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不停地增發新股,這種情況能說明什麼?

手機用戶60669424220


最近一段時間A股和發行新股的速度有所提升,以前基本上每週都是兩家左右,現在上一週已經提升到了7家,這周依然保持著非常高的發行速度,已經沉寂一段時間的Ipo發行節奏又一次戰勝了風口浪尖,恰巧這段時間A股市場整體比較疲軟,市場的連續性調整比較強,雖然也有單日的反彈,但持續性都不好,市場的賺錢效應比較差,尤其一些高危股的調整比較劇烈,三季報發佈踩雷現象頻發,讓股民感覺到市場操作的難度陡然提升。

那麼市場不停發新股說明了什麼呢?從功能上來講,股市的一個核心功能就是發行新股,也可以說發行新股是股市的最重要的功能,如果一旦這個功能喪失或者弱化,那麼股市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從這一點上來說,A股市場發行新股的功能是必須完備的,增發新股不可能停止。

不斷的發新股,不是問題!問題是,什麼時候發,發多少,頻率多大,什麼板塊發,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在科創板不停的發新股,我認為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畢竟科創板是試點一個註冊制和退市制的市場,所以在這樣的制度下不斷髮新股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需要測試,也需要完善註冊制和退市制。

但是如果是在主板和中小創不停地發新股,並且數量巨大,頻率較高,那麼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目前的主板和中小板並沒有一個完善的退市制度相結合,所以不斷髮行新股的後果就是對於市場造成嚴重的抽血效應,並且給予投資者的心理上造成嚴重的打壓,破壞來之不易的行情。

那麼,最可恨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在牛市高位大量發行新股,以及在熊市低位依然保持高頻的發行新股。因為這樣的做法只會導致牛市行情結束得更快,熊市下跌更持久。

要知道,發行新股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提供更多優質的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選擇。同樣也幫助更好、更優質的企業上市融資,發展企業。

但是,這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必須有一套優勝劣汰的體系去維持。不能造成上市容易,退市難的局面,這就相當可恨了。

所以,如果股市不停地在主板和中小板增發新股,並且頻率很高,數量很多,那麼往往就是一個利空的信號!以目前的股市來看,一定要保持一個合適量和頻率才行。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股市不停地發新股,本質上還是說明管理層心目中對股市依舊以融資為股市的核心價值乃至於全部價值。

為什麼我國股市長期以來牛短熊長?為什麼長期熊市乃至於股災頻發?也正是因為股市的基本定位出現了嚴重的偏差。

15年以來,股市新增上市公司近800家,目前股市總上市公司數量達到3700家,也就是說,三年以來股市裡上市公司總數量增加25%而於此相對應的是15年股市高點以來,股市總市值下跌34萬億,其中,18年發行104家,股市市值下跌14萬億。

相反,從2000年以來,我國股市數量從300多家增長到3700家,數量增加了近乎十倍,而滬市指數依舊在2000年前的2500點左右徘徊了十年沒有前進。

股市的這個定位偏差,導致了管理層認為,股市主要和唯一的功能就是為企業融資,為企業融資是股市唯一為實體經濟輸血的方式。而不知股市不僅僅應該為企業融資,其中,為國民創造投資機會和財產收益,以及為國民經濟產業升級做最優的資產和意願配置功能,以及為國家金融戰略,對外抵禦和平滑經濟週期的功能,卻被視而不見。也就是說,股市的幾大功能只被選擇了其一,其他都被棄之不顧。

從全球主要經濟體,尤其是美國股市來看,美國股市為全國養老金的財富儲存和財富增長,以及在08年金融危機以來開動印鈔機也要救助股市和活躍股市,最終成功走出金融危機,乃至於在全球產業升級和佔領全球金融話語權定價權上,創造了人類的神華和典範。

反觀我國,股市三年以來市值損失達34萬億,對比三年新股發行募集的5000億左右資金和體量,究竟哪個對國家經濟和實體經濟貢獻更大價值?是否因為國家股市市值損失34萬億造成了經濟的進一步下滑和消費的降級?

更別說,因為新股發行的定價機制和新上市企業的各種財務報表的包裝以及上市後的解禁和股權質押產生的問題層出不窮。為未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因此說,股市定位問題,是導致新股持續不斷髮行,在各種機制沒有理順改善的條件下依舊所謂常態化和高速發行。






屠龍刀fei0598


1.2018年市場全面虧損。券商,公募,私募,QFII以及遊資等都虧的悲催。其中,股市大躍進是最重要的原因。甚至一度引發金融質押風險。國家出臺多項利好才穩定了市場。

2.我中華經濟面並不差但股市無厘頭下跌。那一定是市場政策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不斷擴容,造假嚴懲力度不夠以及奇芭的只重融資不圖回報的機制把市場搞成了一個投機賭博的場地。這極容易誘發金融風險。

3.有領導對QFII大買A股而國內機構不敢買大發感慨。我看這領導思想也太單純了點。QFII之所以敢買,只為了日後拿夠了籌碼好砸。一旦誘發金融風險,QFII們只會落井下石而不是雪中送炭。

4.嚴重損害了管理層公信力。這屆zjh是歷史上被吐槽最多的一屆。如果說90%的市場參與者都對管理層頗多微詞。那新股大躍進為什麼不能改進並收斂一點。

5.現在因為有了春節躁動行情,有些人又頭腦發熱。認為市場豬堅強。IPO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可以很負責的講,現在離誘發金融的風險警戒線並不太遠。盲目自信,不按市場規律辦事,到頭來就是想亡羊補牢,可能為時已晚了。


歷史正義審判


最近兩週A股的新股發行明顯提速了,不僅數量多了,而且規模也越來越大了,浙商銀行發行規模估計過百億,郵政銀行剛剛過會,如果按照在港股上市時的融資規模來推算,則將融資數百億,最近A股不見起色,新股發行卻意外提速了,我認為可能主要說明了以下幾點:

一、A股是徹頭徹尾的融資市!

以前在發行新股的時候,監管部門還會顧忌一下市場情緒,會根據市場行情調整新股的發行速度和規模,但是現在,可以說是不管不顧了,不管股民樂不樂意,反正我就是要發新股,而且要大量地發,A股已經徹底淪為了融資市,以前還有些遮遮掩掩,現在可以說“我攤牌了!!”

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融資難!

新股發行提速的這幾年,正好是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的幾年,最近幾年GDP增速下滑明顯,實體經濟要發展,除了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再就是向股市融資了,在銀行融資的利息成本較高、風險較大,而在股市融資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股市成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有力武器,我不反對一些優質企業上市融資,但是,在融資的同時,應該重視投資者的回報問題,資本都是有價格的,無償融資這種美事走不遠!

三、變相的利益輸送!

公司一旦上市,則意味著企業拿到了鉅額無息資金,大小股東可以套現、一些風投公司前期的投資終於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了,造就了無數個億萬富豪,只剩下一批批股民在下跌中凌亂......

算了,不說了,個人觀點,只是發發牢騷而已,謝絕過分解讀~


K濤資本


如果股市不停的增發新股,從這個情況可以說明兩點,說明新股發行速度加快,新股成為常態化;另外也說明股市就是為實現企業融資價值存在的。

如上圖:以上就是A股市場從2000年至2014年的新股發行數量,基本每年保持在100家左右,唯獨在2010年新股發行達到350家;在這14年當中A股總共發行大概1300家左右,平均每年不足100家IPO發行,股市行情相對平穩,牛熊交替,賺錢效應比較高。

A股市場從2015年至2018年新股發行速度快馬加鞭,高速發行,常態化發行,在短短四年時間發行了近1200家上市公司,讓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快速增長至3600多家了。正因為新股發行速度過快,不停地增發,為此給股市行情留下了隱患。



由於近四年時間新股大量發行,不斷的在A股市場抽血,二級市場注入的資金要遠比不上新股發行抽血的金額,短短4年時間新股上市供融資了近5000億元。但是股市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為了給企業融資這5000億資金,讓A股市場從增發了近35萬億資金,從A股高達70多萬億下跌到今年年初還有40多億。

另外由於新股不停的增發,確實給A股帶來很大影響,給股市帶來了泡沫股增加,問題股增加,還有大量的解禁股,還有大規模的減持套現等隱患,直接拖累A股股災陰影都沒走出來,又走了假慢牛,再到熊市;股市陰跌不斷,人均虧損55%,真正欲哭無淚。

所以從A股近幾年的表現和新股不停的增發,兩者相結合分析的話,直接說明新股發行對於股市行情好壞有直接影響。其次也說明發行制度速度過快,沒有配合退市制度,還有賠償制度,讓股市失去平衡力才出現這種局面。從而也說明股市與生俱來的為企業融資功能發揮作用,為企業融資就是股市的真正價值。


老金財經


股市的存在其中一大功能就是為企業融資,一個正常運轉的資本市場都是會不停地發新股的,如果股市不停地增發新股,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只能說該股票市場運轉比較健康,很正常。

但是,到了A股,這一幕就變得不太正常了,A股的設立初衷就是為了幫助企業融資,並且在後來至今的發展中過於側重為企業融資的功能,而對股票市場的投資增值功能有所忽視,這些年A股也沒有像其他股票市場那樣經歷數年牛數年熊的輪轉,一路熊長牛短,還高速核發IPO,且退市企業過少,甚至退市的企業又可以成功恢復上市,場內垃圾企業太多了。IPO上的企業過快過多,沒有合理的退市數量,只會越來越攤薄場內的資金,容易引發個股進一步的失血,大盤繼續下行。

所以,對於A股而言,不停地增發新股,這種情況只能說明這個市場過於注重為企業輸血融資,沒有顧及二級市場的感受,需要改善。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股市的功能是幫助公司融資、降低融資成本進而輔助公司更好的發展,其次是合理投資股份市場以及剩餘資金的投資渠道。當然,融資對階段而言,也要保持淨流入資金、淨流出資金相持恆。

每一天都有新的投資者開戶進入投資者,如果股市沒有足夠多的上市公司,那麼只會引起已上市的公司估值不斷上漲,甚至造成嚴重的泡沫。反之,如果新股不停的上市,遠遠大於新流入的資金,上市公司數量多而沒有那麼大的資金體量,這時股市的平均漲跌幅度就會下跌。關於題主的問題,金老師認為:

1、如果股市不停的增發新股,說明市場需求融資的公司豐富,並且有效推動IPO。這種情況就需要看階段了,如果階段淨流入的資金比較多,對股市的平均漲跌情況也就沒有什麼影響。

但是,如果階段資金淨流入不多,反而大大少於投資者參與新股IPO的資金,這是就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股市資金因為整體盈利性不強,且有明顯的下跌,甚至致使IPO新股上市時都出現下跌,這種情況,股市氛圍不會好,震盪下跌會是趨勢。而另外一種,雖然股市不停的增發新股,但市場的資金並不願意離開股市,所以形成自發性的向優質股集中,所謂的“二八行情”的市場就會呈現。

2、平衡股票市場資金迴歸合理性。很多投資者期望股市少增發新股或者是不增發新股。但在金老師看來,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因為少增發、不增發,會助漲已上市股票的泡沫性,資金當沒有新的流入渠道的時候,就會不斷的流入可流入的渠道,這樣會造成泡沫現象。當不停的增發新股,說明期望整體資金的平衡,進而減弱泡沫滋生。

總結:如果股市不停的增發新股,說明市場需求融資的公司多,股市淨流入的資金多,而為了抑制泡沫性的發生,進而加大增發新股。當然,不停的增發新股,也能更好的推動股市的成熟。


厚金說


發新股不等於發優秀的股票。等於給二級市場堆積了一批向下的動力。長期以往,不熊是不正常的。


夏國珍299


大盤從新回到十年前的位置,指數也從牛市頂部下跌50%以上,新發股行依舊常態化,可以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融資功能依舊正常。股票市場屬於重要的資本市場之一,事實用於雄辯,當前IPO依舊能進行,而且能夠上市幾乎漲停不斷,說明當前市場IPO依舊受到資金青睞,融資功能完全正常。

二是散戶教訓吸取不夠。但有個現象,新股上市後,接連漲停以後,大部分股票從高位一直進入漫漫熊市,很多散戶被套在高位。同樣的模式,“一樣的味道”,但卻始終有人前赴後繼,這說明散戶吸取教訓不夠,還存在追漲殺跌的投機操作。

三是資本市場總體健康。股市是自由交易的市場,沒有強買強賣。股票市場已經存在了28年,從當初的老八股到現在接近4000只股票,股票市場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一個市場能夠這麼發展壯大,說明得到了資金的青睞和支持,總體是健康的。

四是IPO的方式還可改進。IPO常態化是既定政策,這種說法本身沒有錯,但IPO還需要不斷改進。最近中國外運破發,是個好的開始。但從本質上,中國外運還不是IPO,只是合併上市,定價那麼高,比同股同權的港股貴一半以上,上市破發就正常。

碼字不易,賞讚為謝,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有需要交流,可以關注後私信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投資悟道


濫發新股其實就是運用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手段變相把投資者的錢轉移到極少數有關係的某些大股東口袋裡去了,美其名曰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