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公布2019-2020年演出季 多部原创歌剧齐头并进

东方网记者郁婷苈10月28人报道:今天下午,以“绽放·探寻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19-2020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季正式发布。新一年的演出季囊括了19台44场演出、14场艺术导赏及歌剧沙龙,节目丰厚、形式多元、亮点频频。


上海歌剧院公布2019-2020年演出季 多部原创歌剧齐头并进

新演出季中的三部原创歌剧中,入围“上海五年百部精品剧目”的《晨钟》与《田汉》,分别进入修改打磨提高阶段和完成创作部分,而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天地神农》亦将于明年开启全国巡演。这三部歌剧通过不同的路径来讲述中国故事,传达富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精神内核,也以此作为中国原创歌剧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与尝试。

原创歌剧《晨钟》明年将改变之前“政论体”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围绕李大钊的“寻道”与“殉道”两大主题,加强“戏剧性”的呈现与“歌剧化”的发挥,迎接2021年建党百年的大庆典。

入围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的歌剧《田汉》,不仅曲调上有意识地吸收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元素,亦大胆启用民美结合的唱法与美声唱法同台演绎,还将尝试借鉴戏曲中的念白、韵白来调和汉语四声与歌剧宣叙调的关系。

《天地神农》以中华创世神话为题材,各方设计既融入中国语汇及元素,又兼顾国际化、年轻化的时尚品味,无论是题材还是音乐上,都是在保证中国风韵的基础上,巧妙借鉴流行元素,增强歌剧的可听性和通俗性,可谓海派文化在歌剧领域的又一体现。

除歌剧之外,《嫦娥》亦是上海歌剧院新演出季中在原创舞剧方面的又一力作。作品将突破以往舞台中嫦娥“奔月”后即告剧终的范式,保留最原始版“嫦娥奔月”传说的基本内核,以现代人的视角对其在月宫的所思所盼所愿重新解读,用舞蹈诠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表达“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观。

融入世界演艺创作潮流

由上海歌剧院制作的《图兰朵》与国际一流主创团队合作,2018年1月首演于上海大剧院,并于2019年9月作为阿联酋迪拜歌剧院开幕演出献演,斩获国内外好评无数。在今年的复排版本中,融入了更多中国元素、删减了一些不符合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设计。舞美方面,多媒体来投射中国场景或中式意境,与原舞台布景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中国元素合理而自然地融入,既保留了原本“西方人臆想中的东方世界”,又让舞台呈现更接近中国气质,赢得了迪拜观众一连三场持续十分钟之久的热烈欢呼与掌声。

同样首演于2018年的轻歌剧《微笑王国》由上海歌剧院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联合制作,实现了该剧在中国大陆的舞台版首演。在这个版本中,亦处处显露出精心设计的中国元素构思。序曲部分的皮影戏首先让人眼前一亮,而在之后的第二、三幕北京王爷府的场景中,除了舞台布景、服饰尽显东方特色之外,还特地为苏城的妹妹——中国公主梅的舞步,融入了中国宫廷舞蹈的元素。与此同时,在苏城被授予黄马褂以及娶亲等诸多场景中,也充满了传统韵味。今年年初,该版在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的执棒下登上布达佩斯大艺术宫的舞台,为中匈建交70周年奏唱佳音。明年,该剧将再度亮相上海大剧院。

向中外艺术大师致敬

为纪念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上海歌剧院特别策划了系列音乐会——幻想之声、激昂之声、理想之声。不仅邀请到中国首位获得美国范克莱本钢琴大赛金奖的音乐天才——青年钢琴家张昊辰,以及蜚声国际的著名室内乐坛——维也纳室内乐团,与院长许忠及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合作贝多芬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两套全集,亦邀请到曾执棒上海歌剧院2016-2017交响合唱演出季闭幕音乐会的著名指挥家威尔·汉伯格,结合上海歌剧院的独特艺术特点和优势,挖掘贝多芬作品中在中国未必常演的合唱交响作品。

已陪伴沪上古典乐迷六年的新年音乐会,将在今年邀请到苏黎世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丹麦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法比奥·路易斯,除了迎新之夜的保留曲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外,还将于12月30日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绎罗西尼《鹊贼》序曲、莫扎特《第三十五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和慧、石倚洁,不仅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歌唱家,亦是上海歌剧院的老朋友。在上海歌剧院成为与她合作“图兰朵”的首支国内艺术院团后,她又将自己的“图兰朵”中国首演献给了沪上观众。而再度携手石倚洁合作莱哈尔的轻歌剧《微笑王国》,则可谓好事多磨。明年,这位“中国王子”将再度与上海歌剧院合作,演绎作曲家莱哈尔笔下的这段跨国之恋。

以全新角度诠释经典

在新一轮演出季中,上海歌剧院从音乐自带的主题出发,对一些经典剧目、曲目进行全新的创意组合,希望以新的视角给予观众别样的欣赏体验。

两场“双拼”音乐会便内含玄机、颇为有趣。“快乐的大忙人——‘费加罗’之双剧对观情景音乐会”选取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和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两部歌剧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

“歌剧双雄会——威尔第&瓦格纳歌剧集萃音乐会”则将同样诞生于1813年的威尔第与瓦格纳两位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双拼”。音乐会将上演的经典选段,不仅全部精选自两位歌剧大师的代表作,更兼顾歌剧中各声部的咏叹调、重唱、合唱及序曲等多种形式,让乐迷、剧迷们大饱耳福。

在交响乐方面,上海歌剧院又将于明年推出“弓弦飞扬”弦乐交响音乐会,以两首最具代表性的室内乐作品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80周年。此外,囊括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族歌曲的其[乐]融融·中外民族风情合唱音乐会,精选德国古典至浪漫时期音乐会&歌剧序曲的专场音乐会,俄罗斯交响合唱作品音乐会等,亦契合不同主题来激发全新的组合创意。

多维度培育未来观众

如何吸引更多民众亲近歌剧、如何为古典音乐市场培育更多观众,一直是上海歌剧院多年来认真思考、实践的重要问题。今年上海歌剧院的艺术教育活动,除了持续多年的“艺术导赏”外,在“艺术沙龙”板块为沪上乐迷策划首推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联动,用开放创新多元的互动模式,给大众更多新奇的互动体验。

“歌剧化妆间”,邀请专业舞台化妆师带领爱美女性亲身体验舞台妆的独特魅力,“元宵歌剧谜”结合元宵猜灯谜的传统习俗寓教于乐,“跟着指挥学合唱”为广大合唱爱好者创造专业合唱指导与实践的机会,“夏令营-小小演奏家”,为琴童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与室内乐排演体验,收获难得的重奏体验,“探索乐器世界”及弦乐/管乐专场等室内乐系列,在趣味讲演中带领音乐小白了解古典音乐的魅力……

值得期待的是,上海歌剧院服务号VClub第二期亦随着新演出季的发布同步上线,将在线购票、活动预约、积分兑换等功能全方位打通,为会员提供最周到的服务与最大便利与实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