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根据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韩国总生育率是0.98,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出生率进入“零时代”的国家。

这个数值代表什么呢?平均一个女子终生生产不到一个孩子,而据研究,生育率达到2.1,才能保证正常的世代更替。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在低于1的生育率下,也难怪韩国某议员在国会听证会上,当众斥责被提名出任要职的韩国著名女经济学家赵成旭,“不生孩子就是罪过”。

不过这水平,啧啧。

尽管韩国政府在生育政策方面提供了不少补贴,但生育这件事,最大的障碍从来不是生不起,而是不想生。

当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对谈恋爱、结婚都失去兴趣的时候,生孩子是个什么鬼?

为什么对结婚生育退避三舍,实在是这条路有太多的困境,遍地荆棘。

养孩子带给男性的是压力,但生孩子对女性却不亚于一场人生改变。

一个韩国女孩子从出生到结婚生育要经历怎样的前半生,赵南柱写的这本《82年生的金智英》可见端倪。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小说以心理医生讲述的方式,描绘了金智英从出生前到全职在家带孩子的经历,刻画了当今女性的普遍人生,从中也能看到我国女子的身影。

一、不被期待的女婴

1982年,正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新社会,把刚出生的女婴溺亡可能不常见,但生下女孩就送人不稀奇,至于怀孕时发现是女孩放弃的就更多了。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在韩国,金智英出生时已经有一个姐姐了,经历了第一次哭着对婆婆说对不起,金智英的妈妈吴美淑这次只剩下哭了。

第三次怀孕,又是女孩,不用婆婆和丈夫开口,吴美淑主动去做了流产。

事实上,直到今天,30多年过去了,在我国依然有很多女性在怀孕后,自愿或者不自愿地流产,只因为肚里怀的是女孩。

尽管很多作为头胎出生的女孩一样受到家里的欢喜、宠爱,但在其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那里,“要是男孩就好了”才是真心话。

二胎放开后,许多觉得对不起亲家的母亲,主动劝自己女儿再生,“不能让人家老*绝后”。

生活压力加大,很多人不再期望多子多福了,但头胎是女孩的,很多都会选择生二胎,相反,头胎是男孩的,就无所谓了。

所以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女性觉得“幸好我生了男孩,不用再承受生孩子的辛苦了”,言下之意女人总要生儿子的。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尽管妈妈年轻时因为要生男孩承受了很多,但得知金智英怀的是女宝宝,也像当年婆婆给自己说的那样,对金智英说“下一胎是男孩就好了”,而金智英的婆婆则说“没有关系”。

什么叫没有关系呀,那不就是有关系吗?

和金智英年纪相仿的女性,对第二胎的性别很紧张,“得知怀的是男孩之后,可以尽情地买一些昂贵食品来吃等”,“第一胎就怀了儿子,在公婆面前可以抬头挺胸走路”。

其实我们周围也很多这样的情况,甚至在某些地方,只有生了男孩才能登记结婚。

有些女孩从出生起就是不被欢迎的,多么痛的领悟啊。

二、男女不平等的生存环境

金智英的妈妈吴美淑和姐姐早早辍学,去工厂里打工,供三个兄弟读书。

金智英的家里,一切以弟弟为先。

学校里,班里排号从男生开始,排完男生才轮到女生。没有女生当班长、社团的社长。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被补习班的男生跟踪,金智英被爸爸骂,“谁让你穿那么短的裙子”,就像有些女生被性骚扰后,还要承受恶意的羞辱。

尽管学业上,很多女生也很优秀,但招聘单位依然有“只招男生”的潜规则,即使招聘了女员工,同等岗位下,薪水要低很多,好的职位也会优先男员工,哪怕女员工的能力更好。

同样的情形,在我国也不鲜见,招聘女员工、升职会考虑对方的婚育问题。

在大众眼里,女员工生育会对公司造成损失,一旦生育还可能会离开职场,也可能心思不在工作上。

所以金智英没有得到加入公司核心部门的机会,尽管她比男同事做得更好。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后来给金智英做心理咨询的诊所社长,通过金智英才明白身为韩国女性,尤其是孩子的妈妈,要经历多少辛酸,他想到自己的妻子,满心自责,但转眼面对怀孕打算离职的女职工也感叹:

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我暗暗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几十年过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内里很多东西却没变。

这个社会看似改变了很多,可是仔细窥探内部细则和约定俗成,便会发现其实还是固守着旧习,所以就结果而论,应该说这个社会根本没有改变。

三、生育--“你失去了什么”

金智英结婚的时候,31岁,工作了几年,正是顺手的时候,但家里的长辈开始了热切地关怀,几个月没动静,大家就开始关心她的身体状况。

在被误解身体有缺陷时,丈夫郑代贤置身事外,但两人因此吵架时,郑代贤先是道歉自己没帮妻子说话,又出主意,反正要生就早点生了吧。

可是金智英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她的工作很忙,经常要加班,双方家长也无法帮忙照顾孩子。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面对妻子的困惑,郑代贤说:

我会帮你的,别担心。

如果没有托管婴儿的地方,导致你不得不离职,也别担心,我会负责养你们的,不会让你出去辛苦赚钱。

是不是很耳熟,听起来多么通情达理。

但是为什么是在“帮”我?帮我做家务,帮我带孩子,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

都说生育、当妈妈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可是生育会让一个女性失去她的梦想,她对人生的规划,她的工作和健康,都可能会失去。

而男人呢?你失去了什么?

下班后不能肆无忌惮地参加聚会,要回家帮妻子做家务,要挣钱养活妻子儿女,可是“相比较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模样,丈夫所说的这些转变,都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金智英依然坚持着上班,为了不占公司便宜,她没有享受孕妇可以晚到半个小时的权利,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出门,不光有时候没人让座,还要承受地铁上不悦的眼神。

郑代贤的工作稳定、收入也较高,而且“男主外女主内”,金智英只好离开职场,和梦想告别。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从人民网看到的消息,据韩联社报道,近三成求职者“只要能就业,去哪无所谓” ,很多应届毕业生甚至要花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更多的人根本找不到正式的工作。

女性一旦离开职场,未来想要工作,可能只剩下各种短期兼职,金智英流泪了。

但等待她的还有无尽的辛劳。

连周围已经生过孩子的亲戚、前辈、朋友,也没有一个人告诉她最真实的育儿生活。电视和电影里只会出现可爱的宝宝,母亲也只说生孩子是一件伟大又美好的事情。

生育率低于1,韩国女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结婚、生育都意味着生活的改变,于男性是可预见的,但女性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却是未知的。

韩国议员与其指责女经济学家不生孩子,不如考虑一下如何改变社会的男女不公待遇问题。

希望男性明白:

“只要你继续这样对我,你那宝贝女儿几年后很可能也会像我这样,被男主管灌酒。”

同时也很希望,我们广大女性:

将来一定要少点难过,少点痛苦,少点疲累,不再忍气吞声,要勇敢地为自己发声。

终将会越来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