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阿姨打饭手抖,剩余饭菜却倒掉!浪费粮食心不痛吗?原来如此

记得当年的菜汤是这样卖的:每个学生在放学之后,都拿着一个杯子去学校的食堂去买菜汤,一瓢一毛钱,运气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多搞到几根菜,一些颜值比较高一些的同学甚至连一些豆腐干也能盛到一些。但颜值严重“欠费”的,像我这种款式往往只能得到非常单纯的汤,菜几乎是舀不到的……中学三年,我比较节俭,一顿饭最多让卖菜汤的阿姨给两瓢汤,大多数我都是花一毛钱就可以凑合了。

我相信倒掉饭菜的人在家里大多并不是浪费饭菜的人 ,主观上确实每一年都有一批新生会不断的适应新环境而浪费不少粮食,不过食堂也太不负责了,至少菜要新鲜、放心一点吧,烂菜很多我就不说了,米饭有时夹生、鱼肉一夹都是糊的,各种蛋白质的、补铁的、人身体遗留物的“附加食品”是常事,吃不下倒掉难道就是不应该了?

食堂阿姨打饭手抖,剩余饭菜却倒掉!浪费粮食心不痛吗?原来如此



日本人做饭不一定好吃,但是对饮食的态度一定非常好,物产不丰富造就了对食物尊敬的民风,这点上来说,中国人确实很难会对食物有尊敬的感觉,只会说几句”厨师的手艺真好,这顿我请“、”这家店味道不错啊,下次再来“,而一旦菜不好吃,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不吃完就走人吧。

我觉得想让中国人节约粮食,这个话题比”如何让中国人不随地吐痰“更难解决,个人素养的提高可以避免道德问题,但口味上的差异却不是这个范畴里的。

食堂阿姨打饭手抖,剩余饭菜却倒掉!浪费粮食心不痛吗?原来如此


1、学校的食堂都是定量的,打饭菜的量要考虑整体学生数量。

任何学校的食堂不论是学校自己办还是承包给私人,所有开办食堂的人,对于学校学生的用餐人数都有一个估量值,只有这样才能预算出每次用餐需要的饭菜量,才能基本实现食堂的运营成本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食堂一般的做法就是在给学生打饭菜的时候,保持一个相对的等量的饭菜,为了保证后面用餐同学的饭菜,肯定给开始的同学都是按照规定的量打的,后面就餐的学生可能菜量会稍微多一些,尽量减少浪费,但是要做到一点不剩,数量刚刚好,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2、就餐学生人数的变化,也总会导致食堂剩饭剩菜的产生。

虽说学校食堂会对学生的用餐人数,消耗多少饭菜有估量,但是学生的就餐人数始终是变化的,小学的食堂还好,学校统一安排就餐,每人每天用量基本固定,但是中学、大学等学校的食堂就不是固定了,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自由用餐,就会出现今天人多明天人少的情况,而食堂为了考虑全体学生就餐,就只能保证一定量的饭菜,否则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正是这样的情况,所以食堂不可避免会产生剩饭剩菜,与给学生打多些饭菜无关。

食堂阿姨打饭手抖,剩余饭菜却倒掉!浪费粮食心不痛吗?原来如此



3、食品安全的要求食堂处理剩饭剩菜只能通过倒掉的途径,不能再次给学生食用。

学校食堂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是抓的非常紧的,无论是学校还是食堂的经营者,食品的安全都是排在首位的,剩饭剩菜看上去没有食用的危险,而且也可以节约粮食,但是从食品的安全角度来说,再次加热加工这些剩饭剩菜,首先不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其次不能保证食品再加工的饮食安全。所以食堂为了学生就餐的安全,只能选择倒掉处理,并不能像人们想象的可以再卖给学生,或者通过多打饭菜给学生处理掉这些剩饭剩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