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北▪咸宁赤壁举办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

中国发展网 赤壁市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三国鼎立从这里奠基,三峡工程从这里起步,万里茶道从这里发源。茶文化是赤壁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而这次“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叶大会主会场所在地--羊楼洞,就是赤壁茶文化的发源地。羊楼洞三面环山、峻岭连绵、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以种茶、制茶闻名于世。制茶业“始于宋盛于清”。早在宋景德年间(1004-1007)已有成批茶叶运往新疆;清康熙35年(1699)开放了国内蒙汉民间贸易,羊楼洞的边销帽盒茶迅速发展;清乾隆51-60年间(1786-1795)山西大茶商到羊楼洞设庄收茶压砖,每年生产帽盒茶近8000担;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先后有德、俄、日、英等外商和汉口、镇江、天津及广东商人也来经营茶庄,一时羊楼洞镇成为省内乃至国内外著名茶叶市场;光绪初年是极盛期,“洞茶”远销边疆和海外,兴盛延续了近百年。近年来,赤壁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国家、省级荣誉30余项,县域经济排名中部百强第40位。

羊楼洞古镇因茶叶贸易而形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末时曾是兼备茶叶加工基地、茶叶贸易集散中心双重职能的商业重镇,镇上常住人口达40000 人,茶庄200余家,有5条主要街道,各业店铺数百家。现存羊楼洞明清石板街长1200余米,传统民居建筑九十七处,古石桥三座等百余处古迹,依水而建,独具韵味,是我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享有世界茶叶第一古镇的美誉。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羊楼洞古镇是“万里茶道”湖北省5个节点之一。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叶产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桂群在大会上指出,茶叶是中国文化和他国文化共同交流的桥梁,也是推动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杠杆。中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茶叶年产量更是超过了200万吨,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0%以上,但是相比几个茶叶出口强国,中国茶在国际上认知度偏低,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增加茶叶出口是去产能的重要途径。本届会议提出“让茶融入‘一带一路’,让世界爱上中国茶”,谋划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茶产业的发展路径,探讨茶叶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针对当下产业热点,分享前沿的探索经验,交流行业发展趋势。本次大会,将通过与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国外嘉宾的共同交流,了解国际茶叶发展趋势,建立起与世界各个产茶国和进口国的紧密联系,打造更为流畅的交流模式,在茶叶生产技术、品质提升、风险控制、贸易流通、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中国茶走向世界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茶届同仁齐心协力,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放眼世界,更多的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消费喜好,加强茶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生产、管理、营销经验,培育茶叶大品牌,不断提升中国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中国茶在“一带一路”的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也将继续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和推动茶行业及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茶叶是属于全世界的!未来两天,600多名国内外茶行业从业者将一道领略茶的魅力,共同见证茶人的友谊。分享、沟通、碰撞、融合,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一定能够推动茶产业发展得更好,让世界爱上中国茶!

此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商务厅、咸宁市人民政府、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等6家单位联合主办,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咸宁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咸宁市商务局、咸宁市市场监管局、赤壁市人民政府、咸安区人民政府、崇阳县人民政府等8家单位和部门共同承办。我们还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卓尔赤壁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赤壁市茶叶协会、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赤壁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湖北省洞庄茶业有限公司、赤壁乾泰恒兄弟茶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协办。(廖亮 童金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