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认识1千个汉字能写文章读书看报,西方没有10万英文词组,连报纸都看不懂。

四百年前,莎士比亚的作品,西方要专业学者才看得懂,中国二千多年前的古书,所有字能读,懂意思,也能了解个大概。发明一种新生物体,西方要专门去造一个词语,汉字只需在原词中组合就成了。到底是中华几千个字认识全了,再重新组合运用好,还是必须学十万个英语单词,还写不了一篇有质量的文章好!谁不喜欢自己的文字?汉字是我的最爱,刻骨铭心。语不惊人死不休,用了一两个比喻,可能不小心被当作废汉字主义者了。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竹签上的汉字

文字对口语是有作用的,有的老教授样样通,说话就是不行,没人爱听,连以前的家庭妇女都不如。有时候书上的说出来就是别扭。周立波说笑话,穿梭往来于国语,沪语之间,就因为他一会扯政治,一会拉家常,不得不这样。我说话不行,结结巴巴的,特别是看了古文之后,舌头给扎了。我见外国人念过书的,很会说话,怎么搞的呢?别的不提,我注意到他们的文字更接近口语,连政府文件也力求近人。还有听说训练有素,巨细皆有章可循。所以,政治家也好,电台记者也好,专业人员也好,有话要讲,知道怎么讲,一站出来,不假思索,便口若悬河,因为所有的套路均演练熟贯,成为第二天性了。他们听报告什么的,也不大打瞌睡,因为他们的话小环扣大环,顺藤摸瓜很容易。

我们汉语的语法研究,因抛开外国人的那一套,另起炉灶。

例如,词性也许不用划分,诸如此类。另外,不要老是拿一篇文字来分析研究,把有声无形同样表意的说的话拿来研究,然后告诉我们怎样把话说好,也许是有好处的。字母文字是野蛮的表现,是后期人为制造硬生生的表音文字,就像古代周边蛮夷戎狄,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就是不文明落后的体现。

而中国象形文字是文明的表现,表形,表意,表音,也是人类的本能促成的,例如人与人语言交流不通,那我就画个图像,你一看就明白。这就说明中国才是真正的文明古国。当然从西方和中国饮食结构和习惯也能分辨哪个民族进化的更加文明!西方人抽象思维发达,会发明抽象的电,电脑,无线电,数码,液晶,飞机,宇宙飞船,导弹,核武。国人形象思维尚可,也能发现大自然中的一些直观现象,瓷器,造纸,指北针,火药,小推车,冶铁,锻造,大锤打铁,骑自行车人离地了,有一些抽象思维,就是西方人发明的了。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早期的象形文字

中华文字源远流长,在原始部落的时候就出现了甲骨文,方块字是根据甲骨文一步步演变过来的。与其被理解成农耕社会发展的结果,不如说是中华智慧的结晶。我们整天浸淫在汉字里,对汉字的文化内涵自然领悟较多,认识也相对深刻。但也大可不必扬此抑彼,西方文化的内涵,我们因为用的少,所以认识也相对肤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文明在某些领域里的先进表现。别的不说,阿拉伯数字,在数学中的表现就明显的比汉字更为方便和优越。人类文化,各有所长,又相互共通共融,恰如我们各地方言一样,用惯了,听惯了,便觉得亲切了,理解自然也就更为深刻了。你忘记了文字发明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了吗?发展到今天,由于中国的文字内涵极为丰富,导致太多的极端问题。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古代墙壁上的图画

中国之所以用方块字,是因为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我们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很有可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一栋老房子里,种的也都是这一块地,物质生活决定上层文学艺术。所以相对稳定的生活就会产生相对稳定的文字,方形是不滚动的,所以稳定。长条形文字则一直有移动的趋势,西方人经常流浪,不光他们,我们的游牧民族,蒙古文,藏文不也是长条形流动状的吗? 所以,明白了吗?方块字之所以会出现在中国,关键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稳定的生活! 而那些喜欢经常换地方生活的老外,就喜欢用一串字母,表达他们对流浪的追求了!汉语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大概经历了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历程,所以彼此相互补充借鉴。同样的,汉字也曾被其他文化拿去使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的文字系统,比如说日语。

象形文字是人类自然发展而来的,所以是最接近自然的文字,也会是最科学的文字。

使用象形文字的文明,被周边蛮族灭亡后,由于语言和发音不同,那些后来者文明不能用原有文明文字很好表达,只能用原有文明文字来给自己的语言文字注音,慢慢的简化成字母,用来表音。还有的边缘文明受象形文字文明影响,借用象形文字,如日本。西方字母所组成字词,在读写,印刷比较方便,由于地缘,历史传播易产生差异,历史久了产生断异。中国字一开始就来源于景象,逐渐由画产生了字,无论传播媒介,历史多久人们都认识。总之,西方文字与东方汉字只是交流翻译是难点。汉字最难,而汉语最易!应作为最容易的语言列入吉斯尼世界记录。如果研究规范一下,很可能成为最流行的语言,这种工作只有用拼音才行。外来语至关重要,汉语中占九成,因汉字看不出罢了。汉译多不准确,看译文摸不着头脑,不是读者没头脑,是被蒙在鼓里。用拼音就可像英日等其他国家一样,原包装进口。粉丝,脱口秀没了,代之fans,talk show,标上汉拼fans,tok xiu,附上定义。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寿司—典型的外来语

方块字应该是在竹签的使用后,促使它成了方块。由于甲骨文在信息量逐渐增大的古代,携带和阅读不方便,竹签的产生,可以做成整齐的册子,便于携带和阅读,如果,文字在竹签上存储更多信息就要排列整齐,这样在竹签的约束下,就自然的形成了方块字。由于长期的使用,以至于到现代印的书和报纸,还是竖着慢慢转化成当代的横行。其实文字开始都一样!声符解决了,就懂怎么读!形符解决字义,便于交流和新作字的困难,中国因黄河治水的需求保留形符解决大面积交流的需要!中东四战之地,过往民族如江鲫,只保留声符便于民族内部团结。小范围,也不怕别人听不懂,再加上信上帝,团结得水泼不进!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拼音和拼象两种文字!没错,拼象!中国文字也是有拼音的特点的,全球真的是独此一家!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英文字母

西方人用的字母文字是密码文字,表达最基本的事物必须多个字母组合成一个单词,表达新出现的事物必须要编制一组新密码,也就是要造一个新单词。中国汉字是象形、会意、形声三大方式形成的方块字,表达最基本的事物只须一个字,表达新出现的事物只须将原有文字重新组合即可,无须造新字。如果说西方字母文字是二维文字,我们的方块汉字就是三维文字。在电脑时代,手机时代,方块汉字更加显现出伏越性——同样大的屏幕上,用汉字显示的信息量,相当于用字母文字显示的信息量的二点五到三倍!脱离汉字的语法研究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就会有章可循。汉字是我最喜爱的文字,但我关心的有两点:一是儿童写作,二是外来语引进。白话,文言都是极美的,我每日都在学。我住在澳洲,当地华文报不看的,见不得洋味重的翻译文章。和同胞讲话从来不夹半个洋字。天远地远背了本《红楼梦》来,目的是剔除洋腔,上海腔。现在有网络方便多了,都不打紧,我最关心的是小孩子听说读写思,这里头是有很多东西要一点一点从小教从小学起的,我们很落后。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26个拼音字母

汉字可以慢慢来,教几个,以后自己就会了。我看到孩子的错别字,四声,前后舌音,平翘舌音,说出小青虫的故事的意义,就心痛,打寒颤,呜呼说不出话。我们怎能让孩子跟国外比吃那么大的亏!另外是外来语,那是引进国外先进事物非用不可的。日本人不怕,我们怕个什么?已有了现成的拼音,已超日本了,为何多一举?不懂外文但聪明得很的中国人大有人在,学外语太费事,外来语则易如反掌,只要当成中文字来学就行。无非音和义,天晓的把外语专利取消了,这些人能取得何等成就!我这里认识一个河南老大娘,来澳不上几天,就独挡一面,儿子外出时看管一家五金店,这要五块,那要十元的,跟老外说得头头是道,我都惊呆了。传统中文要发扬再发扬,拼音也可有一席之地。哪怕科学实验一下也好,拼音不单是智力,而且更多的是心理问题。

中国人儒家要求为人方正,所以字也中庸,但求一字一意,表现公正端庄。西方的提倡个人性格,不管湾斜横直,只记口舌气出。

读音好记,表意就麻烦了,用26个字母频繁出现来表达,重复率太高,容易混淆,记的量更大。记性不好,你能读音,但记不起是什么意思。汉字只须记住三五千字就可灵活表达意思,英语记一万个单词,远不够用。在阅读时汉字一目十行,扫一眼从一些代表性的字词里就可浏览大意,英文重码率那么多,在眼花潦乱的重复字母中去区分,效率要低很多。新出现一个词要重新字母去拼凑,并且字母数肯定不少,因为少的已经被编过了。中文出现一个新词,只须用现有字按归类组合一下就行了,如电脑、电棍、电动车、电饭锅、电贝司,你不知这个词,也大概知道它是用电来使用的。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汉字棱角分明

虽然简单二十几个字母,易学易说,却是土话多变。但是点竖撇捺,也不繁杂,却能古今通义。汉字最迟从新石器未期,伴随着部落和私有制的产生就陆续发明出现了。因为要交易和记录牛、羊等有形财产的种类和数量,古人就根据财产的形状用石块等坚硬物体画出了各自的形状,象形字就这样出现了!因为是用石头记录的,而自然界的石头大部分呈棱角分明的形状,所以汉字就有了棱角分明的属性。汉字的生命力是无庸置疑的,所以问题不在于汉字不能用了,非改用罗马字。我水平不高,写字问题还没那么严重。我想的是,汉字数量多,笔画多,但字母就26个,能否鼓励孩子利用拼音学习写东西,甚至写自己的书?没有外来语就没有现代汉语,能否利用拼音吸收外来语?那样更精确更方便。我的想法可能很幼稚!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典型的外来语

任何文字的雏形都应该是以‘象形’性质出现和存在,之所以中国文字依然保留着原始创始发展形式,是因为中国文字没有断带而一脉相承,而外国的文字,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消失,消失创造发展……使其偏离了‘象形’形式,也就形成了今天这种以‘字母’形式而存在。拼音的弱点是同音词,这也许可以通过选词来避免。断句不难,只要标点使用得当,把该连写的音节写在一起。这方面倒需要形成某种规范才好,需要大家使用下来,有了经验,才知道怎样最好。拼音文章没人看,一定是内容乏味,"小青虫的故事"之类的,哄不了孩子。写得好就会有人爱看。

另外拼音只适用于普通话, 其他语言请根据自身特点另起方案。

我个人建议是模仿日语的做法建立汉字专用假名, 和引入训读规则。所有虚词一律写成假名, 各语言虚词不一样,假名也就不一样。实词写汉字没有问题, 按各自读音来读就是了.。外来语也用假名或直接用罗马字,由于汉语音节模式比日语更丰富, 不适合纯音节文字, 所以假名的制作可以参照谚文的模式把音节写成方块,与汉字视觉上协调,但外观又有差异, 虚实分离,益于阅读。基于汉字的书写系统,必然会区分出真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和假字(转注假借), 尤其是担任语法功能的虚词。

日语引入汉字之后也产生了自己的一套假字, 假名的衍生,可以说是把假字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 视觉上和真字区分, 更有助于阅读, 我个人也觉得可以加强美感。

为何我国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需不需要引进外来语?

日语的片假名

当然这也和日语本身是黏着语, 词形变化丰富的特点有关。可以说日语对于假字的强烈需求,催生了假名.。汉语虽然是孤立语没有词形变化, 但大量使用虚词完成语法功能, 也必须有假字.。汉语语族各语言可以认为实词互通(用真字书写, 但读音不同), 虚词各有特色(参见粤语一堆口字旁的字, 虽然有一部分是因为不会写本字而生造的)。

所以真假字混写,既可以书面实词互通, 又可以书面保证各汉语语言的规范性,让使用者认识到各个汉字的地位并不是现在看上去相互等价的。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说白了就是早期一幅一幅的画。看画知意。而且只要记住3000左右汉字,通过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表达无穷事物。欧美的文字是记忆文字,不通过记忆是不知道这文字代表啥意思。而且表达事物需要非常多的词汇量。更不要说专业课的词汇了,更是难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