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手機,5g和4g哪個好?

葉欣葉隱


隨著華為Mate 30系列發佈和iPhone 11 開售,華為和蘋果兩家公司佔據了科技圈的輿論主場,而所有關於這兩家手機公司的討論,都繞不過一個話題:5G。

5G已是箭在弦上,市面上已有多款5G手機,隨著華為旗下首款5G SoC 麒麟990 5G的發佈,華為5G旗艦、榮耀5G旗艦都呼之欲出。同期,三星發佈了Exynos 980 5G SoC。麒麟990 5G 和Exynos 980 都是將5G通信基帶與CPU、GPU、NPU等等處理器整合在一起,在效率、性能和散熱上表現都更好,5G手機最大的難題就是芯片,現在5G手機在硬件層面已經ready。

不過,關於是否購買5G手機,用戶的判斷出現了分歧,最大的分歧是關於網絡基礎設施的判斷。

一部分認為,5G網絡建設不夠完善,現在買5G手機為時過早。iPhone 11沒有5G版,蘋果CEO庫克對騰訊科技的解釋是:“目前來說(5G)還是有一點超前,我們研究了市場發現,整個市場裡面不管是基礎架構或者是芯片都還沒有足夠成熟,還不足以推出一個高質量的產品。”

對此我的看法是,蘋果缺芯,想要做5G手機難為無米之炊,不得不這樣說。2013年12月4G在中國才發牌,但蘋果2012年發佈的iPhone 5就已早早支持4G(國行版不支持),2013年iPhone 5s國行開始支持4G。當時4G網絡準備好了嗎?4G產業成熟了嗎?沒有。

另一部分認為,5G網絡的普及比我們預期的要快。現在不需要將手裡的4G手機換成5G手機,但如果本來就準備換機,就一定要考慮5G。作為樂觀主義者,我秉持這樣的看法。中國移動在全國52個重點城市建成超過2萬個5G基站,同時,為了讓更多客戶通過5G體驗廳等方式感知5G網絡,已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展5G網絡建設,預計2019年在超過50個城市實現5G商用服務。2020年,將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範圍,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明年5G在核心城市已經可用。

我們購買手機不應該只是考慮今天的情況,一部手機的使用週期是2年左右,這意味著今天換機,是可以考慮5G手機的,否則一年後要麼眼饞別人用5G,要麼被迫換機。確實有很多用戶是可以接受一段時間的煎熬的,而現在不買5G有很多理由:不願意做小白鼠,不需要更快的網速等等,這樣的考慮同樣可以理解。

用戶群本來就不同,雅虎前總裁傑夫邦弗特將消費者按照不同的情感特徵分成技術創新者、非理性消費者、理性消費者、超理性消費者和觀望者,看清楚這個模型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大家對5G的態度有如此大的差別:

1、技術創新者:購買產品,僅僅是因為產品採用了新的技術,他們對技術本身很痴迷;

2、非理性消費者(即嚐鮮者):非理性消費者為了滿足情感需求,會付出大大超出解決問題本身所需要的精力和成本。

3、理性消費者(即早期消費大眾):只會購買他們認為實用、成熟的產品。他們更務實,只會購買性價比合適的產品。

4、超理性消費者:情感需求更弱,哪怕產品有半點不合意,他們都不會掏錢。

5、觀望者(即跟隨者):約佔總人數的15%,他們同樣有需求,但只會購買公認好用的產品。

你可以試著歸類一下,在不同社群、微博和微信中留言討論5G的用戶,基本都可以歸納到如上五大類。2019年購買5G手機的消費者,應該會是1和2為主外加少部分3。

5G手機究竟賣得動不?相對於很多人喜歡用自己或者說身邊人的判斷來說事兒,我覺得專業機構的數據更有說服力。Strategy Analytics報告預測2019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500萬部,預計到2025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每年將達10億部。韓國4月開始商用5G,截止8月5日,韓國三家運營商的5G用戶達到201萬,韓國人口為5164萬,5G普及率已接近4%,滲透速度比4G快。

因此我認為,爭論5G手機是否值得買沒什麼意義,不同類型的消費者結合自身需求和消費習慣,會用錢投票。問題的關鍵是:如果買5G手機,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是應該雙模全網通優先。如果不買5G手機頂多只是眼饞,忍一段時間再買,但是如果買的不是全網通的5G手機,可能會很麻煩。

什麼意思呢?5G作為新生事物,消費者其實是不知道里面有很多坑的。

前幾天,看到一條微博,榮耀總裁趙明轉發了太平洋電腦網的一篇關於5G科普的文章說:

“手機廠商有責任和義務告訴消費者,他們最近購買的5G手機在現在和未來,本地和國內漫遊是否都能夠使用5G?是局部通還是全國通?這個問題不應迴避,更不能刻意混淆,應該把知情權還給用戶,很多人花了幾千塊錢購買的5G手機,最後只能使用4G服務,這就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了。”

為什麼5G會出現全網通與局部通的說法?因為5G的組網跟4G不同,5G要考慮4G的向下兼容,現在部分採取NSA非獨立組網,採取雙連接方式,5G NR控制面錨定於4G LTE,利用4G網EPC(分組核心網),本質是讓5G可以複用4G資源;SA則是獨立組網,一切都要重新建設,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但三大運營商均已表態:NSA只是5G商用過渡性方案,SA獨立組網才是最終方向。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2019 GIT國際產業峰會上已表示,從明年一月份開始,國內將不會有新的NSA手機入網,SA將是我國5G的發展方向,中國會盡快過渡到SA,中國移動客服在短信中明確提示5G用戶:NSA/SA混合組網下,僅支持NSA的單模手機在僅有SA網絡地點將無法連接5G網絡。

現在是否可以買5G手機?別爭了,這才是問題關鍵

然而,很多消費者是搞不清楚NSA/SA的區別的,太技術了。

4G時代的全網通,是指同時兼容三家運營商不同制式的網絡,5G不存在這個問題,三大運營商的制式都是一樣的,只是頻段不同,但是網絡卻變得更加複雜:2G尚未全面退網,3G、4G的不同制式要兼容,5G網絡又有了基於5G升級的非獨立組網方案NSA和獨立組網的SA,雖然國內三家運營商都已表態SA才是5G的核心目標,但NSA在過渡期會存在,這個時間多久?現在沒有誰能給出答案。

現在是否可以買5G手機?別爭了,這才是問題關鍵

因此,消費者如果買5G手機,一定要將網絡兼容性放在第一位,如果手機不支持SA,不是真正的全網通5G手機,就會出現在一些有5G的城市和區域不能用5G的尷尬情況,這也是華為麒麟990 5G發佈時強調自己是全頻、雙模、全網通5G 芯片的原因,基於麒麟990 5G的華為Mate 30系列和榮耀V30,在國內任何地方都能連接5G網絡,在網絡上的競爭力就會非常明顯。

當然,如果你不介意這樣的麻煩,也可以先買一部不是真正全網通的5G手機嚐鮮。就像我一直倡導的一個理念:買電子產品最重要的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分清主次,核心需求優先,匹配預算很容易做出決策。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生產只支持NSA網絡的5G手機沒什麼問題,相關部門給入網許可證就說明這樣的產品是有一定價值的,而且一定會有一些用戶願意接受,但是一定要跟消費者說清楚,做好告知和提醒,現在買5G手機的用戶都是真正的技術創新者和嚐鮮者,是足以影響身邊用戶的KOC(關鍵意見用戶),他們對品牌的價值,已是舉足輕重。


森哥在廣州


2019 年是 5G 元年,這一年我們心心念唸的 5G 網絡開始大規模鋪設,5G 終端手機也一個接一個發佈。一個全新的高速無延遲 5G 網絡似乎快步向我們走來,好像跨入 5G 時代,我們就能進入科幻電影裡描述的科技世界。

然而,在暢想 5G 未來之餘,我們還需擦亮眼睛,理性分析自己的購機需求,是否真的需要立馬購買 5G 手機。在 4G 手機持續降價,部分高端 4G 手機降價幅度超過千元的背景下,買 4G 手機還是換 5G,究竟哪種選擇更符合我們需求。

價格承受力

在這個 4G/5G 新舊交替的十字路口上,手機價格已不是制約大家購買 5G 手機的障礙。比起去年 5G 手機 8000 起的傳言,今年的 5G 手機顯得親民許多。華為 Mate 30 系列 5G 版售價預計在 5000 元左右,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價格更低,剛剛發佈的小米 9 Pro 5G 手機,起售價還不到 4000。

5G 手機售價的問題算是解決了,接下來考驗用戶價格承受力的難題落在 5G 資費上。最近一段時間,各大運營商相繼取消無限流量套餐,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推出 5G 套餐鋪路。5G 上網速度快這點,我們都聽了無數遍。可網速快,也意味著流量用起來嗖嗖的,擋都擋不住。以現在主流 20-40G 一個月的流量計算, 5G 網絡下最快 1 分鐘不到就能用完。

總之,運營商的 5G 套餐完善需要時間,現階段 5G 套餐門檻處於比較高的水準。據悉,最便宜的 5G 套餐也要 118 元,這與如今主流用戶 40-60 元的套餐價相去甚遠。另外, 5G 上網流量需求極大,想要真正體驗 5G 行雲流水般的網速,基礎套餐遠遠不夠。

5G 目前處於建設階段,5G 基站及承載能力還未完善,運營商制定這麼高的價格,一方面出於收回基站建設成本考量,另一方面,較高的價格也不容易引起網絡擁堵。儘管 5G 支持海量終端接入,可在網絡建設初期、基站有限的情況下,儘量減少 5G 終端接入,也有利於 5G 用戶上網體驗。

6 年前,三大運營商剛剛推出 4G 網絡時,資費也高的嚇人。一直到最近幾年基站普及,網速得到充分保證,4G 套餐價格才逐步下降。因而,價格敏感的小夥伴們還須多加考慮,在自己套餐價格承受範圍內選購 4G 或 5G 手機。

地區覆蓋程度

價格因素之外,5G 基站覆蓋也是小夥伴們是否購買 5G 手機的關鍵點。相比 4G 成熟的通訊網絡,5G 網絡才剛剛起步。截止到今年 8月底,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也沒有一家 5G 基站數量破萬。考慮到 5G 基站覆蓋面積遠小於 4G ,這個數字意味著此時此刻國內沒有一個城市 5G 網絡達到可用水準。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 4G 基站保有量為 437 萬,而 5G 基站數量則不詳。運營商們每天都在緊鑼密鼓的建設 5G 基站,5G 基站數量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據全國 TD 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透露:截止到今年 7 月份,全國範圍內已建成 5G 基站 3.8 萬座,預計至 2019 年底,全國 5G 基站建設總數將達到 15 萬座。

15 萬座 5G 基站對比 437 萬 4G 基站,5G 覆蓋面積顯然有些不足。但是更加懸殊的數據還在後面,由於 5G 採用了毫米波通信,傳輸距離短於 4G ,覆蓋同一個區域,需要的 5G 基站數量,會大大超過 4G。保守估計,5G 網絡若是要達到 4G 同等的覆蓋程度,至少要建設 3-4 倍 5G 基站,這意味著即使今年年底完成 15 萬座 5G 基站建設,覆蓋面積也僅僅相當於 3.75-5 萬座 4G 基站。也就是說,最樂觀估計,年底前 5G 覆蓋面積也僅僅是 4G 的 1% 左右。

1% 的數字意味著,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以及部分新一線城市之外,二三線城市只有部分地區能夠使用 5G 網,這些城市 5G 基站發射的 5G 信號就像一個個城市孤島,無法連成一片。往往轉過一個街角或者往前多走兩步, 5G 信號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5G 用戶們還得像找 WiFi 信號那樣找 5G 信號,稍有不慎,手機網絡就會從 5G 跳回 4G 。

當然,以上場景只會發生在二三線城市及一線城市部分地區,廣大四五線城市乃至更加廣袤的鄉鎮、山區、林區、草原、沙漠,幾乎看不到 5G 的身影。如果小夥伴們身處以上 5G 短時間覆蓋不到的區域,還是優先考慮 4G 手機吧!

核心需求

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標誌性產品,手機終究還是拿來使用的。該不該購買 5G 手機,價格因素、覆蓋面積因素都不是最關鍵的點,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在於用戶核心需求。有些科技達人、趕潮流的人以及不差錢的用戶,想快人一步搶先體驗 5G 飛速上網的感覺,這些理由足以支撐他們購買一部 5G 手機。

5G 價格雖然有點高,畢竟沒到普通人用不起的地步。5G 基礎流量相對較少,用戶可以平時用 4G 上網,想要體驗 5G 的時候再切換網絡。覆蓋面積小就更不是問題了,真正想第一時間體驗 5G 網絡的用戶必然會想盡辦法找到 5G 網絡。

如果你的核心需求是體驗 5G 的時候,任何反對 5G 的理由都是藉口。然而,如果你僅僅擔心 5G 到來後 4G 被淘汰,才會在 5G 手機與 4G 手機間糾結猶豫。那麼,請不用擔心,4G 網絡在未來 5-10 年內都不會被淘汰,即使以後 5G 普及,4G 網絡也不會被淘汰。

5G 厲害在哪兒?上網速度快、聯網設備多、延遲小。其實,這些對於很多用戶來說意義不大,上網速度快,頂多讓我們在下軟件時快那麼幾秒,就連好幾個 G 大小的手機遊戲也就快那麼幾分鐘。目前這個時間段,5G 應用場景還不成熟,對於普通用戶,4G 網絡足夠了。正常上網看視頻、玩遊戲、逛淘寶這些需求,4G 完全可以滿足。工信部部長苗圩前不久剛剛說過:我也在用 4G 手機,目前足夠用了。

苗圩還指出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是用於工業互聯網領域。事實確實如此,5G 現在還沒有手機端應用場景,無人駕駛、遠程醫療、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更多偏向企業端與工業互聯網,並非針對個人。現在我們拿起 5G 手機,也找不到任何一款發揮 5G 功能的應用。

這個世界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無數天才不知道貓在哪個角落默默“發育”,說不準哪天就有“殺手級” 5G 應用瞬間席捲市場。當然,這也只是一種假設,正常情況下,5G 大約在三五年內普及,這麼長的時間差不多夠得上一部手機的使用壽命。如果不是對 5G 網絡有強烈的需求,現在買 4G ,等三五年後 5G 網絡全面覆蓋、資費全面下降、應用場景層不出窮,那時候再買也為時不晚。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對於 5G ,我們或許不必那麼著急......








小李哥輕創業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現在買手機,4G還是5G的好,其實就是一個經濟實力的問題,這個就得看個人情況了。

現在的5G手機,還處於初級階段,現在的5G網絡,也並沒有大規模的部署。

5G現在畢竟還是一個新的移動通信制式,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終端也是如此,現在的5G手機,其實就性能而言,還是有一定的不成熟的地方的。大部分的5G手機都是高通系的5G手機,只支持NSA組網,而即使是支持NSA/SA的華為的5G手機,也是外掛5G基帶,整體而言,還不是很成熟。

而且,現在的5G手機的功耗也有一些高,初級階段的5G手機還存在比較大的性能提升的空間。

以現在的運營商的5G組網而言,也沒有到真正的大規模組網的地步,即使是部分試點城市,也是如此。

就現在來看,R16版本沒有凍結之前,很難有大規模的5G基站的採購,現在的5G基站還是以租用為主。

儘管是5G初級階段,但是就5G手機而言,還是要性能遠比4G手機強的。

5G的系統性能,是遠比4G高的,儘管現在的5G還處於初步部署的階段,也是如此,移動通信制式的更迭,性能是有飛躍的。

5G手機在有5G覆蓋的區域,使用體驗是遠超過4G的,這個也是很明顯的。

而且,即使是在沒有5G覆蓋的區域,5G手機本身的性能也要超過大部分的4G手機,在4G旗艦級手機之中,性能也是最好的一批。5G手機現在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一分錢一分貨並不是亂說的。

所以,買了5G手機,可以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不管是接入4G還是5G是如此。

5G的資費也會高於4G大部分的套餐。

以單價來算,5G不會比4G套餐貴,但是由於5G速度更快,用戶使用的流量也會更多,而且就運營商而言,部署5G的高額的成本,也決定了5G套餐整體上是流量更多,單價更低,但是總體價格會貴一些。

這也決定了只有一些經濟條件好一些的用戶才可能辦理這種5G的套餐。

總而言之,買手機,選擇4G手機還是5G手機,這就是一個錢包厚度的問題,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也是如此,想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就選擇5G手機,但是要多花錢。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很多的朋友都在擔心5G出來之後,所使用的4G手機是不是會被淘汰?是否因為5G的即將到來而將換機的想法往後延遲了呢?其實並不需要,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一:5G其實還很遙遠

雖說網上有傳聞說一些廠商將在明年或者後年發佈5G手機,但傳聞只是傳聞,得等到權威信息發佈才能相信,要知道目前5G的網絡標準可還沒全部定下來,很多的東西都是紙面上的描述,就算是2020年出,那現在入手新機,講道理有多少人會用兩年的?

二:4G短時間內不會淘汰

即使5G在很快的時間內就可以進行使用等的,4G依然是可以使用的,要知道當初4G出來的時候3G還一直能使用,到目前為止都還能使用,只不過相對來說都習慣了高網速而已,但是依然是能夠使用的,現在連2G都還存在,可想而知就算出來5G,2G也是還在的。

三:成熟需要一定時間

5G和4G的制式和技術完全不同,從研發到使用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估計再快也得等2020年才能投入使用了,而且5G商用的話是需要達到一定的產業條件才能行的,要一個成熟的5G手機產業鏈,所以說即使5G普及了,4G依然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的,畢竟不是誰都會在第一時間內都換上新的產品的。

其實要說4G網絡已經普及了這麼久了,運營商們都還沒提供足夠的網絡帶寬,可以想象就算5G出來了估計也快不到哪去,再加上現在WiFi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所以完全不必擔心4G手機的淘汰,該買還是買,該用還是用,完全不必要擔心就行。



淮濱小巷


看個人需求了,現在5G手機已經發布兩款了,一款是華為 Mate 20 X 5G版 售價6199元,中興天機Axon 10 Pro 售價4999元;總體價格不算太高,目前發佈的都是旗艦機,如果你手上的手機還能使用,我建議等5G手機,畢竟現在手機一用就是3-5年, 除非是科技愛好者或者是新產品追求者,一般不會主動一年換一次,我用的是2015年的手機,現在已經有4年了,但是5G第一批手機買不買看你個人追求,如果你是熱衷追求性價比高的中端機或者低端機,我猜想估計要等2021年了,反正我要等2020年初再入手,主要是我現在手機越來越卡了,但是還能用,只能忍著到2020年初,等不少5G手機都出來了,可以適當選擇了,至於很多人擔心信號的問題,就5G信號沒有覆蓋的地方,可以用4G,其實也沒必要過分擔心,隨著時間推移,覆蓋率會越來越高,就好比2013年是4G的元年,2014年的手機現在依舊可以用,只是系統卡與否的問題罷了,但是不影響一般使用,我朋友現在還在用華為p7,比我還老古董。想想消費者中,擁有大量我們這樣的人,廠商都要哭了。


江西小曾


選擇5G那是毫無疑問的,別和我說5G目前沒有覆蓋,信號不好。5G的手機肯定向下兼容4G網絡,沒有5G的時候適用4G網絡,而且未來趨勢是5G的天下,現在買了不用到時再另外投入。如果現在買4G的,一年後5G來了,你換不換?所以合理分析與正確抉擇是必須的,請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你就不會猶豫了。



藤縣春哥


4G5G怎麼選?關於這個問題我不會像各種大咖麼回答多少!

像我們這種運行商裡的人都知道,截止目前各家運營商計劃中看似要計劃建設多少多少5G基站,投入多少錢,但只是計劃,建設速度基本不快,因為5G基站建設起來要比4G更難,投入更大。

像我們這種小城市,計劃才投一個站,所以我個人目前手上的4G手機還可以再戰兩年。

PS:目前各運營商的5G流量套餐基本都是199元100G起步,然後你知道的用5G屬於秒*……





楊大松


本文讓你弄懂即將到來的5G對比前4代有哪些進步!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5G技術也即將來臨,然而有很多朋友還不知道5G技術和NB-IOT是什麼關係,NB-IOT又是什麼技術?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探討一下!

NB-IOT是什麼

NB-IOT是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成為萬物互聯網絡的一個分支。NB-IOT構建與蜂窩網絡,消耗大約180KHZ的寬帶,NB-IOT可以直接部署與GSM網絡、LTE網絡與UMTS網絡,可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NB-IOT是物聯網(IOT)領域的一項新興技術,可以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中的蜂窩數據連接,同時也被稱為低功耗廣域網,具有延長待機時長,支持對網絡連接有較高要求設備的高效連接。

NB-IOT具有什麼優勢

1,低功耗:低功耗特性是物聯網應用一項重要指標,特別對於一些長時間不更換電池的設備,如安置於自然環境惡劣的高山偏遠地區中的各類傳感器監控設備,這類設備不能像手機一樣每天都能充電,因此,這類設備需要長達幾年的電池使用壽命技術。於是,NB-IOT聚焦小數據應用,小數據量,所以NB-IOT設備的功耗是非常低的。

2,成本低:NB-IOT不需要重新建網,天線和射頻基本上都是通用的。就拿中國移動來舉個例子:900MHZ裡面有一個比較寬的頻帶,只需要將一部分2G頻段請出來,便可以直接在NB-IOT與LTE上面同時部署,低功耗、低速率、低寬帶同樣也可以給NB-IOT芯片及模塊帶來低成本的優勢。

3,強鏈接:在同一基站的情況下NB-IOT可以比現有無線技術多接入50—100倍的接入數。一個扇區可以支持10萬個連接,同時支持低延時敏感度、低設備功耗、很低的設備成本、和優化的網絡結構。

4,高覆蓋:NB-IOT在室內的覆蓋能力更強,相比LTE提升20DB增益,相當於提升了100倍覆蓋區域能力。最大的優勢在於不僅可以滿足農村廣覆蓋的需求,還能滿足地下車庫,隧道、井蓋以及製造廠區這類對深度、廣域有要求的應用同樣適用。

5G技術介紹

5G技術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與前幾代不同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無線技術,而是將現有的無線通訊技術進行一個融合。

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5G的關鍵技術

1,新型多天線技術:隨著無線通信的飛速發展,對數據流量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可用頻譜資源卻是有限的。所以,加強頻譜的利用效率顯得尤為重要,而多天線技術是一種提高頻譜效率和網絡可靠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領域的各個方面,同時也能保證傳輸的頻譜效率和可靠性。

2、同時同頻全雙工:之前的無線通訊技術由於其侷限性不能實現同時同頻的雙向通信,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全雙工同時同頻技術可以把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同時利用相同的頻率資源進行雙向通信,這種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理論上是可以令資源利用率提升一倍有餘。

3、高頻段的使用:對於移動通信系統來說,3GHZ以下的頻段就可以很好地支持移動性,其覆蓋範圍也寬廣,但當前3GHZ以下的頻譜資源非常緊張,而3GHZ以上的頻譜資源非常豐富,如果能夠有效利用3GHZ以上的這一區間的頻譜資源,將會極大地緩解頻譜資源緊張的問題,所以,5G技術的高頻段就能有效利用3GHZ以上的頻譜資源,同時高頻段的使用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4、設備間直接通信網絡:現有的無線通信技術主要以基站作為中心,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比如系統在覆蓋和容量等方面的問題。雖然多點協作技術和中繼技術能夠提高小區的覆蓋性能,還可以增加小區邊緣用戶的吞吐量,但是基站和中繼節點位置是固定的,從而所帶來的網絡結構和業務也不夠靈活,所以用戶群體範圍的覆蓋任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而設備直接通信技術可以使相鄰終端之間在短距離範圍內通過直接鏈路進行數據傳輸,這種連接是不需要中間節點的。主要的優勢是:可實現較高的數據速率,可將頻譜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有較低的延遲和較低的功耗,提供靈活的數據服務,能夠利用網絡中數量龐大且分佈廣泛的通信終端而且還可以擴大網絡的覆蓋範圍。

5、自組織網絡:傳統的無線通信網絡中,網絡配置、部署、運維等都需要人工才能完成,不僅佔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整體效率也非常低下,並且隨著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僅僅靠人力維護就更加實現良好的網絡優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還要降低運營商在運維方面投入的成本。所以自組織網絡的設計思路是在網絡中引入自組織能力,包括自由化、自癒合、自配置等等,從而實現網絡的規劃、維護、部署、優化和排除障礙等各個環節自動進行,最大可能的實現自動化減少人工干預。

5G和NB-IOT之間有什麼聯繫

說到這裡相信絕大部分朋友認為5G技術的升級只是提升更快的網絡,然而5G技術的升級不僅僅如此,而是將萬物互聯打下堅實的基礎,而NB-IOT是5G移動通信技術商用的前奏和基礎,如果要大力推行5G,就必須要先發展NB-IOT,所有NB-IOT的演進更加重要,比如持續移動性、支持組播、新的功率等級等等,若5G要全面的普及就必須要大力完善NB-IOT等基礎建設



伯爵的熊先生


2019年是中國5G全面商用開始的元年,國家今年才正式頒發5G商用牌照,目前國內的5G網絡,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地區,商用落地。還沒像4G網絡這樣全國覆蓋。即使買了5G手機也是雞肋。還不如買4G手機。





楊道磊


隨著華為Mate 30系列發佈和iPhone 11 開售,華為和蘋果兩家公司佔據了科技圈的輿論主場,而所有關於這兩家手機公司的討論,都繞不過一個話題:5G。

5G已是箭在弦上,市面上已有多款5G手機,隨著華為旗下首款5G SoC 麒麟990 5G的發佈,華為5G旗艦、榮耀5G旗艦都呼之欲出。同期,三星發佈了Exynos 980 5G SoC。麒麟990 5G 和Exynos 980 都是將5G通信基帶與CPU、GPU、NPU等等處理器整合在一起,在效率、性能和散熱上表現都更好,5G手機最大的難題就是芯片,現在5G手機在硬件層面已經ready。

不過,關於是否購買5G手機,用戶的判斷出現了分歧,最大的分歧是關於網絡基礎設施的判斷。

一部分認為,5G網絡建設不夠完善,現在買5G手機為時過早。iPhone 11沒有5G版,蘋果CEO庫克對騰訊科技的解釋是:“目前來說(5G)還是有一點超前,我們研究了市場發現,整個市場裡面不管是基礎架構或者是芯片都還沒有足夠成熟,還不足以推出一個高質量的產品。”

對此我的看法是,蘋果缺芯,想要做5G手機難為無米之炊,不得不這樣說。2013年12月4G在中國才發牌,但蘋果2012年發佈的iPhone 5就已早早支持4G(國行版不支持),2013年iPhone 5s國行開始支持4G。當時4G網絡準備好了嗎?4G產業成熟了嗎?沒有。

另一部分認為,5G網絡的普及比我們預期的要快。現在不需要將手裡的4G手機換成5G手機,但如果本來就準備換機,就一定要考慮5G。作為樂觀主義者,我秉持這樣的看法。中國移動在全國52個重點城市建成超過2萬個5G基站,同時,為了讓更多客戶通過5G體驗廳等方式感知5G網絡,已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展5G網絡建設,預計2019年在超過50個城市實現5G商用服務。2020年,將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範圍,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明年5G在核心城市已經可用。

我們購買手機不應該只是考慮今天的情況,一部手機的使用週期是2年左右,這意味著今天換機,是可以考慮5G手機的,否則一年後要麼眼饞別人用5G,要麼被迫換機。確實有很多用戶是可以接受一段時間的煎熬的,而現在不買5G有很多理由:不願意做小白鼠,不需要更快的網速等等,這樣的考慮同樣可以理解。

用戶群本來就不同,雅虎前總裁傑夫邦弗特將消費者按照不同的情感特徵分成技術創新者、非理性消費者、理性消費者、超理性消費者和觀望者,看清楚這個模型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大家對5G的態度有如此大的差別:

1、技術創新者:購買產品,僅僅是因為產品採用了新的技術,他們對技術本身很痴迷;

2、非理性消費者(即嚐鮮者):非理性消費者為了滿足情感需求,會付出大大超出解決問題本身所需要的精力和成本。

3、理性消費者(即早期消費大眾):只會購買他們認為實用、成熟的產品。他們更務實,只會購買性價比合適的產品。

4、超理性消費者:情感需求更弱,哪怕產品有半點不合意,他們都不會掏錢。

5、觀望者(即跟隨者):約佔總人數的15%,他們同樣有需求,但只會購買公認好用的產品。

你可以試著歸類一下,在不同社群、微博和微信中留言討論5G的用戶,基本都可以歸納到如上五大類。2019年購買5G手機的消費者,應該會是1和2為主外加少部分3。

5G手機究竟賣得動不?相對於很多人喜歡用自己或者說身邊人的判斷來說事兒,我覺得專業機構的數據更有說服力。Strategy Analytics報告預測2019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500萬部,預計到2025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每年將達10億部。韓國4月開始商用5G,截止8月5日,韓國三家運營商的5G用戶達到201萬,韓國人口為5164萬,5G普及率已接近4%,滲透速度比4G快。

因此我認為,爭論5G手機是否值得買沒什麼意義,不同類型的消費者結合自身需求和消費習慣,會用錢投票。問題的關鍵是:如果買5G手機,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是應該雙模全網通優先。如果不買5G手機頂多只是眼饞,忍一段時間再買,但是如果買的不是全網通的5G手機,可能會很麻煩。

什麼意思呢?5G作為新生事物,消費者其實是不知道里面有很多坑的。

前幾天,看到一條微博,榮耀總裁趙明轉發了太平洋電腦網的一篇關於5G科普的文章說:

“手機廠商有責任和義務告訴消費者,他們最近購買的5G手機在現在和未來,本地和國內漫遊是否都能夠使用5G?是局部通還是全國通?這個問題不應迴避,更不能刻意混淆,應該把知情權還給用戶,很多人花了幾千塊錢購買的5G手機,最後只能使用4G服務,這就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了。”

為什麼5G會出現全網通與局部通的說法?因為5G的組網跟4G不同,5G要考慮4G的向下兼容,現在部分採取NSA非獨立組網,採取雙連接方式,5G NR控制面錨定於4G LTE,利用4G網EPC(分組核心網),本質是讓5G可以複用4G資源;SA則是獨立組網,一切都要重新建設,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但三大運營商均已表態:NSA只是5G商用過渡性方案,SA獨立組網才是最終方向。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2019 GIT國際產業峰會上已表示,從明年一月份開始,國內將不會有新的NSA手機入網,SA將是我國5G的發展方向,中國會盡快過渡到SA,中國移動客服在短信中明確提示5G用戶:NSA/SA混合組網下,僅支持NSA的單模手機在僅有SA網絡地點將無法連接5G網絡。

現在是否可以買5G手機?別爭了,這才是問題關鍵

然而,很多消費者是搞不清楚NSA/SA的區別的,太技術了。

4G時代的全網通,是指同時兼容三家運營商不同制式的網絡,5G不存在這個問題,三大運營商的制式都是一樣的,只是頻段不同,但是網絡卻變得更加複雜:2G尚未全面退網,3G、4G的不同制式要兼容,5G網絡又有了基於5G升級的非獨立組網方案NSA和獨立組網的SA,雖然國內三家運營商都已表態SA才是5G的核心目標,但NSA在過渡期會存在,這個時間多久?現在沒有誰能給出答案。

現在是否可以買5G手機?別爭了,這才是問題關鍵

因此,消費者如果買5G手機,一定要將網絡兼容性放在第一位,如果手機不支持SA,不是真正的全網通5G手機,就會出現在一些有5G的城市和區域不能用5G的尷尬情況,這也是華為麒麟990 5G發佈時強調自己是全頻、雙模、全網通5G 芯片的原因,基於麒麟990 5G的華為Mate 30系列和榮耀V30,在國內任何地方都能連接5G網絡,在網絡上的競爭力就會非常明顯。

當然,如果你不介意這樣的麻煩,也可以先買一部不是真正全網通的5G手機嚐鮮。就像我一直倡導的一個理念:買電子產品最重要的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分清主次,核心需求優先,匹配預算很容易做出決策。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生產只支持NSA網絡的5G手機沒什麼問題,相關部門給入網許可證就說明這樣的產品是有一定價值的,而且一定會有一些用戶願意接受,但是一定要跟消費者說清楚,做好告知和提醒,現在買5G手機的用戶都是真正的技術創新者和嚐鮮者,是足以影響身邊用戶的KOC(關鍵意見用戶),他們對品牌的價值,已是舉足輕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