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那個在節目上說自己12點前要睡覺,做音樂這麼開心,我才不要去參加那些跟別人吵架的節目的他,最後還是熬夜去錄了奇葩說。

李誕在這條微博下面評論:“資本的力量,下一步就是等著被拉黑了。”

這條評論被網友贊到了第一名。

仔細想想,其實新褲子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過新歌了,從16年那張《生命因你而火熱》至今三年的時間,他們一共就發佈了兩首新歌。

今年3月發佈的那首《最後的樂隊》甚至一度讓很多人猜想過,這個20多年的老樂隊是不是就要解散了。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後來事情在這個夏天就迅速改變了,他們不但成了百萬流量的樂隊,還成為了廣告和資本的寵兒,甚至開始在keep和浦發銀行的廣告中貢獻了並不是很專業演技。

彭磊在樂夏錄節目的時候總說大張偉“特別傻”,說他現在已經“瘋了”,但他那時大概自己都沒有想到,節目結束後的他,很快就走上了和當年的大張偉相似的道路。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新褲子參加的音樂節數量,可能比去年一年都要多,但他們每一場表演的歌單基本都差不多。哪怕他們其實有那麼多老歌可以唱,但現在的他們好像既沒有勇氣唱那些歌,也沒有時間去排練。

彭磊微博:我像一個被壓榨過的花生

彭磊曾經在微博上說樂夏上的第一名是他和龐寬拿到的第一個第一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新褲子從來就不是那種從沒有走進過主流視野的地下樂隊。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1998年他們發行的第一張唱片就曾經被香港的權威音樂雜誌《音樂殖民地》報道;兩年後的第二張專輯曾經全亞洲同步發行,單曲《我愛你》曾經摘奪2000年音樂風雲榜“最佳音樂錄影帶”“年度最佳搖滾單曲”等眾多獎項。

《我愛你》的mv是他和朋友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一點點手工做出來的黏土定格動畫,他在自己書中曾經寫過:

“製作《我愛你》這首mv的過程,艱難又漫長,有一天,在完成當天的拍攝後,我躺在床上,夢見我獲得了奧斯卡獎。”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登上音樂風雲榜領獎舞臺的時候,彭磊開心地做了一個新褲子標誌性的跳高動作,還不小心滑倒在了舞臺上,連主持人都被他這可愛的舉動逗笑了。那一年和他一起得到這個最佳錄影帶獎的,還有香港的影帝黎明,而那一年,彭磊剛剛24歲。

在這之後的《龍虎人丹》也是一張備受關注的專輯,彭磊還自己拍攝了很多獨立電影。

在樂夏播出以前,新褲子就已經是國內少有的,擁有國外受眾群體的樂隊,能夠參加世界頂級音樂節的演出。只是這些曾經的輝煌,好像都不曾像這個網絡時代的綜藝一樣,給他們過這麼多曝光和賺錢的機會。

就像大張偉在節目裡告訴他的:“那是你不知道靠說話到底有多賺錢!”

樂夏的舞臺上大張偉看完新褲子的演出之後忽然要求要去臺上唱一次他們的老歌《過時》,他說那是他曾經天天聽壞了好幾盤磁帶的老歌,但現在他已經有點記不清這首歌的歌詞了,彭磊站在一旁小聲合唱著提詞,舞臺上感慨著歲月啊。

那是1998年,大張偉15歲,彭磊22歲,他們都以為未來是他們的時代,二十年後站在舞臺上的兩個中年人彷彿就是在那一刻,命運發生了某種逆轉和互換。

大張偉終於唱出了那些都不是我,而彭磊開始了他的商業廣告和綜藝之旅。

大張偉評價新褲子

人們為什麼喜歡彭磊?因為他做了我們沒有做到的事,說了我們想說卻不敢說的話。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人們為什麼喜歡大張偉?因為他像每個心懷理想又不得不向生活妥協的普通人一樣活得擰巴,卻又真誠用力。

但是在資本和市場面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這是網絡,商業和娛樂公司的力量。

在看到彭磊去奇葩說的那一條微博時候,有那麼一瞬間,我有一點難過。與我喜不喜歡這個節目無關,也無關他自己說過的那些話,和朋友聊天時候我說,就是突然覺得,他沒有那麼酷了。

其實酷是一個很空泛的詞彙,說不出到底改變的是什麼。不再是那個志得意滿的朋克少年,不再是那些mv和電影裡裡想法古怪的大導演,也不再是那個disco時代提著錄音機跳舞的時髦青年。

你忽然難過,那個堅持自我充滿個性的他,也被捲入了這個看似個性洋溢實則明碼標價的互聯網商業時代。

而跟著他們的青春一起逝去的,還有曾經的熱情、真心,和花花綠綠的互聯網時代來臨前的那些歲月。

在這個看似異彩紛呈的網絡時代,當每個人都時時刻刻用攝像頭對準了自己的生活,那些基於剪輯軟件的真實,那些為了點擊率和傳播絞盡腦汁的思考背後,生活到底還剩下多少真實。

當個性、先鋒和新銳都不過成為一種營銷的標籤,熱熱鬧鬧的網絡世界背後,又是誰製造了這些假象的幻覺欺騙著誰的眼淚和快樂呢?

我們痛恨虛假,我們感到疲憊,我們討厭被消費,但我們還是拿起手機,看到了深夜,沒有答案,也沒有出路。

也是在那一刻,我突然真切地意識到,彭磊已經是43歲的中年人了,他不是剪輯老師剪出來的那個年輕人了。

就像他的歌詞裡唱的:“其實我並不是機器人,不會一直都陪著你。”

新褲子總有一天會變成舊褲子,而他們真的是一隻綜藝樂隊了,這並不是一個音樂節上的玩笑。

彭磊最後還是去了《奇葩說》,現在的他總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張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