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训练量的情况下,跑完全程马拉松是怎样的体验?

liguangweg13


奉劝大家,没有跑量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全马,极度痛苦!去年双遗马拉松我体会了一次没有跑量的全马,五个半小时痛苦的完赛。赛前一周7公里路跑,赛前一个月25公里室内跑,12个月内跑量不足100公里!但是我有一万多公里的骑行里程,对自己的耐力和大腿力量还是抱有信心。依靠大腿力量支撑,加上一双缓震跑鞋,估计可以完赛。奔跑过程中也尽力控制速度,力求平稳,不浪费过多力量。路上休息了约二十分钟,走了小段,被拖了小段,艰难完赛。

万幸没有受伤,但是大腿极度酸痛,连续三天需要手扶才能下蹲!

没有跑量千万不要尝试!就算对自己身体素质很有自信也行不通。跑的少就是不行!

吃了这次亏后,我开始认真跑步,每月大概150-200稳定跑量。十月半马138,全马340,跑完就没有受伤或疼痛了。






成骑吧大表哥


嗯,专门为我提的问题吧。我在16年,17年连续两年跑了唐山马拉松,但都是半程,时间在200。平时也跑,基本围绕七八公里,十几公里的样子。去年因为家里有事,没参加。

言归正传,今年以来,我身体一直不大好,腰伤,膝盖伤,从年初到十月,最多跑量也就在五十到六十公里。运动量最大的是在五月底武功山徒步穿越三天四十五公里,和九月底南太行穿越三天七十公里。跑友圈,很多朋友鼓励我参加一次全马,说安全完赛就好,六小时妥妥的,我为了完成这个愿望就报全马了。本着以八分半配速完成。

跑那天,有热心跑友一路带着我用配速六分四十左右开跑,开始很轻松,主要我有平时骑行长途的经验,和连续几天十小时以上负重背负几十斤徒步野线穿越,加上有半马经历,等到了二十五公里时,我越来越慢,那是很崩溃的。双脚火烧火燎,双腿开始发硬,肌肉发酸。即便同伴鼓励,我也只能半跑半走,那时,快走对于来说都是奢望。每一步都是,体力和意志力的坚持。配速从不到七分一下到了九分多。

就这么一边走,一边跑了八九公里。后来530官兔上来了,我跟着兔子从三十五公里坚持到终点,配速七分四十。完赛时间5小时29分。

到终点后,一下放松了,两条腿好像不是自己的了,那酸爽。在冰水冷敷区脱袜子的时候差点儿抽筋。唉,一言难尽。

我总结一下,在没跑量的情况下,最好有平时运动积累,比如长距离骑行,长距离徒步加上平常心和强大的精神意志力,本着安全,只要感到不适,不要勉强。

和跑马拉松比起来,人生长着呢。

马拉松看似是五公里,十公里的叠加,其实,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在你疲劳时,每一米都是煎熬。

所以,尽可能不要去尝试这种无准备的极限运动。









死水微澜26


我是跑步时光机,一位5年跑龄的业余跑者!

没有训练量的情况下,跑完全程马拉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的首马就是这种情况,具体的感受就是生不如死,会让你跑到怀疑人生!

我在2013年的时候,因为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报名了马拉松,也就心血来潮的去报名了,结果人家报名的是10km,而我报的是全程马拉松!

当时我还没开始跑步,对马拉松一无所知,就只知道他的大概路程是42km!随后临时抱佛脚的跑了一个月的步就来参加马拉松了!

自己报的名,就算跪着也要跑完,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刚开始跑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马拉松,所以一场兴奋!也很好奇,前面20km跑得还是挺欢快的!在当时竟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适,我本以为我是可以轻松跑完的!

然而,现实就喜欢给你当头棒喝,没有积累跑量的后果就是要付出受伤的代价!

在25km处,不适感开始来了,一会脚踝疼,一会脚底板疼,一会膝盖疼;不过,既然跑了,就要一往无前,我忍着这些小疼痛继续跑!

30km,膝盖的疼痛加剧,一旦小腿弯曲就开始疼痛,我的表情也从最开始的兴奋变成了担忧,心里在想要是再这样疼下去,我究竟能够跑完它?

35km处,我看到了完赛的希望,但是膝盖的疼痛是越来越加剧,两条腿的膝盖就好像要比一比看谁更疼一样,我是走也不是,跑也不是!这时候的我,已经有点后悔来参加马拉松了,心里在想:为啥没事就喜欢跑来受虐呢?活该!

虽然心里在自责,但是,心里的信念还是支撑着我要去完成这比赛!

40km,是我膝盖最为疼痛的时候,那时候每走一步,都是剧痛!疼得让我有要弃赛的冲动,我环顾四周,想找个地方坐着休息会!却发现每移动一步都是疼到脸变形!当时我就蹲在路上,这时候各种悔恨、自责、无奈,伤心的负面情绪都涌上心头,我的意志力都快被打崩了!

要不是当时认识的小伙伴鼓励我,我极有可能在40km选择退赛!

后面的两公里,在新认识的小伙伴的陪同下,我们一起走向终点!在离终点100米,我拖着疼痛无比的双脚,再度缓慢的跑了起来!

5小时19分47秒,时间定格在这个点,而我也完成了首次马拉松!

自豪,开心,感动的情绪涌上心痛,我的眼睛也模糊了!

但是,之后的两个月,膝盖的疼痛一直陪伴着我,这也是跑马拉松没有训练量的代价!

这一段经历让我对马拉松的印象十分的深刻,从此也对马拉松抱着敬畏,在没有经过系统的锻炼,我都不轻易去跑马拉松的!

我是跑步时光机,喜欢我的话就来关注我哦!和你分享跑步的那些事!


跑步时光机


我就是属于那种完全没有跑量的,就刷了四个五公里就去跑半马,六公里之后就开始骄傲,一直到19公里,都是感觉累死了,还是不能放弃,反正就是很累很累的,最后冲了个两百米,跑完发烧,然后懒得吃药睡了一觉好了,跑完两天没髋关节感觉粉碎一样无力,大腿疼,不过不后悔





L小亚y


这么说吧,没有训练量的情况下,基本上是跑不完马拉松的,如果他能跑完,身体至少得缓一个多星期才能恢复。

我在学校的时候,天天去跑步,暑假出去了四十多天,在南京打工,期间没有跑步,再回到学校,我又去操场跑步了,跑了两天,每天都是五公里,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了吗?我大腿特别疼,应该是长时间不运动,产生了乳酸了吧,上下楼梯都有点走不了,这才是五公里啊,要是马拉松,指定废了,后来这种疼痛持续了四五天,才好。

如果没有运动量,你出去跑个五公里你就知道了,而且很多人连五公里都跑不了啊。前天凤阳的马拉松,很多学生都报名了,但基本上没有跑下来的,在我看来,他们报名就是为了拍照,参加马拉松了。其实呢,他们平时生活中又不跑步,怎么可能跑下来呢。我每天都跑五公里,所以我觉得自己的跑量还是可以的,至于不运动的,想都别想。

充其量你是走完的,有可能走都走不完,还是坐车的,要说一个平时没有运动量的人给跑完,我真的不相信。

平时不运动,有的人五公里他都跑不下来的


行者雷穷游中国


这种情况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第一个全程马拉松,第二种是跑了不同半马全马之后,跑休一段时间去跑全马,很幸运两种情况我都经历过,下面说说我两次不同的感受。

第一个全马,之前月跑量100公里左右,我就是普通人,没有任何所谓的天赋可言,第一个全马是在自己跑了几次半马之后开始的,但是当时因为学习原因,那个全马之前一个月只跑了一次30公里,然后其他时间没有跑步,因为天天处于军训状态,只有站军姿,踢正步,向左向右向后转,

去跑之前满满的得意感,我终于可以跑一场全马了,42.195公里就是几个十公里,即使速度放慢一点,我肯定能够顺利跑完的

然后当天走到出发点,前面的人已经开始跑了,不好意思,第一个全马还没完全进入状态就已经发枪了,当时住的地方距离出发点2公里,起得比较晚,主要队友半马,感觉没有把跑马当成一回事的态度,这里不是甩锅啊。

然后就开始跑,之前跑过几次半马,所以懂得压制自己速度

,可是跑了几公里着实没有忍住,就和别的跑团一起跑,看见他们一身“野兽”装的服装,边跑还边拿手机拍照,现在回想感觉就是着死啊,因为这样中间速度变化对自己体力消耗特别的大,而且那个跑团跑着跑着速度就分化,前面一波人节奏快,后面的慢,而我跟着快的一拨人

半马过后,我自己就开始发饿,吃了一点东西,肚子略胀不会合理补给跑到了27公里的时候,大腿内侧发酸,小腿乏力,整个人就像武侠里面真气外泄一样,瞬间无力,而且脚掌疼痛不已,内心百万个要放弃的想法,走走就感觉到不想跑了,想停下来

看见有人上了收容车,自己缓缓之后继续跑,边跑边骂自己傻逼,花钱买罪受,然后路边鼓舞人心的话语,自己感受不到有任何的积极作用,连自己笑笑回应的状态都没有

断断续续的慢跑下去,自己的速度开始从配速6分降到6分半,到7分继而降到了8分,甚至有时候走的大半截速度降到了10来分

到了35公里,状态感觉稍微恢复了一点,整个人没有那么迈一步都是拒绝的状态,但是还是很抓狂,内心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准备好了才去跑马拉松,就这样一颠一颠的慢跑到40公里,最后两公里其实速度很慢,但是内心欢愉,感觉速度上去了,然后到终点,身体痛苦内心愉悦,成绩糟糕5小时开外。<strong>

跑了几个全马之后,跑休去跑全马

经历刷PB,知道全马过程里面怎样安排自己节奏,所以在跑休一段时间后跑的全马,成绩依然糟糕,但是状态要好得很多,全程速度放得很慢,感觉累了就自己走走,和同伴聊聊天,说这个赛道服务情况,基础设施,赛道选择等等,然后旁边有人痛苦的超越自己之后,还会发自内心的鼓励对方,尽管后面我跑跑又把他超过去了,然后遇到好吃的补给点,那种私人市民补给,厚脸皮的去蹭吃,还会带走,感觉要是没有跑步,估计会打包带走的状态,主要是还没跑完内心想的是跑完去哪吃饭,要吃什么特色,最后几公里速度开始提高一点,感觉终点要到了,耐力还没有到达阀值,但也只能支撑自己跑那么一点距离。

所以,跑几次全马之后,跑量不过的情况下,尽管会很累,但是心理素质要比开始跑步的时候好得多,成绩已经不敢随便去追求啦。

以上就是个人答案,希望有共鸣之处。






<strong>


真叫静静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基础薄弱的人长期训练完赛尚有难度,如果不训练就去参加其实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我是2015年开始跑步的,第一次没有训练就去跑了10km,好像是58分钟跑完,其实应该可以跑进50分钟,因为在过了五公里后,脚底拉伤了。而且回家后第二天全身疼痛,下楼梯大腿疼痛尤甚。



然后过了几个月因为脚疼没有训练又去跑了广州马拉松半程,一小时四十二分完赛,跑的过程中倒没什么意外,但是回家后也是浑身痛了好几天。



再后来就开始每天坚持跑步了,基本上没有新手所遇到的问题了,但是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训练再去跑马的话,到后半程也会跑崩,有时只能走完后半程。



我的情况还算好的,在刚开始跑马拉松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到在赛道上,甚至还发生了猝死事件。

所以本着对自己、对家人负责,还是要长期跑步,都有一定基础后再参赛吧。


运动人生kofong


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菲利比斯是世界上第一个跑马拉松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跑马拉松而死去的人。

没有跑量积累,和科学的训练,盲目去挑战这项运动,对身体的伤害是极大的,即使是完成了比赛,那种由外至内,由下至上,浑身酸痛的感觉也会持续好多天。


想要挑战全程马拉松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跑量的积累,保证每个月的跑量大于200公里,接近300公里,增强身体的耐力。

2.速耐兼备的科学训练,每月跑一次长距离慢跑,半月一次的800米或1000米的间歇跑练习。

3.核心力量,马拉松不光是腿上的功夫,身体各个部位都要参与其中,练好核心肌肉群很重要。

4.赛前饮食合理,穿最熟悉的装备,了解比赛当日的天气情况,做到未雨绸缪。

5.多请教身边的老跑友,会走很多弯路,多上悟空问答请教请教。


爱跑步


就好比你滴酒不沾,一次聚会让你喝一箱白酒,你觉得感受如何?


贴地飞旺仔


这不是说的是我吗?2018成都马拉松之前没跑量

比赛前半程152

后面走完的,425完赛,赛前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放弃,最后还是决定去跑,很痛苦,抽筋了,前半年杨凌马拉松全程335,比赛前两个月堆量每个月250公里

有跑量,没有任何不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