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主題教育助推農村人居環境“靚起來”

武岡:主題教育助推農村人居環境“靚起來”

武岡市農村保潔員上門收垃圾。

武冈:主题教育助推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

公司下村收購垃圾。

武冈:主题教育助推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

武岡市鄧家鋪鎮楊龍村環境衛生整治一角。

紅網時刻10月28日訊(通訊員 楊斌 羅祖坤 譚波 胡南春)“想不到五年沒有回老家,農村人居環境變得和城市一樣,除了房前屋後乾淨如洗、各類物件擺放規整之外,不僅果園菜園庭院‘圍起來’,而且家畜家禽魚塘‘圈起養’,特別是綠山清水交相輝映,煞是風景迷人咧!”10月25日,銀老闆從廣東回到湖南武岡市龍溪鎮同心村,情不自禁地讚美家鄉的變化。

銀老闆所說的只是武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實例而已。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後,武岡市嚴格執行“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圍繞“十八個是否”逐條查找問題,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根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和2019年專項工作方案的要求,採取“政府主導、部門支持、招商引資、社會幫扶、農民自籌”多元投入保障機制,除了從有關部門抽調20人組建市整治辦外,還明確了市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副市長任辦公室主任、一名市政府辦副主任具體負責。根據“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片、黨員組長聯戶”網格化管理規定,每個村的村支“兩委”還安排了一名衛生專幹,全程應對保潔員和農戶衛生整治情況。對“治髒整亂添美”未達標的,在實行經濟處罰的同時,還責令立行立改。

在主題教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開展過程中,武岡市堅持主題教育和中心工作兩手抓、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融合,緊扣主題主線,主動融入作為,把創建30個人居環境示範村、150個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村作為一項硬性任務來抓。以“牢記初心 踐行使命”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修正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在開展農戶門前“三包”張榜通報評比基礎上,還對全市1804名保潔員進行公開選聘、培訓和考核,統籌推進治垃圾、治空心房、治廁所、治汙、治水、治農業廢棄物、提升村容村貌“六治一提”工作全局,一舉實現今年前10月垃圾分類回收可再生資源1.5萬噸、累計減少填埋垃圾7100噸,在給群眾和保潔員帶來360萬元收益的同時,還為市財政節約成本470萬元,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網和再生資源分類回收網“兩網融合”取得突破性發展,成效得到新華社湖南分社記者撰文報道。

為進一步鞏固主題教育成果,按照“健全一支隊伍,安排一項經費,添置一套設備,建立一套機制”總體要求,根據“一月一檢查,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考核,一季一講評”形式,將排名通報在市政府門口張榜公佈。採取“日勸導、月檢查、季獎罰、年終考”方法,推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模式,建立市、鄉鎮、村、群眾“四位一體”新格局,通過嚴格考核評比,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市直單位、鄉鎮工作績效考核獎懲掛鉤,與全市綜合排名和評先評優掛鉤。凡是排名前、後5位的鄉鎮街道,不但執行同獎同罰制度外,還對後3名的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連續2次倒數第一的,其行政負責人一律就地免職,為切實提升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治理水平提供堅強保障。

今年1-10月,該市本級預算安排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經費520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1.3億元、改廁經費500萬元、治空心房經費5000萬元,汙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經費3000萬元、農業畜禽廢物處理4500萬元。並且還廣泛發動鄉村自籌,鼓勵和引導村委會採取一事一議向每位常住居民收取每月衛生保潔費1元左右,從源頭上解決村民主體責任落地問題,為主題教育助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