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岁,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职场赢家少奋斗10年?

20~35岁,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职场赢家少奋斗10年?

图/网络

20岁时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
30岁时,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资金;
40来岁决一胜负;
50来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

这是19岁时的孙正义给自己设定的职场规划。

也许你会认为他定下的目标太狂妄了,但现实情况却是,孙正义在每个阶段都比计划的更快更地实现目标。

2017年12月1日,孙正义刊登2017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

2018年4月,获《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誉。

2019年3月,孙正义以216亿美元财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43位。

纵观那些靠自己白手起家,在职场上做出光辉成绩的人物,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且一直为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全身心的奋斗。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职场规划,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那些缺乏

职场规划的人,往往很容易陷入到职场瓶颈中,兜兜转转,虚度岁月而反复陷入迷茫和焦虑的境地中。

如,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依然不知道如何选择职业方向。

毕业好几年了,换了无数份工作,工资始终没有见长……

过了30岁了,职场发展出现了瓶颈,却不知道如何突破。

互联网圈大佬傅盛说过一句话:
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的唯一界限就是认知。
正是因为别人比你认知能力强,别人看的远,所以才会在今天就提前做很多准备,那这样就建立了一开始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优势。

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注定与成功无缘,你必须有坚定的方向,明确的目标以及长远的战略,才能保证你一直奔跑在正确的方向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职场规划包括哪些?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

20~35岁,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职场赢家少奋斗10年?

关于职场定位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研究发现:
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

你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吗?

你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和技能吗?

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天赋吗?

如果这些你都回答得上来,说明你对自己的认识很明确,这对于我们的就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反之,如果你一个也答不上来,说明你有必要对自己进行了解和梳理,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你的择业方向。

职场上,最大的就业误区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找工作,喜欢的工作并不代表适合你,更不代表你有能力胜任,真正理智的人会从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更容易做出成绩。

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杨毅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但由于手掌太小了,先天条件决定他这辈子不可能在足球领域做出成绩来,

虽然他很沮丧难过,但还是选择了另一条更适合他的路——成为一名篮球解说员。

他口才出色,思路灵活,幽默风趣的评说风格让他的人气一路飙升,

至今为止,杨毅是唯一一个曾经全部亲自采访中国三大中锋王治郅、巴特尔、姚明进入NBA的记者,也是第一个陪伴姚明在休斯敦开始NBA征程的记者,也是中国最早深入报道NBA的一群人,

他的成就证明了当初的职场选择无比正确。

20~35岁,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职场赢家少奋斗10年?

有人说,一个人就算饱学之士,如果不能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就称不上是个有智慧的人。

通常来说,适合你的工作一定符合两个特质,第一能够发挥你的优点和长处,第二能够符合你的性格特质。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

回想一下,在过去的经历当中,
有什么事是你比大多数人能够更好完成的?
或者求助一下身边的朋友,认为你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

至于性格特征就更好理解了,如果工作跟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相违背,注定长久不了。

正如叫一个不喜欢束缚的人从事办公室职业,一个创意无限的人去做流水线工作,一个内向性格的人去跑业务,必然会因为跟性格特点相反而产生受挫心理。

以上说的都是向内探索,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进行职业规划,然而职业选择除了本身的特点,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因此在选择行业和岗位上,我们要考虑3点:

这个行业是不是处于上升期
这个岗位是不是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这份工作能不能带来技能或能力上的叠加

关于设置目标

相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对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有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设定职场目标,为职场发展提供动力。

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有憧憬的,只是有的人幻想一下就过去了,但有的人幻想之后就会付出锲而不舍的行动,直到目标实现为止。

在我还是公司的一名小职员时,我曾经幻想过的未来是这样的:

能够从事文案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什么时候上班就啥时候上班,想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当然,最重要的是从事喜欢的工作的同时,还能让薪水翻倍。

当时其实就是随便一想,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我真的实现了这个职场目标。那么,你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拿出一张纸,勾勒出一幅未来的蓝图。

在设定目标时,要注意的几点:

可实现:

不要一上来就设定什么五年内赚他一个亿这种根本不可能的目标,我们毕竟是普通人,路要一步步走,目标也是要一点点实现的,迈步太大容易扯到蛋。

具体化:

设置目标不是说我在五年后要成为一个创业老板这种大而空的口号,而是越具体越好,

比如,你想成为一名创业者,那么是要开公司还是开店铺,希望手底下有多少员工,地点在哪个城市……

有截止时间:

设置了目标后,其实很多人都不会去完成,就是因为他们给自己设置的目标从来没有截止期限,其他事情也就罢了,但职业规划事关前途,当然要谨慎对待,

比方说,你想成为公司的高层,那么就给自己一个期限,是要在一年内实现目标,还是三年,都需要给自己一个喊停的时间,这样才有紧迫感,避免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把目标拖没了。

关于路径实施

好了,现在定位有了,目标也有了,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如何去实现?

1.锻炼专业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前几天,江一燕因获得建筑师大奖被全网追着骂的新闻还历历在目。

一个女演员,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忙着秀人设,又是做支教又是做公益的,还非要跑到专业门槛高的行业掺和一脚,被喷成筛子也是无可厚非了。

这次翻车事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一个人的专业水平才是最重要的,过分迷恋斜杠青年的身份注定本末倒置,如果你连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做不好,谁能相信你能胜任其他?

20~35岁,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职场赢家少奋斗10年?

2.发挥长处和优势

有个名人说过,
了解自己的长项,才能选准人生的职业方向;练好自己的长项,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在过去,我们对木桶效应深信无疑,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这套理论明显过时了。

马云曾在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会谈中表示,自己在互联网时代工作了25年,到现在依然只会收发邮件。

很多小伙伴对此感到震惊,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马云爸爸。堂堂淘宝创始人,却连电脑都不会用,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想想也是,厉害的人从来不是全才通才,马云的长处和天赋在于商业嗅觉和运筹帷幄,他只需把商业帝国打造好了,就会有电脑技术最厉害的人才为他服务。

聪明人都把时间花在发挥长处上面,当你的优点能够盖过你的短板时,根本就没人在意。

3.不要把工作当成一辈子的职业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很多明星都开始玩起了自媒体,如范冰冰在小红书带货,郑爽开网店,一天销售额20万,柳岩直播2小时突破1500万……

日进斗金的明星都有未雨绸缪的职场意识,懂得拓宽自己的发展路径,更何况普通人呢?

如果你把工作当成一辈子的职业,一直躺在过去的成绩单上吃老本,那么时代淘汰你的时候也不会提前打招呼。

4.找到可以借力的平台

在这个时代靠单打独斗很难成功,而学会利用平台的优势,却可能让你的成长速度增加100倍。

这里指的平台可以是贵人,可以是公司,更可以是某种资源。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开发了一款新产品在淘宝销售,但是他只懂得前端开发,却没有销售经验和客源,于是找来了两个朋友合伙。

一个是多年的老销售,手上有丰富的客源人脉,另一个熟悉淘宝运营,彼此赋能,互为帮手,这样合作起来就会比一个人更加省心省力,还能把彼此的资源最大化。

查理·芒格有句很经典的话:
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你未来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早就蕴藏着你此刻的选择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