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吐血50億刀接盤,WeWork結局如何?

lintianliang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著看WeWork這一個上市鬧劇怎麼收場時,10月21日美國時間週一,消息突然傳出:軟銀要出手接盤了。

  據CNBC等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軟銀接管共享辦公創業公司WeWork(現已更名為The We Company)的談判,已經臨近尾聲,結果最快可能於週二宣佈。

  談判結果就是:

  軟銀計劃在WeWork身上再投資 40到 50億美元,最終控股80%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Wework身上已經血虧的軟銀,要繼續在它身上放更多錢……

  但軟銀也是有苦說不出來,因為Wework當下估值僅僅為 75至80億美元,比今年年初啟動上市前的470-480億美元、預估上市時的600億美元,縮水了不是一星半點。

  重點總結一下就是:軟銀前前後後花了150億美元左右,買一個價值80億美元公司的不到80%的股份……

  來看下這筆交易爆出來的細節:

  軟銀新投資額將由兩部分組成:

  1、約30億美元,從現有股東,包括公司高管、員工和其他投資者的手中收購老股;

  2、約15億美元,來自於軟銀2018年底以認股權證(Warrant)方式對WeWork的投資,現在加速到賬(併為軟銀轉化成優先股)。

  除了追加的投資之外,軟銀還聯合了瑞穗集團為 WeWork提供:

  50億美元銀團貸款

  消息源透露,WeWork的估值在75至80億美元左右。

  在WeWork啟動上市流程之前,軟銀在WeWork佔股不到20%,是CEO亞當·紐曼(AdamNeumann)之後的第二大股東和第一大外部股東。如果本輪

投資完成,軟銀將持有WeWork70%到80%的股份。

  需要註明的是,軟銀對WeWork的接盤的成功概率並非百分之百。《紐約時報》報道,WeWork董事會仍在考慮另一項來自摩根大通領導的財團的收購計劃,總額50億美元左右。

  WeWork董事會將在美國時間週二完成投票,確定最終選擇軟銀還是摩根大通。

  此前,WeWork在今年前六個月的運營虧損高達14億美元,即將現金流斷裂,險些破產。上週有消息稱,WeWork將會裁員至少2,000人。

  目前,WeWork的所有企業和個人客戶,按人頭計算超過52萬人。

  通過鉅額的現金注入,軟銀希望能夠讓WeWork加快實現1)盈利;2)正自由現金流的速度。

  如果軟銀的接盤計劃成功,其首席運營官MarceloClaure將成為WeWork的董事長。

  《金融時報》報道,紐曼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降低至10%以下。此前紐曼通過三重股票結構掌握的絕對多數投票權,也將轉變為和持股比例相等。

  紐曼已經在本月辭任CEO。該公司原總裁兼聯合首席運營官阿迪·敏森(ArtieMinson),和原副董事長塞巴斯蒂安·甘寧漢(SebastianGunningham)共同擔任聯席CEO。

  2019年初,WeWork的估值一度高達470-480億美元。該公司已經失敗並撤回的上市計劃,本可能將公司市值推到至少600億美元。

  由於在IPO期間,WeWork在企業治理、財務安排等方面隱藏已久的醜聞終於真相大白,公司估值大跌。

  該公司此前已完成(並未全部到賬)的128億美元融資額,其中有106.5億來自軟銀。

  網友開玩笑說,軟銀從阿里巴巴賺到的錢都要虧在 WeWork身上了……

  本輪投資的主體將會是軟銀,而非沙特主權基金重度參與的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VisionFund)。

  WeWork80億美元的估值,還不如軟銀之前已經給到它的錢多。

  堪稱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流血融資。有人將其形容為thedownround endalldownrounds……

  更有人吐槽:因為軟銀已經投資了106億美元,又追加了50億(實際上新追加的部分約30億),“難道軟銀已經擁有WeWork160%的股權了?”

  有網友吐槽軟銀的投資策略,“如果你最一開始沒有成功,那就再投50億美元,輸也要輸個大的。”


天道財富李國林


WeWork目前的問題不是資金,而是WeWork模式的問題,WeWork模式註定失敗。WeWork模式在增長有三點困境:

1、盈利點沒有創新,它本質是就是一個傳統企業。

從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數據,WeWork業績貢獻是來源於52萬會員和60萬工位,2018年近20億美金的租金收入中非租賃業務僅1000萬美金上下。新興拓展的業務效果並不明顯。

2、並未表現未來的增長模式

招股說明書披露,WeWork的虧損數據近三年分別是-4.30億美金、-9.33億美金和-19.27億美金,擴張中的預付租金、推廣費用都是其虧損構成部分。

新企業虧損終究是為了未來的增長,這種虧損無法說明未來採用何種有效模式增長。

3、難以構建壁壘。

由於客戶小以及流動性強,造成租賃服務的壁壘遠遠低於商業地產公司。

WeWork目前也形成不了對競爭對手的競爭性壁壘,這就是複製者眾多的緣故,一旦辦公樓供給過剩,或經濟下調,價格戰難免。


東鍇7733


個人感覺軟飲銀無奈而為,最終會是死路一條。wework的商業模式就是把辦公室租過來,裝修,再分租出去。這樣的模式更像地產管理公司(或者REIT),並沒看到像樣的高科技在裡面。其實這種模式幾年前已經在新加坡流行了,有些初創公司為了節省開支,和別的公司合租,或非工作時間使用,沒想到大忽悠把它吹得那麼神,吹得泡泡那麼大,吹得一個簡簡單單的當個二房東的生意變成了高科技公司。孫先生因為一時小氣(僅差30mil 美刀),錯失了 Amazon,釀成一生不可彌補的失誤,之後在投資上的表現就有點兒矯枉過正了,Uber, Grab, wework..一切與共享有關的平臺在他眼裡都成了香餑餑,很怕再失去一個Amazon. 在wework這件事上,軟銀在炒掉CEO 前已豪擲7.5billion US,卻看不到盈利的影子,可謂深陷泥潭。如同在股市中面對跌跌不休的股票,不但不肯割肉還要加倉的小散一樣,加倉了,炒掉大忽悠,加到10billion 美刀.只能祝孫先生好運,也許他的金手指真的能使wework起死回生呢!等著看。


TangYanxia


缺乏創意的商業模式,加上缺乏創意的名字,加上昂貴的地段租金,性價比很低的裝修,要成功還是有點難的,如果我是創始人,我不會叫we work這個名字,感覺進去就是工作,多少人天生愛工作?work 這個詞總是讓我想到鼠標點擊獸族農民的反應,work ,work。。。所以我可能會叫Assemble,或者叫NO Work,感覺來這裡不是工作,而是一起做一些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