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上無漁民,明年開始長江流域禁漁10年

據湖北日報記者李光正10月26日報道,10月25日,荊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該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今明兩年退捕漁船、漁民上岸,然後禁捕10年,遏制長江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趨勢。

長江之上無漁民,明年開始長江流域禁漁10年

為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關於長江大保護的戰略決策,農業農村部決定在已經實行對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的基礎上,從明年開始在長江流域實施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今年9月份,荊州市農業農村局、荊州市財政局、荊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荊州市水利和湖泊局研究制定並印發了《荊州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明確了荊州市禁捕的工作目標。

荊州市水域面積佔國土面積四分之一,境內長江干線483公里,接近全省長江干線長度一半,是全國重要的淡水生物種質資源庫之一。幾十年來,因工程建設、非法電捕、過度捕撈等原因,長江中“四大家魚”魚苗急劇減少,特有水生物種也在消失。為此,2002年至2015年,荊州市長江水域每年4月至6月禁捕;2016年至今,每年3月至6月禁捕。範圍除長江干流外,還包含松滋河、藕池河、虎渡河、調絃河、內荊河等一級通江支流和洪湖大湖、洈水水庫等水域。

長江之上無漁民,明年開始長江流域禁漁10年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常年禁捕,是國家為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實施的更為嚴格的保護措施。今年9月,荊州市制定方案,明確禁捕目標:今年底,2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漁船、漁民退捕,上岸轉產轉業安置,今後永久禁止生產性捕撈;明年底,長江干流483公里除保護區以外水域,漁船、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的禁捕。根據專家測算,長江魚類繁殖週期約為3年,禁捕10年,多數魚類可完成三個世代的繁殖週期,將遏制長江流域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趨勢。

荊州把保障漁民生計放在禁捕工作首要位置。2015年,監利縣自籌資金750萬元,用於何王廟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禁捕,回購船隻、網具。2018年,洪湖市自籌資金64.25萬元,為漁民發放困難生活補助。今年,中央財政一次性補助資金安排荊州市1億多元,涉及洪湖市、監利縣、石首市及紀南文旅區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工作,長湖漁船已提前3個月拆解,其他地區正在制定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