榴弹是一个道理。

而未来的话,这年头防弹板越来越厉害,步枪弹的口径有略微增大的趋势。

美军的下一代步枪相关项目NGS-R与NGS-AR目前确定的弹药口径就分别是6.8mm和6.5mm,为了确保在动能不提高多少的情况下达到远超目前5.56mm弹的穿透力,新弹可能又会用上以前齐射项目的箭型弹。

虽说在现有的小口径步枪弹的弹头构型上下文章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穿透力的需求,但是有一点强行续命的感觉。要提高穿透力,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增大口径,中口径步枪弹一时半会可能还死不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