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有人体测过程受大伤,有人体测不及格照拿MVP,到底该不该测?

10月26日,上海久事俱乐部的球员张兆旭在进行2019-2020赛季的CBA球员体测过程中,在参加深蹲测试时腰部受伤,随即送往医院就医。

意外发生后,群众一片哗然,各执己见。

有人说,100KG的负重却让CBA球员产生了腰部挫伤,这明显是休赛季疏于锻炼,偷懒导致;有人从图片分析,发现张兆旭的深蹲动作十分不标准,处处存在问题,认为这是导致伤病的主要原因,跟球员平常努力程度无关;还有人说,CBA体测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它根本代表不了什么。

CBA有人体测过程受大伤,有人体测不及格照拿MVP,到底该不该测?

在这里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CBA体测的内容。

2017年之前全员需要体测,姚明上任篮协主席之后改为每个俱乐部抽测两人。

它分为三个项目:沿着中线折返跑4组,一组跑17次;强度投篮,球员分别站在内线和外线投篮,自投自抢,以球员2分钟内的投篮次数和命中率作为评判标准;100KG深蹲和80KG卧推,根据球员在40S内做出的负重次数再加以计算评定得分。

CBA有人体测过程受大伤,有人体测不及格照拿MVP,到底该不该测?

其中若折返跑不过则整个体测不过,体测不通过必须在CBA前5轮联赛结束之后补测才能拿到上岗证。而最终能不能上场打比赛则是由俱乐部说了算。

相比较NBA高竞争性引发的球员普遍高自律性,CBA体测的目的则是为了约束球员在休赛季莫要荒废,要保持训练。

近年来在体测上发生的怪事不少,2016年的辽宁男篮大前锋李晓旭在测试折返跑的过程中,导致跟腱撕裂,整个赛季直接报销;2018年福建男篮中锋王哲林在投篮强度测试不及格,后面补测之后才能拿到了上岗证,但是却拿下了当个赛季的MVP。

CBA有人体测过程受大伤,有人体测不及格照拿MVP,到底该不该测?

这么一看,好像CBA的体测并不能反映出一个球员的真实实力,甚至它和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一点关系都没有?

之前因为“王哲林事件”之后,CBA体测在2019年再度做了调整,有国家队参赛任务的球员都有免测的政策,郭艾伦和方硕此前就中了签,因为这个国手条例可以免测。但今年世界杯中国男篮的成绩让网友再度把这件事挖了出来,一度引发舆论的质疑。

或许,这并不关CBA体测的事情,深究其根,还是球员的态度问题。

CBA有人体测过程受大伤,有人体测不及格照拿MVP,到底该不该测?

在世界杯之前,CBA常常被拿来和NBA比较,加之一些媒体的炒作下,让我们认为我们的顶尖球员即使去到了NBA这个大舞台,也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世界杯过后,很多人都傻眼了。

对于所有体育竞技比赛来说,身体素质是一切的根本,之后才能谈到竞技技巧、夺冠精神等。对比NBA里的职业球员,他们大部分普通球员的平均职业寿命在5年左右,一旦水平下滑立马被淘汰出局,所以NBA的球员不得不保持极高的自律性。而体测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让你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反观CBA的球员们,以往被诟病最多的便是身材看起来不如欧美运动员那般健壮,有的人甚至赘肉层层可见,不否认有人会有约基奇一般高超的篮球技巧,但这样的球员堪称九牛一毛。

CBA有人体测过程受大伤,有人体测不及格照拿MVP,到底该不该测?

当然在中国男篮我相信这样的事情只是个例,大部分球员都是积极进取且刻苦训练。体测测不测?我觉得还是要测,CBA体测也许能督促一些球员养成努力训练的习惯,但这依然不够,我们的目标是大洋彼岸世界最顶尖的联赛,我们还要更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